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68
- 434
- 119
- 71
- 3
- 370
- 261
- 222
- 141
- 65
- 321
- 218
- 143
- 128
- 1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柯丽娜 阴曙升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5期 5602-56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1980-2017年的1779篇文献为原始数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对海洋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挖掘.研究发现:①海洋生态经济的研究始于1982年,2009年论文发表数量激增成为学术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鹏颐 黄新焕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0期 6945-69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共生理论认为异质共生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会表现出相互依存的关系.试图将这一论点移植到农业生态经济研究中,用以处理农业生产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矛盾的问题.为此,把农业生态经济视为由生态单元与经济单元组成的异质共生体,分析了该共生体的结构与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勇 党丽娟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4期 1258-12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坡改梯是黄土丘陵区提高农作物单产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基于坡改梯内生和外延效应的学术思路,构建了能定量刻画坡改梯生态经济耦合状况的数学模型;以位于黄土丘陵区腹地的延安燕沟流域为例,利用土地利用和数字地形等空间数据、作物产量和土壤侵蚀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和平 彭小琳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1期 3107-3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衡量和评价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是当前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借鉴经济增长生态指数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佳 蒋金亮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2期 6722-6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碳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给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都带来了显著影响,而碳足迹可以衡量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碳排放的响应.为研究自然-社会二元系统碳动态,基于MODI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卫民 欧一智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8期 5467-54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和能值分析理论,构建经济效益指标和生态经济效益指标,对江西省水稻(早稻和晚稻)、棉花、油菜种植系统的经济效益、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经济效益方面,分析比较了单位面积作物成本构成,构建了净利润(Rev)和净利润率(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梁宇 孟亚利 《生态科学》 2012年31卷1期 48-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运用复种指数调整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利用江苏省的相关统计资料以及GIS技术,对1999-2008年间江苏省六大经济区的生态足迹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江苏省六大经济区的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经济协调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予以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印 周羽辰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3期 7327-7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农田氮素流失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农田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愈显迫切.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不能简单地照搬点源污染的方法,须针对非点源污染本身具有的强烈外部性及复杂、广泛、不易监测等特征,探究与非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连第 胡艳霞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3期 7346-73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内外学术界和决策者对于循环农业给予了相当关注,但关于循环农业研究,从产业经济角度进行定量分析目前仍处于相对匮乏状态.以京郊典型的尖岩村农业生物循环农业范式为案例,采用能值方法,以翔实的数据描述了从种植、养殖到食用菌生产的各个阶段能量输入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维新 叶丽芳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2期 3270-32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湿地功能与空间尺度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湿地功能的空间尺度效应对从功能上指导湿地系统的空间保护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借助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湿地功能的生态经济位评价模型,并以4个不同空间尺度为评价单元,探讨盐城滨海湿地功能评价的空间尺度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晓青 叶大青 《生态科学》 2011年30卷5期 465-4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复合面积重心法”计算国土几何、生态、水资源、经济中(重)心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面板数据分别确定了我国的陆地、全版图几何中(重)心及我国的人口、经济、生态、水资源和粮食中(重)心.比较了各重心与北京之间的生态距离,结果表明北京偏离各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建寨 李波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4期 859-8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脆弱性的理论内涵,以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为影响力;从资源、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三方面选取了14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社会经济系统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GIS等手段评价了天山北坡15个市、县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建寨 李波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1期 2554-25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天山北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构建生态经济协调度(EEH)指数评价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89年的319.93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传胜 范振军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7期 1804-18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汇集西北6省区近300个气象站点的多年气象数据,400多个县市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提取降水、气温、湿度、土地利用类型、人口、GDP、矿产资源、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等要素,设计了水热状况、人类活动强度、工业化程度、城镇化程度等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晓青 黄卓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年12卷2期 167-1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广东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侵入危害较严重的地段进行随机抽样及全面调查,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及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内伶仃岛上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作出了一个初步的评估.