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
- 9
- 4
- 70
- 5
- 2
- 1
- 1
- 55
- 14
- 9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苏星菲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42卷3期 53-56页
【摘要】 运用版本、目录、校勘学方法,研究《证治要诀》及《证治要诀类方》,发现该书作者并非戴思恭;丛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当中《证治要诀》的校订者为余时雨,《证治要诀类方》则主要由吴勉学父子负责校订;研究与使用《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应分别选用《...
【中文期刊】 张玲 《中华医史杂志》 2009年39卷1期 48-49页 MEDLINE
【摘要】 上海图书馆馆藏<医学切要>手抄本,署名"阳曲傅青主手著".将<医学切要>自序及内容与王肯堂<证治准绳>比较,可知<医学切要>实系<证治准绳>杂病部分之删节本,并非傅山所著.
【中文期刊】 王润涵 刘洋 等 《中国性科学》 2024年33卷10期 132-136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证治准绳·女科·积聚癥瘕》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整理《证治准绳·女科·积聚癥瘕》一篇中收录的医案处方及附方,采用Excel 2016统计符合筛选标准的方剂,采用SPSS Modeler 18.1和SPSS Statistics 2...
【中文期刊】 谷佳音 傅海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4期 644-647页 ISTICCSCDCA
【摘要】 《古今医鉴》八卷,明代医家龚信编辑,其子龚廷贤续编,成书于明万历四年(1576),初刻于万历五年(1577),由周曰校刊刻.之后周庭槐再次刻印,是为再刻本.周四达又请王肯堂对初刻本《古今医鉴》进行校正,重新刊刻,名《重刻古今医鉴》,八卷.此...
【中文期刊】 王宁杰 谷宁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20卷31期 137-141页 ISTICCA
【摘要】 《证治准绳》系明代医家王肯堂所著,对乳岩的论治在前人基础之上又有所创新,其病因病机主要与忧怒郁遏、肝郁气滞、肝脾两伤,痰毒蕴结、气血亏虚等有关,少见的男性乳腺癌则因怒火房欲损伤肝肾所致;王肯莹倡导辨证立法,依据临床表现灵活施治,重视情志疗法...
【中文期刊】 何崚 田庚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4期 530-532页 ISTICCSCDCA
【摘要】 《医学穷源集》被认为是明代名医王肯堂的重要医案著作,该书以五运六气为核心诊疗理论,独具特色.据《医学穷源集》序言,该书由王肯堂弟子殷宅心整理王氏医案而成,约160年后由汤世质从殷宅心后代殷合宗处花钱录得副本,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印出版...
【中文期刊】 郑若凡 杨东方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5卷5期 534-53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明末医家王肯堂系统地继承了丹溪学派的相火学说,并运用这一学说恰当地阐释了一些疑难病证的发病机制.目前中医教材的理论不易解释阴虚何以发生水肿,王肯堂则从肾经受邪,相火郁遏,郁极而发,引动水气的角度提出一种独特的解释.一般认为癫痫是体内固有的痰...
【中文期刊】 史效凡 李敏莹 等 《江苏中医药》 2022年54卷9期 67-69页 ISTICCA
【摘要】 《女科证治准绳》为明代医家王肯堂所编纂的医学巨著《证治准绳》中六科之一.王氏强调,治疗妇科疾病应基于妇人生理特点,立于气血;在辨证上,采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运气学说相结合;在治疗上,药、针、灸并用,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并详列治疗禁忌及调护事...
【中文期刊】 王翠翠 杨东方 等 《中医药导报》 2022年28卷9期 184-187页 ISTIC
【摘要】 王肯堂辑《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的观点,历来颇受争议.基于前贤考证,梳理历代文献,查考原书版本,发现早期著录此书的文献并未提及王肯堂,且王肯堂医学主张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所选医籍版本相悖,可以得知王肯堂应与此书编撰无关.并进一步考证王肯堂之名...
【关键词】 王肯堂;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吴勉学;
【中文期刊】 邱怡婕 朱海燕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40卷6期 55-56,70页
【摘要】 通过整理和深入挖掘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中小儿惊风诊治特点及学术经验,我们认为,王肯堂论治惊风,必理清病因病机,施以不同治法;通治之法多以化痰通窍为主,急惊多施凉泻之法,慢惊多施温补之法;惊风发作时,据脏腑当旺之时,顺势行施补泻;惊风发病...
【中文期刊】 韩智宇 王贺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30卷9期 1657-1659,1667页 ISTIC
【摘要】 通过系统整理《证治准绳》中诸厥证治的相关原文,发现王氏所论之厥内涵丰富,指出厥者,属气机逆乱而致也,厥证有别于上古所谓之脚气和昏晕不醒者.厥之为病与脾胃、冲脉、肾等有关,亦与寒、湿、火等邪气关系密切;其核心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若其因阳虚而...
