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6
- 2
- 177
- 39
- 10
- 9
- 9
- 50
- 42
- 33
- 22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萌 王一竹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48卷3期 169-173页
【摘要】 《病机汇论》为明末著名中医学家沈颋目前存世的唯一著作,是一部内科综合性医书.通过对书名内涵及全书内容特点进行考究,概括沈颋的学术思想.全书以病证为纲,病机要素为目,从脉、因、证、治四方面入手,发病机十九条,强调病有虚实,辨证施治,活用古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翠丽 陈琴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36卷9期 10-12页
【摘要】 口苦症是指与进食或药物无关,患者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与脾胃湿热病机关系密切.湿热之邪病及三焦,蒙上流下,上扰于心,中犯脾胃、肝胆,下损于肝肾,皆可引起口苦症.临床当结合患者全身证候、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三焦分治、阴阳异治的角度进行辨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王硕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0卷4期 9-12页ISTICCA
【摘要】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鼻渊病名.唐及唐以前,古籍中仅有对鼻渊病因病机的阐述,且多遵经旨认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宋金元时期,医家开始以清泻胆热、辛散开郁法治疗鼻渊.明清时期,诸医家突破鼻渊病机理论囿于热的认识,提出新观点和治法.根据古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张宇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7卷2期 1-3页ISTICCA
【摘要】 痴呆,最早出现于唐代孙思邈所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华佗治痴呆神方》中.明清及以前,“痴呆”多作为癫、狂、痫的症状描述.至明清时,始有“痴呆”专论.历代医家对于痴呆病病因的认识,多责之于“虚”“痰”“瘀”三方面.痴呆病常虚实夹杂,病位在脑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庞作为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4卷2期 69-72页ISTICCA
【摘要】 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3方面对内伤发热的源流进行考证,追溯内伤发热的病名沿革,探析不同时期对内伤发热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以期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维康 《天津中医药》 2014年31卷11期 700-701页ISTICCA
【摘要】 《考证病源》是明代刘全德所著,是由13部分组成,考证病源74种病病因、病机、病性、治法及方药等,以多本中医典籍为理论基础,综汇历代诸医家学术思想,结合其独到的理论与临床经验,从脾论治泄泻之病,酌情辨证施治,重点论述临床用药,充分展现了中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穗平 《新中医》 2001年33卷10期 5-7页ISTICCA
【摘要】 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辨治特点等方面对中医古籍论述痞满证作一疏理,认为对痞满证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后世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当今中医痞满证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指出中医古籍对痞满辨治的局限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石荣珍 浙派中医学术传承与文化研究学术会议 2017年
【摘要】 本文分别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对癥瘕病的源流进行归纳,分列历代医家对癥瘕的认识,总结其对病因病机的不同切入思路,对辨证论治的经验加以汇总,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农汉才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广瘟疫论》,清戴天章(麟郊,1644-1722)撰,约成书于康熙一十四年(1675年)年.本书是戴氏以明末医学家吴又可的著作《瘟疫论》为蓝本,加以删改增补而成:是吴氏之后,较早继承和研究温病学说的著作.其对伏气温病的因脉证治的阐发有突出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花 孙绍裘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3期 558-562页ISTICCA
【摘要】 基于"清湿袭虚,病起于下"的理论,孙绍裘教授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具有典型的虚实夹杂特征:虚责之肝脾不足,肾精不足;实责之外邪侵袭,其中湿为主要核心.在临床治疗中注重补益肝脾肾,填精益髓,清利湿邪.根据临床辨证以中药、针灸、理疗等多种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越 张霞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34卷7期 1188-1192页ISTIC
【摘要】 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是儿童肾病综合征(NS)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笔者认为,NS病机为肾阳亏虚、水湿泛滥、水瘀互结,小儿肾虚髓亏,脑络空虚,水瘀阻滞脑络,发为CVST.故依"水结亦病血"论述,以血水相关理论为指导,将NS并发CVST分为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衍义 高衍生 《中医药通报》 2025年24卷1期 19-21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布鲁氏菌病的致病菌固有的特点、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湿温病邪侵犯人体可外而肌表、经络、关节、官窍,内而脏腑器官,并可蒙流三焦,犯及营卫气血分相对比,发现两者具有相同的病变特点,因而笔者从中医学的湿温病理论出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玉平 江燕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44卷2期 236-241页ISTIC
【摘要】 慢性主观性耳鸣伴发焦虑状态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西医在治疗该疾病方面总体效果欠佳.中医治疗该疾病以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想为指导,采用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诸多内外合治的方式,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明显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建忠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23卷19期 9-12页
【摘要】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味中药、复方制剂、中医特色疗法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承顶 甄灿灿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11期 9-12页
【摘要】 该文探讨《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的学术特色,认为该书的学术特色在于作"穴名新解",注释的十四经腧穴穴名多能突出腧穴的生理特性,兼释部分腧穴的别名,并尝试以近代科学阐释穴名;倡导"穴性",开"穴性"研究探讨之滥觞;详述中风及风证的病因病机、治法...
