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38
- 5
- 1
- 12
- 6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利 袁越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31卷5期 527-5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儿童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LVT)的临床特征和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治疗的效...
【关键词】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心律失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军 孙姗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5年39卷3期 252-254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65岁,因阵发性心悸1年,持续1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术前心电图提示两种以上心动过速,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双重性心动过速,呈现为持续心房扑动合并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并成功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慧慧 孙奇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9期 907-90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患者男性,25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加重10余天于2014-01-23入我院。否认有头晕、黑矇、胸痛症状。入院前12天心悸症状再次发作,心电图(图1)示: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电轴左偏;外院静脉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后心率逐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爱军 王付龙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年27卷22期 1770-17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在宽QRS波心动过速(WCT)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并测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的WCT患者窦性心律及心动过速时心电图中Ⅰ、Ⅲ标准导联QRS波振幅的代数和,计算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狄文成 姚焰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5年20卷4期 252-2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患者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ECG)形态特征,旨在提出简便的ECG指标来预测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起源.方法: 回顾我院5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消融)手术治愈的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CG资料, 总结不同部位起源特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小莉 张启高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4年17卷2期 186-187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反复性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1,2],约占室性心动过速(VT)的10%,目前多采用Marchlinski提出的根据VT时12导联心电图形态特点和VT起源部位分为右室型IVT和左室型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焕友 徐乐超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8卷4期 292-29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方法对2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较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14例,经消融13例获得成功,1例未成功;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6例,经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洪 吴钢 《中国循环杂志》 2001年16卷5期 325-32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 achy cardia,IVT)是指心脏无明显病变和功能异常的患者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约占室性心动过速的10%左右.起源于右心室的IVT主要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少数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乃宽 许静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6卷1期 27-28,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射频消融(RFCA)研究.方法共收集20例临床诊断IVT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40.5±12.5(21~66)岁,病史7.8±8.8(1~22)年,心动过速时R-R间期为309±69(240~4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怀霖 李靖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1年16卷6期 423-4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无休止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急诊射频导管消融(ERFCA)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11例IVT均在持续发作下完成血管穿刺及放置导管.常规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排除室上性心动过速,寻找IVT的最佳诱发条件,左心室IVT以在窦性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勤 袁越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33卷4期 471-4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无休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3年8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婴幼儿无休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1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无休止特发...
【关键词】 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锋 戴小丫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1期 84-85页ISTIC
【摘要】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s ),包括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 )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为无结构性心脏病[1]。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 )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经心内膜途径导管射频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学军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12期 120页ISTICCA
【摘要】 室性心动过速伴逆性P波比较少见,本文收集近年来5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逆性P波的心电图,并分析其特点,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3月,再次发作1h就诊.体检:BP130/90mmHg,心界不大,心率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茂琴 钟理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年06卷10期 2803-28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PVB/IVT)导管消融临床疗效及电生理特征.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行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164例PVB/IVT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琦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18卷1期 55-5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概述发生在结构正常的心脏,用目前的诊断技术未能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证据,并排除了代谢或电解质异常、长QT间期综合征以及遗传性心脏疾病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建峰 吴茂源 等 《中国医药》 2011年06卷9期 1058-105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体表心电图特征,以及药物终止心动过速中出现的心律失常特征.方法 收集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典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展扬 黄虔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16卷3期 219-2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和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军 彭景添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26卷9期 678-6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以左后分支传导阻滞为消融终点在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中的可行性.方法:8例患者均有阵发性心悸史,心动过速时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伴心电轴左偏.在窦性心律下于左侧室间隔前、中1 /3处以P电位与QR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肆仁 陆锐 等 《临床荟萃》 2009年24卷13期 1157-115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根据对药物的敏感性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分为三类:分别是维拉帕米(异搏定)敏感型VT、三磷酸腺苷(ATP)敏感型VT和普萘洛尔(心得安)敏感型VT.其中异搏定敏感型VT是最常见的左心室特发性VT(idiopathic le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军 胡大一 等 《临床荟萃》 2009年24卷3期 195-1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根据经射频消融治疗的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术中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程序的变化以及随访结果,评价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标准的客观性,寻找更可靠的判断标准.方法 1994~2008年消融成功并得到随访的146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遮患者的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军 彭景添 等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49卷12期 70-7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以体表心电图出现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图形为消融终点,在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左心室特发性室速中的可行性.方法 23例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17~41岁[平均(26.92±8.5岁)],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均有阵发性心悸史,心动过速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岭 沐贤友 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年15卷4期 387-3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对2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左心室IVT 16例,右心室IVT4例),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丕华 荆晓丽 等 《中国临床医生》 2005年33卷11期 25页ISTIC
