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3
- 14
- 1
- 370
- 144
- 42
- 37
- 19
- 80
- 50
- 43
- 41
- 3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裕嵩 李晨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20卷2期 333-3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灌肠治疗湿热瘀滞证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收治的86例湿热瘀滞证急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冬兰 朱晓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2卷4期 827-8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急性盆腔炎性疾病(APID)患者中医证型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相关性,从而评估NLR、PCT、CRP、IL-6在APID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晓勤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4卷14期 31-3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固本清毒汤联合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在湿热瘀毒证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仁怀市中医院收治的 60 例湿热瘀毒证宫颈高危型HP...
【关键词】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湿热瘀毒证;固本清毒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少煌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23卷4期 111-114页
【摘要】 目的:评价解毒逐瘀方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3 年 8 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治疗的 72 例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组,临床采取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平 李善志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33卷10期 1784-17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外敷解毒散瘀膏联合口服秋水仙碱及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秋水仙碱片和依托考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外敷解毒散瘀膏治疗,连续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嫱 郭洁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7期 1669-16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者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就诊行HPV检测确诊为宫颈HR-HPV感染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总结其病...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中医证候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超 唐巧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4年34卷6期 484-4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从氨基酸代谢角度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湿热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靶向氨基酸代谢组学分析HBV-ACLF湿热瘀黄证组(20例)与气虚瘀黄证组(20例)患者的血清氨基酸代谢谱,寻找两种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智 叶政锋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16期 229-234页ISTICCA
【摘要】 魏合伟教授基于湿热瘀毒理论,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总属于湿热内蕴、血热内伏之病,提出内生湿浊、血瘀热毒病机体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祛瘀为其主要治法,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微创技术,关节镜下直视清理痛风石结晶,中西结合,标本兼治,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特 王莉蓉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3期 2578-2581页
【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名中医治疗湿热瘀毒证肠道肿瘤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何任医学经验集》《中医肿瘤学》《谷铭三治疗肿瘤经验集》等名中医著作、医案中治疗湿热瘀毒证肠道肿瘤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 版),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玉珊 赵旭涛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5期 607-611页ISTIC
【摘要】 湿邪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特性与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湿邪的致病特点、病因病机、辨治思路、燥湿互化理论等方面探析治疗银屑病的认识与体会,认为湿是导致银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湿邪不独为患,常夹有热、毒、瘀等.银屑病常见湿邪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寿柳梅 陈佳露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9期 1002-100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锐 孙嘉玲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42卷9期 955-962页ISTIC
【摘要】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揭示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外周免疫环境的微观差异.方法: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及健康人50例,分别为原发性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原发性肝癌组包括脾虚湿困证17例、湿热蕴毒证20例、气虚血瘀证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江凯 牛亚蒙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年38卷4期 821-82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解毒化瘀通腑方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胆湿热证患者肠道稳态的调节作用及对内毒素、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思丞 程海波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年24卷8期 3067-30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讨仙连解毒方(Xian-Lian-Jie-Du Decotion,XLJDD)治疗小鼠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模型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 采用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结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复合方法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星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36卷13期 2241-2243页
【摘要】 目的:分析解毒逐瘀汤治疗湿热瘀滞证前列腺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3-9 月于我院就诊的湿热瘀滞证前列腺炎患者11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56)及观察组(n =56),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良艇 张维维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30卷21期 26-28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清热祛湿解毒方辅助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湿热瘀滞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湿热瘀滞证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术后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壹 李柳 等 《中医药学报》 2022年50卷2期 77-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Ⅳ期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Ⅳ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化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林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23期 46-48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自拟解毒逐瘀方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所选观察对象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江西省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按照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2组,每组5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菊 张前燕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31卷2期 147-1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联合宣通化瘀汤治疗急性病毒性黄疸型甲型肝炎(AVJH-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AVJH-A患者15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58例AVJH-A患者分为联合组(n=79)和胸腺肽α1组...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胸腺肽α1;宣通化瘀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超 张宁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31卷4期 308-3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与气虚瘀黄证人群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比较两种证型人群在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及炎性细胞因子方面的差异,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与证型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泳 林锦培 等 《福建中医药》 2021年52卷12期 10-11,1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医证型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4年8月—2015年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结直肠癌初治患者152例进行中医辨证分组,分为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焱 李灵常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4卷2期 165-169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霍介格教授从伏毒论治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和病案整理,归纳霍教授对SCLC病因病机的认识,学习临证从伏毒论治SCLC的理论来源,总结霍教授对SCLC的独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利锋 翁庚民 《世界中医药》 2013年8卷3期 293-29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从"湿热瘀毒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急性发作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分散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四妙勇安汤内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及膝关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宝 陈月玲 等 《世界中医药》 2011年06卷6期 489-49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我们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采用中药综合干预疗法治疗湿热瘀毒蕴结证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盆腔炎性疾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科疾病诊断标准>[1]和全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中药综合疗法;湿热瘀毒蕴结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宝 陈月玲 等 《世界中医药》 2009年4卷2期 77-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蒲皂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奥硝唑作为对照药.共观察325例(1:1),其中蒲皂愈炎汤组163例,奥硝唑组162例.结果:蒲皂愈炎汤能有效地改...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医药疗法;湿热瘀毒蕴结证/中医药疗法;@蒲皂愈炎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放 薛博瑜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12期 2477-24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各种病机要素的演变规律.针对湿、热、郁、毒、瘀、虚等重要证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转化关系,探讨了湿热致瘀、血瘀化热之"瘀热证"和因瘀而湿之"瘀湿证"的形成机制,认为本病以"邪毒致病、多因相关、相互孳生"为主要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放 吴勉华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34卷12期 1680-1682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全国著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经验.整理周老经治的351例慢性肝病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对证型、证素、症状、体征和药物等数据进行规范性处理,以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周老对慢性肝病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并分析湿热瘀毒证与其他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洪浦 原晓峰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12期 1614-1615页ISTICPKUCA
