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38
- 129
- 61
- 29
- 18
- 1152
- 990
- 883
- 659
- 410
- 318
- 243
- 206
- 183
- 16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董柳含 许小菊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年47卷10期 1013-10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理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是一种模拟药物在人或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数学模型,集成了药物的理化和系统(生理)信息,能描述药物在靶组织器官中的经时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一志 申少磊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5年34卷7期 699-7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准确预测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对于成功开发新型药物至关重要,传统的药动学研究主要使用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但是由于动物与人体在结构和生理学方面存在着种属差异,致使动物实验对人体药动学的参数预测能力达不到预期.近年来,器官芯片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莹莹 邵佳琪 等 《中国药房》 2025年36卷8期 1013-1018页ISTICPKUCA
【摘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一类小分子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是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药物,代表药物有吉非替尼、达可替尼、奥希替尼等.临床治疗中,肿瘤患者若存在药物联用、肝肾损伤等特殊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杰 胡瑄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5年30卷5期 622-6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厄他培南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并分析不同剂量下的药动学/药效学指数f%T>MIC.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数据库,收集厄他培南理化性质及药动学参数,并在PKSim?软件中建立健康成年人模型,后外推至老年人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智慧 黄俊 等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61卷2期 255-2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瑞马唑仑对老年肺部分切除术病人手术应激反应、术后苏醒质量及拔管时间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3年12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肺部分切除术的90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在术中麻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涛 王文慧 等 《药学进展》 2025年49卷5期 373-381页ISTICCA
【摘要】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和阿立哌唑等,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同时也可用于治疗其他精神类疾病.抗精神病药一般按照固定剂量口服,但对于肝肾功能不全、高龄、儿童、孕妇和联合用药等特殊人群,其体内药物代谢可能会发生变...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药物相互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康 周素凤 等 《药学进展》 2025年49卷3期 208-218页ISTICCA
【摘要】 皮肤局部给药后,药物在皮肤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复杂,难以准确监测和研究.而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建模和模拟技术为皮肤药代动力学(derm...
【关键词】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皮肤药代动力学;皮肤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轶凡 杨舒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3年46卷7期 1620-1628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逐步迈向精准用药时代,对个体化药物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明确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了解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基于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的应用对于临床患者特别是特殊患者群体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常用的血药浓度预测模型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泽旭 赵楠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4年40卷2期 259-2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利托那韦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模拟利托那韦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对利托那韦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及药物相互作用(DDI)进行前瞻性预测.方法 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利托那韦的理化性质、PK、DDI相关参数和临床研究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丽娜 董吉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4年29卷11期 1288-12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预测不同程度肝损患者的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方法:整合伏立康唑理化性质、体外数据及肝损患者的生理解剖数据,建立不同肝损程度的伏立康唑生理药动学模型,并用临床数据来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预测不同程度肝损及不同CYP2C19基因型的患者伏立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凡 黄志伟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4卷11期 1414-14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以氯氮平-氟伏沙明合用为例,通过构建针对中国群体的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预测氯氮平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咏春 盛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4年38卷11期 872-8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肝肾功能受损患者等特殊人群在药物治疗中具有与其他患者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因此,在联合用药时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治疗方案优化和新药开发难度.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通过改变代谢酶、转运体活性和清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子衿 刘晓东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24卷9期 1408-1415页ISTICCA
【摘要】 视力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临床上倾向于使用侵入性较小的外用和全身给药方式治疗青光眼等眼部常见疾病.眼部许多的生理生化屏障包括泪液周转、角膜渗透、血-眼屏障等,限制药物在眼部的渗透与分布,造成眼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不明确,常用眼部房室模型来描述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芳 贾秋予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4年55卷3期 344-352页ISTICCSCDCA
【摘要】 采用GastroPlus?软件的口腔房室吸收转运(OCCAT)模型和高级房室吸收转运(ACAT)模型,结合马来酸阿塞那平舌下膜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试验结果,构建并验证了马来酸阿塞那平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乐 夏彬彬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3年39卷1期 127-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是可以定量研究人体或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探讨不同因素(如疾病状态、年龄等)对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可以预测人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浓度.常用的PBPK模型软件包括Gastro Plus、PK-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庆娴 龚菲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年48卷2期 152-1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细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而抗菌药物作为广泛应用的抗感染类药物,常与免疫抑制剂、抗肿瘤类药物等联合使用.由于存在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s),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共同给药仍然具有挑战性.