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22
- 25
- 24
- 17
- 2
- 293
- 196
- 158
- 50
- 47
- 222
- 82
- 67
- 53
- 5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余厉阳 陈瑶英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24年43卷2期 252-2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射频消融针消融过程中热损伤区域控制偏离预期以及肿瘤消融不彻底的问题,利用COMSOL仿真软件,研究不同属性的电极材料、冷却循环水、电极结构射频消融针对组织消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电导率和热导率材料的消融针,升温更快,可以更加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娜娜 安怡蓉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48卷5期 568-572页MEDLINEISTIC
【摘要】 高压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技术目前仅在小样本的临床病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其具体治疗机制尚未阐明.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金成 张爱丽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48卷5期 549-554页MEDLINEISTIC
【摘要】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射频电极群独立控制系统,用于实现不规则组织的适形消融.与传统单一射频电压不同的是,该研究采用高频变压器隔离和射频负载匹配技术,将射频信号源分割为8组独立且具有相同相位和频率,但不同电压值的射频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孟亚 李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4年22卷12期 1143-1147页ISTICCA
【摘要】 脉冲消融(PFA)术是治疗心房颤动(AF)的新型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工作中已证实了其有效性,但存在PFA所特有的并发症,且关于PFA安全性和组织贴靠问题尚未有系统总结.本文旨在对PFA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监测和处理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才 王群山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3年47卷3期 242-246页MEDLINEISTIC
【摘要】 电脉冲消融作为一种心房颤动新的消融能源,具有更高的组织选择性以及生物安全性,因此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有关多极电极进行组织学电脉冲仿真消融的研究非常有限.在COMSOL5.5平台构建肺静脉环状多电极消融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电压幅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森 贾锋鹏 等 《重庆医学》 2023年52卷12期 1863-186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消融导管近端电极与远端电极电位间期对室性早搏消融的作用.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的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仅选择起源于右室流出道且第1次放电消融60 s后即无室性早搏复发...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导管消融;近端电极与远端电极电位间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忠 黄森林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37卷5期 446-447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59岁.4年前因病窦综合征植入了双腔起搏器.之后4次反复安装起搏器,出现起搏器电极感染.在经上腔静脉拔除起搏器心室电极失败后,成功应用三叶草抓捕器联合消融大头导管经下腔静脉拔除电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科 王杰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31卷1期 62-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控电极与传统电极在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小鼠肝脏组织中的异同.方法 实验组采用热控电极,对照组采用传统电极,分别在CT导引下对18只小鼠(每组9只)经皮肝穿刺释放相同剂量电脉冲.对比两组电极温度变化、消融速率、消融截面积、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杰 严凤娇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年42卷1期 95-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在高密度、高分辨率视觉下的心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外科术后房速,应用Orion微电极网蓝与Rhythmia标测系统进行标测...
【关键词】 心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高密度标测;微电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 苑曦宸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2年46卷1期 1-4页MEDLINEISTIC
【摘要】 该文介绍了一种无创消化道早癌磁锚定消融电极内镜系统,包括磁锚定模块和消融电极模块.磁锚定模块由外部引导磁体和内部靶磁体组成,由永磁材料钕铁硼制得;消融电极模块是基于现有的内窥镜(CMD-90D型LED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前端镜头罩改造而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志辉 黄方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3卷1期 69-7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消融电极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割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择医院新开展的以消融电极切除扁桃体联合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割术的患儿共2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医院常规行低温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迟 王靖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1年19卷9期 777-7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20极标测电极(DD电极)指导左室乳头肌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9年5月至12月间11例左室乳头肌起源的频发室早患者,按照标测方法分为DD标测组(6例)和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丛文凯 陈国强 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29卷3期 114-117页ISTIC
【摘要】 背景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手术,但术后并发症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中消融电极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20年1月航空总医院收治的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术中分离及止血方式,将患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安娜 杨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年26卷5期 466-4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射频消融(RF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肝肿瘤治疗的微创、有效方法,适用于不愿或不宜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近20余年来RFA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主要治疗工具,射频电极针对RFA疗效具有很大影响.该文就目前临床常用或处于研发阶段的射频电极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彪 储惠民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10期 993-9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消融导管在起搏器心房电极导线复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01至2014-12在我院或外院行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的患者6例,经股静脉途径,采用消融导管复位心房电极导线。
