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15
- 4
- 3
- 2
- 1
- 33
- 29
- 9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朝丹 赵彩云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4期 42-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外来植物的入侵严重威胁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为探讨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和人工林林下外来植物入侵状况及其与本地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结合保护区内4种生境72个样方的野外调查数据,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宗政 王得祥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8期 1917-19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研究方法,对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内20种主要乔木及26种主要灌木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锐齿槲栎、华山松、漆树为乔木层的优势种群,而榛子、卫矛、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彤 刘文莉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3期 253-26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了解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土植物群落种群动态的影响对于植物入侵的防控极为重要.该文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入侵不同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常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巍 曹伟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8期 1766-17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TWINSPAN将23块长白山云冷杉林样方划分为8个群落类型,以此作为一维资源位,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对长白山云冷杉林群落12种主要乔木、13种主要灌木和18种主要草本植物的生态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小娟 杨莹博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4期 700-7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不同演替系列的鼢鼠土丘植物群落为对象,通过种群生态位动态和功能群变化探讨其演替机制.选取20个主要群落组分种,采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常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旭斌 郁二蒙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11期 2187-21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试验通过模拟草鱼2种混养模式("鲮-草模式"为草鱼与鲮混养、"鲫-草模式"为草鱼与鲫鱼混养),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分析了草鱼在2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同时测定了水体理化指标及鱼类特定生长率.结果表明:"鲮-草模式"组草鱼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宪钊 陆元昌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1期 22-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海南白沙县南开乡按人为干扰程度的不同依次选取次生演替中植被恢复初期、早期、近中期和后期4个典型群落,分别对群落结构、树种组成、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前期次生演替过程冲优势种作用明显,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随着次生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延平 向昌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5期 1315-13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张家界市5个主要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50种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资源状态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指标逐级合并处理,在3个指标级别(Ⅰ、Ⅱ、Ⅲ级)上分析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张家界市旅游景区生态位宽度受指标级别的影响显著(F=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洪凤 于金凤 等 《菌物学报》 2009年28卷3期 336-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柴达木盆地中两部采集土样59份,涵盖的生态类型有:沙漠、戈壁、湿地、小镇-绿洲等.分离获得暗色丝孢菌108株,经鉴定分属于15属.利用种群优势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生态位宽度四项指数,对柴达木盆地中西部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旭 卜兆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3期 574-5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Levins和Pianka公式,对哈泥泥炭地7种苔藓植物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苔藓在泥炭的全氮、全磷、Ca2+、K+、沼泽水的pH和电导率、乔木郁闭度、灌木盖度以及水位埋深9个环境因子梯度上的平均生态位宽度排序为:沼泽皱缩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静 岳明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4期 71-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生态位分化被认为是物种共存的基础,亦是物种进化的动力[10],所以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演替等方面广泛应用,在现代生态学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2,8].对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已有多种计测公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愽言 操国兴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4年36卷5期 668-67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武陵山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红豆杉群落内13个优势乔木种群的种间关联(或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13个优势乔木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群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开达 卢衎尔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6期 601-6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2015年11月,2016年2月、5月、8月的调查资料,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生态位宽度以及生态位重叠指数等生态指标,对调查海域的优势种虾类进行生态位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成业 水玉跃 等 《生物多样性》 2016年24卷2期 175-1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七星列岛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鱼类群落现状,于2014年秋季(11月)和2015年春季(5月)进行底拖网调查.利用生态位测度、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和等级聚类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功能群组成及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鱼类可划分为浮游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容 高琼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6期 554-5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明确围栏封育对温带典型草原群落物种种间关系的影响,运用方差比率法、基于2×2列联表的x2检验、Ochiai指数、Spearman相关分析,对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封育6年的围封样地及围栏外样地的主要优势种及伴生种进行了种间关联和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铁军 李燕芬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3期 634-6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法,分析了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森林22个主要优势树种(包括12种乔木和10种灌木)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鹅耳枥(3.477),其次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春花 范晓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2期 380-3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汾河流域下游湿地优势植物种群在土壤pH、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全钾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沁文 白海艳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4期 1038-10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山西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群落与环境资源的相互关系,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山西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群落结构和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保护区内采集蛾类标本隶属24科,其中螟蛾科、夜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燕芬 铁军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11期 2905-29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相似性指数,对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群落8种乔木、12种灌木和10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乔木树种中油松(1.673)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其次为华山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也 孟莹莹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3期 555-5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计测方法,分析长白山地区不同林型红松种群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红松种群是长白山地区顶极群落原始阔叶红松林的优势种群,其生态位宽度呈现原始阔叶红松林>白桦林>落叶松阔叶混交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建华 周先容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5期 1135-11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对金佛山巴山榧树(Torreya fargesii)灌丛群落中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山榧树种群的重要值高于其他种群,且具有较高的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先见 沈万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11期 3331-33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系统调查了粗放经营状态下黄山毛峰茶园根际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及其时间生态位水平.于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在安徽省黄山市汤口镇选择粗放经营茶园采集土壤样品140份,经稀释平板法分离共获得昆虫病原真菌1041株.