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7
- 7
- 1
- 24
- 24
- 14
- 7
- 5
- 22
- 11
- 11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谭群霜 何英姿 《中学教学参考》 2015年23期 101-102页
【摘要】 目前,我国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等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积极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帮助青少年形成关注环境,爱护植被的意识,并建立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晗婧 李灿东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3期 496-500,506页ISTICPKUCA
【摘要】 肠道菌群构成了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作为人体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含有丰富的信息.肠道微生态可以作为微观参数反映整体健康状态.在中医状态理论指导下,将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应用于中医证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肠道微生态携带信息,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而纳入客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静茹 周炜雯 等 《生物学通报》 2024年59卷9期 90-94页ISTICCA
【摘要】 生态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新增概念.本文梳理生态位的概念发展,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从概念阐述方式、编排位置、所体现的生命观念等方面分析高中教材中的生态位概念,进一步提出教学建议.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感知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青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4卷8期 71-73页PKU
【摘要】 本文例谈了生态位概念对高中阶段学生理解群落以及种间关系等生态学概念的意义,并对其教育价值进行初步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加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4卷9期 69-70页PKU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平衡”概念的比较,阐明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晶晶 吴勇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2卷4期 159-163页
【摘要】 肠道微生态系统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结合中医理论及实践对肠道菌群失衡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理论方面,中医药有着其独特的角度与优势,主要从整体观念、正邪学说、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认识肠道微生态.治疗应用方面,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玲 《中学生物学》 2019年35卷5期 17-19页
【摘要】 引导学生建构生态系统核心概念,有利于学生从宏观层面上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形成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稳态与平衡等基本的生命观念,并且在概念的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家会 李妹芳 《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46-49页
【摘要】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素质的核心内容,是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科学、完整的构建生命观念的内涵,是解释生命现象和探讨生命本质的基石.在中学生物学层面上,生命观念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观、运动观、生态观、进化观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峰 《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8卷3期 76-79页
【摘要】 《丛林故事》是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的代表作之一,较全面地反映了吉卜林的生态观念,批判和鞭挞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与践踏,描述了丛林中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丛林故事》于1894年首次出版,目前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传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国刚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8年10期 83-84页
【摘要】 生态平衡也称为动态平衡或自然平衡.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重点.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生态平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新发展理念.在养殖业中,生态平衡养殖已经逐渐成为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雅琪 王永杰 《文理导航(下旬)》 2015年10期 85-85,83页
【摘要】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基础思想,其起源和内涵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作为一种文化及其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思想“天人合一”早当今再次被各位学者提出并且研究,希望通过这个文化来缓解现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将争论分为一下的四个方面: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者丽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27卷1期 51-55页
【摘要】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中,有许多体现现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因素和内涵.其中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价值主体地位、自然权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理性生态人"等的观点,正好与生态伦理学从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出发,把道德权利的概念扩大到生命和自然...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生态伦理观念;现代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承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09卷4期 110-115页
【摘要】 "绿色经典文献"以其对地球生命系统与生存环境复杂关系的深刻领悟,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生存家园毁损和生存危机优患意识的深层挖掘,对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的深度反思而成为生态文明思想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传播和构建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 《生态经济》 2009年1期 90-92,116页
【摘要】 文章采取理论范式和文献回顾的分析方法,主要从社会福利理论与生态健康学交叉融合的角度,重点从福利观念的转变与生态福利观念的兴起,系统介绍了作为亚场域生态健康观念的转变,探讨了生态健康观念与医疗保障之间的关系,进而预测了与生态福利观念相融合的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浩员 《海峡科学》 2007年8期 94-95页
【摘要】 差异化就是制造稀缺资源,就是制造"局部的供不应求",从而产生竞争优势.从生态位的视角去看,企业必须具有相称的位置并要发挥一定的功能.本文从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对企业的差异化战略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金宝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年7卷4期 536-537页
【摘要】 <篇首> 生态城市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高度和谐统一的载体.目前,全国已有30多座城市制定了"生态城市"总体规划,我省也编制了<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河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我市建设生态城市也势在必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红艳 刘恩山 《学科教育》 2002年10期 41-44页
