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24
- 5
- 4
- 1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志成 杨锡仓 等 《甘肃医药》 2021年40卷12期 1068-1070页
【摘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甘草梢的来源本草学考证、实地调研、甘草产地初加工、甘草梢的中医治病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甘草梢作了全方位考证,对甘草的不同药用部位来替代"甘草梢"调配处方的乱象和甘草梢入药部位展开全方位探讨,明确甘草梢药用部位,确保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建平 《中医杂志》 2002年43卷1期 75-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内虚外寒,阴阳不相顺接之寒厥证.笔者据其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四肢诸症,收到良好的效果.1 末梢神经炎王某,女,38岁,1997年12月26日初诊.患者双手指麻木半年,诊断为"末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凤良元 鄢顺琴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2年8卷1期 2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福尔马林致痛法研究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并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和脊髓中一氧化氮(NO,催化光度法)、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活性,以分析其镇痛作用机理.结果显示:(1)福尔马林法致痛实验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海国 《辽宁中医杂志》 2001年28卷8期 51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桂枝汤源于《伤寒论》,乃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治疗太阳经外感风寒表虚证首选代表方剂.其方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该方不仅具有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等重要功能,而且在加减该方剂量的基础上能治疗许多疑难杂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庚及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年18卷1期 21-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尿毒症是肾功能严重损害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候群,末梢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多以肢体麻木、掣痛、拘紧甚致震掉为主要临床表现,亦有人称之为"多动腿".笔者重用<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加"薏苡仁"治疗本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晓菁 沈林峰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46卷6期 432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们自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甘草枣莲粥辅助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6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0例中,男6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5.72±7.63岁;病程均在2天以内.入院时体温为39.1~40℃;大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联庆 宫丽莉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09年28卷6期 434-4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篇,是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用于治疗血痹证,"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惠芝 《新中医》 2008年40卷7期 12-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组成:丹参、红花、白花蛇舌草、乌梢蛇、防风、甘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治国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43卷8期 470页ISTIC
【摘要】 <篇首> 贵刊1986年第2期66页上刊登有李占军治疗牛皮癣的验方--复方乌蛇散,其组成是乌梢蛇、白鲜皮、丹参、金银花、地肤子各30g,荆芥、防风、蝉蜕、苦参、赤芍、连翘各20 g,浮萍、紫草各15g,甘草10g,用法是共研细末,每次吞服6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季平 梁尚财 等 《吉林中医药》 2007年27卷8期 38-3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中药以生地、当归、牡丹皮、红花、乌梢蛇、丹参、土茯苓、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赤芍、甘草为基本方加减,西药用阿罗神胶囊,观察5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83%.结论:本方法治疗银屑病疗效满意.
【关键词】 银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养血润燥;祛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丹 《吉林中医药》 2006年26卷4期 28-28页ISTIC
【摘要】 <篇首> 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厥阴篇>,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大枣、通草组成.其功能温经散寒、活血通脉,主治四肢逆冷,肢体痹痛,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候.2003~2005年,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道 杨钦河 《新中医》 2005年37卷9期 48-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用治疗风湿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风湿痹证患者采用内服中药灵仙痹痛汤(由威灵仙、木瓜、白芍、制附子、羌活、独活、延胡索、乌梢蛇、当归、制川乌、黄芪、鸡血藤、炙甘草等组成)加减,外用中药乌夏洗浴方(由生川乌、生草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仓良 赵伟 等 《新中医》 2005年37卷5期 54-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产后风湿康胶囊治疗产后风湿病的疗效.方法:将310例患者辨证分为内热外寒型、风邪偏胜型、湿邪偏胜型、寒邪偏胜型,分别以产后风湿康1、2、3、4号胶囊(基本方:细辛、乌梢蛇、生黄芪、当归、秦艽、香附、乳香、没药、丝瓜络、鸡血藤、甘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渐云 姚守恩 等 《新中医》 2005年37卷10期 14-15页ISTICCA
【摘要】 许铣教授认为,斑块状银屑病病机是血瘀风燥,气血运行失畅,以致经脉阻滞,气血瘀结,肌肤失养.治宜凉血活血,解毒搜风,自拟经验方丹蛇解毒汤(由丹参、乌梢蛇、赤芍、白芍、土茯苓、草河车、郁金、石斛、白花蛇舌草、苍术、茯苓、甘草组成)治疗,疗效确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立军 宋易华 《新中医》 2005年37卷7期 23-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熄风止痛法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前列腺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以疏肝理气熄风止痛中药汤剂(由白芍、当归、柴胡、香附、乌药、秦艽、徐长卿、乌梢蛇、蜈蚣、炙甘草等组成)治疗;对照组50例,以盐酸特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瑞子 邱仁斌 等 《新中医》 2004年36卷9期 26-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青风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青风藤汤(处方:青风藤、鸡血藤、络石藤、蜈蚣、全蝎、乌梢蛇、秦艽、防己、防风、桂枝、杜仲、续断、狗脊、知母、白芍、炙甘草)治疗;对照组4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继兰 《河北中医》 2004年26卷3期 197-198页ISTIC