结果:手术过程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佳伟 林炘 等 《青岛医药卫生》 2021年53卷3期 181-184页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消融电极对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科室收治的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24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4例,A组使用超声刀进行手术,B组使用消融电极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江正 刘光清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年23卷6期 491-4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对肝癌(HCC)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冷循环RFA治疗前,治疗后1、4、7和12个月后外周血Treg的变化。随访期间采用超声造影或肝脏增强CT评估疗效。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明明 胡继红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年23卷10期 889-8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B型超声/CT导引下经皮穿刺多极电极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可行性、疗效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28例门静脉高压性脾亢患者进行经皮RFA治疗。检测并比较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 d,2周以及1、3、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佳力 谷雪莲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0年39卷1期 41-48页ISTIC
【摘要】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为肩关节疾病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在临床中,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电极常发生电极片脱落故障.为了提高消融电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本研究针对一款用于肩关节软组织低温等离子消融电极电极片进行材料改进,并对改进后的钨材料电极片的金相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凯 谷雪莲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9期 1635-163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微创肿瘤治疗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今的射频消融系统还普遍存在消融范围小的问题.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气冷式射频消融电极的控制模式,增大射频消融的范围.方法:在气冷式射频仪的基础上,根据气冷式射频电极的特点,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荣光 黄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年20卷2期 159-1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早期,由于受射频电极周围被消融组织炭化和气化的影响,射频消融(RFA)范围小于1.8 cm,难以满足临床对实体性肿瘤RFA治疗的要求.随着RFA设备和电极的不断改进,消融范围不断扩大,更好地满足了临床上对肿瘤RFA治疗的需要,为不能或不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绍钦 倪才方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年28卷4期 565-568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栓塞(TAE)联合治疗VX2兔肝移植瘤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将VX2肿瘤块植入实验兔的肝脏内,建立36只兔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A组行单纯RFA治疗,B、C、D组分别在TAE治疗后1、4、7天行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宇旋 张彦舫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年5期 370-3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CT导向下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采用CT导向下冷循环RFA治疗15例脾亢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PLT)为(62.0±9.8)x109/L,术后复查血常规和增强CT或M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燕 翟博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年5期 348-3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应用多电极组合布针+多位点叠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4 cm)的疗效,探讨电极针应用数量和布针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006年2月到2008年12月,共对113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较大肝癌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世晞 尹国文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年17卷1期 37-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冷循环射频肿瘤治疗仪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RFA治疗中晚期肝癌25例,其中转移性肝癌8例,原发性肝癌17例.每个病灶进行RFA 1~2次.其中8例患者术前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宇旋 窦永充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年17卷9期 648-6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CT导向下冷循环射频消融(RFA)联合乙醇消融(PEI)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采用CT导向下冷循环RFA联合PEI治疗18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共21个病灶,术后复查增强CT或MR,观察病灶坏死情况.结果 18个病灶完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宇旋 窦永充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年16卷11期 755-75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巨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 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RFA治疗巨大肝癌24例,每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1~4次,其中22例患者结合1~6次TACE治疗,术后通过增强CT或MR评价疗效,所有病例随访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宇旋 窦永充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6年15卷12期 728-7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膈下肝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例肝癌患者共25个膈下病灶在CT引导下行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查增强CT或增强MR,观察病灶坏死情况.结果 18个病灶完全坏死,病灶完全坏死率72%,其余7个病灶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军 杨延宗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8卷10期 655-65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盐水灌注导管电隔离心房-肺(或上腔)静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男48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10)岁,平均病史(4.2±1.1)年.所有患者均采用盐水灌注电极进行肺静脉口部节段性消融,电隔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元新 李莉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5年26卷2期 216-2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笔式射频电极对心房内膜或外膜射频消融适宜的工作参数.方法:选用离体猪心6只,应用自制笔式射频电极以不同的功率和放电时间在心房内膜或外膜行线形消融.结果:病理检查证实射频消融处心房肌透壁性损伤,心肌细胞核固缩、胞质凝固.损伤的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庆忠 蒋正怀 等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12卷21期 1665-1666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用冷循环电极射频消融治疗42例肝脏肿瘤60个结节.37例在局麻超声引导下、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和3例在开腹术中行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治疗75点次.