-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5
- 76
- 4
- 218
- 139
- 19
- 10
- 9
- 430
- 54
- 51
- 38
- 3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彬 郑建初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1期 87-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于2005年选用3个水稻品种(扬稻6号、扬粳9538和武香粳14)在抽穗开花期设置无水(0 cm)、浅水(2~4 cm)和深水(10 cm以上)3个水分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对水稻不同部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0-15:00,田间灌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凌 王才林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年23卷8期 92-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bar基因导入籼稻品系E32,得到对除草剂Basta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水稻.遗传分析表明外源bar基因在受体植株后代中呈单基因显性遗传,在世代间可以稳定遗传.目前已分离出抗性稳定的株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仲君 蔡祖聪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1期 2049-20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稻田CH4排放是稻田土壤中CH4产生、氧化和传输不同过程的净效应.水稻植株强烈影响稻田CH4的产生、氧化和传输过程,是导致稻田CH4排放季节性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水稻植株对稻田CH4排放过程的不同影响.水稻植株根系分泌物和脱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青青 边才苗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37卷14期 6567-6569页
【摘要】 [目的]研究有机酸对Ph、Cd污染水稻植株的解毒作用,为处理农田Pb、Cd污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统计受Pb、Cd、柠檬酸、酒石酸处理的水稻种子萌发率,及水稻植株根、茎叶干重,测定植株内蛋白质以及Pb、Cd含量的变化.[结果]当Cd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 杨京平 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年33卷4期 419-424页
【摘要】 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植株的氮通量变化,并应用差减法计算排入环境中的氮通量,植株氮通量与排入环境氮通量与施氮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叶和茎中氮通量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前几周,然后降低,在孕穗期后呈负值.穗氮通量在孕穗期以后呈正值,穗成熟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妍 王瑛 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28卷5期 33-36页
【摘要】 对转LEA3基因水稻植株进行了抗渗透胁迫能力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苗高、根长、离体叶片保水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均高于未转化的对照植株,表明转LEA3基因水稻对盐分和干旱胁迫有较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永平 雷娟利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02年14卷2期 117-119页
【摘要】 <篇首>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病是一种以灰飞虱为主要介体进行传播的病毒病,主要侵染禾谷类作物和禾本科杂草[1 , 2 ].病株症状为浓绿矮缩,叶片僵直,不抽穗或穗小,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金炫 史倩倩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5年46卷4期 1-5页
【摘要】 为获得TP309水稻细胞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OE蛋白,根据水稻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COE基因,构建植物重组质粒pCAMBIA1300-COE,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法将pCAMBIA1300-COE转入水稻愈伤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月霞 杜玉宁 等 《宁夏农林科技》 2022年63卷1期 29-31,38页
【摘要】 盐碱地是重要的耕地资源,盐胁迫是制约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之一.盐碱化程度是影响水稻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的指标之一.本文总结了盐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并提出了抗盐胁迫的调控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革志 王新其 等 《实验生物学报》 2004年37卷6期 429-43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籼型雄性不育保持系龙特甫B中,获得30个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其中,28个为Southern检测阳性.T1种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有21个转基因植株比龙特甫B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3%-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美茹 李洪清 《实验生物学报》 2003年36卷4期 289-29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文在研究影响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简单、高效的水稻转基因系统.将水稻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用农杆菌EHA101/pHQ9,EHA 101/pHQ 10,EHA 101/pHQ T3感染后,筛选抗性愈伤,经分化获得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大红 刘卉 等 《植物学通报》 2008年25卷6期 648-6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RACK1是一种多功能支架蛋白,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利用反义RNA技术抑制水稻(Oryza sativa)RACK1基因的表达,分析了RACK1基因在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功能.