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7
- 75
- 42
- 41
- 4
- 93
- 28
- 28
- 24
- 15
- 37
- 27
- 25
- 17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邢建伟 宋金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2期 564-5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几十年来,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等多重压力下发生重大变化,以赤潮和绿潮为代表的有害藻华发生次数和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时海水低氧和酸化等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迫切需要探明海洋生态环境灾害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本文首次阐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冬莲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2期 495-5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2007年9月和10月福建南日岛生态调查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生物多样性等3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日群岛海域环境现状,利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了不同评价指数的关系及合理性.结果表明:海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京梅 韩然然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1期 4665-46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不仅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也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基于沿海11个省区生态系统亚健康程度指标和物种多样性损害指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海洋生物多样性损害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冰 兰儒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3期 5266-52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溢油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损害,构成了对海洋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大威胁,科学地评估溢油污染损害可以发挥为损害修复和赔偿仲裁提供依据的重要作用,为成就这一目标,亟待加强有关溢油污染损害的因果关系及其判定方法与准则的相关理论、技术方法和业务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启栋 宋金明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0期 3988-39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保持健康状态是人类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环境的基础,而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综合评价可为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对国际上3种代表性的海洋环境健康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归纳了我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戚洪帅 蔡锋 等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2年41卷2期 201-208页
【摘要】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生态修复建设的主要因素.为深入分析我国海洋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设,本研究基于海洋生态修复领域标准检索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海洋生态修复发展的态势,探讨了当前我国海洋生态修复标准化面临的问题,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平 宋洪军 等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39卷6期 54-60页
【摘要】 为促进我国海水养殖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选取国内外权威数据库的中英文文献数据,基于CiteSpace工具系统梳理和分析海洋保护地养殖活动研究进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保护地养殖活动研究文献的发文量较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杨青 沈鑫 等 《广东化工》 2022年49卷16期 134-136页
【摘要】 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分别提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陆海统筹""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等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关爱海洋,要重视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本文基于台州市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海梅 蒋晓山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3期 4660-46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1984-2015年监测数据,给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长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确定了营养盐的基准年是1987年,基准值分别是0.0705 mg/L和0.000751 mg/L.结合频数分析方法,无机氮的分区阈值为0.33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强 徐旭丹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2期 7397-74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微塑料粒径小,易与海洋生物发生相互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生物体内,并在其组织和器官中蓄积和转移,对机体产生毒害.微塑料可沿食物链进行传递,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因此,海洋生物与微塑料的相互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炜炜 马志远 等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1年40卷1期 100-110页
【摘要】 海洋生态修复是遏制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途径,受到全球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方法,结合VOSviewer知识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倩 闫玉茹 等 《海岸工程》 2021年40卷3期 242-248页
【摘要】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和发展,目前海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方法和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本文分析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以某港双导堤工程为例,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取了该工程的相关数据,采用对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先香 朱永贵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期 182-1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集中集约用海是一种相对高效、生态和科学的用海方式,但也不可避免会干扰海洋生态系统,甚至带来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将集约用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行集约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分析集约用海工程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民 陈桐生 等 《生态科学》 2013年32卷6期 738-7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然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北部湾经济圈涵盖了中国西南沿海地区和北部湾周边城市.该论文以北部湾为例,在常规调查资料、数据和补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彦苍 周书敬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736-57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克服现有的海洋环境评价中存在的主观性强、不易处理高维数据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改进投影寻踪模型的海洋环境评价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实现了投影寻踪技术,将方案的多维评价指标值投影为一维投影数据,并据投影值大小对样本进行综合评价.工程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年26卷7期 105-1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学相关基础研究,重点进行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保护,运用海洋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是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长久发展的可行策略.着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翔宇 单子豪 等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38卷11期 122-124页
