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6
- 53
- 9
- 2
- 133
- 55
- 35
- 10
- 7
- 118
- 53
- 49
- 17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光红 张爱华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6年23卷6期 501-5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SOD刺梨汁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生化法分别测定强化SOD刺梨汁、刺梨汁治疗前后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ZHAO Yan 赵艳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5年21卷12期 1428-1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与正常人群金属硫蛋白(MT)表达,研究金属硫蛋白基因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阐明燃煤型砷中毒分子机制.方法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与正常人群各50例,采用Trizol-酚-氯仿一步法提取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金属硫蛋白;实时荧光RT-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峰 张爱华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1年17卷8期 694-6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皮肤病变的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中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4-羟壬烯醛(4-HNE)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患者血中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结果砷中毒患者皮肤组中M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昌军 张爱华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1年17卷9期 777-7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BCL-2基因在燃煤型砷中毒致皮肤恶性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癌变组(A组,18例)、癌前组(B组,11例)和一般病变组(C组,39例);BCL-2蛋白的检测用免疫组化两步法.结果 A、B及C 3组的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4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大平 张爱华 等 《贵州医药》 2007年31卷11期 982-9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燃煤型砷中毒人体肝脏损害后的病理改变情况,为进一步阐明中毒机制提供客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经常规病史询问、生化检查等排除长期酗酒、血吸虫及传染性肝炎等疾病后的自愿者中随机抽选出的39名患者进行常规肝脏穿刺,组织标本用1%中性甲醛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李军 等 《毒理学杂志》 2005年19卷3期 293-29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的探讨燃煤砷污染对人体肝脏的早期影响,筛选其敏感生物标志物,为慢性砷中毒肝损害的早期诊断、治疗、动态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云 张爱华 等 《西南军医》 2005年7卷1期 1-3页
【摘要】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抗燃煤型砷中毒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选择燃煤型砷中毒高发区84例慢性砷中毒患者,银杏叶片治疗3月,对照组用安慰片.检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AF及四项肝纤维化指标,部分患者作治疗前后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组血清PAF及四项肝纤维化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芸 张爱华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11年27卷3期 318-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检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中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PD)mRNA和皮肤组织中蛋白表达.方法 选择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110例患者为病例组(依发砷含量分为0~、2~和4~μg/g 3组),以非砷污染村36名健康居民为对照组,二乙氨基...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DNA修复;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P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成 董学新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4年23卷1期 77-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中9种物质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测定法(RIA)对患者血清叶酸、VB12、胆酸(CG)、白细胞介素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IV.C)、转化生长因子-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运森 曹文发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年22卷4期 333-3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调查陕西南部(陕南)地方性砷中毒现状,其危害程度及主要临床表现.方法根据土壤、石煤、室内空气、粮菜等环境样品中砷含量分布情况,对高砷区进行流行病学对比调查.结果发现砷中毒患者199例,患病率19.22%.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色素改变、掌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鹏 张爱华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年22卷z1期 461-46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变化及在砷中毒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生化测定试剂盒测定燃煤型砷中患者血清中X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砷中毒患者血清XOD活性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运书 杜晖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2年21卷6期 484-4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调查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的死亡情况.方法选择砷中毒病区患者集中、病例典型、调查资料完善、具代表性的自然村寨为调查点,根据1992年以来对该调查点所调查的病例名单逐一核对,对死亡病例用统一表格调查登记.结果 1992年以来,调查点共死亡砷中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胡昌军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1年20卷6期 409-4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癌变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抗凋亡蛋白(BCL-2 )和突变型P53基因蛋白(P53mt)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ABC法和EnVisionTM+System两步法 ....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增殖细胞核抗原;B-淋巴细 胞瘤/白血病-2抗凋亡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黄晓欣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0年19卷1期 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砷中毒的致癌机理及寻找灵敏、实用的DNA损伤监测指标.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对贵州省兴仁县燃煤型砷中毒重病区175名砷接触者的血细胞DNA损伤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砷能引起人体血细胞DNA单链断裂,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昌军 张爱华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0年19卷4期 241-24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ABC法.结果 A、B及C 3个组的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62.83±16.50、47.48±21.30和41.97±13.60,差异有显著意义(A与B:P<0.05;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鹏 张爱华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0年19卷1期 10-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损伤,以探讨燃煤型砷中毒的中毒机理.