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
- 26
- 10
- 3
- 3
- 2
- 4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跃 林李嵩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年15卷5期 422-4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原型技术制作的高仿真牙颅颌模型与牙弓石膏模型精确结合用于手术优先指导矫正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可行性.方法:5例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均进行全头颅三维螺旋CT扫描,将数据输入快速原型机,制作三维打印头颅模型,然后将牙弓石膏模型按等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周强 廖正宇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53卷9期 624-6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Ⅲ类错(牙合)是正畸临床常见畸形,其对颜面部美观影响较大,早期介入治疗对患者颌面部发育有利,但Ⅲ类错(牙合)仍是正畸治疗的难点.本文报道1例功能性Ⅲ类错(牙合)伴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过程及疗效稳定性,总结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特点和经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娜 胡延佳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53卷10期 701-7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副上颌骨是一类较少见的颌面部发育畸形,主要临床表现为上颌磨牙区多余的含牙骨段,常伴多生牙、面裂、牙槽嵴裂等软硬组织畸形或缺损[1-3].发病机制尚不清,可能由环境或遗传因素引起.此类疾病应根据早期治疗和序列治疗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晓军 石蕾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7年33卷z1期 21-27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讨论儿童期半侧颜面短小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对108例儿童期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干预治疗,采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和模拟,制作术中用截骨导板,同时实施下颌骨的牵张延长、耳再造和正畸治疗.通过随访对患侧...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骨生成,牵张耳廓再造术;正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敏 沈铭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7年38卷7期 1110-11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卫生保健及人们对面部美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关注的年龄层次也越来越年轻化.但是,即使在口腔预防医学较为发达的国家,口腔保健意识和颌面部美观知识的普及也不尽如人意.日本卫生管理部门统计发现,尽管64%的日本人曾有过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璐璐 陈莉莉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5期 299-3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矫治成人骨性反伴下颌偏斜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年骨性反伴下颌偏斜的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8例,男性5例,女性13例。矫治初期上颌使用直丝弓矫治器;下颌配戴附拉钩的全牙列活动性垫,解除前牙反,排齐整平上前牙,并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金超 胡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2年28卷1期 78-8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下颌骨是唯一能活动的面颅骨,是构成面下1/3形态的骨性基础,是牙齿和舌等重要组织的支持结构.肿瘤切除、创伤及感染等因素常造成下颌骨缺损,导致面部畸形和相应功能障碍.多年以来,大块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困扰颌面、头颈及整形等多个学科的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培常 杨振俭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0年26卷12期 1099-11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颧-上颌骨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因其位于颌面部较突出的部位,易受外力而发生骨折,骨折后常发生面部内陷畸形、咬(牙合)关系紊乱.复位治疗不当将影响美观及功能.关于骨折复位治疗方法有许多种,一般多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入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颖慧 刘冰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10年26卷6期 742-7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NSCLP)是人类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1/800,可引起除视力外颌面部多器官形态和功能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爱萍 张海星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9年30卷2期 164-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与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口腔正畸学作为颌面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许多牙颌畸形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正畸治疗中,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配合程度决定治疗的疗程及质量.AngleⅢ类错牙合在临床上较常见,对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自力 毛弛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8年24卷1期 13-16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综合应用正颌外科、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术矫治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 5例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轻度畸形的1例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及同期行颏成形术;中度畸形的2例,一期行上颌Le For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学刚 韩小宪 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年42卷9期 703-704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上颌骨大型缺损时,缺损腔巨大,口鼻腔穿通,会导致患者严重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然而,由于上颌骨结构特殊,毗邻关系复杂,尤其是缺损区骨组织缺乏,修复难度很大,我们首次为1例上颌骨切除患者行双侧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修复部分缺损,在上颌骨低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东旺 周泉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3期 23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男,21岁.