采用实时定量PCR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的RACK1基因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胜芳 邓若磊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年8卷2期 223-2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缺磷条件下,供试粳稻品种植株的单株鲜重、干重、全磷含量和单株磷累积量等具有较大差异,从中筛选出磷高效品种TP309和优质8号,其中TP309较磷低效品种早88-1的全磷含量和单株磷累积量分别增加37.50%~40.00%和82.76%~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松丽 黄群策 等 《广西植物》 2006年26卷3期 278-2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反向核不育水稻品系FHS为研究材料,对其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调节2,4-D的浓度,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以达到92.5%.通过调节MS培养基中KT和NAA的浓度,并加入适量的C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柳青 陆永良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4期 721-7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相同遗传背景不同株形水稻浙辐802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IG1、IG4、IG25和IG26与无芒稗的竞争和化感作用潜力,探索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IG1和IG4的植株高度和分蘖角度显著大于IG25和IG26,但它们的根系活力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永超 曹卫星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5年29卷2期 318-3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水稻(Oryza sativa)冠层光谱反射特征和植株水分状况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冠层近红外光谱反射率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短波红外光谱反射率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升高.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高氮水稻的冠层含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钦 许新萍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2年22卷6期 1469-14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早籼稻品种培矮64S种子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的条件.调节培养基中的2,4-D、KT及NAA等激素浓度,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可达到48.5%,愈伤组织再生频率接近60%.结果表明,合适的激素浓度可显著提高籼稻组织培养的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鸿瑛 安韩冰 等 《植物研究》 2001年21卷3期 437-4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癌农杆菌与来自水稻成熟种子盾片的愈伤组织共培养,将GUS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通过比较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频率的各种因素,表明激素配比为2,4-D 1mg/L、TDZ 0.5mg/L、NAA 1mg/L时,可以大大促进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志宏 胡中立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年18卷3期 169-1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水稻单倍体幼穗离体培养,诱导形成了大量的不定芽.将3 mm左右的不定芽转入半固体继代培养基继代培养7 d,而后转入1.8 mL的安瓿瓶中,冰浴条件下加入预冻了的冰冻保护剂淹没材料,在冰上平衡45~60 min后,转入程序降温仪,以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剑文 许新萍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0年16卷5期 603-6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基因抢法将单个B.t.基因或与SBTi基因一起导入到两个华南地区优良籼稻品种中,获得21个转B.t单基因的植株系,4个转B.t.和SBTi双基因的植株系.对R代植株的分子杂交和遗传分析表明,3个转双基因系中多个拷贝的B.t.和SBTi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勇 郑瑞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20年51卷11期 2607-2613页
【摘要】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锌指蛋白基因(OsC3H54)进行基因编辑,筛选鉴定出其突变体植株,为深入研究OsC3H54的生物学功能提供良好材料,也为水稻锌指蛋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E-CRISP在OsC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昱 时红 等 《江西农业学报》 2020年32卷3期 24-29页
【摘要】 在峡江抬田区开展大田试验,采用不同的土壤改良方式,对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植株养分平衡进行研究,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空白对照(T1)、土壤改良剂(T2)、生物有机肥(T3)和紫云英还田+秸秆还田(T4).结果表明,3种土壤改良方式均能显著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玲仙 蔺忠龙 等 《生物技术》 2009年19卷6期 92-95页ISTICCA
【摘要】 水稻小孢子培养技术不但可用来生产单倍体植株和加倍单倍体植株,而且可望成为转基因的理想受体系统.目前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与小孢子培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加快水稻育种速度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水稻小孢子分离纯化、影响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发生的因素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道荣 许新萍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01年27卷4期 331-336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将2-3个外源目的基因与筛选标记基因hpt连在同一个载体上,用基因枪法对1个梗稻品种和4个和稻品种进行了转化。梗稻中花8号转化频率最高为56.4%,和稻七丝软占、特青、奇妙香、九六零转化频率分别为6.4%,2.5%,2.8%和1.7%。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武君 管其龙 等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年22卷7期 825-831页
【摘要】 蔗糖转运蛋白(sugar transporters,SUT)是一类介导蔗糖跨膜运输的蛋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水稻(Oryza sativa L.)SUT家族中有5个蔗糖转运蛋白,其中OsSUT3、OsSUT4和OsSUT5的...
