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16
- 83
- 14
- 685
- 62
- 62
- 41
- 16
- 72
- 50
- 48
- 40
- 3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萍 陈欧娜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4期 784-78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组44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温经散寒通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晓夏 张保国 等 《中成药》 2009年31卷7期 1092-10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当归四逆汤载于张仲景<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木通、大枣七味药物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传统用于血虚受寒、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脉细欲绝之厥阴伤寒.该方为温经通脉的代表方.本方虽年代久远,历经沦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华 王忠民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9卷8期 960-963页ISTICCA
【摘要】 卵巢残余综合征系妇科疑难病.双侧卵巢切除后再次出现诸如盆腔疼痛、腹部包块、会阴痛、性交痛等临床症状,与中医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寒湿凝聚、气血亏虚等有内在联系.根据其脉证,分别采用理气止痛,疏肝理气,温经散寒,补气养血之法,佐以活血化瘀,可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武 张宇星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8卷11期 1294-1296页ISTICCA
【摘要】 在各种推拿手法中, 按法产生年代早, 应用范围广.推拿医生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按法产生热效应可减轻和消除疾病的疼痛.《素问·举痛论》中, 用"按之则热气至"理论解释按法的行气活血、温经散寒作用.而后, 历代医家对"按之则热气至"理论不断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荣林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15期 284页
【摘要】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玉静 杨静 等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22期 9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化瘀方在盆腔炎后遗症治疗中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0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散寒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静 田建英 等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27期 27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应用温经散寒化瘀方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散寒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树平 《四川中医》 2015年33卷2期 97-9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疏风除湿、祛痹止痛类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5月接收风湿寒性关节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外用组(治疗组)和中药内服组(对照组),每组各59例.治疗组使用内服类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5期 809-810页ISTIC
【摘要】 金季玲教授认为,妇人痛经虽有寒、热、虚、实之分,但临床上以实证居多,并多为寒凝气滞血瘀,多因经期饮冷受寒,寒客胞中,气失温运,瘀血内留,致胞脉受阻,不通而痛.主张以温经散寒、活血理气为治疗原则,辨证用药.同时注重经期心理卫生、摄生保健、饮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莹 郑刚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7卷1期 48-49页
【摘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又称Buerger病,是一种慢性持续性、进行性、节段性和反复发作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包括中、小动脉及静脉,它会引起肢体缺血产生疼痛或肢端坏疽,以下肢多见,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婷 《养生保健指南》 2018年32期 203页
【摘要】 目的:分析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全部研究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来自本院在2016年7月~2018年5月治疗的94例对象,将94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平均分成接受西医治疗的47例参照组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锐 孟庆才 等 《陕西中医》 2010年31卷12期 1617-16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祛瘀化痰类中药外敷配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伤科黑药膏(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片姜黄、白芷、生山楂、生白芥子、细辛、生莱菔子、透骨草、麝香、冰片等)外敷配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本病84例,并设对照 ...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膝;温经散寒剂/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丽 唐祖宣 《四川中医》 2009年27卷8期 72-7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服用当归四逆汤;对照组654-2、川芎嗪静滴,口服复方芦丁、地巴唑,经6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P<0.01),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省让 《陕西中医》 2009年30卷12期 16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祛风湿类中药联合雷公藤总苷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乌头汤(制川乌、麻黄、桂枝、乳香、没药、地龙、黄芪、鸡血藤、伸筋草、当归、木瓜等)联合雷公藤总苷治疗本病184例.结果:总有效率9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温经散寒,...
【关键词】 痹证/中医药疗法;温经散寒剂/治疗应用;祛风湿剂/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鹤龄 《陕西中医》 2006年27卷9期 1085-10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舒筋活血类中药熏洗治疗关节部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中药熏洗功能锻炼,观察病历163例.结果:优120例,良45例,差6例,优良率96%.提示:关节部骨折后期存在的关节僵硬,应用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得到很...
【关键词】 骨折/中医药疗法;关节强直/中医药疗法;温经散寒剂/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明霞 陶云 等 《北京中医》 2005年24卷4期 220-22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动脉硬化是血管退行性改变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动脉硬化发病高危因素的不断增多,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人数亦显著增多.本病属于中医 "脱疽"的范畴.其早期表现为肢体酸胀、麻木、怕冷、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病情发展到晚期,则可见足趾或足发生...
【关键词】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外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伏 《河南中医》 2004年24卷7期 67-67页ISTIC
【摘要】 <篇首> 艾条温和灸是灸法的一种,该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强身健体作用.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病灶处,高出皮肤一寸左右以病人能耐受的热量为度,当病人有舒适感或灸感(在保持温热感时,这种温热或酸胀等复合感觉可在周围或向远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红梅 刘春莲 《山东中医杂志》 2004年23卷5期 276-27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们于1999年1月~2003年1月,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宇丽 《吉林中医药》 2004年24卷5期 51-5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灸甘草、通草、大枣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主治血虚寒凝证.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闭塞性脉管炎、三叉神经痛、荨麻疹、腰椎骨质增生、顽固性闭经等病证属血虚寒凝、经脉痹阻患者,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冬冬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7卷9期 201-203,229页
【摘要】 目的 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取我院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3月,并将患者按照不同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温经散寒通络汤...
【关键词】 温经散寒通络汤;针灸;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小红 王亮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36卷20期 71-72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14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实施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功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19期 2827-282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方联合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实验组实施温经散寒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实验室检查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森林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21期 3145-3146,3163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温经散寒通络方辅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90例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治疗添加温经散寒通络方辅助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雄峰 夏春兰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6卷4期 388-389页
【摘要】 目的 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接受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双氯芬酸钠治疗,实验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燕萍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31期 284-285页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温经散寒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250 mm x 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6nm.结果:阿魏酸的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冬杰 解玉红 等 《母婴世界》 2017年12期 107页
【摘要】 目的:对温经散寒中药组方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300例我院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洛芬片口服联合安宫黄体...