【摘要】 微塑料是一种制造简单、应用范围广、使用功能性强的材料,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外包装、化工生产、设备零件生产、装饰装修等产业中.研究发现,微塑料制品并不具备完全降解的功能,这会造成大量制品被遗弃后无法实现自然土壤降解.海洋中也汇集了大量微塑料产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淑君 夏承伯 《才智》 2019年18期 220-221页
【摘要】 蕾切尔·卡逊的《海风下》、《大蓝海洋》、《海之边缘》 即"海洋三部曲",以广袤的海洋为场景,以海洋生物为中心,倡导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公正平等可持续的整体生态主义思维方式;抨击以人类为中心,随意践踏海洋生态环境、过度干预自然的行为和做法.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西西 曲长凤 等 《海洋科学》 2018年42卷3期 131-141页
【摘要】 塑料垃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塑料污染的研究历程与现状,发现直接或者间接来源的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积累,呈全球化分布趋势;重点探讨了我国微塑料的来源、分布以及污染形势和生态影响,发现我国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隽云昌 刘国宁 等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35卷7期 63-71页
【摘要】 山东昌邑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柽柳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管理和保护对象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为系统、全面地了解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和保护物种的变化趋势,文章对山东昌邑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羽 《环境保护科学》 2015年3期 8-11页
【摘要】 文章介绍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水十条》)中针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背景情况、重要意义、目标指标、主要内容,从陆海统筹的理念出发,阐述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要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寅 韩大雄 等 《台湾海峡》 2012年31卷2期 286-291页
【摘要】 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讨论,结合生态学及经济学的评估方法,提出对不同规模溢油事故的区别性评估方法体系:简易评估和综合评估.中小型溢油选用公式化的简易评估法,大型溢油污染事故则建议从生物资源、海洋生境、环境容量、景观文化开展综合评估,并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美华 李连春 等 《海洋与渔业》 2011年8期 26-27页
【摘要】 水产养殖业备受世界关注。发展水产养殖业,一方面可缓解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可避免对海洋捕捞资源的过度开发。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梅 曾文炉 等 《生态毒理学报》 2011年06卷4期 345-351页
【摘要】 随着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海洋溢油污染备受关注.本文在阐述国内外海洋溢油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溢油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海洋环境中溢油的环境行为以及对海洋生态系统、沿岸滩涂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海洋溢油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宝红 周秋麟 等 《台湾海峡》 2009年28卷3期 437-444页
【摘要】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情况,分别从温度、CO2浓度变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海洋水文结构和海流变化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强等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并从病原生物传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海洋鱼类群落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青 刘峰 《电大理工》 2007年3期 39-41,44页
【摘要】 沿海经济的高度发展给海洋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污染成因,提出了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吉文 刘姣 等 《微生物学报》 2022年62卷12期 4628-46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奇古菌门是全球海洋中的重要微生物类群,在海洋原核浮游生物中的比例可达20%-40%.作为一类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奇古菌门成员可通过氧化氨获得能量,实现不依赖光照的无机碳固定,在碳、氮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关键作用.奇古菌门是海洋中氨氧化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玮 李航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54卷5期 456-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大众防晒意识的增强,防晒产品被广泛应用。防晒剂结构稳定、难以降解,其生物毒性和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部分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布相关防晒产品禁令,但尚未影响国际防晒品相关的主要法规体系。不同防晒剂的海洋生态风险以及对人类自身的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银银 明红霞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年48卷8期 2895-2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硝酸盐是海洋微生物可利用氮的主要形式,也是限制表层海洋生物生产力的主要营养物质,海洋中的硝酸盐主要由氨和亚硝酸盐的氧化产生.探索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对认识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 《菌物学报》 2019年38卷7期 1021-1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真核生物的一个重要类群,真菌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海洋环境中真菌多样性、生物地理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更好地认识微生物如何响应人类活动影响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特别是高通量测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类彦立 李承春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6年33卷4期 350-362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毕克卷转虫Ammonia beccarii (Linnaeus,1758)是潮间带和陆架浅海沉积物中常见的底栖有孔虫类群,但因活体培养困难,国际间对其基础生物学研究甚少.本工作成功对A.beccarii建立了室内培养,采用食物移除法测定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银森录 郑苗壮 等 《生物多样性》 2016年24卷7期 855-8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是《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要领域.本文梳理了历次缔约方大会的谈判进程,认为主要焦点议题包括:(1)应对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区;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学意义的海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骏 张晓黎 《微生物学通报》 2013年40卷1期 4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活动导致海岸带氮超载而富营养化,进而引起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进一步揭示微生物驱动的氮循环过程的驱动机制及贡献,对评价与预测近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管理决策等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固氮、氨化、硝化、反硝化、硝酸盐铵化、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中华 陈艳萍 等 《生命科学》 2012年24卷9期 1035-1048页ISTICCSCD
