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8
- 13
- 1
- 40
- 14
- 13
- 10
- 7
- 35
- 26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涵旭 王嘉豪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年40卷12期 919-9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大鼠全胸照射(WTI)后早期血浆代谢特征的变化,为寻找非均匀局部照射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以及揭示辐射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和WTI照射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考...
【关键词】 电离辐射;代谢组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傲男 徐静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年35卷1期 45-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对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NeuroD与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蛋白(NeuroD-EGFP融合蛋白),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NeuroD-EGFP融合蛋白的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霞 战景明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20年47卷1期 118-120页ISTICCA
【摘要】 外泌体是由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由双层磷脂膜组成的囊泡[1].外泌体中的功能蛋白组分及核酸组分使其可能成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的一类重要载体[1-4].近年来,外泌体在临床疾病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参与肿瘤的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序珉 郑辉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8年28卷1期 49-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辐射损伤阶段细胞内外SOD、GSH-PX、CAT和MDA的改变.方法 36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采用60Co γ射线照射0.4、0.8、1.6、3.2、6.4 Gy诱导辐射损伤模型.受照后1和21 d对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辉 甄荣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7年27卷6期 546-5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受照剂量辐射损伤对细胞内外一氧化氮(NO)含量、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对CD大鼠进行0.4、0.8、1.6、3.2和6.4 Gy照射,制作辐射损伤模型.对不同阶段受照组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殿俊 马娅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9年28卷6期 606-608,6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剂量照射引起人外周血miRNA-150表达的差异,从而探讨miRNA-150在机体辐射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将采集的静脉血分别给予0.5、1、2、4、8Gy剂量照射,并设置对照组.照射后将血样接种于含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刘玉龙 等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9年43卷2期 119-124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一起辐射探伤事故中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临床表现、外照射剂量估算及医学处理的总结,探讨事故成因及后果,为今后类似实践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疑似受照人员6名,结合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双着丝粒+环”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忠民 刘波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7年26卷2期 254-2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综述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检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和资料查询,分析比较现有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检测技术优缺点,追踪前沿进展.结果 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有流行病学调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显示出积极的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倩如 李海涛 等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6年40卷5期 394-402页ISTIC
【摘要】 辐射防护药物能减少辐射损伤,促进损伤恢复,与细胞因子等大分子药物相比,小分子辐射防护药使用方便,没有潜在的免疫原风险.笔者汇总了硫醇类化合物、天然抗氧化剂、氮氧自由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几类不同的辐射防护药物,对其辐射防护效果以及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璐 孟爱民 《生命科学》 2015年27卷2期 161-167页ISTICCSCD
【摘要】 HSC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能力.电离辐射通过诱导HSCs细胞死亡使HSCs数量减少、诱导HSCs衰老引起HSCs自我更新能力的改变,以及诱导HSCs分化异常进而损伤HS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伟波 赵雨杰 等 《免疫学杂志》 2014年30卷10期 930-93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淋巴细胞各亚群的辐射效应及对低剂量辐射的适应性反应.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分离和识别各淋巴细胞亚群,应用ConA激活淋巴细胞,3H-TdR掺入实验反映淋巴细胞被激活后的DNA合成功能或流式细胞仪分析各亚群在外周血中的百分率变化.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蕾 王水明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2年30卷3期 233-23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广播、电视、通信、交通运输、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工业、科研、医疗设备的大量增加和各种家用电器的日益普及,微波、电磁脉冲、极低频电磁场、静电磁场等非电离辐射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一定剂量的上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C.Richard Conti 丁荣晶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39卷2期 97-1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Imaging has been a wonderful addition to diagnosing cardiac and other non-cardiac problem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h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嵘 张士猛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1年31卷5期 511-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Tip60对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siRNA和Tip60乙酰转移酶抑制剂漆树酸,抑制U2OS细胞中Tip60的表达或乙酰转移酶活性;用克隆形成率分析细胞对60Co γ射线的敏感性;采用γ-H2AX原位免疫荧光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仕香 王治东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1年31卷1期 106-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Toll Like Receptor家族(TLRs)是一类介导微生物先天免疫的受体家族.1996年Lemaitre等[1]首先在果蝇体内发现了Toll蛋白,在果蝇体内研究发现该蛋自在真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哺乳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铖铖 孙秀锦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11年27卷10期 1263-12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因组启动子甲基化谱及DNA甲基化酶1(DNMT1)表达量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各组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小鼠接受4Gy60 Co-y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后,均眼...