【摘要】 应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家边天羽研制的中成药疏肝活血颗粒、消炎二方颗粒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湿热蕴毒结瘀证型痤疮进行治疗.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0.72,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琼 薛赛琴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5年10卷4期 451-4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妇炎泰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以盆炎净颗粒为对照药.共观察222例(1:1),其中妇炎泰组113例,盆炎净组109例,脱落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放 薛博瑜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1卷6期 346-3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肝病临床"湿热瘀毒证"的客观存在,提出湿热瘀毒是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始动因素假说;较为深入的论证了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疫毒"、"湿热"、"瘀毒"之间的相互联系、转化特点,特别提出湿热酿致瘀毒和瘀毒具有化热生湿的特性;认为内毒素血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2卷2期 153-156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尿源性脓毒血症临床基本证候分布情况,探讨其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泌尿外科及重症医学科42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确定证型,并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静 杨燕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7卷12期 2092-209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清肝化瘀方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注射更昔洛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清肝化瘀方,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愈显率与有效率,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芬 张大坤 等 《西部中医药》 2017年30卷5期 85-8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治疗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湿热瘀阻证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退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栌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维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6卷12期 1339-13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败酱消癃饮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毒证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湿热瘀毒证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败酱消癃饮口服,2组均以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政芳 黄伟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23卷2期 37-4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凉血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8周,并...
【关键词】 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凉血解毒化瘀方;湿热瘀黄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俊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40卷13期 1620-162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汤+固肠止泻丸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患者16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83例)和研究组(8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敏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35卷6期 653-654页
【摘要】 目的:观察蒲皂愈炎汤内服配合盆腔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蕴结证的效果.方法:120例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两组均内服蒲皂愈炎汤,研究组联合盆腔灌肠方保留灌肠.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1年复发率低于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志旭 梁广和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49期 8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在温病湿热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我院中医科接收的温病湿热证患者94例,时间是2018年8月 ~2019年6月,分组用随机法,对照组给予清热祛湿颗粒治疗,研究组实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治疗,将两组的TNF、IL-1...
【关键词】 温病湿热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疗法;应用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利锋 翁庚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3期 1404-14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急性发作期从“湿热瘀毒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发作期AS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灵片、辛伐他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四妙勇安汤内服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镇清 赵有为 等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年34卷10期 100-101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使用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加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凉血解毒化瘀方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西医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文明 刘爱民 等 《河北医药》 2011年33卷20期 3176-3177页ISTICCA
【摘要】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35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为35%~ 40%,病情易迁延复发,复发率为25%~50%[1,2].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病...
【关键词】 前列解毒胶囊;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辉亚 《河南中医》 2008年28卷12期 53-5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清脉通络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9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清脉通络汤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清浊祛毒丸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梦扬 《江苏中医药》 2008年40卷9期 4-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已有50余年.对肝癌辨治有一些体会,深感辨证施治原则的重要性,尤其晚期肝癌病人,不仅病情重而且变化难测,临床中必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灵活辨证,循证施治,方可取得满意疗效.笔者在临床上将肝癌大体分成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南红梅 朴春丽 等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20卷5期 30-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湿热瘀毒证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照组用胰岛素或糖适平降糖基础上用蒙诺.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 周杰 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7卷4期 265-266,281页
【摘要】 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是妇科常见病,主要分为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包含子宫内膜炎、盆腔腹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等,患者病变可以是其中一种,也可是多种合并症[1-4].临床上可表现为下腹痛、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涛 黄健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3期 75-7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解酒活血利水方配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酒毒湿热、瘀阻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酒精性肝硬化腹水70例,中医辨证属于酒毒湿热、血瘀水停证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按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其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艺平 韩鹏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年9卷3期 162-16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温病湿热证的作用,并从微观角度探讨温病湿热证血瘀的客观性.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立黄连解毒汤组(A组),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B组),王氏连朴饮组(C组),王氏连朴饮加丹参、赤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艺平 韩鹏 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2年16卷6期 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南方战区常见病证温病湿热证的作用,并从微观角度探讨温病湿热证血瘀的客观性.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的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立黄连解毒汤组(A组),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B组),王氏连朴饮组(C组),王氏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财军 刘莹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01年20卷3期 135-136页ISTIC
【摘要】 痛风属湿热瘀毒为患。湿热毒邪的产生责之饮食失节、脏腑失调,日久酝酿而生。湿热毒邪蒸灼气血,血热妄行而为瘀。毒邪内伏,不发作可如常人。若毒邪受外邪引动,毒阻经络,则关节红肿疼痛突发。湿热浊毒易趋下焦,关节为经络汇集之处,夜间血行迟涩,阳入于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