【摘要】 <篇首>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组成,其功能温经散寒、活血通脉,主治四肢逆冷,肢体痹痛,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候.1997-01~2003-08,笔者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4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建中 张昌权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3年17卷2期 35-3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金钱白花蛇药酒由白花蛇、乌梢蛇、马钱子、甘草等十四味中药组成,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痹症、痿症、筋骨疼痛、腰膝酸软、手足麻木、屈伸不利.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在标准中只规定了鉴别一项,检查含醇量和对士的宁进行含量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睿明 李卫平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11卷23期 2323-23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福尔马林疼痛模型大鼠,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采用冰醋酸致痛模型小鼠,测血清和脊髓中一氧化氮(NO催化光度法)、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紫外分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鄢顺琴 吴愫清 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20卷6期 42-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甲醛致痛实验观察其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并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和脊髓中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结果:芍药甘草汤对甲醛致痛模型动物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明显降低冰醋酸致痛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永生 陈文军 《浙江中医杂志》 2001年36卷4期 152页ISTIC
【摘要】 <篇首>笔者近年来以消痹益阳汤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阳痿1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男性病人,其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35岁;平均29.3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5年。其中抽血查HLA-B27阳性者11例,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伟娟 陈帅帅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3期 69-69页
【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常见类型,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笔者采用验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满意。
处方:桂枝10 g,白芍30 g,牡蛎30 g,乌梢蛇10 g,甘草6 g。水煎分两次温服,日1剂,10 d 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甘露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13期 33-34页
【摘要】 目的:探索梅花针叩击联合活血生发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斑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皮肤科门诊62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击联合活血生发汤(当归、丹参、郁金、赤芍、凌霄花、天麻、何首乌、乌梢蛇、甘草)治疗;对照组采用梅花针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荣霞 许琳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3期 11-11页
【摘要】 处方:桂枝6 g,白芍15 g,鸡血藤25 g,牛膝6 g,石斛6 g,熟地黄25 g,仙灵脾10 g,仙茅10 g,葛根10 g,路路通6 g,天南星6 g,乌梢蛇4 g,香附6 g,甘草6 g。水煎分2次温服,日1剂。药渣外敷患肩,并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4年z2期 51-51页CA
【摘要】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于《金匮要略》,是治疗阴阳俱微,感受风邪,阴血阻滞之血痹证。方由桂枝汤去甘草,倍加生姜,再加黄芪组成。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用本方治疗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肩周炎、腓神经麻痹等属气虚血滞者均有良好的疗效,现举案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庆亮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31卷21期 5页
【摘要】 荨麻疹是中医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笔者对部分疑难杂病在辨证的基础上重用黄芪给予治疗荨麻疹59例,效果满意,现简介如下.1一般资料59例均为门诊患者,患者男性2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者31岁,最小者7岁;平均年龄15.52岁;病程最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26卷13期 2022-2023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VZV可以从感染的皮肤细胞扩散到临近感觉神经末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进行复制,沿着感觉神经分布区的皮肤处传播,在该处形成皮疹,并伴有明显疼痛及后遗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秀娟 《健康博览》 2007年12期 28-29页
【摘要】 <篇首> 成瘾性镇咳药需在医生下服用止咳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止咳药两大类.而中枢性镇咳药又分为成瘾性和非成瘾性两种.所谓外周性止咳药有人们熟悉的复方甘草合剂,各种止咳糖浆,这类药是通过降低呼吸道感觉神经末梢对刺激的敏感性,来产生止咳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学平 田客友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45卷20期 58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通络祛风汤治疗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自拟通络祛风汤(白芍、甘草、桂枝、生地、川芎、当归、丹参、制乳香、制没药、姜黄、牛膝、全蝎、蜈蚣、鸡血藤、海风藤、赤芍、云苓、党参、陈皮)治疗末梢神经炎48例.结果 显效16例,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浪 喻建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17卷4期 42-43页
【摘要】 <篇首> 风湿合剂系根据我院临床有效验方研制而成,由青风藤、制川乌、白芍、甘草、淫羊藿、乌梢蛇、补骨脂、千年健、土茯苓、露蜂房、独活、羌活、乳香、没药、桂枝、细辛等16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肝肾、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其政 杨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20卷2期 43-44页
【摘要】 <篇首> 自拟"归地乌别汤",其基本方组成为:当归6~10 g、生地10~20 g、生首乌20~60 g、乌梢蛇10~20g、木别子(炒去壳)6~10 g、甘草6~10 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林雅 《江西中医药》 2001年32卷5期 59页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自拟扶正行痹汤,其组成为:制马钱0.2~0.4g,雷公藤(生药)6 g,生黄芪30 g,当归12 g,鹿胶10 g,制川乌10 g,威灵仙10 g,乌梢蛇15 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美兰 《中国民间疗法》 1999年7卷6期 35页
【摘要】 <篇首> 笔者自拟清热养阴四虫汤,该方由银花、生地、赤芍、蝉衣、僵蚕、地龙、乌梢蛇、甘草组成,其中银花清热解毒,生地清热养阴生津,赤芍凉血活血,蝉衣散风邪而开腠理,使邪有去路,地龙通络搜风, 络通则风邪无所藏,配以僵蚕辛窜更增祛风之功,乌梢蛇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晶 吴晴浩 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39卷6期 82-84页
【摘要】 偏头痛属于头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发作导致的疾病症状,相关研究发现偏头痛疾病发作机制较为复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血管收缩,导致颅内动脉痉挛,较短时间内使颅内外的动脉舒张,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疼痛症状.本文归纳总结许建平老师对于偏头痛的基本病机与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萍 张勇 《人民军医》 2017年60卷6期 591-592,601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86例,采用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1)火针治疗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一般必取肾俞、关元俞、膀胱俞(均双侧),临证时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再选取3或4对穴,行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丽华 王国华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1期 130-13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复方甘草片主药为甘草浸膏,甘草浸膏的作用是覆盖发炎的咽部黏膜,减少刺激、从而达到镇咳祛痰作用,属于神经末梢性镇咳药,含服可使药物在口腔内缓慢溶化释放,能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口服就失去了甘草浸膏上述的药效,从而降低了镇咳祛痰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