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9
- 63
- 1
- 8
- 3
- 1
- 1
- 149
- 96
- 31
- 29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闫丽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4年25卷3期 97-9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查明电镀废水对周围居民饮用井水铬污染及其变化情况.方法:现场调查生产工艺、原料及耗量、废水Cr6+排放量及对居民饮用井水污染情况.Cr6+检测方法采用二菜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结果:该厂含Cr6+废水对地下水污染半径超过1000m,污染...
【中文期刊】 薛山涛 薛文山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9年16卷1期 31-32页 ISTICCA
【摘要】 为了解电镀废水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对某电镀厂周围地下水、土壤、小麦、白菜、蕃茄及人群血、尿、发中Cr6+水平沿厂址所在区地下水流向的上、下游布点共4个地区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下游方向的地下水、土壤、小麦、白菜和蕃茄均受到Cr6+污染,距厂...
【关键词】 电镀废水 铬(Cr6+)健康 血 尿 发;
【中文期刊】 刘敏杰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8卷6期 63-65页
【摘要】 电镀废水的处理问题尤其是重金属的去除问题备受关注.电絮凝对含铬镍电镀废水的处理有很好的效果,实验表明:随pH值的增大,镍的去除率在pH值大于4以后稳定在90%以上,而铬的去除率则在pH4-8时保持在80%以上,当初始pH大于8时,铬的去除率...
【中文期刊】 谭宏承 潘涌璋 等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3年44卷6期 19-23页
【摘要】 采用高压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某电镀厂的电镀废水,考察了高压脉冲电絮凝设备对Cu2+、Ni2+、CN-和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絮凝技术对电镀综合废水的处理效果显著,Cu2+、Ni2+、CN-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
【中文期刊】 王风贺 王国祥 等 《水处理技术》 2011年37卷10期 100-102页
【摘要】 以XMT作为重金属离子捕集剂,进行了电镀废水Cu2+的捕集研究,探讨了XMT加入量、pH、絮凝剂加入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u2+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XMT加入量2.0mL、pH=3~12、质量分数为0.01%的PAM...
【中文期刊】 程梅粉 张小龙 等 《工业水处理》 2010年30卷2期 31-34页
【摘要】 利用气浮-生化-混凝沉淀工艺对电镀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浮处理在减轻后续接触氧化反应器的运行负荷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工艺的抗冲击能力.COD去除率随气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气浮时间...
【中文期刊】 陈玲娜 胥丁文 等 《工业水处理》 2010年30卷10期 60-63页
【摘要】 利用从重金属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混合菌种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实验考察了pH、菌种投加量、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混合菌种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其最佳的处理条件为:pH=6.0,反应时间20 min,微生物投加量...
【中文期刊】 马前 包樱 《工业水处理》 2008年28卷5期 48-51页
【摘要】 探讨了用环境生物技术与化学絮凝沉淀组合的工艺处理电镀园区两种电镀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废水中的铜、铬、镍、锌、氰根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9.9%、100%、99.9%、100%、49.5%(出水中除氰根为1.05 ms/L以外,其他重金属质量...
【中文期刊】 曾炜 陈楷翰 等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26卷4期 67-70页
【摘要】 当二氧化硫脲用量是还原Cu2+为Cu与还原Cr6+为Cr3+理论值总和的两倍时,使用二氧化硫脲在石灰饱和溶液(pH≈12.8)、沸腾条件下处理铜铬电镀废水,废水中Cu2+从31 mg/L降为0.4 mg/L,Cr6+从23 mg/L降为0....
【关键词】 铜铬电镀废水; 二氧化硫脲/Ca(OH)2-铁氧体法; Ca(OH)2;
【中文期刊】 孙和和 刘鹏 等 《生态环境》 2008年17卷1期 64-69页
【摘要】 采用垂直流-水平潜流复合人工湿地对金华清湖电镀厂排放的电镀废水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复合人工湿地对电镀废水的深度净化效果,并对复合人工湿地在低(30 cm·d-1)、高(55 cm·d-1)水力负荷条件下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试验,探讨水力负荷...