【摘要】 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二年级的学生(13、14岁)在学习生态系统这一内容时所持有的错误观念.通过对比教学前与教学后学生概念改变的状况,分析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敏 甘小洪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23期 4-6页
【摘要】 为了解中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现状,对四川省成都市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生态意识处于中等认知水平,在生态行为、生态观念、生态知识、生态教育4个维度均存在一定不足.基于调查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培养中学生生态意识的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月枝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8期 240-242页
【摘要】 近年来伴随民众生态观念、健康观念的提高,传统的水产养殖正在向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模式转变.本文重点介绍水产健康生态养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世雄 陈军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2期 735-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4年10月随机抽取了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湖南、陕西六省市对5000余位国民做了环境态度问卷调查.了解我国民众的生态观念、制约因素、以及潜在的保护环境的动机.调查结果显示,91%的被访者感到我国环境已严重恶化,78%的被访者支持政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国 《西藏科技》 2014年6期 35-37页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把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建设提到了当今的重要议程,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总体各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今后相关部门与学术界研究的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娟 《新材料新装饰》 2014年11期 288-288页
【摘要】 生态建筑是研究建筑学进化的科学,将从根本上革新我们的建筑学观念,使我们熟悉生态原理,树立完整的生态观念。我们应该用生态的观点、从生态圈的角度考察我们的建筑类型。为此,提出了环境保护思想的建筑设计理念,从而增进对可持续性与生态建筑设计实践的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雪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年17期 276-277页
【摘要】 近年来,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我国城市低碳生态规划迫在眉睫,本文就新时期城市低碳生态规划研究的理念编制等进行了简单的解说分析,以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 5-9页
【摘要】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通过批判机械自然观和追溯反生态观念的文化系谱,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正确生态观不断被科学革命的新成果所印证,并为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三点重要启示:经济增长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淼 梁慧敏 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30卷5期 107-108页
【摘要】 <篇首>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整合传统德育之后的一种崭新教育范式.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学生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医学生是未来的人类生命的保护使者,培养其生态道德观念,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宇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7期 207-208页
【摘要】 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把人的生存与健康放在生态环境中去认识,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因此,了解、掌握、顺应四季的变化,"因时养生",是保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正常的重要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泽华 孙班军 等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3年26卷4期 379-384页
【摘要】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结合工业企业集团自身的特点,对工业企业集团生态工程的内涵、生态理念、生态规划、清洁生产与产品生态设计、绿色营销等理论等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指出:树立生态观念是工业企业集团实施生态工程的前提,科学的生态规划是工业企业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珊 刘敏 《医学与哲学》 2025年46卷12期 58-62页ISTICPKU
【摘要】 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分析中国传统音乐治疗"人与天地相参"的原则、"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的目的和"以情胜情调七情"的核心思想,探讨此疗法中的"取象比类"的审美推论、"游心于物之初"的审美想象与以"和"为核心的审美理想,突出揭示了此疗法与生态美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5年42卷4期 452-456页PKU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于全国教育大会指出了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统合关系,在此根本遵循之下,医学素养教育应是医疗与素养并重的跨学科教育.研究首先解析了医学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科学意涵,其次通过医学素养教育的内外分殊论证了其普适性与特殊性,再次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晶 《生物学通报》 2025年60卷3期 67-71页ISTICCA
【摘要】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章的教学实践中,创设真实探究情境,通过系列跨学科实践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责任意识,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琳轩 许韵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25年32卷2期 98-101页ISTIC
【摘要】 随着心肠轴概念的确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心房颤动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肠道生态环境及肠道屏障的失衡易导致房颤的发生发展,心—脾—肠互通,相互影响.三者通过经络相互传变,小肠淫毒于心,脾失健运心失养,土虚火衰等诱发心悸,因此本文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凌辉 《齐鲁学刊》 2025年3期 41-63页
【摘要】 若从长时段视野将中国近代医疗史置于历史学发展脉络下进行回溯,其研究不免存在"社会文化"取向的研究范式转变.当前医疗社会史研究的边际效应递减日渐凸显,具体表现为疾病史研究存在同质化倾向,对卫生观念的生成、转译与中西混融情节的呈现相对单一,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丽 邵丹玮 《中学生物教学》 2025年10期 8-13页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需要了解当地生态系统、开展保护当地环境的活动,教师需关注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如何利用跨学科的科学概念和学习方法设计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穗茸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6期 85-86,89页
【摘要】 本文以社区实践活动作为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通过群落构建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生态位的内涵及其季节性变化,帮助学生建立生态学时空观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对社区生态建设提出合理建议,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悦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2期 31-33,37页
【摘要】 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学科核心素养提出评价要求的背景下,情境化试题大量涌现.本文以"稻鱼鸭复合生态系统"为例,创设渗透生命观念的真实情境,构建体现科学思维的情境主线,将"情境—问题—任务"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单元整体复习课,以期提升学生运用所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珊珊 张翼凤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3期 52-54页