于7年前被柴油烧伤后,未经正确治疗致创面感染,自然愈合后形成颏部和胸部粘连,以及两腋、肘关节等处瘢痕挛缩畸形.随着人体发育,在颈前瘢痕挛缩的牵拉作用下,除颈部活动严重受限外,下颌骨也继发逐渐前伸,咬合失常,面部畸形.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炜 田卫东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05年21卷12期 881-8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及并发症的诊治要点,摸索适合于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的生物学固定原则. 方法采用X 线头影测量分析、模型外科、骨切开复位等技术,结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矫治48例全面部骨折所致牙颌面畸形和咬紊乱. 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功能和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光红 陈远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31卷3期 3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牙齿替换障碍影响美观,要求正畸.自诉家族中无此病,其母在怀孕期间曾感冒而服药(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查体:颜面左右对称,凹面形,两眼位于头的稍外侧,眼距较宽,内眦距离约6 cm,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瑞峰 封兴华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20卷5期 333-335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正颌外科技术、骨骼代用品置入及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骨折后的颌面畸形的新方法.方法采用X线测量分析、模型外科、骨切开复位的正颌外科的原则和方法及坚强内固定技术,矫治34例陈旧性面中部骨折所致颜面畸形和咬合紊乱患者.结果本组病例中,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昭俭 杨新国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年36卷9期 858-8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10岁.右上颌部肿物2年.体检:右上颌局限性隆起,面部畸形,混合牙列,右上颌可触及3.0 cm×3.0 cm大小的肿块,质硬如骨,无压痛,右上3牙缺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震康 《中华医学杂志》 2001年81卷16期 9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是指截开骨皮质的两个骨段间,在两个方向相反持续缓慢牵引力(或称张力)的作用下,促使两个骨段间骨组织和骨周围软组织再生,从而使骨段和相应软组织延长.这一技术由前苏联学者I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宗道 张志纯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15卷4期 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颞颌关节疾病是常见多发疾病.其中颞颌关节紊乱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尤以20~40岁多见,被WHO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四位口腔流行病(依次为龋病、牙周病、错(牙合)及颞颌关节疾病);颞颌关节强直尽管较少见,但由于完全不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雨桐 孙健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9年28卷2期 158-164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软、硬组织三维方向上变化的相关性,以及手术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比率,以期更好地对术后软组织外貌进行预测.方法:对2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分别于术前2周及术后3个月进行颅面CT扫描和三维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2019年28卷5期 449-454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根据面部特征、牙槽相对基骨代偿程度、咬合关系及颌骨形态等要素,凹面畸形可分为牙槽性、颌位性、骨源性(包括上颌源型、下颌源型及上、下源型)3大类.在头颅侧位片,牙槽性、颌位性及骨源性上颌源型,其下颌形态均呈扁长方形,而骨源性下颌源型及上、下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桂 叶金梅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24卷4期 264-2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用上下颌骨钛板种植体支抗牵引治疗唇腭裂上颌后缩畸形患儿的疗效.方法 2014-2016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6例唇腭裂术后上颌后缩畸形患儿,采用上下颌钛板种植体支抗,口内Ⅲ类颌间牵引治疗,对牵引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瑾 杨芯蕾 等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年25卷1期 49-51页ISTIC
【摘要】 一、病史患者,女,10岁,主诉:“上颌突”要求矫正.全身状况良好,否认全身重大疾病史及正畸治疗史,有口呼吸及吮指史,无家族遗传史.二、临床检查(一)面部检查:正面观,左右颜面基本对称,开唇露齿,颏唇沟明显;侧面观,凸面型,上颌前突,下颌平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寸镜芬 高国杰 等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年25卷3期 172-174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初诊年龄13岁.主诉:“地包天,牙齿不齐”.有家族遗传史.初诊时月经已初潮3个月.一、临床检查1.面部检查:长面型,面部左右不对称,下颌向左偏斜,面下1/3长.侧貌表现为面中份发育较差,下颌前突.2.口内检查情况:恒牙列期,左侧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平 李春龙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23卷6期 364-3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优先(SFA)方案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SFA的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和颏成形术,术后2~4周开始正畸治疗.在手术前(T1)、手术后1周(T2)、手术后6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大立 侯敏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23卷2期 139-141页ISTIC
【摘要】 牙颌面畸形(dentomaxillofacial deformity)是指因颌面骨生长发育异常所引起的颌骨形态、大小以及结构的异常,上下颌骨与颅颌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以及伴发的咬合关系、口颌系统功能异常,外观上常常表现出面部形态异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颖恺 杨驰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年15卷4期 324-3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影像随访综合评价保存性手术治疗上颌窦后份牙源性囊肿的手术成功率,探讨其有效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施行保存性手术治疗牙源性上颌窦囊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和评价.两者评价均分为优、良...