【中文期刊】 张乐 苏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7卷3期 389-391页 ISTICCSCDCA
【摘要】 《医学穷源集》乃明代医家王肯堂所著,该著作以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为特色,以112则医案为示范详解五运六气变化与疾病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太虚阴阳为万物之源、万物之生皆由真水化源、人之气血与天同度、运气变化分为三元等重要学术观点,在诊法上创立...
【中文期刊】 朱传磊 于业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7卷8期 1201-1204,1224页 ISTICCSCDCA
【摘要】 高隐又名杲,字果哉(或作果斋),浙江嘉善人,约生活于明末清初,为名医王肯堂门人,曾协编、订正其师及当时其他名医如盛启东等著作,并自著有《医论广见》《杂证》及医案数卷等.《医论广见》现以抄本传世,本文通过对上海图书馆藏抄本《高果哉医论广见》的...
【中文期刊】 刘明洋 韩海伟 《中医药信息》 2021年38卷8期 63-65页 ISTIC
【摘要】 王肯堂为明代中后期著名医家,在其晚年所作《医学穷源集》中,医疗风格忽然改变,形成了一种以运气学贯穿理、法、方、药的全新体系,冲破了以往诊治疾病"平脉辨证"的固有局面,认为运气学为"审证之捷法,疗病之秘钥".这种综合分析法,是中医学"天人相应...
【中文期刊】 王篤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2卷2期 123-126页
【摘要】 金坛王肯堂卒年,历来有多种意见,出入较大.今据《三旌义门王氏族谱》及当时文人的直接、间接记述,可证王肯堂卒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无疑.今人列为王氏著作的《医学穷源集》,其序跋具有作伪痕迹.藉助《医学穷源集》研究王肯堂的做法,需要慎之又慎...
【中文期刊】 朱海燕 邱怡婕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3卷6期 37-42页
【摘要】 目的:对《王肯堂医学全书》中关于王肯堂诊治中风病证的方药进行数据分析,为现代中医临床诊治中风病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王肯堂医学全书》中王肯堂治疗中风疾病的文献,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和SPSS ...
【中文期刊】 呼兴华 李玲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39卷5期 12-13页
【摘要】 参考《证治准绳·杂病》《证治准绳·类方》,以《推求师意》中"健忘"内容为蓝本,整合明代以前健忘医理,探索结果与对应方药,发现其重视养心益智、内守精神法,对临床治疗老年痴呆和健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证治准绳·杂病》将健忘分为7种证型,附方21...
【中文期刊】 陈亮 马岱朝 等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3卷8期 1379-1383页 ISTICCA
【摘要】 明代医家王肯堂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继承前医家观点并有独到见解.通过强调正虚邪中与真气不周,突出心与胃的功能,注重肾与冲任的联系来阐发中风之病机,将中风病分为中脏、中腑、中经络及中血脉四类,多以发汗祛风、通腑泻下、调血顺气、攻痰清热、...
【中文期刊】 黄东源 钟一棠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6期 1103-1104页 ISTICPKUCA
【摘要】 明代医学家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集明以前历代医家之大成,蕴藏着丰富的精神疾病诊治经验,首次对癫狂痫从症状上进行了明确的鉴别诊断.破门户之偏执,着折衷之先鞭,参合己见,着眼临床实用,力求创新,对中医中药治疗精神疾病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文期刊】 林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年18卷2期 20-2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济阴纲目>是明代中医妇科学重要著作之一,全书14卷,成书于1620年,明·武之望辑著.现通行本为清·汪淇于1665年重订刊行本.此书是在明代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的基础上重新编辑而成.
【中文期刊】 苗彦霞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3卷5期 36-39页
【摘要】 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杂病》《幼科》及《医镜》《灵兰要览》对泄泻病均有阐述,概括王氏所论,他认为泄泻主要因于内伤饮食,外感寒湿,脾土受伤,不能运化,以致水谷不分,偏渗大肠而发病.首次提出了泄泻专病专方治疗,并结合分型论治与对症处理...
【中文期刊】 陈奕杉 汤巧玲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1卷2期 59-61页 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医学穷源集》中的咳嗽病案,挖掘王肯堂运气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经验,借此拓宽运气理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关键词"咳""嗽"检索《医学穷源集》并收集相关医案,利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医案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
【中文期刊】 陈奕杉 汤巧玲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1卷12期 29-32页 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医学穷源集》中王肯堂运用运气理论诊疗疾病的思路, 探讨王肯堂的运气临床应用模式, 挖掘其五运六气临床应用经验, 以期为运气理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学穷源集》中的112个医案, 提取王肯堂分析病案时参考的运气...