【关键词】 焦会元;《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学术特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宇 韩峰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2期 117-121页
【摘要】 儿童过敏性鼻炎(AR)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骤且易于复发的特点.为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AR的疗法及疗效,该文选取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R的相关文献,从AR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思路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其蓉 范颖 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6卷4期 373-378页
【摘要】 "痿"之称谓始见于《黄帝内经》."痿"之病名本源于"萎",是中医思维取象比类的体现.从"萎"字延申,发现""既是"萎"的古今字,亦可写作"痿",有疾病的意思.而"委",通"萎",后引申为萎弱."萎""委"均与"痿"之肢体无力、筋脉驰缓有关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蘅 吴杰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25年47卷2期 123-125页
【摘要】 银屑病是中医"从血论治"的典型皮肤病,其核心病机为"风湿与血气相搏,蕴毒化热入血络".本文基于古籍文献与临床实践,系统梳理"瘀热"理论在寻常型银屑病辨治中的应用,探讨其病因病机及分阶段施治策略,以期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未来需进一步探索瘀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琦 安晓飞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1期 93-98,107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糖尿病肾病(DKD)中医辨证分型和治法方药的研究涌现了多种学术观点.辨证方式主要包括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及根据临床分期辨证两种.病因病机辨证主要包括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中主要涉及脾不散精理论和心肾一体论;分期辨证则多以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梅翔 王雪峰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12期 1445-1449页ISTIC
【摘要】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指患儿对激素产生依赖,或激素治疗无效,或治疗虽有效果,但后期复发,难以痊愈.中医治疗从肝、脾、肺、肾入手,辨证施治,能有效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本文对近年中医药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的研究进行检索,从病因病机、分证分期...
【关键词】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佳慧 卢有媛 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6卷8期 840-844页ISTIC
【摘要】 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郁证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的"五郁",主要是指由外感、内伤、饮食等因素所引起的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调,为后世发展奠定了基础.七情所伤、情志不舒而致的气机郁滞为狭义郁证,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情志疾病.金元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健 王志远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6期 917-920页ISTICCSCDCA
【摘要】 《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咳喘的论述十分丰富,张仲景围绕"寒、热、饮"三大因素,为外感咳喘的辨治提供了参考标准.本文对相关条文进行梳理后发现,由外感引起的咳喘有 10 个证型,围绕其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发现张仲景用药,详辨邪之性质、轻重,配伍及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书豪 考希良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8期 902-906,920页ISTIC
【摘要】 总结考希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选取六则临床诊治医案,从不同角度体现考希良临证思维.考希良在临床诊治中,结合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兼顾患者自身体质;在遣方选药上以量宏力专、祛邪扶正,进而调和阴阳为特点,力求法捷效速.在病因病机方面,考希良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新宇 叶有骏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2期 260-266页ISTIC
【摘要】 免疫性不育以肾虚为本、湿瘀为标,基本病机在于禀赋不足、戕害肾精、饮食不节等导致肾肝脾虚,感染、环境污染及接触化学毒物导致湿、瘀、热、毒等邪气蕴结精室,日久损伤机体免疫屏障,导致精子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而形成抗精子抗体,引起精子活动率下降,造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大鹏 蒋科卫 等 《四川中医》 2024年42卷6期 29-3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正体类要》中对扑伤症的病因病机认识以及辨证论治思路,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以《正体类要》中记载的扑伤症医案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本书其他章节中的诊治思想,对其治疗思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正体类要》中的扑伤症医案,依据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候媛园 张美英 等 《河北中医》 2024年46卷10期 1589-1591,1595页ISTIC