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国杰 严贤春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9期 2407-24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嘉陵江流域四川段10个主要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elphi法将旅游景区生态位分为“态”和“势”两部分,运用AHP法获取旅游景区生态位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了旅游景区的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生态位理论测定嘉陵江流域10个主要旅游景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艳 孙国俊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9期 2289-22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别于2011年、2012年的10月对苏南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种类、数量和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在此基础上计测了苏南丘陵茶园25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用DCA排序法作出反映杂草生态学相似程度的DCA排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永利 张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9期 2263-22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重叠指数,结合DCA二维排序,对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沿线植被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CA排序图较好地反映了优势种群对水分的利用条件从中生过渡到旱生;狗尾草和猪毛菜的生态位宽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空 张殷波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11期 2920-29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关帝山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中26个主要优势种(包括6种乔木、6种灌木和14种草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白桦具有最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春燕 俞秋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9期 2550-25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改进的Levins公式和Petraitis指数测定了淀山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了生态位宽度、种间生态位重叠与优势种密度和优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不尽相同,各物种对环境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帅锋 刘万德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2年30卷6期 568-5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对滇西北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群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币和基于2x2联列表的x2检验、联结系数(AC)的方法,分析了群落种群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物种的重要值与相对应的生态位宽度存在着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名君 黄勃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5期 1275-12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天然阔叶林、天然阔叶次生林和马尾松人工纯林3种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中昆虫病原真菌优势种的数量组成及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在这3种森林生态系统中分别为第三、第一和第二优势种.该菌在3种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豪 黄晓凤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2期 2546-25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及其栖息地生态因子进行调查,通过8个资源轴分析了2个种的多维生态位宽度、重叠及种间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名君 刘玉军 等 《菌物学报》 2009年28卷4期 521-5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麻姑山马尾松纯林的虫生真菌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了3科6属14种.该林区虫生真菌群落的主要成分是环链棒束孢、球孢白僵菌和粉棒束孢,虫生菌种类较少,较为单一.对3种优势虫生真菌环链棒束孢、球孢白僵菌和粉棒束孢的营养、时间及营养-时间二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瑶 承河元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11卷4期 612-6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安徽主栽梨树品种对锈病菌的抗性差异显著,而对感病品种以病情指数和病叶数为依据的锈菌寄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生态位宽度依次是0.7555和0.7951;各品种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生态位宽度均接近于1.此研究表明梨锈病菌是以随机扩散传播侵染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晓波 李东海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3期 24-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潮间带的受到周期性海水淹浸的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植物如何适应潮间带环境、实现多物种分离共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生态位理论是解释群落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之一,而幼苗是种群更新的基础.因此,本研究选取海南岛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娟 刘子赫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9期 1089-11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析同一林分内上层乔木与下层灌木在不同降雨事件下的水分吸收和生态位变化特征,探究混生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及对水分的竞争/互补关系,可为北京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不同降雨类型(干旱期发生的小雨,简称"干旱小雨";相对湿润期发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零念 朱贵青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11期 1400-14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生态位测度、方差比率、x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方法,探究滇中地区云南杨梅(Myricanana)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群落中云南杨梅生态位宽度最大,钝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启陶 杜志喧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7期 785-7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牯岭凤仙花(Impatiens davidii)为中国特有的珍稀观赏花卉,野生种群较小,同时依赖特殊的传粉者三条熊蜂(Bombus trifasciatus)授粉,为特化传粉植物,传粉资源为限制其种群扩散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基于63条牯岭凤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焕 张辉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4期 388-3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金钟藤(Decalobanthus boisianus)是林业有害植物,其暴发生长和扩散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以海南岛48个金钟藤典型分布群落为研究对象,用方差比率法和贡献定律法探究群落的稳定性;用x2统计量、联结系数(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乃平 王兴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7期 667-6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经过长期破碎化,荒漠草原原生硬质灰钙土斑块散布在广大沙化土地中,形成类似“土岛”的土被结构.为揭示土岛生境的群落物种共存机制,2016年在宁夏盐池县皖记沟村选取大(200-300 m2)、中(约100 m2)、小(约50 m2)土岛各3个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逸凡 伊力塔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3期 561-5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样地调查方法,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公式对普陀山主要植物种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普陀山主要植物群落中,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帅锋 刘万德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3期 508-5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是群落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物种间相互作用影响着群落的恢复和演替.本文在对云南普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恢复15年、恢复30年和原始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馏)和基于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江勇 嵇保中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2期 363-3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我国江苏、安徽和广东7个不同林型的松树林地,对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蛀道节肢动物种群结构及生态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蛀道节肢动物种群隶属2纲9目13科,分别为蛛形纲蜘蛛目、蜱螨目,昆虫纲弹尾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永强 曾江宁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5期 1176-11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7年10月,运用生态位理论,对椒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各采样断面自然因子(盐度、水温、沉积物温度、滩涂宽度和沉积物粒度)和污染因子(油类、重金属含量)对环境异质性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铎 温远光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3期 417-4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4个演替序列(15、30、60、160年)的群落为对象,分析了演替进程中优势种群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罗浮栲(Cas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步青 陶玲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4期 72-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揭示物种共存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对于群落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生态位分化是同域分布物种实现共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同域分布的多种小型哺乳动物的共存机制,本研究采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四川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佳欢 刘冬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12期 106-1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农田土壤动物长期监测样地为平台,阐明土壤动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是揭示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高农田土壤质量的重要基础.本试验于2020年10月,对河南商丘农田土壤动物大型固定样地(9ha)的210个采样点进行土壤样品野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年峰 季香云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1期 30-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调查了种植白三叶草桃园(生草区)与不种草桃园(对照区)桃树上主要害虫及天敌数量,并对其生态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草区桃树害虫的水平生态位、垂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的分别是桃红颈天牛(0.999)、茶翅蝽(0.964)和茶翅蝽(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