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6
- 69
- 22
- 3
- 1
- 39
- 37
- 13
- 3
- 3
- 102
- 46
- 45
- 25
- 1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迪 郑华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1期 5137-5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修复旨在增加植被覆盖度基础上最大化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科学识别生态修复优先区对精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沈阳市为例,基于生态系统质量和区域自然属性识别潜在森林生态修复区,分析生态修复效益与潜在生态修复区耦合关系,进而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静 逯非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6期 2074-20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国土空间修复与保护识别体系可以有效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然而,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和规划缺乏从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角度识别关键生态修复与保护区.因此构建了系统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方法,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强 崔爱花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8期 6253-6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我国多数淡水湖泊污染、退化问题非常严重,诸多修复技术也已初见成效.影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因子众多,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作用机理错综复杂.首先介绍了淡水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含义及形式;其次,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海军 内田泰三 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36卷1期 95-100页
【摘要】 基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修建的河流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及施工的方便性而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从而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现状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海 陆宏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5年33卷1期 100-1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主要包括退化生境的治理和生物群落的修复,这类似于林业中的适地适树原则.在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实践中,如果未充分考虑适地适树,往往导致造林存活率低、功能低下,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要做到适地适树,必须考虑到适树是一个系统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丹 陈佳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0期 4758-47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是国家为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然而,山水工程的实施能否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一直缺乏应有的系统证据.以全国首批山水工程试点地区江西省...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协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甫园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6期 8230-82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游憩利用有助于提升生态修复地的多元价值、效益和功能,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思辨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游憩利用协同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指向,并发现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的模式和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明 刘世梁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121-3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通过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和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应对多样化挑战,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生态恢复前沿理念,我国的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从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的NbS,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多尺度特征.NbS的对象、主体、目标以及方案等方面...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北方防沙带;生态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秀美 刘敏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4期 5974-59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对保障区域生态质量、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定量化测算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为例,提出了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玉龙 胡楠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期 60-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可以从"结构-功能-服务"3个层次来理解,其中服务是人类的主观感受或效用.维持高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还需从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人手.结构和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形成和维持的内在机制,而植物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核心驱动力.植物功能群具有特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彩瑶 崔铭烨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223-3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持和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识别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区并进行有规划的生态保护修复能够达到抑制生态环境退化的目的.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分析法、空间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文竹 赵文武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695-97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角度划分生态修复分区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黄土高原为例,定量评估2000-2020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并在此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萨娜 赵金羽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1期 4333-43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保护与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生命共同体的耦合机制,是科学地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关键.针对当前生命共同体耦合机制不清、理论和方法不健全的问题,从耦合的视角出发,在小流域尺度上单一生态系统内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妍 苏香燕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371-3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巩固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保护修复对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有着重要影响.2016-2021年,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在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支持了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森 张建军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517-35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借助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固碳潜力,无疑是土地利用碳减排的新路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整治视角,从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估了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并...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潜力;"双碳"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家星 倪雨淳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3期 5305-5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城市化和国土空间规划大背景下,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城市精细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立足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从陆域、水域两个层面进行量化计算,构建水-陆耦合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勇 赵云泽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1期 95-1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策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提升,以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识别其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研究区开展生态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然好 何晓银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4期 5639-56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西南干热河谷是我国重要生态脆弱区和经济发展落后区,流域大型水电开发是干热河谷重要的人类干扰活动,对生态脆弱区的社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影响.社会-生态系统演变的方向和规律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变化,又涉及到生态保护修复、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悦 郑一琛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6期 6853-68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保水渔业"是中国控制"水华"暴发等生态灾变的措施之一,其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浙江省的新安江水库(千岛湖),"保水渔业"的实施带来了水质改善和渔业增产的双重效果.但在生态系统自组织层面,这种人工干预手段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化效应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立娜 欧阳静怡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4期 1639-16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了生态修复工程的现状、我国在推进生态修复上的举措,指出未来生态修复的着重点是要找到更科学且高效的生态修复途径,以及将本地人福祉有机整合到生态修复当中以全面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效果的方法.阐述了目前常见的生态修复方式,对其各自通常的适用情况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锋 马远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3期 9144-9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质是协调好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经济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促进复合生态系统的各方面协调高效可持续发展.以城市绿地、城市湿地、城市废弃地三类主要的城市生态空间为对象,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玉正 孙大鹏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0期 8112-81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修复是指在不同人为干预程度下,协助已遭受退化、损伤或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我国海岸带地区资源丰富、位置优越,但过度的开发建设活动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急需对受损的海岸带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以东营市海岸带地区为例,运用InV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梦娣 唐文家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0期 3846-38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辨识生态修复空间是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前提.在流域尺度,以长江源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青藏高原生态修复空间辨识框架,以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依次开展了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风险评估、植被退化评价,识别了生态修复优先区,提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有华 林珊玉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3期 9186-9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四大湾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区,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经济性、生态性、社会性、海洋性和系统性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海岸带生态系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受快速城市化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新闯 李锋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3期 5233-52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空间管控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解决区域生态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生态空间分区一直是生态管控的热点问题,对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基于政策目标、民众需求、专家知识等方面综合构建评价体系,开展了基于生态空间质量和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爽 田野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4期 5849-58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自2016年以来,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开展了 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程.