【中文期刊】 骆巧琦 陈长平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45卷z1期 277-280页
【摘要】 用正交实验分析温度、金属浓度等因素对3种藻粉(小球藻粉、螺旋藻粉、海带粉)吸附电镀废水中重金属(Pb2+、Cu2+ 、Zn2+)的影响,同时比较活藻和藻粉对重金属的吸附量.研究结果表明:藻粉和活藻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量顺序均为Pb2+》Cu2...
【中文期刊】 周菊峰 黄兰芳 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36卷2期 253-256页
【摘要】 在pH值为1.0 的HCl溶液中,采用CL-磷酸三丁酯(TBP)萃淋树脂分离富集Cr(Ⅵ)和Cr(Ⅲ),并用对氨基-N,N-二乙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54 nm处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3...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萃淋树脂; 对氨基-N,N-二乙基苯胺;
【中文期刊】 严进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36卷2期 91-94页
【摘要】 用三氯甲烷作萃取剂,无水乙醇作分散剂,依据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与铬(Ⅵ)能形成紫红色可溶性络合物,建立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铬(VI)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分散液液微萃取富集条件和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参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铬(Ⅵ)质...
【中文期刊】 屈艳芬 叶锦韶 等 《生态科学》 2006年25卷4期 335-33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了复合生物吸附剂FY01和活性污泥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铬的生物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和缓慢吸附两个阶段.FY01具有良好的吸附稳定性,对废水的pH适应能力强,当pH=2.5~6时,10 g.L-1FY01和5 g.L-1污泥...
【中文期刊】 谢瑞文 《生态科学》 2006年25卷3期 285-28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状态有关,六价铬是电镀含铬废水中的主要特征污染物.综述了电镀废水中六价铬污染相关研究的近期进展.分析了水体中六价铬污染主要来源,介绍了水体中六价铬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概况,包括六价铬被水生生物吸收后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分布状况...
【中文期刊】 檀笑 屈艳芬 《生态科学》 2006年25卷5期 450-45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年产汽车铝合金轮毂200万只,每天产生酸性废水80 m3、碱性废水524 m3、含锌含铜废水181 m3、含铬废水48 m3和含镍废水40 m3,生产废水总产生量为873 m3·d-1.废水总镍、总锌、总铬、总铜、pH、...
【中文期刊】 叶锦韶 尹华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年26卷3期 401-405页 ISTICPKUCA
【摘要】 研究了掷孢酵母(Sporobolomycetaceae sp.)对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废水的pH值和菌体的培养时间是影响该废水生物吸附的重要因素,适宜的pH为3.5~5.3;培养时间为55~72 h.活性污泥的联合使用能有...
【中文期刊】 钱晓薇 陈荣莉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3年19卷11期 1335-133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电镀厂的生产用水、未处理的生产废水以及已处理水对蚕豆胚根根尖的细胞遗传学毒性效应.方法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方法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电镀厂的生产用水、未处理的生产废水以及已处理水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
【中文期刊】 孙杰 李爱英 等 《浙江化工》 2020年51卷6期 44-46页
【摘要】 简要叙述了电镀废水的产生、危害、分类及处理的工艺流程,介绍了电镀废水处理的传统方式和新型工艺,为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中文期刊】 李晓宇 杨桂芳 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2卷1期 58-61页
【摘要】 以具鞘微鞘藻(Microcolus vaginatus)为实验材料,探究了其最适的生长温度以及不同温度下对电镀废水中金属铜、锌和铬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具鞘微鞘藻最适生长温度是30℃,它对三种重金属离子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30℃时去除...
