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
- 7
- 3
- 25
- 17
- 3
- 1
- 1
- 17
- 7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俊萍 刘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26卷7期 653,6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儿女,10岁,右臀部环状斑块8余年,曾多次误诊为股癣.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不全,毛囊角栓,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浅中层弥漫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真皮内可见上皮样细胞结节,浸润的细胞有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及组织细胞等.抗酸染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 杨月元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24卷3期 262-2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54岁.左手掌及腕部出现疣状结节及斑块10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浅层见结核样浸润,无明显干酪样坏死.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抗酸染色(-),皮损组织真菌培养(-).诊断:疣状皮肤结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梦兰 黄永初 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24卷1期 12-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2例长期未确诊的足部疣状皮肤结核患者未确诊的可能原因与诊断线索.方法:分析2例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经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病程分别长达30余年及10余年未确诊,根据临床表现中原发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宝庭 张梦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年10卷5期 323-324页ISTICCA
【摘要】 报告1例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男,39岁.右下肢膝关节内下方出现结节、红斑疣状增生、萎缩8年余.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组织病理:表皮角化不全,上皮细胞增生,部分区基底细胞松解,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层内见由上皮样细胞、郞格军氏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卷4期 258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巨大疣状皮肤结合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所收治的1例巨大疣状皮肤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有效的干预护理,半年后本研究的1例巨大疣状皮肤结核患者已经基本康复.结论 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莎 熊霞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39卷4期 320页
【摘要】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臀部丘疹、结节、斑块伴瘙痒4年.4年前无明显诱因臀部肛周出现丘疹,伴瘙痒,搔抓后破溃流脓,丘疹逐渐增大形成结节、斑块,表面增厚、粗糙,伴少量脱屑,未见糜烂、溃疡等,无潮热盗汗、咳嗽咳痰等.反复于我院门诊予以“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晶 王家璧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7期 409-410页
【摘要】 报道1例误诊为孢子丝菌病的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病例,经Cynergy双波长激光治疗获得痊愈,希望能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7卷8期 51页
【摘要】 皮肤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犯皮肤或其他脏器的结核病灶所继发而致的慢性皮肤病,临床少见,近几年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疣状皮肤结核属皮肤结核较常见类型,笔者所在科室于2003年4月至2007年10月诊治26例疣状皮肤结核,其中12例误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家 吴昌辉 等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年15卷1期 38-40页
【摘要】 报告裴氏瓶霉致皮肤着色真菌病误诊为疣状皮肤结核1例.患者男,52岁.右上肢红斑、结节、疣状增生5年,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及真菌学检查结果符合裴氏瓶霉,结合临床表现及外伤史确诊为裴氏瓶霉致皮肤着色真菌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海英 周露 等 《实用临床医学》 2005年6卷2期 20-20页CA
【摘要】 <篇首> 皮肤结核为结核杆菌侵犯皮肤或其它脏器的结核病灶所继发的皮肤损害,病程缓慢,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之久.临床分为三大类,即原发性皮肤结核,再感染性皮肤结核及血行性皮肤结核病或结核疹.其中原发性皮肤结核好发于暴露部位[1].笔者近来遇见一例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保强 于立勤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03年25卷2期 4-5页
【摘要】 本文采用PCR技术,对10例病史2年以上的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皮损进行了结核杆菌DNA检测,结果显示10例患者1例阳性,而作为阳性对照的4例淋巴结结核组织3例阳性,2例正常组织均为阴性.从而说明疣状皮肤结核后期组织结核菌极少或无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慧姮 薛如君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31卷8期 925-9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43岁.肛周丘疹、斑块19年余,无明显自觉症状.曾被误诊为“深部真菌病”、“蕈样肉芽肿”、“皮肤软化斑”.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假瘤样增生;真皮可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和少量多核巨细胞组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会军 鲁增辉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44卷5期 425-426页