方法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体内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巯基(-SH)以及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复光 单可人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9年18卷1期 19-2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燃煤型砷中毒病区不同人群发砷含量与年龄、性别、病情的关系.方法发砷测定采用DDC-Ag法.结果病区砷中毒患者和病区正常对照组发砷含量均呈20倍以上高于非病区正常对照组;患者发砷含量有随病情轻重程度而增高的倾向;正常人群中发砷含量男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亚雄 蒋宪瑶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9年18卷6期 404-40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对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方法调查了贵州省兴仁县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对照组)共228人,主要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染色体畸变(CA)和微核(MN)为分析指标(按常规方法测定).结果 (1)燃...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诱变性;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红艳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年31卷2期 165-166,1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δ(PKCδ)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于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病区选择156例砷暴露者为砷暴露组,其中包括病区健康组(32例)、无明显肝病组(41例),轻度肝病组(39例),中重度肝病组(4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中学 李跃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年29卷5期 440-4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砷炉灶使用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方法 于2010年对陕西省安康、汉中市的2个县4个自然村进行监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村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并每村抽取5户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年21卷4期 794-795页ISTIC
【摘要】 目的:检测p53基因第五外显子"CCGG"序列第二个胞嘧啶(C)的甲基化状况,探讨p53基因在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methylation-sensitive restriction 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健伟 杨林生 等 《职业与健康》 2011年27卷17期 1972-19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陕南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高砷石煤暴露人群发砷含量与年龄、性别、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集病区高砷暴露居民的发样90份,对照村居民的发样14份.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发砷.结果 陕南砷暴露村居民发砷含量显著高于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同军 吴艳梅 等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25卷2期 87-88,14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了解陕西省农村居民预防燃煤型氟砷中毒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探索可行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陕西省安康市燃煤型氟砷中毒病区的农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后抽取相关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小组访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东 王芝芳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9卷1期 29-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 的影响.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煤、水、土、玉米、辣椒、血清、尿、发中砷、硒含量;采用EL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芝芳 郭雄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28卷7期 1141-11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陕南安康地区大竹园镇高砷高氟高硒地区的砷皮肤损伤患者体内Ⅰ型胶原代谢状况.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安康大竹园镇燃高砷高氟高硒石煤区29例砷皮肤损伤患者为病例组,西安市非砷中毒区30例为对照组.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和硒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陈强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8年25卷5期 425-4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中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mRNA转录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间关系及其在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芝芳 郭雄 等 《卫生研究》 2007年36卷3期 343-3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阐明陕南燃煤型砷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依据地方性砷中毒的诊断标准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2个村的198例居民进行现况调查.在单因素分析剔除对燃煤型砷皮肤损伤相关性小的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因素间的共线性.再用logi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来义 李跃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5年21卷3期 338-3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调查陕西省高砷污染环境的分布范围及特点,发现地砷病患者,为防治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在产煤量大,燃煤污染较重的区县内,调查以石煤为主燃料的当地常住居民家中室内空气、石煤、辣椒、玉米及饮用水的砷含量.结果 5县调查结果显示,煤砷超标约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雪莉 张爱华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4年21卷5期 360-3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60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并进一步克隆测序,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结果...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p53基因;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银龙 梁超轲 等 《卫生研究》 2003年32卷6期 519-5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查清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的基本分布,指导和推进我国的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采用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包括回顾性环境流行病学调查,重点病区调查和面上抽样调查,搜集掌握病情资料.采用环境化学标准方法与质量控制分析环境砷水平,回顾性调查中利用己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运旗 陈吉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12年22卷5期 496-4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特征及导致其发生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采用日本MINATO公司Autospiropal型肺功能仪,对98例慢性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并对其中22例行肺活检术患者的肺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来义 白广禄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8年23卷3期 168-1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用测定尿和头发砷含量的方法,来协助和提高地方性砷中毒临床诊断水平与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方法 在陕南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区域内,按性别不同分别采集20岁以下、40岁以下、60岁以下和60岁以上各年龄组尿和头发样品,并测定其砷含量,同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 张爱华 等 《毒理学杂志》 2005年19卷3期 292-29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的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以皮肤损害为主并累及全身多器官及系统损害的地球化学性疾病,尤为严重是其远期的致癌作用,其中以皮肤癌最多.