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9
- 7
- 18
- 4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董百丽 秦伯强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12期 2726-27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沉水植物的生活史中,沉积物提供植物固着基质和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对沉水植物的兴衰有长期且深远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北里湖沉积物经过3种处理(覆盖砂、锁磷剂、粘土)后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的影响,初步获得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溪 楼莉萍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3期 705-7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沉水植物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是浅水湖泊维持清水状态的机制之一.本文从具有化感活性的沉水植物在湖泊中出现的频度、盖度、化感物质的种类、抑藻效应等方面对化感控藻进行了评述.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金鱼藻、伊乐藻等是具有很高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瑶琪 郭晶晶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3期 33-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沉水植物在维持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掌握其长期动态及驱动因子对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和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17个湖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70年(1954-2021)来沉水植物的α和β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艳 陈兴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12期 1551-156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生植物的动态分布可以反映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掌握水生植物的时空分布情况对湖泊的管理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Landsat影像数据,结合归一化水体指数、绿度指数和藻类指数,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构建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的提取模型,绘制了东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点点 汪星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6期 640-6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光谱特征变量的筛选作为水生植物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水生植物种类识别研究中应用广泛.该研究将实测光谱特征提取与多时相Landsat 8OLI影像数据分析相结合,找到一种有效识别不同种类水生植物的特征变量.在水生植物反射光谱特征分析中引入矿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海婷 谢冬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2期 445-4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长江中下游湖泊典型沉水植物乡土种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外来种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传宝 张敏 等 《生态科学》 2015年34卷1期 129-1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构建水体营养盐和菹草生物量正交试验,研究菹草从石芽萌发至菹草植株衰亡腐烂整个生命周期中,对水体中TN的生态效应,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效应模型.研究表明:在不同生物量菹草作用下,富营养化水体中TN含量是先下降后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志强 刘黾 等 《生态科学》 2014年33卷5期 839-84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温度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和竹叶眼子菜(Potamo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红飞 关保华 等 《生态科学》 2014年33卷6期 1041-104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研究氮磷营养负荷比值(N∶P)的升高对浅水湖泊初级生产者的影响,在种植刺苦草的模拟系统中,保证磷(P)负荷不变,不断增加氮(N)负荷,设置三种N∶P比(0∶1、20∶1和40∶1),比较不同N∶P负荷条件下,浮游植物、附着藻类和沉水植物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天印 谢佩君 等 《生态科学》 2014年33卷6期 1182-118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以沉水植物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缸模拟试验,研究菹草的种植密度对底泥中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影响,探索沉水植物菹草对不同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250株·m-2密度组的菹草体内Cd、Cu、Pb元素的平均增量最大,分别达到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进城 贺锋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9期 2414-24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取代系列实验方法研究了中等强度收割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种间竞争的影响.竞争攻击力、相对产量、相对竞争强度、相对拥挤系数等指标表明:收割前后伊乐藻的种间竞争能力强于菹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丽莎 聂泽宇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7期 2073-20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恢复沉水植物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和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其中光照是主要的限制因子.本文系统总结了影响水下光强衰减变化的因素和光强对沉水植物生理的影响机制,重点阐述了常见沉水植物在低光胁迫下体内碳、氮、磷的生理代谢机理,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海婷 谢冬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9期 2298-23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将外来种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聚叶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分别与其同科(或同属)的乡土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状狐尾藻(Myrioph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海龙 霍元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9期 2580-25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太湖贡湖水源保护区陆域的一条长约200 m的污染河道内构建了一系列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网床,形成了以菊花草、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菹草等沉水植物构成的水生植物群落;跟踪监测了总氮(TN)、铵态氮(NH4 +-N)、亚硝态氮(NO2--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兆波 李伟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1年29卷2期 226-2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实验通过对沉水植物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进行低浓度CO2诱导,研究其光合特性的变化.研究显示,诱导后,水车前的PEPC/Rubisco活性比值由0.45上升到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元子 何文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2期 495-4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7年4月-2008年1月,在滴水湖D港中段长950 m(水量为10000 m~3)的修复区内投放大型潘(Daphnia magna),以滤除水华藻类等颗粒有机物,然后移栽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光叶眼子菜和菹草等沉水植物,逐月监测水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宽意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2期 2624-26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外来种伊乐藻与土著种苦草为实验生物,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研究了基质类型对2种水生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伊乐藻在2种不同营养水平的基质中均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植物竞争(混栽伊乐藻)对低密度苦草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对密度高苦草抑制显著,然而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玉芝 蔡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3期 569-57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原位观测太湖常见的水生植物菱、荇菜、苦草、黑藻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 /Fm)及在暗适应和光适应条件下的快速光曲线.结果表明:浮叶植物菱和荇菜光系统Ⅱ的潜在最大光合作用能力高于沉水植物苦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立新 王圣瑞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9期 2283-22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温室内,以原沉积物(CK)和分别添加0.24%与0.48%氯化铵(SN,和SN_2)的沉积物作为底质培养沉水植物,研究了穗花狐尾藻对高浓度铵态氮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铵态氮浓度分别在12.35~8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建才 翟水晶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6期 1299-13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室外培养试验,研究不同CO2浓度条件下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1000 μmol·mol-1)条件下,马来眼子菜单株的平均生物量增加了44.3%(P<0.01),茎生物量比重下降了5.5%(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攀 陈永乐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12期 2790-27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索宁夏灵武地区农田排水沟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选择24条农田排水沟,分别于2009和2010年8月对植物物种和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对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排水沟植物由17科36属43种组成,分为以芦苇(Phragmit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1期 2189-21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揭示影响沉水植物群落组成的水环境因子,包括水体的水文过程和理化特性,分析用特定沉水植物或群落作为检测水环境的直接指示物的可能性,选取北京地区的淡水湿地9处,采用系统取样法进行野外调查.每条样带记录沉水植物的鲜质量和湿地水文参数(流速和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