【摘要】 1 临床资料患者51岁男性,双侧大腿腹股沟区和臀部反复多发密集丘疹8年.患者8年前双侧大腿腹股沟区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黄豆大小暗红色小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后发展为结节,质硬,增多增大相互融合形成疣状,并扩展至臀部及双股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杰 林颖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年23卷9期 601-6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52岁,病程20余年,主要为外伤后左下肢出现红斑、斑块,继发结节、疣状增生.以"皮肤结核"治疗,无效.后经组织病理及真菌培养确诊为着色芽生菌病,予系统抗真菌和热疗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娜 张琬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年37卷12期 800-8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疣状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verncosa cutis)是一种典型的外源性皮肤结核.笔者近期诊治1例非典型的足部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治国 袁伟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年37卷12期 798-7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儿女.9岁.因右大腿内侧条索状斑块伴瘙痒9年,于2007年10月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时右大腿内侧有数个绿豆大红色丘疹,皮损沿右大腿长轴方向逐渐扩大、变硬,高出皮面,并融合成疣状斑块,呈线状排列,瘙痒剧烈.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真菌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淑敏 孙成茹 《中华护理杂志》 2006年41卷4期 338-33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报告1例巨大疣状皮肤结核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密切观察抗结核药物的反应和效果;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宣教,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心;积极实施全身支持疗法,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认真做好病变部位的换药和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经过6个月的精心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震 潘宁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年35卷9期 596-5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51岁.因右臀部结节、疣状增生伴瘙痒20多年,形成肿块1年,于2004年6月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0多年前右臀中段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蚕豆大红色结节,微痒,搔抓后破溃,流少许淡黄色黏稠分泌物,自用"中药"外敷无效,皮损周围出现散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媛媛 王爱平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年34卷10期 680-6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皮肤结核是由结核杆菌直接侵犯皮肤,或其他脏器结核病灶内的结核杆菌经血行或淋巴系统传播到皮肤组织引起的皮肤损害.笔者诊治1例被误诊为着色芽生菌病的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新 尤立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1年15卷1期 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患者男,49岁,农民,患病前从事拖拉机手的工作。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前臂伸侧出现数个红色结节样损害,触之较硬,无痒痛等不适。此后皮损逐渐发展至腕部,渐增多,并相互融合,形成斑块,表面凹凸不平。3年前开始皮损明显扩大,病情加重,皮损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训荃 刘夕琳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0年14卷6期 4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53岁.右足溃破伴疣状增生40年,加重1年.40年前外伤后右足底出现一钱币大“肉刺”,伤口愈合后,表面增生、粗糙,经外力摩擦有糜烂及脓性液体渗出,自觉针刺样痛,并有瘙痒.溃疡渐变大,周边出现绿豆大脓疱、结节.皮损渐累及第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念文 袁丽容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0年14卷5期 349-3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34岁.左臀部发疹29年,局部红肿加剧、溢脓3个月.患者5岁时左臀部一脓肿行切开排脓术后,局部出现片状红斑、丘疹.后皮疹逐渐增多、增大.曾以"慢性湿疹”予以治疗,皮疹未见好转,且逐年增大,屡治不愈.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满春花 卢宪梅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35卷3期 140-143页ISTIC
【摘要】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确诊的20例皮肤结核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包括寻常狼疮(lupus vulgaris,LV)11例,疣状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verrucosa cutis,TVC)9例.男12例,女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瑞凤 连石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34卷1期 48-49页ISTIC
【摘要】 汗孔角化症( Porokeratosis,PK)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角化不全性皮肤病,典型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但不典型临床表现可被误诊为银屑病[1]、红斑狼疮[2]、扁平苔癣样角化病[3]、疣状皮肤结核、股癣[4]、慢性湿疹[5]等. 组织病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东云 崔红艳 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年11卷3期 179-180页ISTIC
【摘要】 42岁男性患者,臀部半环状红斑6年.既往多次诊断为股癣,抗真菌治疗反复不愈.查体见右臀部内侧境界清楚不规则半环形斑块,边缘可见暗红色溢脓性囊肿、结节.结构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强阳性,反复真菌学检查阴性.组织病理提示感染性肉芽肿样改...