治疗后通过CT和MR随访,随访时间2~14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琦 熊斌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2年19卷3期 529-53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多极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癌手段,因其适应症广、疗效好、安全方便而成为目前较具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射频原位灭活技术的智能化多极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的研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卫强 程庆书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2年18卷2期 144-146,1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高温射频(RFA)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可伸展锚状电极配合RF-2000射频治疗仪高温射频消融,治疗NSCLC患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园 郭家亮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34卷2期 83-8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消融电极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在我科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高频消融电极切除法,对照组采用等离子消融法,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献媚 祁秀丽 等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20年9卷3期 215-21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电极消融治疗后液化性坏死的临床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 本研究纳入50例甲状腺结节采取电极消融治疗后液化性坏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如甲状腺结节病理结果 、超声结果 等,并分析其治疗对策与临床原因.结果 甲状腺结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征宇 肖波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26卷3期 523-525页ISTIC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能在MRI环境下工作的射频消融电极针。方法采用Inconel 625合金制造一种分体式多极射频消融电极针。与RITA MRI兼容性多极射频电极在1.5T MRI下成像,进行对照,并在MRI环境下完成离体猪肝射频消融。结果与B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宝奇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45卷12期 1695-1695页ISTICCA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改良电极定位技术进行 AVNRT 的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而评估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运华 刘辉 等 《腹部外科》 2016年29卷2期 86-9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临床使用多电极转换系统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经验,以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在178次多电极转换系统射频消融治疗304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晓康 孙怀远 等 《软件》 2019年40卷2期 152-157页
【摘要】 建立心脏组织三维模型,模拟了叉指电极与传统矩形电极以及两种结构不同正负电极间距下射频消融特性.结果表明,叉指结构电极消融温度和消融体积明显优于矩形结构电极.利用微喷射技术于球囊导管表面制备电极,经与模拟结构对比分析,打印实物(线宽、电极间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靖熙 刘增长 《系统医学》 2019年4卷10期 193-195页
【摘要】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其治疗仍具有挑战性.提高对其潜在发病机制的认识是迫切需要的,以制定更优化的治疗策略.利用全景心房标测技术,在动物模型和人体中均发现了转子的存在,而对心房中稳定转子的消融能提高房颤手术成功率.该文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军 刘高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15年7期 1422-14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LCRFA )治疗肾细胞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肾细胞癌患者实施LCRFA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6周及3个月复查增强CT ,并随访27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8±22)min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炎坤 张奕 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4年4期 261-263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B超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中青年和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RFA治疗中青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转移性肝癌3例;老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0例,转移性肝癌10例,所有病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江华 陈先祥 等 《腹部外科》 2013年26卷5期 317-3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加强型射频消融术治疗直径>5 cm肝血管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22例肝血管瘤(直径>5 cm)应用最新的加强型射频消融电极[StarBurst(R) Xli-enhanced RFA]进行腹腔镜射频治疗,采用腹腔镜超声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慧敏 《心理医生》 2018年24卷19期 50-51页
【摘要】 目的:评价消融电极在子宫肌瘤剔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观察组使用消融电极进行子宫肌瘤剔除;对照组使用传统电极行子宫肌瘤剔除.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丹丹 黄进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年05卷5期 1466-14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单极冷循环电极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毗邻胆囊部位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42 例毗邻胆囊部位肝癌应用单极冷循环电极经皮多点扇形定位法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电极垂直插入肿瘤26 个,平行插入肿瘤16 个,应用超声造影(CEUS)或增强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德宇 丁晓梅 等 《安徽医药》 2011年15卷2期 190-1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使用温控大头电极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变化,分析温控大头电极RFCA对心肌组织的损伤,并分析两者的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70例经全面检查均无其他器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列 贾绍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1年25卷1期 89-89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72岁,主因"发作性心悸、气短4年,加重8天"以"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收入院.入院第2天行"心内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术",术中用时7h.术后20天患者后背贴电极板处开始破溃、流脓,来本院烧伤科诊断为:背部电极板烫伤0.3%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崇启 王飞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20卷12期 1839-1842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重叠布针内冷循环射频消融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1例患者,115个肿瘤结节(直径2.2~9cm),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针尖裸露长度为2~3cm的冷循环电极针进行RFA治疗.每个肿瘤结节治疗2~8次,采用立体布针,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彩斌 林丰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25卷1期 88-89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三维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引导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技术是目前消融Af的主要治疗策略[1].标测过程中心电信号、电压及磁场定位信号的采集,有赖于体表参考电极位置的准确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光耀 何汉康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24卷8期 581-58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本院曾在消融左前侧壁旁道2例和右侧希氏束旁旁道1例时因冠状窦电极错误引导而在左后间隔反复消融失败,最后在相应部位放电消融成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42~48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程分别为1、5、10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