【关键词】 60Co-γ射线;DNA甲基化;甲基化DNA免疫沉淀-芯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善收 张茂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1年27卷1期 90-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创伤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特别是严重创伤病情危重、复杂,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能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成为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1],在创伤救治中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尤为重要.根据国际创伤救治的规范程序和大量的实践证明,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剑平 杨仲田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年30卷4期 430-4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壳聚糖是从甲壳类动物、蘑菇及细菌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类生物活性物质,有明显的消除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电离辐射损伤的作用.它可明显提高动物的存活率,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1,2].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辐射防护药物的筛选、配伍等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琳娜 郭志伟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年15卷11期 1201-1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唐古特大黄多糖组分1(RTP1)对电离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辐射对照组(irradiationcontrol,IC)、RTPl低剂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巍巍 王雪峰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年30卷4期 426-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耳蜗毛细胞的损伤情况,探讨山莨菪碱对耳蜗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健康豚鼠50只随机分成3组,健康对照组10只,单纯照射组和药物防护组各20只,每组观察20耳.各组豚鼠行听觉脑干反应(ABR)阈值测定后,对药物防护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福 李百龙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6期 641-6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预处理对体外人淋巴母细胞AHH-1和肠腺上皮细胞HIEC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原花青素预处理对γ射线照射后 AHH-1、HIEC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V/PI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专华 崔秀玲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1年20卷4期 433-435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以便改进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损伤,进一步提高我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方法 依据卫生部第23号令《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我市669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对其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清 董伯森 等 《职业与健康》 2011年27卷16期 1816-18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准确评价邯郸市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损伤状况,探索职业性慢性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法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法,利用χ2检验分别对放射组工作人员与对照组人员、男女放射工作人员及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及工业探伤不同工种放射人员之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农 王良群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1年20卷3期 383页ISTIC
【摘要】 眼晶状体是对放射线较敏感的组织之一,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眼晶状体的变化是判断人体受到电离辐射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1].大剂量照射后,眼晶体损伤不可恢复,形成电离性白内障已得到肯定.长期小剂量(吸收剂量小于1Gy照射),其对晶体损害以远期效应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俐娜 白炳林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09年18卷2期 16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以其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层面成像、无电离辐射损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MRI装置可产生极低频磁场和高频电磁场[1],特别是极低频磁场较大,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已将极低频磁场确定为人类可疑致瘤原.为保护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髙明泽 导师:胡素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能越来越多的应用至医疗、军事、科研、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使得人们接触到电离辐射环境的风险大幅增加,而当短时间内照射剂量大于1 Gy就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急性辐射损伤(acute radiation inj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辉燕 李敏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年39卷9期 899-90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提取物对60 Coγ电离辐射损伤小鼠的脾脏组织蛋白质差异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60Coγ射线照射昆明种小鼠构建电离辐射损伤模型.运用iTRAQ联合LC-MS/MS技术对小鼠脾脏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采用DAVID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宇 王平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年38卷8期 635-6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敏感组织器官造成损伤.目前,常用于评价慢性低剂量电离辐射所致辐射损伤的主要细胞遗传学指标是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本文对国内外放射工作人员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所致细胞遗传学效应的调查和研究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佳铭 和生辉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年39卷11期 1188-1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子氢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高水平小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精原细胞系GC-1 spg细胞分为对照组、加氢组、4 Gy照射组、4 Gy照射加氢组,在各组细胞处理后24 h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72只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舒敏 张龙江 《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97卷43期 3438-34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些年来CT检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人们对辐射损伤也越来越关注.X射线可诱发多种类型DNA损伤,包括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单链断裂、碱基损伤、缺嘌呤或缺嘧啶位点、糖基损伤和DNA蛋白交联等,其中以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菊 杜长虹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7年39卷8期 724-7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损伤小鼠血小板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8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未辐射对照组(PBS)、未辐射给药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晓丹 薛晓蕾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7年37卷5期 327-3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富氢水对辐射诱导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C57BL/6小鼠根据体重分层随机区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富氢水组、照射组、照射+富氢水组,共4组,每组8只.