【关键词】 结核,皮肤;股癣;Tuberculoder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沙 白娟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16卷5期 447-448页ISTICCA
【摘要】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发病率较高.其死亡率在感染性疾病中居第2位,正确及时的诊治可有效降低该病的病死率[1].近年来,随着多耐药结核杆菌的出现及HIV感染者的增多,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璐莹 汪宇 等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323-324页ISTIC
【摘要】 皮肤结核为结核杆菌侵犯皮肤或其它脏器的结核病灶所继发的皮肤损害,病程缓慢,可迁延数十年或更久。临床分为原发性皮肤结核、再感染性皮肤结核及血行性皮肤结核或结核疹3大类,其中原发性皮肤结核好发于暴露部位[1]。现报告1例疣状皮肤结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聪慧 冉玉平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07卷1期 31-32页ISTICCSCD
【摘要】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其右侧腰部出现一黄豆大暗红色结节,触之较硬,表面逐渐出现结痂,无糜烂、渗液,未予治疗.皮疹逐渐增大,并在左右两侧腰部又相继出现多个类似结节,结节破溃并渗出脓液,伴轻微痒、痛.在外院行皮肤活检,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建强 刘改荣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25卷1期 44-45页
【摘要】 皮肤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皮肤或其他脏器的结核病灶所继发的皮肤损害.笔者近来诊治臀部疣状皮肤结核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25岁.因右侧臀部红褐色环状斑块9年余,轻度瘙痒 10 天,于 2016 年 9 月 4 日来我院就诊.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兴平 姜娟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27卷12期 868-869页ISTIC
【摘要】 疣状皮肤结核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皮肤结核.由于病程慢性,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忽视或误诊.1本文报道l例病史长达10年余、经过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工人.因右臀部暗红色斑片,伴结节、结痂、脱屑10年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宏俊 刘盈 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年3卷1期 41-42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左足部皮疹35年于2009年7月22日就诊于我科.患者于3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足底出现一直径约2.0cm×2.0cm大小隆起性的皮疹,无不适及破溃,后皮疹渐扩大,表面有油腻性黄色结痂,可剥除,伴轻微疼痛,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碧兰 晏文 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27卷3期 246-248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皮肤结核病资料的回顾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97例不同类型皮肤结核的临床和病理诊断以及误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皮肤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农村发病率较高.寻常狼疮好发部位为面、鼻和耳,疣状皮肤结核以手、足和臀部好发,硬红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正敏 李允瑜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1999年15卷3期 11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45岁,乡村医生.3年前始右臀部瘙痒,内上区发现数个小结节,逐渐扩大融合,先后在5家医院就诊,多数诊为"体癣",用过多种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并扩展到左臀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子 周辉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20期 46页
【摘要】 皮肤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发肤病[1];由于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数量、毒力、传播途径的不同及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其临床表现差异性大且分类复杂,临床诊断上容易误诊;现报告1例被误诊20年的疣状皮肤结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宝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30卷7期 102页
【摘要】 疣状皮肤结核是典型的接种性皮肤结核,为结核杆菌经皮肤外伤处侵入皮肤而发病.通过分析1例双手背疣状皮肤结核的病史、皮损特点、结合实验室和组织病理,了解疣状结核诊断与治疗.本病治疗需内用药物治疗,强调“早期,足量,规则,联合及全程应用抗结核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芳 鲍祝莲 《皮肤病与性病》 2008年30卷1期 31-32页
【摘要】 对18例皮肤结核病的临床分析中发现,疣状皮肤结核和寻常狼疮较为常见,硬红斑次之,而丘疹坏死型结核疹相对少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汉平 白宁 等 《天津药学》 2008年20卷4期 50-51页
【摘要】 <篇首> 疣状皮肤结核临床上较常见,但巨大疣状皮肤结核则不多见.2002年8月8日,本院曾收治1例巨大疣状皮肤结核,经抗结核药物、罗红霉素联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地君 周洁 《皮肤病与性病》 2006年28卷1期 22-23页
【摘要】 <篇首> 一、概述在人体皮肤表面有很多腐生菌群,大部分为常驻菌多不致病,但有些也会成机会性致病菌,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数量和机体抵抗力的大小,以及皮肤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也就是说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其粘附、侵入、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即侵袭力(invasi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念 王红兵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30卷1期 72,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女,45岁.左下肢丘疹、结节及斑块15年.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内见大量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少量多核巨细胞聚集.抗酸染色(-)、PAS染色(-),PPD试验(3+),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疣状皮肤结核...