【摘要】 味觉异常作为临床疑难病,虽不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也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味觉异常也日益受到重视.西医对味觉异常无明确的发病机制及诊断,陈宝贵教授则从五神脏理论出发,辨证寒热虚实,在治疗味觉异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月伟 朱林平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33卷7期 1306-1308页ISTIC
【摘要】 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对女性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候特征及辨证论治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女性冠心病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清茜 温佳雨 等 《河北中医》 2024年46卷4期 676-680,684页ISTIC
【摘要】 "太息"作为临床常见症状,最初为古人抒发情感的书面用语,《内经》最早将其引入用来描述医学现象,自此"太息"开始作为医学术语,形容深度呼吸,若以不同的程度副词修饰则表示病理状态,如"善太息""喜太息".由于"太息"临床的常见性,自晋至金元,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伟 李可大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5期 2992-2994页
【摘要】 清代医家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清晰地论述了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脉象以及经详细辨证论治之后的治法和方药,与此同时还附有医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林氏认为:痹证之病机乃是人体素虚,风、寒、湿邪气杂至于筋骨关节、肌肉经络而为痹也,以气血凝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霆钧 黄源鹏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43卷9期 145-148页
【摘要】 柯韵伯有言,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为六经之节制.六经辨证也可论治内伤杂病,少阴元阳不足,为发病之本.厥阴病阴尽阳生,一气周流,肝木欲伸而未伸,兼具风火相煽,以生少阳相火,与前列腺增生症的复杂证候即瘀、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莹莹 杨一民 等 《江西中医药》 2024年55卷3期 3-5页CA
【摘要】 《幼科发挥》是明代旴江医家万全的代表著作,为《育婴家秘》之遗意而作,当中有关小儿惊风的理论对后世中医儿科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书中小儿惊风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以期求古鉴今,为当今小儿惊风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浩浩 董宏利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5期 103-106页
【摘要】 经行头痛是指女子每于月经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经行头痛的病因病机复杂,至今尚无统一定论.该文通过搜集、整理经行头痛病因病机的相关文献报道,发现脏腑及奇经八脉的功能失调与经行头痛的发病密切相关,故对其病因病机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倩倩 张念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2期 20-21页
【摘要】 肺积为中医病名,主要类同于现代医学中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以咳嗽、胸痛、咯血、体倦乏力为主要表现,其病程缠绵,迁延难愈,文章收集有关文献,了解古人对肺积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主要从肺积一词的由来,肺积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探讨,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柏宇 杨金萍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42卷3期 13-17页
【摘要】 《圣济总录·肾脏门》由1篇肾脏统论与17篇各论组成,其征引的医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等文献.然而《圣济总录》并非照搬前人理论,而是融入北宋医家对于肾脏疾病的诸多认识.《圣济总录·肾脏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冲冲 刘道新 等 《中医研究》 2024年37卷5期 9-13页
【摘要】 《伤寒杂病论》涉及发热的条文非常丰富.发热多见于外感,亦可见于内伤杂病.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对涉及发热的内伤杂病进行归纳,结合后世医家补充,发现水饮内停证、痰阻胸膈证、瘀血证,以及食积、中暑、霍乱、狐惑、痈疽等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巧 邹盛鸿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33卷8期 69-73页
【摘要】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型高血压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从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等方面总结目前中医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H型高血压疾病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旭杰 曾丽元 等 《护理研究》 2023年37卷12期 2208-2212页ISTICPKU
【摘要】 梳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从中医病因病机、护理技术、辨证施膳、情志调摄4个方面总结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研究现状,旨在为开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中医护理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艳丹 彭永 等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8卷4期 583-587,592页ISTICPKUCA