【中文期刊】 李萍 胡亚男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50卷12期 30-32页 ISTICCSCDCA
【摘要】 王肯堂临床辨证施治凭借运气之法,在内、外、儿、妇及五官各科等方面均有建树.其临证运用运气的特点包括5个方面:宗《内经》之学,集各家之说;以图文并茂,释运气之理;依中运为纲,类临床之证;凭运气学说,阐疾病之机,借气运理论,析君相二火.王氏应用...
【中文期刊】 荀铁军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0卷3期 9-11页 ISTICCA
【摘要】 <医碥>以<证治准绳>为参照,存在大量的直接或间接引用,一方面反映了<证治准绳>在清代岭南地区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清代医学传播和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和比较两者,可以甄别出何梦瑶医学思想的渊源,并呈现其创见.
【中文期刊】 孙伯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16卷6期 715-716页 ISTIC
【摘要】 历代医家多认为脑主神明是心主神明的一部分,王肯堂亦然.王氏辨证脑病,注重脏腑,认为神志病变与五脏六腑皆有关联,联系最多者当属心肝肾三脏,脑神通过经络传导而发挥作用.在调理气血阴阳基础上祛除病因、从脏治脑是王氏的脑病治则,具体可归纳为化痰开窍...
【中文期刊】 林慧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12卷3期 48-50页 ISTICCSCD
【摘要】 王肯堂对优生优育的贡献是博采众说,结合己见,认为求子关键在于男子聚精,女子调经;不孕男女有责;对早孕的诊断结合脉诊和药物验胎;在养胎与安胎方面,方全法备.
【中文期刊】 钱武潮 贡承度 《江苏中医》 2001年22卷2期 5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提起治吐血三要法,大家都会想到明代医家缪希雍(1546-1627).其著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即世称治吐血三要法,对后世治疗血证影响极大.笔者近来在学习探讨明代医家王肯...
【中文期刊】 王爱成 刘亦鑫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年78期 156-157页
【摘要】 汇总《证治准绳》对疟疾的记载,从中整理出王肯堂对疟疾的创新性认识,列举了王氏对《素问·疟论》的发挥、治疟须待其衰而治之、疟之取汗法等十条创新性见解。
【中文期刊】 周万青 张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28卷5期 3-4页
【摘要】 《杂病证治准绳》认为胸痹的病机多与气机不畅有关,将胸痹分为寒凝闭阻、水湿内停、气滞痰阻、情志不遂四种证型,以调理气机升降为主,兼以散寒、化湿、祛瘀.重视脾胃、权衡气机升降是《杂病证治准绳》体现的主要思想.
【中文期刊】 王利芬 白晶 等 《山西中医》 2008年24卷3期 1-3页
【摘要】 王肯堂从"阴阳升降"的理论出发,灵活运用"升清阳,降浊阴"的思想治疗多种疾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他将这一思想用在五官科疾病的治疗,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王肯堂"升清阳,降浊阴"的思想通过其特有的用药方式来实现,其以轻清升散之药及"生...
【中文期刊】 谷建军 《中医文献杂志》 2005年23卷2期 20-21页
【摘要】 <篇首>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明代著名医学家.对伤寒、脾胃、血证、中风诸证均颇有心得,给后世医家以很大启发.其对血证提出的"吐血三要法",得到诸多名家的首肯与赞赏.如王肯堂、张璐、叶天士、唐宗海等诸大家论治血证时,纷纷引用其"吐血三要法"....
【中文期刊】 闻毅先 《医古文知识》 2001年18卷2期 16-16页
【摘要】 <篇首> 王肯堂(1549-1613),字宇泰,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他精医术、明药理、重医德,是明代有名的医学家.他耗10年精力,编撰了44卷220万字的医学巨著《证治准绳》,为发展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王肯堂也是明代有名...
【中文期刊】 余杨 顾敏婕 等 《中医学报》 2024年39卷10期 2110-2114页 ISTICCA
【摘要】 《疡医证治准绳》记载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方药和治法治疗肿疡.内治方面,辨证运用发表、攻里、内托、内消等治疗大法,行营卫,除邪毒,防内陷,使气血调和,壅滞解除,达到肿疡消散的目的.外治法包括敷贴、灸法、淋洗、点药、砭法等.《疡医证治准绳》治疗肿疡...
