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8
- 6
- 9
- 6
- 5
- 3
- 2
- 13
- 7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秀兰 石慧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0年26卷8期 813-8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微囊藻毒素-LR(简称MC-LR)多克隆抗体,并将其应用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MC-LR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免疫自制免疫原MC-LR-KLH,制备多抗.将所得抗体应用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基于L-半胧氨酸自组装技术和纳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纯 《卫生研究》 2021年50卷1期 168-1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便携式生物传感器可以对病原菌进行快速检测,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效率远高于传统检测手段.其中基于生物活性元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检测灵敏度更高,并且生物活性材料具有选择性广、活性强,可与换能器相互联系等特点,已被越来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汪泽 黄依心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8年45卷10期 1855-185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快速、灵敏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纤维素金滤膜为基底电极,将鼠抗HBsAg单克隆抗体包被其表面,制备HBsAg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检测乙肝患者和正常人...
【关键词】 纸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长 苏会岚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年38卷22期 2444-2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铂与石墨烯纳米复合物(Pt@GR)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方法 在洁净的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一层壳聚糖与Pt@GR的复合物,通过共价作用将纳米金固定在电极表面,进一步固载甲胎蛋白抗体制得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燕凌 张辉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6年37卷12期 1533-15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基于AgI模拟酶纳米材料的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对血清样品中的癌胚抗原(CEA)进行高灵敏检测.方法 合成一种壳聚糖修饰的碘化银(CS-AgI)纳米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对合成的CS-AgI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广英 马超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0年44卷1期 58-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为改善已有免疫传感器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生物敏感元件的固定化方法 及其生物活性的保持,研制壳聚糖(CS)-SiO_2杂化膜酶免疫传感器,并对研制的新型传感器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S-SiO_2杂化膜,将辣根过氧化物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睿 董世彪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4年32卷3期 196-1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检测对象,建立一种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用于流感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和临床初步筛查.方法 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捕获抗体修饰于丝网印刷电极(SPCE)表面,与抗原结合后,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丝网印刷电极(SP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钰 刘仲明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16期 3166-3168,3197页ISTICCA
【摘要】 联合检测几种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纳米技术、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微流控技术以及丝网印刷术的迅猛发展,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微微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4年
【摘要】 巨细胞病毒是感染孕妇、免疫疾病患者和移植患者的危险因素,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对优生优育、移植成功有着重要意义.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是活动性感染的早期标志物,检测其可早期诊断病毒感染.本研究基于铂钯修饰后的碳纳米角与过氧化物酶的多重催化过氧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金晶 导师:张升晖 湖北民族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金属纳米材料(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铂纳米粒子)和碳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超强的导电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免疫传感器中.将这些纳米材料经功能化复合后形成的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丽华 导师:张玉忠 安徽师范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癌症的诊断、治疗与预后与肿瘤的分期状态密切相关,越早诊断预示着预后越理想.而肿瘤的分期状态又与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密不可分.因此,准确而灵敏地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肿瘤标志物的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免疫分析法,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荣勤丰 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 2015年
【摘要】 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和生物相容性好的纳米材料是提高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条件[1-2].本文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吡咯水凝胶,该凝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三维网状结构.将聚吡咯水凝胶与纳米金颗粒复合,并用于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无标记型电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志敏 导师:马占芳 首都师范大学 化学 物理化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能,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其它化学传感器提供了一个优异的传感平台.本论文基于聚邻巯基苯胺、聚邻苯二胺/金、聚(乙烯基二茂铁-邻巯基苯胺)/金等材料,构建了以聚邻巯基苯胺为基底的癌胚抗原(CEA)电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潇月 导师:魏琴 济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免疫传感器因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等优势而得到广泛研究.近年来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性能的可控性逐渐被应用于免疫传感领域,并获得一定的研究进展.(一)一种基于三重核壳金@钯@铂纳米粒子(Au@Pd@Pt NPs)构建的新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汤娟 导师:唐点平 福州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癌症的诊断、判断预后、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和电化学传感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成本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等,已成为肿瘤标志物检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贾新乐 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 2013年
【摘要】 在临床癌症诊断中,开发灵敏的标志物检测,对于早发现和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1-3].由于进行单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通常限制了其诊断的价值,构建一种简单有效的能同时进行多种标志物检测的传感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制备了石墨烯和铂的复合物,并用于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华峰 导师:唐点平 福州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肿瘤标志物是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者宿主对肿瘤反应性的一类物质.在诊断、判断预后、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检测肿瘤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成本低、快速、灵敏度高和灵活便携等优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宗耘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正>以沙丁胺醇(SAL)与莱克多巴胺(RAC)为代表的β2-受体激动剂,俗称"瘦肉精",可显著提高瘦肉率.但是其使用后易残留,且具有一定毒性,近年来已多次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所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江小丽 导师:张文 华东师范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将电化学传感技术和免疫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识别过程中产生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抗原或抗体的定量测定.该法具备众多优良性质,不仅具有电化学分析方法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分析法的高选择性,而且具有分析速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玲 导师:王海燕 安徽师范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近年来,对疾病相关标志物的灵敏检测引起了现代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广泛兴趣.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建立的免疫分析方法成为定量检测疾病标志物的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因为该方法中免疫反应分子之间高的特异结合性,能大大减小干扰.与放射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平 郑峻松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0年33卷3期 282-2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传感器,以其鉴定物质的高度特异度、敏感度和稳定性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生物工程、化学制药和临床诊断~([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胜忠 邹立娜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42卷10期 841-8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膀胱癌标志物核基质蛋白22(NMP22).方法 方法学建立与验证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20名对照与20例膀胱癌患者的尿液对方法进行评价.采用还原性氧化石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凡飞 刘飞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年40卷1期 76-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单壁碳纳米角(single-walled carbon nanohorns,SWCNHs)与空心纳米铂链(hollow Pt chains,HPtCs)复合物(SWCNHs@HPtCs)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方法 将单壁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舒婷 周子琦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9期 70-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磁小体(Bacterial magnetosomes,BMs)是由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MTB)合成的用于在其水生栖息地中进行地磁导航的专用细胞器,由外部的脂质双层膜和内部的磁性纳米晶体组成.其具有粒径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晶慧 于洪伟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7年40卷11期 894-8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因其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性能,可在床旁检测和快速诊断中发挥较大作用.本文简述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和优势.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肿瘤标志物、心肌标志物、激素、致病菌、病毒和自身免疫性抗体等生物分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凤海 荣胜忠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8年35卷8期 741-744页ISTICCA
【摘要】 随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使用,农药残留问题不容忽视.该文对近年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光谱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并对其进行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大平 史惠强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年23卷12期 1373-1376,1383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快速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分泌蛋白抗原85B(Ag85B)免疫电化学检测方法.方法 先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电沉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娜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使用氧化还原探针修饰的氧化石墨烯(GO)作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探针,一般采用先将GO还原,然后通过静电或π-π相互作用复合氧化还原探针两步完成[1].GO的还原一般采用水合肼等高毒性物质,并且GO在还原过程中会产生不可逆团聚,而对下一步修饰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鞠熀先 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肿瘤疾病的诊治迫切需要更方便、快捷、灵敏和价廉的分子诊断方法.近两年来,我们围绕这一需求开展了肿瘤标志物免疫检测的临床意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和免疫分析新方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方法、免疫检测芯片研制和多通道免疫传感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