【关键词】 疣状皮肤结核;下肢;Tuberculosis verrucosa cut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 刘振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29卷7期 728-7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49岁.臀部及股内侧疣状结节及环形斑块20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真皮层见结核样浸润伴干酪样坏死.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胸部X片未见明显异常,皮损处真菌镜检(-).诊断:疣状皮肤结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青苗 赵琰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年45卷8期 574-5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2、4和9(TLR-2、TLR-4、TLR-9)在寻常狼疮和疣状皮肤结核皮损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皮肤结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经临床与病理确诊的皮肤结核(包括寻常狼疮和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皮损标本18份,斑块状银屑病皮损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青苗 田珊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年45卷9期 662-6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抗菌肽LL-37、人β防御素-2(HBD-2)、HBD-3在寻常狼疮和疣状皮肤结核皮损中的表达,探讨皮肤结核的发病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L-37、HBD-2、HBD-3在18例寻常狼疮和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皮损、15例银屑病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兰 冯爱平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年41卷9期 6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36岁.因臀部环状损害伴瘙痒30余年,于2007年2月1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岁时不慎跌坐于火盆中,致臀部皮肤(肛周)烧伤,治疗与否不详,后七述部位渐形成瘢痕,并觉瘙痒,常搔抓及烫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易莎 第十届四川·重庆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三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16年
【摘要】 患者男,52岁.臀部丘疹、结节、斑块伴瘙痒4+年.既往有结核病接触史,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增生,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内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可见肉芽肿结节形成,其中可见Langerhans巨细胞(图2A,B).胸部CT示:右肺上叶索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满春花 导师:张福仁 济南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背景:皮肤结核(Cutaneous Tuberculosis,CTB)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皮肤病,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皮损中含菌量少,诊断困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伟 第十届四川·重庆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三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16年
【摘要】 患儿确诊为疣状皮肤结核,该病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皮损的形态、结核病接触史、组织病理检查和对抗结核治疗的反应,应注意与着色真菌病、北美芽生菌病、袍子丝菌病等疾病鉴别。皮肤结核治疗的目的是杀灭结核杆菌,缩短临床过程,防止复发。原则是早期、联合、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淑娜 导师:韩世新 大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扁平湿疣(Condyloma latum)是梅毒螺旋体由局部淋巴进入血液,在人体大量播散后所引起的的一种少见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青苗 2013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研究抗菌肽LL-37、人β防御素-2(HBD-2)和人β防御素-3(HBD-3)HBD-2和HBD-3在寻常狼疮和疣状皮肤结核皮损中的表达,探讨皮肤结核的发病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方法研究LL-37、HBD-2、HBD-3在18例寻常狼疮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青苗 2013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2、4和9在寻常狼疮和疣状皮肤结核皮损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皮肤结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8例寻常狼疮和疣状皮肤结核、15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皮肤以及10例正常皮肤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Toll样受体2、4和9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红霞 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12年
【摘要】 <正>病例1泛发型疣状皮肤结核1例患者女性,55岁,因"面部、躯干起环状暗红斑块20年,加重半年"前来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病变真皮浅层主要为结核样结节,可见轻微的干酪样坏死,伴皮肤附属器破坏,可见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及异物反应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