【摘要】 本文以"调查校园生态系统"为例,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四个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创设"寻找校园内松鼠的生活痕迹"的真实生活情境,融合地理、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展开调查,帮助学生理解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平 翟海英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2期 336-341页ISTICCSCDCA
【摘要】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古人长期诊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历经时代变迁,不仅没有没落,反而与时俱进,协同现代医学共同为患者减轻病痛.该理论的物质基础探索主要从实体结构、黏膜免疫、分子机制和微生态等方面进行.其中,基于微生态提出的"肠-肺"轴学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孟艳 秦合伟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4期 654-658页ISTICCSCDCA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于血管内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现为管壁变硬狭窄、弹性减退,但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当前,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丰度与数量失衡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因之一.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长兴 郭心怡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4年32卷3期 263-270页ISTICCA
【摘要】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致命阶段,因其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一直居高不下,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负担.肠道微生态(IM)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它是由数以万计的微生物寄居在人体的胃肠道内,这些微生物被统称为肠道菌群(GM).近些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洁 《生物学通报》 2024年59卷9期 27-29页ISTICCA
【摘要】 基于生态农业和生态修复2类真实情境,围绕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驱动性问题串联课堂教学,突破重要概念的学习,构建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型,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和迁移应用,有效落实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源咏琪 冯静茹 等 《生物学通报》 2024年59卷1期 89-94页ISTICCA
【摘要】 从系统观、动态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生命观念的视角,对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与环境》中"群落演替"的概念进行剖析,讨论人类活动与群落演替的关系,并对"群落演替"的概念教学从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提出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瑞 潘哲 《生物学通报》 2024年59卷11期 37-39页ISTICCA
【摘要】 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升理性思维,促进学生在认识生物学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提出"课内教学-课外延伸-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利用生态校园的资源实现高效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崇辉 焦夷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32期 4-6页
【摘要】 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向晚辈反向学习的文化模式,正引发家庭教育中父母权威的旁落,家庭权威的旁落引起父母权威的"难受"和"疼痛",这种现象亟须调整解决.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后喻文化视阈下父母权威的重构路径,即观念转变:涵养家庭教育生态;积极沟通:营造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伟 卢俊琛 等 《实验室检测》 2024年2卷2期 78-83页
【摘要】 为探索建设零碳实验室方案,开发低碳技术和寻求相关难题解决方案,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来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先进的技术及实践探索,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体系,扩大相关产业规模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本文所研究的检测实验室建设方案中运行阶段自主减排、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燕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36期 30-31页
【摘要】 中学生物学课程应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并渗透生态伦理教育.在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方法、目标中融入生态伦理,并通过创新评价的情境、方式、标准、过程等.形成相应的课程评价创新策略,符合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能加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金亮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3期 132-134页
【摘要】 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且对于猪肉的需求量和要求也不断提升,但传统生猪养殖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人们对猪肉的要求.因此,养殖人员必须要树立全新的生猪养殖观念,采用生态养殖的技术,确保猪肉的优质,使消费者能够吃得健康、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芳 朱磊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12期 61-64页
【摘要】 为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以"植株的生长"一节为例,采用逆向教学设计,从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课程知识的讲解,结合社会热点,避免说教形式的概念阐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敏婷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9期 6-8页
【摘要】 生态文明观的建立有利于学生提升社会责任素养,适应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考试评价体系.以"黄河生态环境的变迁"生态专题复习为例,从感知环境变迁、探寻黄土高原修复措施、认同修复成果、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等路径展开专题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生命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娟 姚杰 等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29期 73-76页
【摘要】 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生态学知识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开发,不仅能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学科教学提供新思路,也是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在"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中,通过让学生制订"幕府山复绿计划",促进学生利用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的方式建构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胜男 李洁 等 《医学与哲学》 2023年44卷8期 68-71页ISTICPKU
【摘要】 中医学吸收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天人合一"思想,获得从"关系"角度思考"天"与"人"的生态平衡机制的思想资源.研究中医"天人合一"生态平衡机制,需要分析天人之间的关联性、互动性和整体性关系,理解"天人"不是相互独立的元素,而是可以相互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