近年来,基于生理的药动学(PBPK)模型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瑜 谢潘潘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3年39卷12期 1810-18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迫切需要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及方案.本研究就生理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在COVID-19 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在 2019 至 2022 年间发表了 33 篇关于应用 PBPK 模型研究治疗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乔希 管宴萍 等 《中国药房》 2023年34卷18期 2250-225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阿米卡星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方法 使用PK-SIM?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拟合和模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收集阿米卡星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药动学特性参数,结合软件内置人体模型建立成人PBPK模型并外推至老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健芬 张灿华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3年39卷11期 1662-16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母乳喂养是婴儿出生后喂养的最佳形式,对婴儿的健康发育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存在母亲用药导致婴儿出现毒性反应的病例,且大多数药物缺乏关于母乳喂养期间用药安全性的信息,这导致尽管很多药物可能是安全的,哺乳期女性仍然选择终止治疗或停止喂养.为了鼓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露花 黄叶真 等 《医药导报》 2023年42卷9期 1288-12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适当集总法对茶碱的全身生理药动学模型进行简化,并评估简化后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已发表文献中茶碱的全身生理药动学模型,采用模拟退火适当集总算法搜索最优的集总矩阵,将茶碱的全身生理药动学模型进行集总简化,并将集总简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许重远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3年39卷9期 1354-1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抗体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亲脂性差、膜通透性有限以及高度特异性等性质.其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区别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与淋巴器官密切相关,容易产生免疫原性.淋巴类器官芯片是以淋巴系统为基础、以微流控芯片技术为核心的微型细胞培养装置,是一种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旻 高宗真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3年21卷5期 428-4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替格瑞洛(ticagrelor,TIC)在中国人和欧洲白种人的群体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方法 通过文献获得TIC建模的参数,然后将这些参数整合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思 黄哲 《药学研究》 2023年42卷12期 1047-1050页ISTICCA
【摘要】 传统的仿制药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体外质量评价、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及人体内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评价.引入新的仿制药评价方法,可以替代难度大、试验周期长、成本高昂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本文介绍了新的仿制药评价方法,包括基于生...
【关键词】 仿制药;评价方法;基于生理学的药代动力学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旻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3年20卷2期 95-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奥格列汀生理药代动力学-DPP-4占有率结合模型(PBPK-DO),预测口服给药后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方法:通过文献获得奥格列汀建模的参数和肝、肾损伤人群的生理参数,建立PBPK-DO模型;采用临床PK和P...
【关键词】 奥格列汀;生理药代动力学-靶点占有率结合模型;DPP-4占有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笑弋 刘轶 等 《中南药学》 2023年21卷7期 1733-17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预测国产左羟丙哌嗪胶囊体外溶出特性及对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厂家产品的体外溶出结果拟合体内溶出释放曲线;采用Gastroplus 软件建立生理药动学模型;虚拟群体模拟预测制剂体外溶出特性以及对体内药动学的影响.结果 国产左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斗胜 姚兰 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3年31卷2期 97-103页ISTIC
【摘要】 目的:计算模拟国产阿奇霉素颗粒(Ⅱ)的幼儿药物代谢动力学(PK)参数并预测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常规溶出曲线实验拟合得到体外释放曲线,Gastroplus软件搭建生理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PBPK)模型,结合两者采用群体虚拟技术模拟国产...
【关键词】 生理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国产阿奇霉素颗粒(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广路 张文鹏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2年31卷4期 329-3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儿童药物研发和儿童用药越来越得到重视,非临床幼龄动物研究(juvenile animals study,JAS)作为儿科药物研发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由于儿童的生理发育、体内药物处置和药效毒理作用等方面与成人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其霖 黎文星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2年53卷2期 207-2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基于生理学的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建模策略预测晶型Ⅰ与晶型Ⅱ利福平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判断两者是否生物等效.对两种晶型利福平进行体外研究后,以大鼠静脉给药的药动学...
【关键词】 利福平;晶型;GastroPlu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彩凤 顾明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2年36卷5期 393-4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航天微重力对药物的药动学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导致不可预知的药效和安全性变化.迄今,人类对空间药动学的研究几近于零,空间上的用药仍然以地面用药规律为指导,药物体内过程的研究主要采用地面模拟实验来实现.本文主要综述目前国内外航天微重力环境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正 李新刚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年26卷11期 1215-12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MIPD)是通过数学建模与模拟技术,将患者、药物和疾病等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为患者精准用药提供依据.相较于经验用药,MIPD是一种基于患者生理、病理、遗传、疾病等特征制订给药方案的新方法、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舟 刘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年37卷6期 772-776,7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使用模型和模拟(M&S)有助于提高药品研发的决策质量和效率,为监管评估提供客观证据,通过应用实例、指南颁布和政策推动.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MIDD)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制药企业和监管机构的认可和支持.本研究旨在鼓励研究者认识和理解MIDD在药物...
【关键词】 模型和模拟;学习和验证;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妍妍 谢潘潘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年37卷20期 2853-28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可通过整合药物的制剂学信息、PBPK参数和生物的解剖学参数,模拟药物在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也可以将药代动力学数据进行体内外、不同种属、不同情形(年龄/疾病/用药模式)下的外推.其中,从临床前动物数据外推至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晗 刘晓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年26卷8期 889-9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是建立在机体生理学、解剖学、药物代谢和药物转运特性及其药物理化性质和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等基础上的.PBPK可以定量预测血浆和组织中药物和代谢产物浓度;病理状态下药代动力学;研究特殊人群中药代动力学;基于动物数据...