【中文期刊】 刘裕华 戴江汇 等 《广东化工》 2019年46卷15期 9-12,25页
【摘要】 本文以六价铬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稀释度(蒸馏水和电镀废水的体积比)、pH、培养时间三因素对蜡状芽孢杆菌ZW1去除有机物效率的影响,先优化去除条件再对二次回归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优化结果预测稀释度为1∶1,pH值为9,培...
【中文期刊】 周梓楠 周洁 《化工设计通讯》 2019年45卷7期 188-188,213页
【摘要】 壳聚糖是甲壳素最重要的衍生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它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征,在化妆品、制药、生物技术、废水处理、食品科学、造纸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壳聚糖的性质进行研究,并采用壳聚糖对电解液中的...
【中文期刊】 白璐 白静 《电镀与环保》 2018年38卷5期 58-60页
【摘要】 分别采用Fenton法及氢氧化物沉淀-Fenton法对模拟电镀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单独采用Fenton法处理模拟电镀废水,当废水pH值为3、Fe2+与H2O2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虽然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1.6%,但Zn2+...
【中文期刊】 李永峰 曲震 等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28卷3期 297-301页
【摘要】 为了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不同阳极电极面积下产电效率和废水处理效果,分别制作面积为25、50和75 cm2的阳极电极与面积为50 cm2的阴极电极,以啤酒废水作为阳极基质,合银电镀废水作为阴极电子受体,构建双极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果表明:阳极...
【中文期刊】 刘金涛 贺述柒 等 《实用预防医学》 2003年10卷2期 247-247页 ISTICCA
【摘要】 通过污染源调查、地下水源污染调查和污染区村民体检,证实是一起由化学试剂和金属制品厂含苯胺、铬废舷水渗漏引起地下水源污染的事故.
【中文期刊】 范银苹 李杉 等 《色谱》 2012年30卷8期 827-831页
【摘要】 建立了一种可视化的、利用移动中和界面离线富集-毛细管电泳检测电镀水中痕量重金属离子的新方法.在该富集系统中,阳极电解液为2.1 mmol/L HCl-98 mmol/L KCl-痕量重金属离子,阴极电解液为4.0 mmol/LNaOH-96...
【中文期刊】 黄其祥 胡衍华 等 《广东化工》 2010年37卷4期 128-130页
【摘要】 目前国内的电镀废水中主要有含氰废水、含重金属废水、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四大类,主要来源于电镀清洗过程和报废电镀液,它们具有毒性大、难治理等特点.针对各种电镀废水的性质,国内通常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处理,这些处理方法的原理...
【中文期刊】 康新平 陈坚 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4年40卷4期 187-190页
【摘要】 研究了基于荧光多元猝灭响应原理的DPAN光纤化学传感器在线测定Cr(Ⅵ)的方法.敏感膜配方为0.3μmol DPAN,该膜性能稳定,测定Cr(Ⅵ)的响应机制以动力学猝灭和共振能量转移为主,膜和光纤端部的间距为6mm,采用001×7号阳离子交...
【中文期刊】 徐爱国 王飞霞 等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1年20卷2期 193-197,200页 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电镀废水处理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对其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类比法对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本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设计.结果 类比企业生产过...
【中文期刊】 黄晓婷 马义丽 等 《菌物学报》 2009年28卷6期 850-85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5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丝状真菌微紫青霉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菌株GXCR的Cd~(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80℃)、去离子水中的匀浆化、匀浆+碱化(NaOH,0.5mol/L)(简称匀浆碱化)和匀浆...
【中文期刊】 孙振国 杨晶晶 《职业与健康》 2016年32卷2期 145-14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识别与分析靖江市电镀集中区废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论证该建设项目职业防护措施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工程分析、类比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化学有害因素有...