【摘要】 <篇首> 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和反复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RMVT)一样,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这种室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左心室间隔部,心动过速时QRS波较窄,常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下面介绍典型病例,说明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宪章 官明德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13卷3期 171-17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报告6例维拉帕米敏感的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折返路径标测结果和射频导管消融效果.方法 6例(男4,女2)左心室特发性室速的患者,电生理检查常规插入右心室心尖与冠状静脉窦电极,并经左、右股动脉分别插入消融导管和10极冠状静脉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咸宏 吴书林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11卷3期 149-1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电磁解剖标测系统(Carto)标测和指导射频消融在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12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33±12)岁.心动过速周期(370±95)ms.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发作时,7F Navi-Star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聪 梁岩 等 《河北医学》 2005年11卷8期 679-6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1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射频消融病例的疗效观察,探索射频消融术(RFCA)作为非药物性治疗方法治疗IVT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3例IVT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4例,术前停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以上.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瑞泽 袁义强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6卷4期 250-25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下射频导管消融(RFCA)起源于希蒲系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临床结果.方法:23例起源于希蒲系统IVT,按消融方法分为两组:(1)心动过速消融组,为9例患者,以心动过速下最早提前P电位为靶点,在心动过速下进行消融...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左心室;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才 李文远 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4年19卷1期 22-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发作IVT时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定位起源部位,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稳定诱发IVT的条件,采用激动标测或(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对起源左心室间隔部的IVT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军 李敬田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11卷2期 81-8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总结右侧0号Swartz鞘在升主动脉迂曲延长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对4例升主动脉迂曲延长的患者(其中3例左侧旁道、1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在消融导管无法进入升主动脉或左心室时,选用右侧0号Swartz鞘,利用其头端较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佑平 张利华 《心脏杂志》 2003年15卷2期 121-1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复杂型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缺血性或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复杂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卡维地洛组54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常规强心、利尿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仅卡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加锋 黄晓芳 等 《心电与循环》 2015年34卷3期 225-228,145页
【摘要】 大部分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少数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及二尖瓣、三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附近.起源于左心室左前分支PVCs的QRS形态与左前分支折返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相似,多数为单形性,下壁导联呈qR型,胸导联呈右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进 林佳选 等 《心电与循环》 2014年1期 84-86页
【摘要】 大部分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少数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及二尖瓣、三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附近。起源于左心室前间隔左前分支室性期前收缩的QRS形态与左前分支折返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相似,绝大多数患者采用经股动脉逆行途径常规导管标测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尔闻 刘浩 等 《微创医学》 2014年9卷4期 405-40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ⅣA)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8例射频消融术治疗ⅣA患者术中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结果 68例患者中,61.8% (42/68)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右心室来源,38.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俊华 袁乂强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年10期 39-39,25页
【摘要】 目的分析 CARTO 系统标测下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200例特发性室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 CARTO 系统对心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邸成业 王志毅 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21卷5期 367-369页
【摘要】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本文指起源于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多数起源于左后分支的分布区域,心电图特点表现为类右束支阻滞形态伴电轴左偏(图1、图2);少数起源于左前分支的分布区域,心电图特点表现为类右束支阻滞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锦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34卷4期 472-47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在窦性心律下标测P电位为消融靶点的射频消融临床效果.方法 15例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62岁,LVT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伴左后分支阻滞图形心电轴左偏,以窦性心律下标测到P电位与局部V波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加锋 陈小锋 等 《心电学杂志》 2011年30卷4期 357-360,封3页
【摘要】 <篇首> 前面9期我们已经连续介绍了室性期前收缩 / 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定位基本原则、右心室流出道及其邻近结构和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心外膜、心大静脉(GCV)最远端及左右希氏束旁室性期前收缩 / 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加锋 黄晓芳 等 《心电学杂志》 2011年30卷6期 483-489页
【摘要】 <篇首> 前面11期我们已经连续介绍了室性期前收缩 / 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定位基本原则、右心室流出道及其邻近结构和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心外膜及心大静脉(GCV)最远端、希氏束旁、特发性左心室室壁瘤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晓林 林玎 《心电学杂志》 2011年30卷6期 459-460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6个月,再发1周就诊.既往否认心脏疾患史.体检:心界不大,心率150次 / 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BP 108 / 60mmHg.心电图(图1A)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心律齐,QRS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学军 《心电学杂志》 2010年29卷4期 304-305页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个月就诊.体检:神志清,精神可,BP 125/84mmHg.心率130次/min,心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晰,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X线检查及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未见异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淑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3卷23期 46-47页
【摘要】 <篇首>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简称特发性室速,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根据QRS波形态可分为右束支阻滞形IVT(左心室IVT,Idiopat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加锋 杨鹏麟 等 《心电学杂志》 2007年26卷4期 197-20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室最早异常除极点与心脏电张调整性T波产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91例(37例右心室心尖部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后,1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终止或射频导管消融后,40例间歇或持续性预激综合征射频导管消融后)持续或间歇性心室除极异常患者的心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清波 张晓萍 等 《心电学杂志》 2007年26卷3期 158-159页
【摘要】 <篇首> 患者女性,52岁,反复心悸半年、再次发作持续6h来诊.体检:BP135/95 mmHg,HR 216次/min.神志清,精神可.心脏听诊无杂音.心电图(图1A)示各导联QRS时间0.12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伴心电轴极度右偏,且所有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浪 赖珩莉 等 《实用临床医学》 2006年7卷6期 19-20,23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消融方法.方法:对12例IVT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源于右心室IVT采用消融导管起搏标测法,以起搏时与VT发作时的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与振幅完全相同的起搏部位为消融靶点.并在周围做巩固消融,起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堂 蔡天志 等 《现代临床医学》 2006年32卷2期 143-145页
【摘要】 <篇首>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2](IVT)是指不并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也排除代谢或电解质异常以及长QT间期综合征的室性心动过速.Gallavardin[3]于1922年首次报道了无心脏病临床证据的患者存在频发的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苗军 陈君柱 等 《心电学杂志》 2006年25卷3期 133-1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体表QRS电轴与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的关系.方法 对65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法确定室性搏动起源部位并测量其QRS电轴,分析与消融成功的关系.结果 65例中室性心动过速24例(左心室源性1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鼎 郭继鸿 等 《心电学杂志》 2003年22卷2期 75-78页
【摘要】 目的观察特发性左心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导管消融后体表心电图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35例行射频导管消融的特发性左后分支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比较术前术后12导联体表心电图,并作随访6个月时体表心电图的对比观察.结果全组35例患者的消融均取得成...
【关键词】 特发性左心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