薇甘菊入侵造成内伶仃岛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万山 《生态科学》 2001年20卷1期 106-1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简述我国生态经济发展阶段和历程的基础上,与世界生态经济发展横向对比,阐明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三个显著特点和趋向,即生态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主要增长点之一;生态农业、有机(绿色)食品、生态旅游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将进入快速成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晓林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19期 9-10页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国内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生态经济理论,将其与建筑经济结合起来,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对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红 马桂霞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46卷2期 111-112页
【摘要】 畜牧业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强化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重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将从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入手,重点研究促进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玉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4期 157-159页
【摘要】 本文基于第一线调研和多年参政议政工作基础上,对珠三角区域的城市工业生态经济战略实施的过程、途径,可行性、原理及获得的重大效益进行了介绍与总结分析。研究指出,在实践过程中为更快更大规模地把生态经济战略与各地实际发展进程相结合加以推广和实施,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井阳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9期 13-15页
【摘要】 意识形态经济化是运用人民大众先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动功能实现经济优化发展的最佳目标.当前我国意识形态与生态经济呈现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应在保障国家安全、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大力弘扬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促进“意识形态经济化”的深度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直至目前为止,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而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已增长成为一个大型的独立经济体.其中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以牺牲环境和牺牲后代为基础,进一步来提升经济地位而成为第一大贸易国和外国直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诸葛毅 王小同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期 949-950页
【摘要】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12年多来,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应,有利于提升农村的生态文明水平,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该研究基于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分析了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晓青 魏开 等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3年6卷3期 13-20页
【摘要】 “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全球减排资源最优配置的关键,是合理界定并严格执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排放权交易.”张永生等运用“人均排放”来构建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总排放权额度”,有一定的“人权”基础,但可能除了印度与中国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虹 《科技视界》 2013年17期 137,107页
【摘要】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内容有交叉,极易产生混淆,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幼林 刘良源 《现代园艺》 2013年13期 25-26,27页
【摘要】 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生态文明”的“江西范本”,保护“一湖清水”,全方位展示生态经济、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新形象。通过调研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展示出来,供决策部门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39卷7期 61-62页
【摘要】 2012年6月26日,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作为“川西北草地沙化治理生态经济新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子项目承担单位,参加了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的项目启动仪式,并与项目牵头单位科刨控股集团签订了子项目“红景天在高寒沙化草地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国学 郭治友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11期 239-242页
【摘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是位于贵州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既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和持续性,又具有政治性、民族性、矛盾性、阶段性和复杂性等特性,在民族地区相对封闭的经济环境中,这些特征通过民族地区不断地自我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玉荣 潘素秋 等 《会计之友》 2011年20期 44-45页
【摘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指向生态经济,环境审计也是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江西省目前在环境审计方面极不完善,若实施环境审计,对江西的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对江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文章从对环境审计的意义认识不足、环境审计立法缺失、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仲生 杨新义 等 《中国养兔》 2011年11期 12-15页
【摘要】 综述了我国因过牧、生物入侵、鼠害、杂草蔓延、水土流失、沙化、石化等造成天然草地退化,养殖污染的现状.提出发展畜牧生态经济的途径是促进饲草加工产业化,充分利用生态饲料,大力开发环保技术;采用科学的养殖模式,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加强畜牧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巍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14期 232页
【摘要】 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民 汤洁 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40卷2期 125-129页
【摘要】 生态经济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是包括生产和生活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对生态经济城市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选取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民 汤洁 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年30卷3期 372-376页
