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5
- 2
- 1
- 34
- 19
- 18
- 7
- 6
- 178
- 28
- 22
- 22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蒋含晶 张楠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54卷5期 27-29页
【摘要】 通过测定大通牦牛的体尺、体重等相关指标,本试验对其生产性能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优化大通牦牛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初生平均体重为 15.75 kg,平均体高为 56.21 cm,平均体斜长为52.92 cm,平均胸围为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慧 周军坡 等 《今日畜牧兽医》 2012年4期 29-31页
【摘要】 随着我省第三届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测定)的成功举办。省内规模种猪企业场内测定的逐步开展.以及“河北省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省的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全省种猪业的联合育种工作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敏彪 《浙江畜牧兽医》 2012年37卷3期 13-14页
【摘要】 随着种猪场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提高,浙江省各级畜牧部门和种猪场对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已越来越重视,各种猪场都在不同程度开展种猪生产性能的现场测定。笔者从1999年该省第一批种猪集中测定开始,已从事种猪测定工作10多年,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亚莉 徐照学 等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37卷3期 24-26页
【摘要】 [目的]为了解奶牛的生产性能.[方法]应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体系,2006年10~11月对武汉市某牛场所有产奶牛的生产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场牛群所产奶中体细胞数高,产奶牛中有12%患有临床乳房炎,产犊间隔长,存在繁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玲玲 《现代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27-29页
【摘要】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意为奶牛群改良计划,又称奶牛记录体系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是通过测试奶牛的奶产量、乳成分(乳脂、乳蛋白等)、体细胞数等二十多项数据并收集牛群有关资料,经分析后形成反映牧场配种、繁殖、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1年32卷7期 13-13页
【摘要】 日前.农业部畜牧业司组织召开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二期)建设项目验收会.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家DHI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正式启动.填补了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物质的空白。目前实验室已能向全国21家奶牛生产性能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明毅 余忠祥 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41卷4期 57-58页
【摘要】 1总则1.1为了明确欧拉羊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产毛性能、产肉性能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锋 李维凤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1年32卷9期 39-40页
【摘要】 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是指确定畜禽个体在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性状上的表型值的育种措施,其目的:一是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二是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三是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四是为畜牧场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莹 《湖南农业》 2011年10期 21-21页
【摘要】 为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指导养殖者科学管理牛群,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湖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对全省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免费提供DHI测定服务。测定牧场有湖南省奶牛原种场、湖南阳光乳业第一牧场、湖南阳光乳业第二牧场、湖南阳光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玉荣 王海峰 等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30卷5期 70-72页
【摘要】 对内蒙古白塔种猪场的4个品种(配套系)猪.分别是白塔配套系猪、法系大白猪、法系长白猪及杜洛克猪从2004-2008年5年的产仔数、健仔数及窝重等3种生产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以比较这4个品种(配套系)猪的生产性能的高低、年份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琴 张泉鹏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5年3期 4-7页
【摘要】 对2009-2023年、2024年10月份(当月)云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云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情况和奶牛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参测牧场依据DHI牧场管理报告提出的指导意见实时调整奶牛饲养管理和选种选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涛 张西伟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45卷9期 118-120页
【摘要】 为了充分发挥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作用,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此次研究以奶牛养殖中生产性能测定与产奶量为中心展开,运用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等方法,准确认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内涵与指标方法,并掌握二者在奶牛养殖中的联系,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创新方法,以期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锋 张亮 等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45卷14期 7-8页
【摘要】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对肉牛个体具有特定经济价值的某一性状的表型值进行测定的一种育种措施,是一项长期、连续、系统的肉牛育种最基础的工作,需要行业主管部门、肉牛养殖场(户)和业务部门共同参与.该文旨在分析河南省肉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现状,探讨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艳 何宝国 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26卷10期 77-80页
【摘要】 肉牛养殖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种公牛是其发展基础.因此,对种公牛进行正确的选择、科学的培育,以发挥种公牛优秀潜能,是进行肉牛品种改良的关键点.通过从种公牛的选择、饲养和管理几方面阐述发挥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提高肉牛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天照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42卷1期 15-17页
【摘要】 本文在引入澳洲美利奴公羊对高山美利奴羊进行选育提高的进程中,通过对生产出含澳血的F1代周岁母羊与纯种高山美利奴周岁母羊在体重、剪毛量、羊毛纤维直径、体侧毛长、净毛率等生产性能方面的数据进行测定采集后,经过对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得出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弓瑞娟 张鹏 等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 58-60页
【摘要】 奶牛群遗传改良计划,又称为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是一个旨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遗传品质的综合性计划.该计划的主要执行内容包括对奶牛进行定期的生产性能测定、健康状况检查、繁殖管理以及后裔测定等.D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萌萌 闫奎友 等 《中国奶牛》 2021年2期 61-64页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相关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亚平 张泉鹏 等 《中国乳业》 2021年5期 21-24页
【摘要】 通过对云南省2011—2020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结果发现,DHI测定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2020年参测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产犊间隔等指标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与2011年相比,2020年奶牛日均...