【关键词】 水稻;愈伤组织;蔗糖转运蛋白基因(OsSUT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天荣 姚鹏程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13年6期 653-657页
【摘要】 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了低磷、铝毒单独及复合胁迫对耐铝性不同的水稻基因型(甬优8号和秀水132)幼苗生长、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和铝毒处理均显著抑制水稻幼苗生长,并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仰锐 吴秋燕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1年38卷19期 24-25页
【摘要】 以芫荽为供体材料、水稻为受体材料,探讨芫荽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浸提液对水稻种子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芫荽器官(根、茎、叶)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在相同浓度下,不同芫荽器官的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云香 万志刚 《江苏农业学报》 2009年25卷6期 1423-1424页
【摘要】 <篇首>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硅对水稻高产、稳产、抗病、抗虫、抗倒性等均具有有利作用~([1-3]).水稻缺硅,容易导致茎秆细长软弱,易倒伏,且易感染病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丽娜 李霞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09年6期 67-69页
【摘要】 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2,4-D浓度以及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_8+30 g/L蔗糖+10 g/L琼脂+5 g/L山梨醇+2 mg/L2,4-D+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伯军 顾志敏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9年23卷2期 127-134页
【摘要】 以转正义或反义OsCBL8基因的T3代株系及非转基因对照为材料, 研究了转OsCBL8基因对水稻农艺性状、内源OsCBL8基因表达和幼苗耐盐、耐旱及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的16个转基因株系的株高、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穗长和百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艳 洪森荣 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28卷6期 55-61,73页
【摘要】 以3种不同基因型杂交水稻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影响杂交水稻种子试管内萌发、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多种因素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基因型杂交水稻种子,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无机盐水平和激素配比是提高水稻种子萌发效果的基础;而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玲 《农业与技术》 2005年25卷5期 76-77页
【摘要】 水稻愈伤组织培养中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对再生植株频率有重要影响,本文报道了几种提高水稻愈伤组织再生植株频率的方法,同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敬华 杨跃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25卷2期 67-70页
【摘要】 将10个特选的水稻品种的离体培养特性与模式品种台北309进行了比较. 试验发现在培养基含有2 mg/L的2,4-D的情况下添加0.5 mg/L的BA对爪哇稻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显著有利,而对其他品种的正向作用不大或反向作用明显. 虽然华航1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海兰 朱延明 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年34卷1期 72-76页
【摘要】 建立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是遗传转化的重要基础.以北方主栽水稻品种为试材,将Thidiazuron(简称TDZ)应用于水稻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研究,探讨了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DZ显著促进水稻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玲 谢崇华 等 《杂交水稻》 2002年17卷2期 44-46页
【摘要】 对珍汕97B、明恢63、H1493、中花11等4个水稻品种的成熟胚在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的研究表明,在N6培养基中附加体积分数为2×10-3的2,4-D时诱导率最高.在相同的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上,4个水稻品种的愈伤组织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援亚 王力 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23卷2期 146-148,152页
【摘要】 以水稻成熟种子的愈伤组织为受体,采用基因枪法将AGP基因导入水稻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和抗性筛选,得到了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总DNA的PCR分析初步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常香 宋云枝 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31卷1期 1-7页
【摘要】 本研究以根癌农杆菌LBA4404(pTOK233)为供试菌株,以水稻幼胚为供试材料,对影响农杆菌介导基因的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高效转化体系.采用所确立的转化体系转化了Radon、中国91、024283个水稻品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克轩 孙小芬 等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39卷4期 436-440页