通过检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病变皮肤组织中端粒酶的活力,探讨其在砷致皮肤损害乃至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大平 王松 等 《贵州医药》 2002年26卷4期 300-3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筛检燃煤砷致人体肝损伤的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应用生化及放射免疫法检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胆汁酸(SBA)、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管内皮素(ET)、谷丙转氨酸(ALT)等四项生化指标.结果各中毒组SBA和中、重度中毒组γ-GT、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渝成 张爱华 等 《中国微循环》 2000年4卷3期 178-1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病人的微循环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LWB-Ⅰ型微循环仪对162例砷中毒病人及68例正常人作双眼球结膜微循环观测.结果不同程度砷中毒病人,其球结膜微循环变化也不尽相同.轻度砷中毒病人以球结膜微血管数目减少及血管周围渗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磊 安凤杨 等 《现代养生B》 2015年8期 55-55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与探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中抑癌基因p16突变与甲基化的情况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依照皮肤病变病理学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癌前组(24例)、癌病组(20例)及普通病变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健伟 韦炳干 等 《生态毒理学报》 2013年8卷2期 138-147页
【摘要】 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高砷暴露及其健康效应,尤其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是砷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总结地方性砷中毒在环境砷暴露的风险识别、暴露途径和暴露与健康效应关系研究中的作用基础上,指出了地方性砷中毒研究中仅强调了饮水污染,关注的暴露途径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英 梁磊 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4年43卷11期 907-9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陕西省安康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的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和死因构成。方法:自陕西省地方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和全国死因信息登记系统收集2018 - 2023年安康市燃煤型砷中毒患者死亡信息,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漪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22年37卷5期 443-4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对燃煤型砷中毒大鼠肝损伤模型Bax、Bcl-2蛋白表达及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各10只.正常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饲,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喂饲100 mg/kg的饲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芳 董肖肖 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39卷10期 746-75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谷胱甘肽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以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倩 陈炅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21年36卷4期 301-3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花姜酮对燃煤型砷中毒大鼠肝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健康清洁级断乳Wistar大鼠(体质量80~100 g)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大鼠喂标准饲料90 d后处死;造模治疗组大鼠喂含砷100 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中学 李跃 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5年34卷1期 41-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掌握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砷炉灶使用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按照《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在陕西省安康、汉中市的2个县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骞 《中国热带医学》 2013年13卷3期 284-28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检测p53基因第五外显子“CCGG”序列第二个胞嘧啶(C)的甲基化状况,探讨p53基因在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检测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transferase,DNMT)DNMT3B基因启动子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大平 张爱华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9年25卷9期 1140-11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燃煤型污染砷中毒与肝损害的关系,为砷致肝损害的"三早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内科、影像学、病理学及生物化学方法 对燃煤型污染砷中毒病区砷暴露人群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肝脏B超、病理形态学检查及血清学肝损害指标检测.结果 砷暴露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跃 白广禄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4年23卷6期 562-56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查清陕南燃煤污染区的环境砷污染及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情况和危害程度,确认该区域是否为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方法对陕南5县18乡(镇)20个调查点的燃煤、室内空气、玉米、辣椒、干菜、饮水、土壤砷进行调查,同时对该区域进行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雪莉 张爱华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年22卷z1期 455-45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PCRSSCP和银染技术对60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癌变组突变率为30%(3/10);癌前组突变率为16.67%(2/...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p53基因;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菲菲 梁倩萍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年31卷4期 456-457,4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银杏叶片治疗燃煤型慢性砷中毒肝损害及其对患者PAF、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32例燃煤型慢性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片组与安慰片组,各1 6例.安慰片组患者服用安慰片,银杏叶片组患者服用银杏叶片,对比观察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月红 马燕燕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年31卷6期 717,7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δ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砷暴露病区286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其中燃煤型砷中毒患者156名,设为病区病例组;130名未患砷中毒,设为病区非病例组.比较两组人群尿砷和外周血PKCδmR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来义 李家兴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0年27卷3期 43-45页CA
【摘要】 目的:了解双河村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双河村常住人口且年龄在6周岁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另选一个没有砷污染的旬邑县作为对照.采集与双河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土壤、玉米、辣椒、室内空气、石煤以及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