【关键词】 2011—2020年;云南省;生产性能测定(D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明 刘林 等 《中国奶牛》 2021年6期 61-64页
【摘要】 奶牛育种是奶牛场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更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本文对河北省近五年(2015-2019年)DHI参测场的牛群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群参测规模、日产奶量、3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娜 胡永青 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6期 90-91页
【摘要】 本文对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分析了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伟 韩学平 等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41卷5期 6-7页
【摘要】 为了摸清青海省雪多牦牛和环湖牦牛生产性能现状,本文测定了体尺、体重和屠宰相关指标.结果 表明:雪多牦牛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323.5kg、257.0kg;屠宰率分别为51.3%、48.8%.环湖牦牛成年公母牦牛平均体重分别为273.1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鹏举 王玉洁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19年31卷1期 63-69页
【摘要】 剩余采食量 (RFI) 是一种评价饲料利用效率的有效指标, 与料重比和增重饲料比这2种评价饲料利用效率的指标相比, 可以避免不同体形和不同生长时期动物之间饲料利用效率的固有差异, 可以使饲料利用效率的评价更加科学.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压力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贵 杨杜录 等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49卷6期 41-44页
【摘要】 通过对甘肃中北部饲养湖羊繁殖性能和4月龄前羔羊生长发育的随机跟踪测定、分析,表明湖羊在西北干旱地区繁殖性能良好,达到原产区的水平,其初产、经产母羊15.47 kg,成活率91.15%,日增重204 g;4月龄体重30.59 kg,日增重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师良 《现代畜牧兽医》 2019年5期 29-31页
【摘要】 以2017年5月~9月辽宁省集中测定的大白猪性能测定成绩为素材,利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分析入场与开测数据对大白猪的测定成绩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发现,入场日龄较短、体重较小的种猪测定成绩较为理想,这为研究影响测定成绩的相关因素提供参考,从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亚平 孟兴祥 等 《中国乳业》 2019年9期 42-45页
【摘要】 以云南省昆明市某牧场2018年1—12月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为基础,统计平均胎次、泌乳天数、305天产奶量、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产奶高峰日、高峰奶量等指标,将其与DHI指标标准范围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学平 官却扎西 等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40卷7期 5-6页
【摘要】 为了摸清青海省山谷型藏羊生产性能现状,本文测定了体尺体重、产毛量和屠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山谷型藏羊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39.1kg和36.7kg;产毛量分别为1.9kg和1.0kg,胴体重分别为16.3kg和15.4kg,屠宰率分别为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步峰 冯玲霞 《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38卷2期 23-25页
【摘要】 为进一步选育和提高陇东绒山羊生产性能,使之成为陇东地区的优势产业,以陇东环县、华池县育种区绒山羊新品种为试验动物,利用现代数量遗传学得原理和方法,采用现代繁殖新技术,选育出了能适应陇东干旱半干旱生态条件,遗传性能稳定的陇东优质高产绒山羊6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浣成 罗阳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46卷23期 192-196页
【摘要】 为了加强并完善湖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检测工作的管理,提高DHI在牛场健康计划中的应用,普及DHI并提高奶牛育种水平,分析了湖南省DHI工作中存在的数据繁多分散、相关部门系统信息得不到充分应用等问题,探讨了云技术平台在当前大数据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广宇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34卷7期 7页
【摘要】 本试验研发新型绿色防腐剂,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中避免致癌物质重铬酸钾试剂的使用,确保从事该工作人员安全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新型防腐荆的使用确保实验室所排放污水不含有害物质,有效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该项目研究成果将对辽宁省今后奶牛生产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震 任小丽 等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7年18卷1期 151-155,188页
【摘要】 统计分析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以此建立数据筛选标准,为奶牛遗传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收集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155 893头中国荷斯坦牛2 152 451条测定记录,使用SAS 9.4软件MEANS过程...
【关键词】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质量;测定次数;测定间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利萍 肖国亮 《甘肃畜牧兽医》 2017年47卷9期 25-26页
【摘要】 通过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提高了牛奶的质量和产量,降低了饲养成本,使奶牛场牛群由以往偏重整群管理水平向注重个体精细化管理水平转变,牛场也由以往的偏重提高奶产量向提高牛奶质量转变,因此运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对有针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彦琴 任小丽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6年45卷9期 140-145页
【摘要】 统计分析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以此建立数据筛选标准,为奶牛遗传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收集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155 893头中国荷斯坦牛2 152 451条测定记录,使用SAS 9.4软件MEANS过程...