【关键词】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药物代谢酶-转运体联盟;体外-体内关联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1年46卷3期 177-1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固体口服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如何评价仿制药与参比制剂体外溶出曲线差异对生物等效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化药制剂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No.2015ZX09303001-001)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典型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珅 张致豪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年37卷19期 2695-26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依达赛珠单抗的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探讨年龄和肾功能障碍对依达赛珠单抗逆转达比加群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收集依达赛珠单抗相关的药代动力学(PK)参数和临床试验数据,利用MOBI软件建立其PBPK模型并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莉 杨公炜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年37卷4期 487-4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作为药代动力学的新兴工具,可以有效用于表征各种情况下由基因组学多态性导致的体内药动学变化.本文介绍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在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基本原理并讨论其适用性,从I相代谢酶、II相代谢酶和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角度总结了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李思泽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5期 382-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源性肝损伤作为引起上市药物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已为新药研发和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重点考察的安全性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模型也开始逐渐用于化合物肝毒性的预测和判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药物是否产生肝毒性与药物的化学结构、体内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苗 刘倩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年26卷12期 1426-1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食物对药物暴露的影响可能增加对创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失误的风险,因此通常创新药早期临床开发中应在多次给药剂量递增(MAD)试验前完成探索性食物影响研究.随着口服吸收生理药动学模型对食物影响预测能力的提升,本研究室提出基于口服吸收生理药动学...
【关键词】 食物影响;口服吸收生理药动学模型;临床试验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钰洁 张心玉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年26卷11期 1309-1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PB-PK model)是利用数学模型对血流在全身器官的循环情况进行模拟,定量描述药物在机体内的行为特征的手段.将PB-PK模型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迪 张娟 等 《药学研究》 2022年41卷3期 195-201页ISTICCA
【摘要】 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软件模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构建模型,模拟机体生理或病理环境,用以预测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本综述概述了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海燕 刘文芳 等 《中国医药》 2022年17卷5期 745-74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并验证胺碘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DEA)的复合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进而预测胺碘酮和DEA在健康人体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和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胺碘酮和DEA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夫 王子诺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年53卷8期 1112-1120页ISTICCSCDCA
【摘要】 生理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建模综合了药物理化性质、处方因素和生理因素,是研究药物动力学行为的重要工具,能模拟和预测药物的体内命运,分析众多参数对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 高婕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19卷7期 717-720,73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对头孢唑林钠的有效性水平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 建立头孢唑林钠的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文献数据进行验证,计算相应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简称"药时曲线"),结合本品种的抑菌活性特征,采用相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 高婕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19卷7期 708-7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对青霉胺片治疗威尔逊病的有效性水平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 建立青霉胺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文献数据进行验证,计算相应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结合青霉胺对于Wilson病的有效性特征,采用恰当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海燕 李静 等 《中国医药》 2022年17卷7期 1061-1064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结合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胺碘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对心肌细胞hERG通道和动作电位的影响,评价其体外心脏安全性.方法 基于复合PBPK模型预测胺碘酮、去乙基胺碘酮在人体心肌药动学曲线.选用模型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莉 李思泽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年22卷12期 4147-41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是一种基于解剖生理学信息和药物的理化特征,模拟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的数学模型.本文就运用PBPK模型开展的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祥晖 王宏洋 等 《中国环境科学》 2022年42卷5期 2370-2378页
【摘要】 应用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预测苯并(α)芘(BaP)暴露的人体内部剂量,基于贝叶斯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MCMC)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和优化,最后运用已优化的模型对BaP内暴露基准值进行推导.研究发现,基于贝叶斯的MCM...
【关键词】 苯并(α)芘;贝叶斯统计;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斗胜 王晨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9年28卷5期 536-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预测国产不同头孢拉定颗粒体外溶出特性及对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厂家产品的体外溶出结果拟合体内溶出释放曲线;采用Gastroplus软件建立生理药动学模型;虚拟群体模拟预测制剂体外溶出特性以及对体内药动学的影响.结果:目前国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斗胜 王晨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9年28卷19期 2347-23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预测国产不同口服苯唑西林钠体外溶出行为差异对质量与疗效的影响,并分析工艺合理性.方法:采用体外相似性溶出实验分析制剂的体外溶出差异,采用Gastroplus软件建立生理药动学模型(PBPK),利用威布尔函数,拟合体内释放曲线;通过与实...
【关键词】 生理药动学模型;体外生物相似性溶出评价;口服苯唑西林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 胡昌勤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9年28卷18期 2268-22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建立并验证阿莫西林在人体内的生理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用于阿莫西林胶囊溶出度方法的评价研究.方法:通过溶出特征曲线优化,建立并优化PBPK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