【摘要】 文中在分析生态经济城市内涵的基础上,以吉林省为例,总结了生态经济城市总体布局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标准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实施途径.确定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主线、控制生态经济城市人口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区划、实现资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凌 汪滨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07年23卷9期 461-463页
【摘要】 在新世纪,生态经济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成为中国各省、市、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用绿色意识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转变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吉林省提出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全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晓青 刘华 等 《再生资源研究》 2007年1期 14-20页
【摘要】 首先讨论了"治"字思维模式下,我国禽畜养殖业规模化养殖场存在污染物既不经济又不环保的严峻现实问题.事实上,规模化禽畜养殖场产生的"废物",既是严重的污染源,又是一种必须利用的资源.因此,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物"治"字思维问题,在立足于粪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景艳 李树森 《商场现代化》 2007年8期 210页
【摘要】 分析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指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循环经济既是经济增长方式,也是污染治理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晓青 李远峰 等 《再生资源研究》 2006年3期 39-44页
【摘要】 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经济的自然循环链锁关系被人为地割裂后产生污染的循环环节所致.由于所有的产品经过消费以后都会变成垃圾,而代表着人类社会现阶段资源不可持续资源利用模式的垃圾的现行处理模式,将直接导致资源的耗竭.比较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志坚 扬持 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年20卷3期 163-168页
【摘要】 通过分析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塔落岩黄芪(Hedysarum 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震洪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25卷1期 23-29页
【摘要】 针对长江上游黔滇交界区坡耕地特点,提出相应的分区治理模式并评价了模式的生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生态区光叶紫花苕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1 845.75kg · hm-2,青蒿为23 968.50kg · hm-2,可为经济区提供20 000kg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颖 苏宇静 等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27卷3期 274-277页
【摘要】 针对重庆市自然环境特征,选择林地、耕地、草地、森林立木和表土资源等生态环境因子作为考察对象,从经济的角度理解环境问题,以联合国1993年发布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为指南,在讨论并修改了生产、资产和防护性开支等概念后,从实物和价值核算两部分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军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20卷12期 38-40页
【摘要】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按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际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根水 刘斌 等 《科技广场》 2005年4期 11-13页
【摘要】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昌市为例,分析了城市生态状况,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若干有益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22卷z1期 40-42页
【摘要】 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探索生态系统创新的动力,无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经.自组织系统的涨落有序是自然生态系统创新的动力.构建生态经济的循环型社会体系,提高生态效率,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生态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姗 覃德华 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40卷3期 386-389页
【摘要】 以松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保护区内有机物质的生产、CO2的固定、O2的释放、重要污染物质SO2的吸收降解,以及降尘和飘尘潜在的滞留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原理,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和费用分析法探讨了松山自然保护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献宇 糜崇琦 等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20卷3期 81-83页
【摘要】 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价值除传统意义上的林木、林地等有形价值外,还应包括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在内.全面合理地评估这些价值是开展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应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等,评估了金沙湖水生态林场的生态经济价值,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斌 于晓曼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8期 1963-19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重工业区域面临资源消耗过度、污染物排放严重的问题,如何平衡其绿色生态和经济发展受到热切关注.本研究以2017年辽宁省为例,采用能值分析方法核算其自然资本存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化工业污染物所需环境服务及排放所致生态经济损失在内的资源消耗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书玉 杨新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7期 1608-16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弹性理论,提出了生态经济弹性系数模型,分析了2001-2006年间山西省长治市区域系统的生态经济弹性.结果表明:长治市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8.6569×106 hm2增加至2006年的19.8190×106 hm2,能源生态足迹占区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志云 王如松 等 《应用生态学报》 1999年10卷5期 635-6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活原料,更重要的是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志帮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6期 204-204页
【摘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加强政府的生态经济宏观调控,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经济、政策、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发挥其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巨红 黄登峰 等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0年2期 5-6页
【摘要】 城市的构成有物理框架、功能支撑、文化内涵三大元素和生活居住、商贸物流、产业承载、旅游休闲、文化传播、社会组织六大功能.这些都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和支撑.加快长株潭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扬 虞思佳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659-16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粮食主产区作为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学界围绕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少有研究关注主产区粮食生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基于粮食主产区2000-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