【关键词】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质量;测定次数;测定间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 《世界临床医学》 2016年10卷6期 179,182页
【摘要】 目的:研究枸杞生产加工废弃物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免疫性能的测定.方法:测定枸杞渣、枸杞叶、枸杞籽渣等枸杞生产加工废弃物中的活性成分,并测定相关免疫性能指标.结果:除了牛磺酸含量,夏剪枸杞叶中的其他活性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枸杞废弃物(P<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朝龙 余琼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43卷8期 17-18页
【摘要】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70日龄钢鹅的生产性能。结果显示:70日龄公鹅的平均体重为3960.33 g,母鹅平均体重为3626.83 g,两者差异极显著;公母鹅腿肌重、胸肌重、皮脂重个体间的差异大,建议通过选育提高胸肌重、腿肌重,降低皮脂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春丽 段玉成 《农技服务》 2016年33卷10期 114页
【摘要】 优秀种公猪会极大地提高整个猪场的生产性能,通常只关注种猪的外貌、体型以及引种地的宣传力度、引进的种猪是否为国外进口等表面的特征,而往往忽略其生产性能等内在特征.应充分利用对种公猪进行生产测定的结果来选择优良的种公猪,以使猪场能够得到不断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德虎 《农家致富顾问》 2016年22期 83页
【摘要】 柴达木黄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拥有较高的生产价值,其肉质中含有较高的肌氨酸,对增长肌肉以及增强体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乳制品中蛋白质以及钙含量相对比较高,对骨骼生长也有有效的促进作用,得到人们的亲睐,对黄牛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利亚 王加启 等 《中国畜牧杂志》 2015年51卷12期 7-11页
【摘要】 本文立足国内外奶业生产实际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状况,在建设现代奶业背景下,从加快奶业转型升级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作用和意义,剖析了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下一步的对策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弓瑞娟 张鹏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1期 19-20页
【摘要】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DHI)是对奶牛群体进行遗传改良,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有效技术措施。本文介绍了DHI技术在山西的发展状况、实际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推广新技术和科学饲养,改进牛场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奋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3期 11-11,12页
【摘要】 生产性能的测定是种猪遗传育种工作的基础。通过加强政府的监管和扶持,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全省种猪测定信息数据库,进行统一遗传评估,指导各种猪场进行种猪选留,同时开展种猪场间遗传交流,推进福建省种猪育种工作健康规范开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红卫 熊海谦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53卷24期 6057-6060,6063页
【摘要】 分析了湖北省黄冈市某奶牛场2013年的DHI测定数据,包括牛群情况、产奶量、奶品质、体细胞数、泌乳天数和产奶间隔等.结果表明,该场牛群所产奶中头胎牛比例过高,三胎就产奶量不比二胎牛的高,体细胞数高,产奶牛中有38%可能患有乳房炎,产奶时间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波 李玲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4年41卷11期 120-124页
【摘要】 中国水牛乳产业发展遇到高产群体小、优质种源不足的瓶颈,有必要适时开展奶水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以提高奶水牛群体生产性能.作者综述了中国奶水牛DHI开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提出了奶水牛开展DHI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奶水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洪波 唐洲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53卷17期 4120-4122页
【摘要】 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奶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的逐渐普及,DHI已经成为提高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和牛奶品质的有效工具.通过整理奶牛场多年的DHI检测数据,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春...
【关键词】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非参数统计;产犊季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垂喜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6期 5-6,7页
【摘要】 本试验通过分别设置应激群×应激群(对照)、应激群♂×抗应激系♀、抗应激系×抗应激系、皮特兰♂×抗应激系♀4个杂交组合,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各组合的肥育性能,胴体品质进行系统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皮特兰作为父本生产商品猪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世征 顾宪红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3年40卷10期 106-111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产性能测定站对猪生产性能和行为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8.2 kg的大白猪122头,公、母各半,按圈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试验1组(普通料槽15头组)、试验2组(测定站15头组)及试验3组(测定站8头组),试验1、2组各3个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春英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年12期 28-29页
【摘要】 为建立高繁殖效率和高品质猪肉的商品生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引进加系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皮特兰,从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胴体性能3个方面对4种杂交组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二元杂交母猪中长大母猪表现最佳;在三元杂交优质商品瘦肉型猪,杜长大或杜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世征 郝月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3年44卷9期 1411-1416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产性能测定站对猪只应激水平及采食行为的影响.选用体重为(28.2±3.41)kg的大白生长猪122头,公母各半,按圈随机分成普通料槽15头组、测定站15头组以及测定站8头组,15头组3个重复,8头组4个重复,试验期44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朵燕 《浙江畜牧兽医》 2012年37卷4期 31-32页
【摘要】 最近,诸暨市朝晖种猪有限公司从美国沃德畜牧有限公司(WALDO FARMS)引进杜洛克公猪6头。据资料介绍,新引进的美系杜洛克公猪具有繁殖力强、配种受胎率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高等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引绪 魏朝利 《中国奶牛》 2012年10期 42-45页
【摘要】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牛群整体生产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我国最早于1993年开始对奶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通过多年来不断推广应用,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简单介绍了DHI相关技术与应用要点,以增加人们对DHI的了解,促进其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志勇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33卷3期 1-2页
【摘要】 选择临产母猪40头、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各100头,对2%麦饭石添加于猪饲料中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母猪产仔成活率增加22.12%;断奶仔猪日增重提高49.29%,饲料报酬提高52.00%;4月龄育肥猪日增重提高34.44%,饲料报酬提高3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