【关键词】 牙源性上颌窦囊性病变;保存性手术;疗效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颂松 胡静 《广东牙病防治》 2016年24卷1期 6-10页ISTIC
【摘要】 儿童时期发生的颞下颌关节强直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颌面部骨骼发育障碍,并引起自卑、社交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其矫治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牵张成骨(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一直被国内外学者用于颞下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芳 张广德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2年22卷5期 279页ISTICCA
【摘要】 颌骨囊肿与先天性釉质发育不全为较常见的U腔疾病,两种病变同时发生比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多发性颌骨囊肿伴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病例.病人女,16岁,于两年前发现患有多发性颌骨囊肿,并行"右侧下颌骨囊肿摘除术",其他囊肿未予治疗.两个月前左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波 李爱群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年16卷1期 33-3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联合多曲方丝技术(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MEAW)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成年安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方育 李卓明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年10卷13期 2490-24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对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102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按囊肿大小分成两组,直径大于3.5cm且颌面部畸形明显的37例为甲组,全部采用开窗减压术;直径小于3.5cm的65例为乙组,其中27例(乙组A)采用开窗减压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晋 沈国芳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年8卷1期 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成年人颅颌面部结构形态特征的美学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选取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者50例(男22例,平均年龄22.9岁;女28例,平均年龄21.2岁),拍摄颅面部CT,运用SimPlant12.02软件(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冰 许天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0年17卷4期 218-222页ISTIC
【摘要】 <篇首> 正颌外科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1],这对于颅面部严重骨性畸形的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就是一类常见牙颌面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发音和咀嚼功能,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有研究[2]表明此类人群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春香 孙嵘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9年18卷6期 592-59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骨性I类错畸形,对牙、颌、面部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第一前磨牙和非拔牙矫治的错患者各25例,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以SPSS16.0软件包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数据...
【关键词】 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第一前磨牙拔除;垂直高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张文娟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9年18卷4期 350-354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软组织的角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在矫治前(T0)、手术后3个月(T1)、1年(T2)及3年(T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铭 彭文波 等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17卷5期 233-2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数后牙正锁牙合畸形的临床矫治方法 .方法 选择11.3~32.0岁多个后牙正锁牙合的各类错牙合患者19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模型改变,并分析患者软、硬组织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19例患者锁牙合关系全部解除,牙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剑宁 曾融生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8年6卷6期 425-4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凶唇腭裂手术导致颌面部畸形的治疗,探讨序列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4例唇腭裂患者在幼儿时进行唇腭裂治疗,成人后出现颌面部畸形.通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正畸治疗,义齿修复以及软组织矫正等6个阶段,对畸形进行序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俊 邱蔚六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8年17卷6期 574-57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对1420例颌面创伤病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5-2006年间因颌面部创伤住院的142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明确发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和伴发损伤.