富氢水组和照射+富氢水组小鼠于照射前5 min至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丰萁 马得勋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7年35卷12期 953-9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辐射损伤是由电离辐射所致的急性、慢性或迟发性机体组织损害.电离辐射(如X线、中子、质子、α或β粒子、γ射线)可直接或通过继发反应损害组织.损伤程度与细胞的愈合或死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1-3].成年机体各种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与其功能有密切联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510-5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过去的40年中已显著降低。这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治疗策略的改进、无创性心血管成像等的应用有关。特别是,心血管CT成像正逐步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精确诊断和危险度精细分层方向发展,已取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少东 周炳凤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年9期 704-7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电离辐射。尤其是经桡动脉途径,由于其操作路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放射时间增加,以及更加靠近射线源等,因此,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具有导致患者和术者接受电离辐射剂量增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曹建平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年32卷4期 439-4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小肠属于自我更新迅速的组织,对电离辐射十分敏感.全身放射性损伤(如核爆炸和核事故发生时)以及腹盆腔局部肿瘤放疗等都可引起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但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以往研究多关注电离辐射后肠道的形态学改变,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深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云 杜丽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年32卷4期 436-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定剂量的辐射,包括电离和电磁辐射,均能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损伤.在电离辐射损伤效应中,机体的造血和免疫系统等均具高度辐射敏感性,大剂量电离辐射甚至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而在电磁辐射损伤研究中,机体神经、生殖和免疫系统均为辐射敏感器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传丰 杨彦勇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32卷4期 364-3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电离辐射对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和辐射致免疫抑制的机制.方法 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诱导造血干细胞产生DC,给予0、10、20、30 Gy γ射线照射,并于照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辉 张文众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年30卷4期 434-4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辐射可造成生物体多种损伤,甚至诱发癌变.电离辐射除通过能量传递直接作用外,还能通过辐射分解反应产生包括活性氧在内的多种自由基间接产物对生物体造成损伤.近年研究表明,辐射损伤DNA所形成的多种碱基加合物可能是致DNA氧化损伤的关键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萍 涂彧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年30卷6期 639-6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大鼠神经干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进行培养,用免疫荧光法进行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后,用含有不同浓度硫酸镁的培养基培养神经干细胞,选择出硫酸镁的合适浓度为1.25 mg/ml.将神经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王彬 等 《卫生研究》 2009年38卷5期 612-6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五味子粗多糖对受X射线照射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小鼠照射前胃肠道给予五味子粗多糖,照射后第3天将小鼠处死,测定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400mg/kg五味子粗多糖可明显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新华 刘月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9年29卷1期 30-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FP)]在鼻黏膜辐射损伤中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豚鼠50只,随机均分至对照组和用药组.用医用直线加速器6 MY X线进行鼻部5 Gy照射,1次/周,共3周.照射完成后第2天用药组豚鼠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燕 袁德晓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9年29卷4期 449-4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电离辐射的适应性反应发现于1984年,在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照射时发现,小剂量辐射的预先处理能使机体对随后的大剂量照射产生适应性,减轻了辐射损伤;随后,适应性反应在其他种属的哺乳细胞中也不断被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莹铧 司维柯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1卷3期 205-2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辐射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系L929生长及CCNI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CCNI基因与辐射损伤的关系. 方法 体外培养L929细胞系,以4 Gy60Coy射线照射为辐射组,并设对照组,MTT法测细胞增殖变化,平板克降形成实验检测克...
【关键词】 辐射,电离;细胞系,L929;Cyr61/CCN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美娟 李培平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8年28卷4期 4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一氧化氮(NO)是一种第一和第二信使分子,在体内NO是由L-精氨酸(L-Arg)与O2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下合成的.机体受到一定的应激因素作用后,体内诱导型NOS的合成增加,进一步导致NO的含量增加.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时,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京 朱才众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7年27卷5期 430-4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辐射损伤对巨核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调控因子IL-3及其受体(IL-3Rα)表达的变化.方法 利用MTT法检测辐射损伤后Dami细胞的增殖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用RT-PCR方法检测辐射后Dami细胞I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爱琴 郑文龙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7年27卷5期 508-5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CT具有操作简单、成像快、密度分辨率高等特点,但是其电离辐射损伤问题也日益受到放射学家们的重视.笔者通过改变扫描剂量对模拟患儿头颅的水模和患儿头颅进行扫描,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患儿颅脑检查中的意义和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锋超 粟永萍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7年27卷5期 511-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小肠属于快速自我更新组织,隐窝细胞对细胞毒性损伤十分敏感,全身放射性损伤(核爆炸、核事故所致)以及腹部肿瘤局部放射治疗等都可引起肠道粘膜屏障受损和吸收功能障碍.另一方面,小肠上皮有独特的组织学结构,隐窝前体细胞区和绒毛分化细胞区有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爽 曹建平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6年26卷4期 334-3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60Co γ射线照射前、后,BRCA1、RAD51蛋白在GM、ATM+AT、AT细胞中的 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M、ATM+-AT、AT细胞在0和10Gy60Co γ射线照射后,BRCA1、R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晓玲 吕秋军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6年26卷4期 366-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辐射防护药的基本含义是受电离辐射作用前应用能够减轻辐射损伤的药物.1949年开始对其研究之后辐射防护药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太空、核恐怖及军事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