【中文期刊】 汪运 彭中全 等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8年17卷6期 805-807页 CA
【摘要】 目的 了解某电镀工业园废水集中处理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工人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评价该厂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 该厂的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
【中文期刊】 林建原 朱婷婷 等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8年15卷11期 60-64页 ISTICCA
【摘要】 建立了一种可分别同时测定电镀废水中三价铬和六价铬含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同一样品溶液中分别于540nm和350nm处同时测定Cr(Ⅲ)和Cr(Ⅵ)的吸光度,在控制酸度的条件下,由于两组分不相互干扰,通过线性方程分别可求出组分中的含量....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Cr(Ⅲ); Cr(Ⅵ);
【中文期刊】 任金法 李常勇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年22卷4期 245-245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2004年4月17日,富阳市场口镇东图片洪春村委来中心投诉,该村上游桐庐电镀铁丝厂(深澳镇)电镀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宋家溪中,使下游村部分井水出现黄绿色并伴有异味.我们对溪水和井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六价铬严重超标,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中文期刊】 姜辉 叶庆春 《齐鲁医学杂志》 2003年18卷4期 497-498页 ISTIC
【摘要】 <篇首> 自然界中的汞、铊、镉、铬等化学污染物质,一部分存在于天然的矿物质层中,其他来自采矿及金属冶炼企业、电镀企业和其他化工企业,主要以金属离子或化合物的形式,通过水体,如企业排放的电镀废水,进入自然界.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使细...
【中文期刊】 林新华 陈伟 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36卷1期 82-84页 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微机控制-薄层流动计时库仑分析法在电镀废水中铬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方法建立微机控制-流动计时库仑分析法,对水中Cr(Ⅵ)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线性范围为3~24 mg/L,相对标准偏差<0.1%,回收率98.0%~103.0%.结论流动计...
【中文期刊】 王军 范鑫 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8卷6期 92-94页
【摘要】 在弱酸性(pH=6.0)介质和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的条件下,3,5-二溴-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与铬(VI)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VI),其最大吸收波长λ为537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
【关键词】 3,5-二溴-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 铬; 分光光度法;
【中文期刊】 张瑜 张小龙 等 《四川环境》 2008年27卷4期 27-30页
【摘要】 本文研究了微生物代谢物的投加量、pH、温度和反应时间等不同的条件下对废水中镉的去除效果,最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生物代谢物对含镉废水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生物代谢物投加量为1.10g、反应时间为20分钟、pH=6、温度20℃,此时镉的去除...
【中文期刊】 冯宁川 郭学益 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8年18卷z1期 148-154页
【摘要】 以橘子皮为基体,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以Ce4+为引发剂将丙烯酸甲酯单体接枝到橘子皮上,再经过皂化制备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研究溶液pH、吸附时间和Cu2+初始浓度对生物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5,Cu2+初始质量浓度为...
【中文期刊】 杨联敏 陈文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5卷3期 73-77页
【摘要】 将蔗渣纤维素与碱作用后,分别与丙烯酰胺、乙二胺、EDT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二硫化碳作用可得兼具氮、硫元素的改性蔗渣纤维素水处理剂MFCS.该类水处理剂对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对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
【中文期刊】 罗文谦 刘存海 《安康师专学报》 2003年15卷2期 74-75,80页
【摘要】 将传统的化学处理法与絮凝技术相结合,配制选择性好的RSL复合絮凝剂对电镀铬废液进行净化处理、纯化等,得到纯度较高的Cr(VI)液;使Cr(VI)液在低温下结晶,即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K2Cr2O7晶体.既防治了铬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电镀废水的...
【中文期刊】 欧阳玉祝 王继徽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22卷2期 67-70页
【摘要】 综述了铁屑微电解法在处理印染废水、石油化工废水、电镀废水、印刷电路板生产废水和含砷废水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此法在处理酿酒废水、屠宰场废水、电解锰废水及含酚、含氰废水中的应用前景和作用机理.
【学位论文】 作者: 李星 导师:刘鹏 浙江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环境植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化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基建和运行费用低、技术含量低、维护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强和具有美学价值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尤其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