【摘要】 污染物的存在给海洋环境和生态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监测这些污染物并对其毒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成为当今环境科学关心的热点问题.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它能对污染事件进行早期预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生态风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清 刘强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年36卷3期 192,封3页ISTIC
【摘要】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大量放射性同位素泄漏到太平洋,虽然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会被海洋大大稀释,短期内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直接的危害,但随着食物链对长半衰期同位素的累积,会增高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生物群体的死亡率.该文总结了世界各国科学家们对福岛周围地区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柏静 导师:刘欣 吴晓青 中国科学院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日益频繁的涉海人类活动严重制约了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近岸海域生态保护和海岸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现有人海关系研究,侧重于海洋生态环境状态评价,未能有效揭示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过程,亟需建立基于人海相互作用关系的涉海人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政廷 导师:史海涛 海南师范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全球生态环境稳定和可持续需要每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来维持,每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是全球生态环境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础。其他区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能取代和满足别的区域的保护管理需要。中国海洋区域海龟种群的数量、动态、健康状况反映了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季千惠 导师:高强 中国海洋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硕士) 2014年
【摘要】 我国海洋面积广阔,海域面积达473万平方千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的部分太平洋海域都属我国管辖。拥有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分别长达18000千米和14000千米,大约280万平方千米的广阔渔场面积,疆域和渔场面积的广阔使得我国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宸然 导师:林建国 大连海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前大规模的海洋经济发展,加剧了海域生态环境的污染,对海水水质、水生生物、水产资源等造成一系列影响。
大连湾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其海域资源,本文通过2012和2013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该海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庆丽 导师:杨振姣 中国海洋大学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硕士) 2014年
【摘要】 海洋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基地,各类海洋资源也为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海洋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也日趋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海洋环境中最为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冀潇檬 导师:郭冉 河北农业大学 水产 渔业(硕士) 2014年
【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究滩涂底栖贝类—青蛤在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探索适宜的底栖贝类修复生态环境技术,为将来的生物修复水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次海洋调查研究分别于2012年5月份和2012年10月份进行,选取七里海水域(北纬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川 第七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 2011年
【摘要】 作为地球上范围最大的生态环境,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人类尚未开发的宝库,这其中同样存在着对人类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同时,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也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因此,对海洋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资源、物质进行合理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美华 导师:熊德琪 大连海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 2009年
【摘要】 石油烃是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本文以马粪海胆为试验对象,分析石油烃对海胆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补体C3基因突变概率的影响,从分子水平研究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探讨石油烃污染对水生生物可能的毒性机制,为石油烃对海洋生态环境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合昌 《工业微生物》 2025年55卷3期 36-38页ISTICCA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虽表现在海里,但源头在陆上.文章以华东地区临海某地级市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应用微生物自养反硝化脱氮技术为切入口,研究如何强化"一河一策"的总氮污染源头减排和综合治理,旨在助力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加大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攻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庆华 李成镛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42卷1期 89-95页
【摘要】 全球观赏鱼贸易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左右,并从2000年开始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目前每年的贸易额已达上百亿美元,交易数量达数百万尾,共有 130 多个国家参与了观赏鱼贸易.然而频繁的观赏鱼贸易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水生动物疫病的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飞飞 李洪庆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9期 3855-38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沿海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密切.陆海统筹的背景下,科学了解陆海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探究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提升陆海生态安全统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中国沿海53个城市为例,采用"活力-组织-恢复力(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艳 朱明明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4年48卷3期 488-5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调水调沙(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Scheme,WSRS)对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分别于2017年(非调水调沙年)和2018年(调水调沙年)的6-7月在黄河口海域利用水平拖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雪梅 孟迪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4期 535-5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长山列岛(长岛)属于典型的海岛生态系统,随着海洋微塑料污染日益加剧,其周边海域沉积环境中的微塑料分布现状值得深入探究.文章以长岛养殖区和航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镜观察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等方法对沉积物中的微塑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嘉悦 方淼森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年48卷5期 481-4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如高盐、高压、低温和寡营养等)以及海洋生物物种间复杂广泛关系赋予了海洋真菌独特的新陈代谢途径及适应机制,因此相比于陆地来源的相同种属真菌,海洋来源真菌能够产生结构独特、丰富多样、生物活性显著的化合物.迄今为止,已经有上万种化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