【摘要】 从历史沿革、病因病机及治法等方面对多发性硬化症(MS)的中医研究现状加以归纳总结.MS病位在肾,同时累及肝、脾、胃、肺、心等脏腑,风邪、寒邪、伏邪、火热、劳倦、思虑、房事均与MS发病相关.目前中药治疗MS多以补肾为主,兼顾肝、脾,清热祛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应志康 徐新宇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3期 380-384页ISTIC
【摘要】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中医药治疗遗精的研究现状.该病基本病机为禀赋不足、气不摄精,致精关失守,失于闭藏,因虚而精液滑脱不固;或湿热痰瘀之邪内扰精室,开合失度,以致精关失固,精液外泄.临床将遗精分为心火亢盛、湿热下注、脾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良 朱晋伟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3年57卷12期 75-79页ISTICCSCDCA
【摘要】 探究痛经辨证论治的源流.痛经始载于《金匮要略》,汉时治以破血逐瘀之品;隋始强调"风冷"为主要致病因素,"血虚"为病理基础;唐代首倡内外同调;宋代以"气血失和"为病机要点,结合痛经发作时间辨证论治;明代辨证系统化;清代统一病名,重视从"肝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洋芳 刘明旺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32卷7期 1171-1173页ISTIC
【摘要】 冠心病合并房颤发病率高、病变复杂、预后差,随着逐年增加的发病率而受到广泛临床关注.冠心病合并房颤属于中医"胸痹""心悸"范畴,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病机认识和治疗方案.笔者认为此病发病与气血津液失调密切相关,其病位涉及心肺二脏.本文将从"气血津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欢 文颖娟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2期 250-255页ISTIC
【摘要】 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具有健脾益胃、清热除湿、升阳益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内化郁热所引起的诸多疾病.现在临床上升阳益胃汤被广泛应用于各科,凡符合脾胃不和、寒热互结、气机升降失调等病机的疾病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冯强 胡玉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2期 256-260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发病机制与多巴胺、乙酰胆碱及其他神经递质丢失相关.中医认为本病之本在肾,肾精虚损,髓海枯竭,与心、脾等脏器关系密切;其标为实,痰浊、瘀血夹杂其中.治疗上,西医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铎 邵旭鹏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32卷9期 1629-1631,1652页ISTIC
【摘要】 痈疽是邪毒结聚所成的一种化脓性毒疮,首见于《黄帝内经》,历经三国两晋、隋唐宋元众多医家的发展,至明清时期日臻完善.本文将从痈疽的病名、病因病机、鉴别诊断、辨证论治、治疗方法、选方用药、并发症、护理禁忌、歌诀及预后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开拓临床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奕真 李云海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12期 2540-2542页ISTICCA
【摘要】 本文从肝与大肠的联系出发,简述了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渊源,认为该病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肝密切相关.肝与大肠以三焦相互联系,以气化相互贯通,功能上相辅相成.溃疡性结肠炎从肝立论,病机主要包含肝郁脾虚,肝肠湿热,阴虚肠燥三个方面,法随证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子维 王浩 等 《中国性科学》 2023年32卷8期 113-116页ISTIC
【摘要】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以慢性骨盆区域疼痛不适为主,伴或不伴有下尿路症状.本文通过阐释《黄帝内经》中"血实宜决之"理论,引出本病相关的血瘀病因病机,并在其指导下探讨瘀血与湿浊、邪热、气郁、虚损的辨治,为慢性前列腺炎血瘀相关证型的诊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应泉 吴连国 《中医正骨》 2023年35卷2期 58-60,65页ISTIC
【摘要】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科常见病,临床多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不一.圆运动理论是通过四时节气变化等来阐释人体脏腑气机运动规律的理论,近年来有关该理论的研究较为多见,但基于该理论探讨KOA辨治方法的研究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睿 朱凌凌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3年57卷7期 37-41页ISTICCSCDCA
【摘要】 产后发热病始载于《黄帝内经》,及至《金匮要略》,产后发热病的诊治思路已初步形成.隋代《诸病源候论》始将产后发热病病因细分为外感、内伤,后世各家多宗其述.元代朱震亨提出"产后禁用寒苦发表",并对明清医家影响深远.近代,随着"西医东渐",各医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茜 慈东岳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42卷1期 89-95页ISTIC
【摘要】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 2016 年推出的心衰指南中,正式提出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rEF)的概念,并明确HFmr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 40%~49%的心力衰竭,随后对于其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从诊断标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佳 胡建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9卷2期 139-142页ISTIC
【摘要】 《丹台玉案》为新安医家孙文胤所著,书中孙文胤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治则治法等方面对中风进行阐述.病因病机方面,孙文胤继承外风"内虚邪中"之说,兼收内风"痰邪为患"理论,指出中风属本虚标实,积虚为本,风痰为标;辨证思路方面,提出先辨中风与类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