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9
- 1
- 3
- 1
- 1
- 7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瑞 艾宁 等 《草业学报》 2022年31卷6期 61-68页
【摘要】 为了解鄂尔多斯聚鑫龙煤矿不同修复年限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耦合关系,以修复年限为3~7年的林下草本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为研究对象,并以人工草地和撂荒地作为对照,调查不同样地草本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并利用灰色关联耦合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赟 张全喜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5年45卷4期 12-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复垦区土壤修复情况,探究以沙棘为主,油松、刺槐和柠条为辅的八种复垦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安太堡露天煤矿西排土场的BEF(Bio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样地中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宁 强大宏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年35卷1期 68-72页
【摘要】 沙棘是我国北方矿区植被恢复重建采用的主要树种之一.沙棘果实含水量是果实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叶片含水量又影响沙棘的光合生长.因此,对沙棘果叶含水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通过煤矿复垦区沙棘不同林龄与叶位对果叶含水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宁 刘广全 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49卷6期 927-934页
【摘要】 沙棘是煤矿复垦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先锋树种之一.果实含水量是沙棘果实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叶片含水量又影响沙棘的光合生长.因此,对沙棘果叶含水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煤矿复垦区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沙棘果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翠 马守臣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7年29卷12期 2097-2103页
【摘要】 为了评价煤矿区复垦后耕地系统的可持续性,在对赵固煤矿未沉陷区、稳定沉陷区以及不稳定沉陷区复垦耕地的土壤及作物指标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基于三角形面积法,将测定的13项指标划分并转换为土壤理化性质指数、土壤微生物特性指数及作物指数,计算不同复垦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菲 方凤满 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8卷1期 64-68页
【摘要】 以徐州市典型煤矿复垦区柳新镇四种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稻麦轮作、杨树以及棉花黄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Tessier连续提取法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种种植方式下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旭升 郭鹏杰 等 《菌物学报》 2022年41卷11期 1831-18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安太堡露天煤矿生态复垦区4种植被恢复模式(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勤学 赵冰清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4期 1152-11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煤炭开采破坏了土地原有的自然属性,进而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形成大量矿山废弃地.恢复受损的土壤和植被是矿山废弃地生态复垦的关键.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中国北方露天煤矿区生态复垦过程中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侯湖平 创新农业工程科技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 2011年
【摘要】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煤炭作为中国一次能源的主要来源,在开采过程中对植被碳汇具有很大的负作用,因此,研究煤矿区植被碳汇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徐州庞庄煤矿为例,通过RS和GIS技术,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刚 苏帅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6期 5876-58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煤矿复垦区土壤水对植物生长、溶质运移以及土壤环境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定量揭示煤矿复垦区土壤水下渗过程是亟待诠释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测定典型矿区不同深度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容重、总孔隙度和粒径等水动力学参数,结合染色示踪试验,刻画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岩 田野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5期 5423-54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1981-2010年连续30 a的GIMMS AVHRR NDVI 3g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分析了30年间呼伦贝尔市(呼盟)与锡林郭勒盟(锡盟)的地表植被覆盖绿度的变化,并在研究区内选取了24个煤矿产区,分析了矿区及其周围10...
【关键词】 GIMMS AVHRR NDVI 3g;植被绿度;东部草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俊峰 肖礼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9期 3036-30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明确煤矿复垦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及不同物种的合理配置,以内蒙古永利露天煤矿复垦区不同植物群落叶片和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C)、氮(N)、磷(P)、钾(K)含量(质量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探讨煤矿复垦区植物养分状况及限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洪丹 王金满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6期 5098-5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恢复过程中,植被恢复与重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土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认识矿区损毁土地植被恢复与地形、土壤因子之间的作用规律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改善至关重要.为此,选择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南排土场对2条样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笑然 白中科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6期 5038-50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露天煤矿区生态系统在人为干扰下具有特殊的演变过程.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描述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及生态水平变化,旨在为特大型露天煤矿区生态系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山西省朔州市平朔大型露天煤矿区为研究对象,以1986年、2000年、2013年的遥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伟 孙中平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1期 5860-58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矿区土地复垦是目前土地整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矿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保障.矿区植被及其恢复状况是矿区土地复垦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指示器,表征土地复垦的程度与质量.研究基于1975~2000年共4期遥感影像,构建植被覆盖度指数,考察辽宁省阜新市海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如田 白中科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8期 1908-19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90年和2005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影像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区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由于露天矿区土地扰动下土地类型、面积分布及其景观格局的不同,其遥感影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春 蔡体久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9期 3744-37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煤矿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是矿区土地复垦的重要内容,也是退化生态系统与恢复生态学上极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鸡西是我国重要煤产区,煤矸石山占用和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因此,开展鸡西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研究意义十分重大.运用传统的植被样方调查方法获取煤矸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晶 Zipper Carl E.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15年16期 251-257页