【中文期刊】 刘诗妍 张婷婷 等 《中华医史杂志》 2023年53卷1期 42-51页 MEDLINE
【摘要】 《胤产全书》是明代王肯堂编撰的妇产科专著,计4卷,由张受孔等参订刊行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通过对《胤产全书》国内外藏本调研,发现存世的版本有4种,分别为明代“书林乔山堂”刊刻的本子,藏于国家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将明代“书...
【中文期刊】 韩智宇 周亚滨 等 《中医药导报》 2021年27卷10期 205-208页 ISTIC
【摘要】 通过文献检索,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证治准绳》中有关眩晕等章节及医案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王肯堂辨治眩晕的特色.王肯堂认为眩晕可由外感、痰饮、内伤虚损、情志不调等因素所致,病位可及心、肝、脾、肾等脏腑;治疗宜审证求因,分而治之,针对...
【中文期刊】 徐程 石涛 等 《中医药导报》 2021年27卷12期 206-208页 ISTIC
【摘要】 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在辨治咳嗽方面经验丰富,汲取前人治疗咳嗽之法并根据临证经验阐述自己的见解,将其记载于《证治准绳》《医镜》等著作中.王氏善于从脏腑辨证的角度认识咳嗽,不仅认识到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脾两脏,更强调心火在咳嗽中发挥的作用,且注重...
【中文期刊】 韩智宇 周亚滨 等 《中医药导报》 2021年27卷11期 149-151,157页 ISTIC
【摘要】 系统整理、分析《证治准绳·杂病》中惊、悸证治的相关原文,归纳总结王肯堂辨治惊、悸的经验.王肯堂认为惊可由运气影响、外事所扰、脏腑失和等导致,病位可及心、肝、脾、胃、胆等脏腑,治疗应探本求源,辨证施治.针对气盛亡血、气郁痰搏、气机上逆、痰火郁...
【中文期刊】 韩智宇 周亚滨 等 《中医药导报》 2021年27卷12期 202-205页 ISTIC
【摘要】 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证治准绳》中有关虚劳、骨蒸等章节进行研读分析,归纳总结王肯堂辨治虚劳、骨蒸的特色.王肯堂认为虚劳、骨蒸可由外感、内伤、情志等因素所致,而骨蒸则多因热病之后,调摄失宜、过量饮酒、食牛肉、纵欲等导致.治宜滋养温...
【中文期刊】 唐思云 杨涛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7年44卷12期 2533-2535页 ISTICPKUCA
【摘要】 明代医家王肯堂精研医理、术精岐黄,对胸痹心痛的病位、病因病机、治法等有独到见解.其将心痛、胃脘痛的病位做了严格区分,又进一步丰富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认为胸痹心痛既有寒邪、阳微致痛,又有气血不足、瘀血、气滞、情志因素等其他影响.在治疗上,辨...
【中文期刊】 莫霭儿 曾欢 等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1期 54-58页 ISTICCA
【摘要】 王肯堂的《杂病证治准绳》认为,咳嗽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及内伤.外感病因中,感寒者,需以二陈汤散寒理气;感热者,需清泻郁热,并重视养阴;感湿者,需温通除湿.内伤病因中,若为七情所伤,则以四七汤治之;若为食积所伤,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兼以消食、理气...
【中文期刊】 傅平 樊效鸿 《北京中医药》 2016年35卷11期 1043-1046页 ISTIC
【摘要】 以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为主要研究文本,对其中涉及的中国古代骨伤学科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王肯堂对骨伤疾病有较为详尽的认识,开创了骨伤病诊治按部位分科方面的先河,强调“伤从血治”,首次对人体骨骼进行系统介绍.在骨折治疗方面,既强调手法的...
【中文期刊】 陈丽平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8期 1475-1477页 ISTIC
【摘要】 《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目》在理法方药各方面对古代都有继承,并有发展创新.而后世的眼科文献,不仅《审视瑶函》与之关系密切,《张氏医通·眼目》同样以《证治准绳》为蓝本写成.时至今日,它在病名诊断、理论阐发、病状描述、处方用药、手法宜忌等方面...
【中文期刊】 相鲁闽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9期 1137页 ISTIC
【摘要】 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明江苏金坛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卒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享年65岁,为律学家和医学家.兵部主事,谏阻武宗南巡,子杖,臬之孙.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恭简、樵之子.举万历...
【中文期刊】 梁嵘 《中华医史杂志》 2017年47卷2期 115-120,130页 MEDLINE
【摘要】 《敖氏伤寒金镜录》系杜清碧在"敖氏"基础上著述而成.有人认为"敖氏"系元代经学家敖继翁,但文献中并无敖继翁涉及医学的记载,故此说仍待考证.《敖氏伤寒金镜录》成书后,少为人知,明代薛己2次刊刻,促使该书得以流传.除以单行本流传外,附录于其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