【摘要】 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潮霉素抗性基因、GUS报告基因和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2个质粒pWRG1515和pRSSGNA1共同转化粳稻品种鄂宜105的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 从轰击的152块愈伤组织中共再生出26株独立转基因植株.PCR/Souther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屹 张云孙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00年13卷1期 1-7页
【摘要】 腺嘌呤二磷酸葡萄糖酸化酶(GLgcTM)是植物淀粉生物合成过程中一个起关键性调节作用的酶.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GLgcTM基因导入粳稻软米愈伤组织中,通过愈伤组织的预培养,农杆菌的预培养,酚类化合物的使用及抗生素种类、浓度的选择等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豆明珠 导师:冯献忠 山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MYB基因家族是植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转录调控因子,R2R3-MYB基因是 MYB基因家族中最大的一个亚家族。R2R3-MYB基因不仅参与植物的发育及代谢过程,同时还在生物胁迫以及非生物胁迫耐性中发挥重要作用。AmROSEA1属于R2R3-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晓丽 导师:赵艳 浙江工商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化工(硕士) 2011年
【摘要】 转基因植物中存在的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和质粒载体框架序列是目前公认的两个主要导致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的根源。Cre/LoxP诱导剪切系统是剔除标记基因的有效系统。本文以nptⅡ为抗性标记基因,报告基因gusA为目的基因,采用雌激素诱导型C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峙 导师:齐放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 植物病理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转录因子参与调节信号转导、抗逆反应、防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是调控一系列基因表达的重要因子。LIM转录因子是指含有LIM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在高等生物中广泛存在,参与基因转录、信号传导和细胞骨架建成等生物学过程。
为了研究LIM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赖鹏程 导师:王锋 福建师范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本研究在前期对水稻茎叶优势表达基因OsZF153和OsW8513启动子缺失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这两个启动子的功能:一是对前期一系列缺失的OsZF153启动子转基因水稻植株验证,并构建一个3’端缺失长度为1407bp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许松 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004年
【摘要】 本文初步报道了茭白田中灰飞虱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灰飞虱以5龄若虫在茭白残茬中越冬,年发生6代。越冬代和第一代几乎全为长翅型,第三代的长翅型达总虫数的67%。灰飞虱喜在茭白植株上栖息取食,几乎不在水稻植株上栖息;喜在水稻植株上产卵,几乎不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倩倩 叶茂 等 《昆虫学报》 2023年66卷4期 510-5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究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CaCl2)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单独以及复合浸种对水稻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0 mmol/L CaCl2溶液(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永强 李丹丹 等 《昆虫学报》 2022年65卷11期 1469-14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成虫取食施硅水稻对其体内保护酶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为硅介导的水稻抗虫性的应用提供证据.[方法]以TN1(感虫品种)为供试水稻品种,采用营养液添加Na2SiO3·9H2O的方法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旭敏 肖春梅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23年51卷7期 23-30页
【摘要】 稻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对保障全球粮食供应和营养安全至关重要,但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因素,它也是砷、镉和汞等重金属(类)的最大储存库之一.高浓度重金属可引起植物中毒,还可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引发疾病.硒(Se)对生物体有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栾春晶 于鑫鑫 等 《农业与技术》 2022年23期 9-11页
【摘要】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量与高品质是人们所期待的.稻瘟病作为一种高危害性的世界流行水稻疾病,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制约了水稻植株的正常生长.近年来,虽有多种防止方式产生,但效果不佳,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威胁,所以进行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金媛 范芳娟 等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5期 41-44页
【摘要】 以华占和台北309为供试水稻品种,通过水培试验探究了 LLDRA6菌株悬浮液和Fe2+、Mn2+溶液处理对水稻幼苗根系铁锰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对Cd转运的阻隔效果.结果表明:菌株悬浮液+Fe2+处理的2个水稻品种的根系均呈现明显的红色,说明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爱萍 孙惠青 等 《实验生物学报》 2005年38卷6期 467-47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水稻品种D优527体内筛选到的优势细菌SR-15、SR-25、SL-37进行浸染、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主要在水稻组织的细胞间隙、细胞质内和液泡内定位.SR-15菌株通过质粒PUC-18转化和ERIC-PCR再分离实验验证...
【关键词】 内生细菌;定位;水稻(OryzasativaL.)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