【摘要】 露天煤矿区是人类活动强扰动地区之一。该文以阿巴拉契亚煤田区韦恩县为研究区域,应用遥感时序分析法分析了像元尺度的土地损毁和复垦过程特征。得出结论:1984-2010年间,韦兹县露天开采扰动区域占采矿权范围的45.80%,其中植被恢复区域占开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金元 张沛沛 等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5年3期 76-80页
【摘要】 在固定监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结合R2.11.1软件,对司马矿废弃地复垦区不同恢复期草本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垦期前3a,菊科所含物种数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野艾蒿、狗尾草、刺儿菜对煤矿废弃地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彬 余学义 等 《煤炭工程》 2014年46卷10期 143-145页
【摘要】 针对露天煤矿开采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基于协调开采的思想,采用开采与复垦一体化技术,对伊敏露天煤矿进行矿山工程与生态环境重建,使工艺、工序在时空关系上能够协调发展,对全矿区的土地进行分区域整治,并对各区域土地制定相应的恢复措施,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娟 包玉英 等 《华北农学报》 2014年4期 186-191页
【摘要】 为解决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土壤植被恢复困难的问题,探索有效地改良土壤的措施,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排土场土壤中菌剂与肥料配施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探讨菌根剂与肥料的配施对矿区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菌根剂与肥料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紫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富强 侯颖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3期 7863-7865页
【摘要】 对采煤塌陷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沉陷土地资源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因此,对河南省永城市煤矿塌陷复垦区复垦1、3、5年和附近正常农田的0~20cm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了土壤容重、比重、土壤孔隙度、pH和有机质5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元庆 刘晓丽 等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年24卷4期 112-116页
【摘要】 以河南省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工程为例,分析了全省挖损地、塌陷地、压占地三大类待复垦土地现状,借鉴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类待复垦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以此测算出三类待复垦土地的复垦潜力,并进行了土地复垦潜力分区,最后总结出了集约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97000146 江苏 F311 X322 应用技术 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环境治理
【成果简介】 本成果首次应用生态工程原理为煤矿塌陷地复垦找到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基塘立体种养模式,深入研究了基塘系统调控和优化措施;首次运用先进工程数学方法建立了大面积塌陷地复垦合理布局模型,可对复垦方向、用地结构、投资结构等进行优化决策;首次提出了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2000010898 北京 TD991 应用技术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2019年
【成果简介】 我国黄土高原面积64万km2,仅占国土面积1/20;初步探明原煤储最5800亿t,约占全国的2/3,国家14个战略重点煤炭基地本区占6个。1949年以来,特别近30年来,煤炭高强度开采加剧了原木十分脆弱的生态退化。如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700320581 北京 TD991 应用技术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2016年
【成果简介】 煤矿井工开采导致大量土地损毁(地表沉陷与煤矸石压占),面积已达2000万亩,并以每年120万亩速度增长,复垦率不足25%,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该项目在国家863计划、部委项目、自然基金等支持下,针对损毁土地复垦的诊断-治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401240504 山东 S289 X322 应用技术 环境治理 农业服务业 2004年
【成果简介】 大面积永久积水型塌陷洼地是鲁南地区所特有的一种塌陷类型,并且该地区为平原农区,人口密集。该项研究提出了以生态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复垦模式,特别是水路循环系统的“农基鱼塘”生态模式,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恢复塌陷地区生产力,提供了良好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500030025 安徽 TD991 TD993 F301.2 应用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 2014年
【成果简介】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和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引导土地开发整理和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资金合理使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和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000660028 安徽 TD991 应用技术 环境治理 2010年
【成果简介】 项目在国内首次将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采煤塌陷区及复垦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并在环境修复中取得明显效果,筛选出了煤矿塌陷区及复垦区重金属高富集优势杂草、抗干旱和耐贫瘠的优良乡土树种,得出了煤矿塌陷区及复垦区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空间分布趋势,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800900015 北京 X833 TD991 应用技术 环境治理 环境监测 2007年
【成果简介】 项目概况:该科技成果是多个项目经过十多年研究的一个技术集成,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和多项矿山企业委托项目的资助,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属于资源环境领域。煤炭资源的开发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和环境...
【关键词】 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土地复垦 ; 土地生态环境监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400470153 河南 TD991 应用技术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环境治理 2013年
【成果简介】 本项目属于矿山工程技术和测绘科学技术领域,为采矿业矿山测量技术重点发展领域。煤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作为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与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和急需技术,也是破解矿区生产和区域协调发展矛盾的重要手段,至今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技术体系。本项目围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500520567 北京 TD991 应用技术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 2015年
【成果简介】 目前煤矿开采造成年增沉陷地面积约2.7-4.2万公顷,年增煤矸石约3亿吨,总占地达7万公顷,传统的土地复垦治理率尚不到20%。习总书记在去年6月13日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煤炭开采产生了直接的生态损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矿区塌陷地和矸石山复垦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银丽 《菌物学报》 2017年36卷7期 800-8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沉陷地复垦存在的主要障碍因子,如根系功能降低、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低下、水肥不协调供应等,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本身在修复根系功能、促进养分吸收运输及改良土壤方面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性特点,将优势丛枝菌根真菌作为采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