【关键词】 温经散寒中药组方;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慧芳 赵辉 等 《母婴世界》 2017年6期 35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中药组方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合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敏 《甘肃中医》 2001年14卷5期 53-5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桂枝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通阳化气之功,张仲景每以此与它药配伍组成诸多方剂流传于今,如桂枝汤、温经汤、当归四逆汤、五苓散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仲进 刘凤存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0年15卷1期 3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川草汤是我科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方,原为单纯治疗"疔毒"而设,具有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笔者根据药物组成及作用,辨证施治,扩大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外科的"红、肿、热、痛"及创伤后引起的感染,尤其是应用抗生素无效的病例,疗效甚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娴 伍家鸣 等 《光明中医》 2015年30卷7期 1398-1399页
【摘要】 妇女经期寒湿型腰痛是女性经期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西医学中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瘀血症、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腰部病变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惠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3卷12期 131-13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温经散寒方熨腹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75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芬必得,每次1片,3次/d,治疗组于月经前3天,将温经散寒方加入米醋炒热,装布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应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63-64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消痹汤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MTX)7.5 mg /周、来氟米特(LEF)20mg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温经散寒消痹汤。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有 常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7期 204-204页
【摘要】 痛经的发痛机理一般以“痛则不通”概括之,引起不通的原因诸多,但笔者认为,寒凝气滞而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因实而“不通则痛”者居多,治疗原则在于使其“通则不痛”,应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畅气机,通络止痛为主,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12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微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期 174-175页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主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调,逐致肾肝亏虚,督脉失荣,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深入骨髓、脊柱所致。故以温经散寒、强腰壮肾之法,祛邪补虚,整体协调,调节患者虚实寒热,力求达到“治病求于本”之功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伟民 倪金聪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9卷7期 125-126页
【摘要】 目的:观察循经针灸联合温经散寒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循经针灸联合温经散寒外治法,对照组只给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8.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灵慧 《右江医学》 2012年40卷1期 11-14页
【摘要】 目的 40观察温经散寒化瘀方治疗原发性痛经(血瘀证)的 临床疗效.方法40将105例原发性痛经(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温经散寒化瘀方治疗,于每次痛经时口服温经散寒化瘀汤剂,每日3次,每次100ml;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英妮 黄莉 等 《广西中医药》 2011年34卷5期 11-12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中药盐包烫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自制的温经散寒中药盐包烫熨治疗,每日1-2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36例,占50.0%;好转24例,占33.3%;无效1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砚民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03卷6期 80-81页
【摘要】 目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法:采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法.结果:总有效率91.43%.结论:消栓溶栓、解毒生肌、修复受损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新血栓的形成、促进血液畅通、从而使动,静脉血管恢复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25卷8期 97-98页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以温经散寒,疏通气血,濡润温煦肌肉为治则选取穴位,针药结合组同时配合祛风通络止痛的自拟面瘫汤.[结果]4w后针药结合组痊愈21例,好转8例,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龙 《现代中医药》 2009年29卷3期 28-29页CA
【摘要】 目的 观察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汤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汤熏洗,并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用局部封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综合疗效.结果 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敏 莫文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07年25卷4期 45-46页
【摘要】 施杞教授主张颈椎病从痹论治,运用温经祛风散寒法治疗颈椎病是临床总结出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颈椎病与风寒湿的关系,并总结了施杞教授以益气活血补肾为大法,辅以祛风温经散寒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敏 《新疆中医药》 2002年20卷2期 58-59页
【摘要】 <篇首> 桂枝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通阳化气之功,医圣张仲景每以此与它药配伍组成诸多方剂流传于今,如桂枝汤、温经汤、当归四逆汤、五苓散等是也.用治临床内外科疾病,使用频率高,疗效佳,不实为一良药.笔者近年来在临床多次运用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全富 《内蒙古中医药》 2001年20卷3期 17页
【摘要】 <篇首> 《金匮要略》日:"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充分论述了妇人杂病的病因不外有虚、冷、气结三方面."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进一步论述了因瘀血而致的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续 罗净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24卷7期 693-69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温经散寒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收治的DPN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莹 郑娟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5期 570-574页ISTIC
【摘要】 慢性盆腔炎(CPID)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传统西医治疗面临抗生素耐药和患者依从性问题,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少腹逐瘀汤(SFZYD)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少腹逐瘀汤因其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作用,广泛用于改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月霞 郭月蓉 等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5年48卷9期 114-117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方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在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RA患者.患者按纳入顺序编号,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耀先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4卷6期 40-4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温经散寒祛瘀方联合温针灸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3)予以布洛芬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尧卿 黄仁燕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5期 135-138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对柳国斌教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柳教授提出阳虚寒凝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始动病机,而后形成瘀血、脉络闭阻等病理环节,故将本病的病机概括为"寒凝经脉,瘀血阻络",其提出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治疗法则,遣方用药注重扶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桑靖雅 郑祖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14期 75-78页
【摘要】 痤疮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伴随症状,严重影响现代女性生理及心理健康.历代医家认为,痤疮多由火热内盛所致,治疗多从肺、脾、胃、肝入手,以清热、凉血为主.郑教授认为,PCOS病机以肾虚为本,以寒凝、气滞、痰瘀为标,故临床治疗以补肾为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