以大凌河流域北票段为研究区,探讨了景感生态学理论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俊喜 潘影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1期 4596-46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人类占用净初级生产力(HANPP)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净初级生产力(NPP)权衡假设,即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服务的权衡受到HANPP各组分分配比例的影响;基于NPP权衡假设构建了生产生态协同提升模式效果的分析框架.以西藏拉萨河流域白朗村为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廷阳 夏成琪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2期 4757-47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全球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然而,多数学者在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时忽略了生态系统在提供服务时所需要的成本或者仅仅计算了部分成本;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评估方法虽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但没有考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强 谢苗苗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1期 8387-8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均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由于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紧密耦合关系,在生态保护修复中探索生态扶贫措施的实施路径可获得生态环境改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贫困关联分析模型,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的山西省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华 黄华梅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3期 8430-8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区域,面临着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压力,开展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绿色湾区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分析大湾区海岸带基底、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规划的策略,从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梅 陈天伟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5期 5151-5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京津冀地区地处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是华北平原关键的生态屏障,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结合地面观测、遥感监测、模型模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一套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关键服务的生态本底图谱,分析和评估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健生 罗可雨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3期 8417-8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型城市群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为了促进区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以及精细化生态管理,空间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和修复格局的识别必不可少.选取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InVEST生态模型计算区域关键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修晨 肖荣波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3期 8377-83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总结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等国内外主要湾区的生态系统特征、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在辨析生态修复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基于Meta-Analysis及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驱动因子,归纳总结湾区生态修复的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宝婧 胡希军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22年38卷19期 249-258页
【摘要】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保障,科学划定与管控保护修复关键区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福建上杭县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区,在综合生态系统完整性、系统性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构建了"重要性-脆弱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战勇 马一丁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9008-90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进入的21世纪,是一个人类真正需要进行生态反思的世纪.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中植物、动物、抑或微生物的关系,反思我们与地球环境保障系统中的江河湖海、山川大地、森林草原、城镇乡村的关系.地球生物圈尚存的完整自然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锐 曹越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763-87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再野化”(rewilding)是指特定区域中荒野程度的提升过程,尤其强调提升生态系统韧性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再野化实践的核心要素包括保护核心荒野地、增加荒野地的连通性、保护和重引入关键种(包括大型食肉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霄嘉 王磊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8期 6577-65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以高强度农业活动为主,人地矛盾尖锐、石漠化严重,是我国最大面积的连片贫困区.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等的持续支持下,我国围绕喀斯特区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治理,系统开展了喀斯特生态保护与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蓉蓉 黄雨晗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990-89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先进理念,实施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现阶段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机制及启示等方面,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但缺乏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野 冯启源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26-88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的重要目标是维护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从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现状与功能出发,对乌梁素海流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敏感性及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系统评价,形成基于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潇 吴克宁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06-88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成果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结合,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鹤山区为例,探究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成果在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 钟莉娜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702-87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科学有效的理论基础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以“压力-状态-响应”为主线构建了不同时空尺度上山水林田湖草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认知框架,分析了山水林田湖草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令桥 郑华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903-89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要目标是维护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维护和提升人类福祉所需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提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框架,以实现流域生态系统整体保护、质量提升和格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伟 官炎俊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17-88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流域生态系统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各要素,对流域生态系统进行总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抓手.黄土高原地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探索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生态保护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艳妹 林耀奔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46-88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指导原则,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践路径.根据Ostrom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为研究区,构建集流域、陆地和人类活动为一体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概念...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工程;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宇振荣 杨新民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86-88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合景观管理是基于可持续土地管理(SLM)、可持续林业管理(SFM)和水资源综合管理(IWRM)提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法,强调区域整体性、系统性和多功能性.《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还在规划设计阶段,概括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昂 王扬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0期 7452-74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北方风沙区位于欧亚草原的东部,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其在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一系列生态保育工程的支持下,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绍良 米家鑫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5期 5611-56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最近连续三届世界生态恢复大会都将矿山生态系统列为大会交流的主题之一.为了解矿山生态修复的最新进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法,全面对比了这三届大会的论文和报告,包括参会国家、主要机构、热点矿区、修复要素、矿山类型、修复技术等.在此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林男 吴晓芙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8期 2694-27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生态系统Gibbs自由能方程,用以计算湘潭锰矿生态修复区植被系统的自由能(G)和物种化学势(μ).生态修复区(及对照区)以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和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景华 冯月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8期 2535-25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大生态、大格局"的建设理念,面对生态基础设施多尺度、多要素、跨区域的典型特征,推进国家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对象,阐明构建"三位一体"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及其科学路径.首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华 钟炳林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8期 6148-6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然修复主要通过封山育林、禁止农作、禁牧禁伐措施,减少人类对环境的扰动,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演替能力,恢复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自然修复作为一种成本低、无污染的生态修复手段很早就受到人们重视,但关于自然修复适用范围的研究较少.为了正确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