结果:1420例颌面创伤病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臣杰 钱玉芬 《口腔正畸学》 2007年14卷4期 188-19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唇腭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发育畸形,其国内的发病率约为0.82‰~1.6‰[1].由于唇腭裂患者先天的颌面部发育缺陷及手术创伤的影响,常形成牙颌面畸形.据唇腭裂术后统计,其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97%[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德林 归来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年11卷3期 143-14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发育性偏颌畸形的外科矫治方法.方法通过对21例发育性偏颌畸形患者的畸形部位与程度,分别采用Lefort Ⅰ型截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颏部水平截骨、下颌骨外板截除、下颌骨外板移植等项整形手术治疗,并就该类患者颌面结构特征、手术方式的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平 曾融生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4年10卷5期 280-282页ISTIC
【摘要】 目的以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矫治骨性双颌前突畸形,并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1996年以来共治疗骨性双颌前突畸形46例,其中31例进行了术前正畸治疗.46例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及模型外科分析,结合患者的意见及畸形具体情况采用4种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民 卢文春 《中国基层医药》 2002年9卷11期 1044-104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其发病率在口腔科疾病中仅次于龋病、牙周病和错牙合畸形而居第四位,其诊断较容易,以关节区疼痛、关节弹响或杂音及下颌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我们以1995~2002年收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汉东 潘卫红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15卷1期 54页ISTIC
【摘要】 本文报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介入栓塞治疗颌骨中心性血管瘤一例,使用不锈钢圈栓塞供应血管瘤的下齿槽动脉、颌外动脉和舌动脉,栓塞后复查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已消失,原出血牙龈已无出血,效果满意.经文献回顾分析了DSA血管栓塞技术对颌面部管血管瘤治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医学美学美容(蜜)》 2015年7期 22-25页
【摘要】 牙齿整形,你必须了解的事◎牙齿整形主要可分为功能性整形和美学整形.功能性整形,一般针对牙齿畸形需要通过正畸来使牙齿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的人群;美学整形,指通过牙齿整形使受术者嘴部,甚至面部形象得到改善,更加符合大众审美标准.整形方案的制定要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云 《大众健康》 2014年3期 108-109页
【摘要】 牙齿排列不齐又称为牙颌畸形,是继龋病、牙周病之后口腔的第三大疾病,它不但影响面部的美观,而且会影响口腔的咀嚼、发音等功能,增加龋病、牙龈炎、牙周炎等的发病率.正畸治疗是矫治牙颌畸形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正畸治疗,不仅可以排齐牙列,而且还能有效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雯 王小琴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6期 568-569页
【摘要】 目的:牙列拥挤是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表现,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以遗传因素为主,受环境因素以及牙齿大小与牙弓大小不协调所致为其主要原因。其矫治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颌面部发育状况、牙列拥挤程度及咬合关系等多种因素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霞 王玲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11期 181-181页
【摘要】 目的:观察双曲舌簧矫正替牙期前牙反颌的疗效及其矫正后对牙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21例替牙期前牙反颌患者用不锈钢丝自制双曲舌簧矫正器进行矫正。结果:21例患者使用双曲舌簧矫正前牙反颌疗效满意,矫正后效果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洲慧 薛鑫 等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年12期 101-101页
【摘要】 目的:高峰前后期Ⅲ类人群的颅面形态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发育高峰前期和发育高峰后期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为研究跟踪对象,拍摄自然头位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颅面部的发育指标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育高峰前期与发育高峰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玉荣 李敬 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13卷3期 35页
【摘要】 <篇首>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是临床上导致错畸形的常见原因,发生年龄早,对牙弓的形态,咬功能及面部美观影响大;对于自然牙列中的恒牙埋伏阻生,则尽量给予保留,以维持自然牙列的完整性.随着固定正畸技术的日益提高及与颌面外科的相互合作,很多埋伏阻生牙避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莉 张绍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3期 105-106页
【摘要】 <篇首>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包括头面部相关组织在内的口颌系统区域内非牙源性疼痛并与精神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中,牙颌因素通常被认为是TMD的主因[1].基于该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咬合装置、早期复位装置、咬合调节装置治疗TMD,据报道一些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