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8
- 2
- 1
- 37
- 10
- 3
- 2
- 2
- 41
- 22
- 18
- 16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卞恒娟 陈虎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20年40卷7期 601-60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早期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清总二氧化碳浓度(total plasma carbon dioxide,T-CO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卡利 陈晓兵 等 《甘肃科技》 2020年36卷4期 138-139,59页
【摘要】 利用D-异抗坏血酸钠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浓度.依据D-异抗坏血酸钠在在604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波峰,将百草枯显像成蓝色的化学反应,建立检测血清百草枯含量的方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2卷36期 46-47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百草枯(PQ)浓度在百草枯中毒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4例PQ中毒患者,对全部入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患者的预后将其分成研究组(死亡患者,60例)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京霞 隋娟娟 等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4卷2期 42-45页
【摘要】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病人血清中百草枯浓度的方法.本文采用乙腈沉淀血液中蛋白,色谱柱为岛津vp-ODS柱,以乙腈-0.02 mol/L辛烷基磺酸钠(4∶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PDA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8nm,柱温25℃.结果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昌斌 李新华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20卷8期 845-8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百草枯(paraquat,PQ)质量浓度的可靠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验证普通分光光度法和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PQ质量浓度的检测波长后,采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PQ质量浓度,确定其线性范围并评价其准确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蓓钧 导师:菅向东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急诊医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
通过对7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血百草枯浓度及预后相关因素行动态监测,试图通过分析血百草枯浓度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时间点的实验室检验数据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筛选自2017年1月1日至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卢广平 导师:李莉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 全科医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研究尿百草枯浓度和血液中AFU的含量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评估价值,指导治疗措施选择、病情观察及治疗效果评价。
方法:
回顾性收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255例,检测其尿液百草枯浓度和血清AFU浓度,采用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亮 2014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六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 2014年
【摘要】 目的:研究初始血清百草枯(paraquat PQ)浓度、中毒时间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89例中毒时间在2.5-48小时内的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及入院时的血清百草枯浓度、中毒时间,利用ROC曲线、l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嫔 刘斌 等 《武警医学》 2024年35卷1期 10-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中涎液化糖链抗原(KL-6)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 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2015-12 至 2021-12 联勤保障部队第 960 医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 72 例,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鸾 蔡雪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7卷3期 237-239,243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科室收治的16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百草枯剂量和常规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将差异显著的指标(P <0. 05)纳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鑫 陈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年31卷12期 1309-1313页ISTICPKU
【摘要】 百草枯中毒临床致死率高,目前临床上运用血浆百草枯浓度、尿百草枯浓度、各种评分系统、血清学指标等来预测患者预后,以便临床医师把握患者病情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相较于其他预测方法,血清学指标具有方便易得、价格低廉、即时准确、可反复获取的优点,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东 王莉华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22期 5545-554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比较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HP+ HF)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 HD)对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血药浓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PQ中毒患者104例,随机分为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留柱 宝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5期 1151-1152页ISTICPKUCA
【摘要】 百草枯(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和高效非选择性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导致较高的急性中毒病死率,尤其是中毒后引起的多器官衰竭(MOF),是诱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2].有研究表明,大量的炎性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闯 刘建萍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年36卷9期 858-8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凝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9月至2017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中重型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B组(n=12)、C组(n=26)和D组(n=30),另选择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国强 王伯良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28卷3期 290-2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百草枯中毒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中毒量、死亡率、生存患者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为准确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百草枯中毒患者152例,对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口服中毒量、死亡率、生存患...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死亡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冉 吴晓飞 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年43卷2期 164-16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及血液灌流治疗清除炎症介质和百草枯的效果.方法:收集3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常规治疗百草枯中毒基础上行HA230树脂血液灌流器治疗.根据病人预后情况将病人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病人...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HA230树脂血液灌流器;预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晓亮 李映新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28卷13期 17-2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测定兔血清中百草枯浓度的可行性,并观察不同剂量百草枯灌胃后兔血清浓度的经时变化情况.方法 12只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100mg/kg(高剂量组)和20mg/kg(低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兴宇 刘莹 等 《贵州医药》 2018年42卷3期 333-334页ISTICCA
【摘要】 百草枯可以主动运输沉积在肺泡细胞内,同时肺泡细胞可以主动摄取百草枯,因此,肺脏是百草枯中毒损伤最主要靶器官,多数患者最终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而危及生命[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燕生 郁毅刚 《医学临床研究》 2017年34卷9期 1843-18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72h不同血液灌流方式对其血清相关毒素清除及死亡情况的影响.[方法]6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入院72h内A组进行持续性血液灌流,B组行间断性血液灌流.比较两组入院后每24h血液百草枯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运辉 苏建玲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17年34卷6期 1051-1053,10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24 h内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23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口服百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惠敏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37卷4期 702-7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病死率及其对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百草枯中毒患者72例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华 程道海 等 《中国药师》 2017年20卷11期 1919-19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百草枯含量.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3 mol·L-1庚烷磺酸钠,0.24 mol·L-1磷酸) =3 :97(用三乙胺调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柳华 吴晓飞 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年42卷2期 223-225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监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及百草枯的浓度变化,探讨百草枯中毒致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了解血液灌流清除炎症介质和百草枯的能力.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3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百草枯药物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岭 何峰 等 《西部医学》 2016年28卷7期 957-959,96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灌流吸附材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IL-6、IL-8和氧自由基损伤的影响.方法 4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HA-230树脂血液灌流,B组采用HA-330树脂血液灌流.两组均在内科综合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诚 方辰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6年36卷12期 1111-111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大鼠和肽素(copeptin)水平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究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DG)干预对其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以百草枯(paraquat,PQ)建立ALI大鼠模型...
【关键词】 百草枯(PQ);急性肺损伤(ALI);和肽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丹 曾小琴 等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2期 121-124页
【摘要】 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抗菌肽LL-37浓度以及Th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对其与肺部损伤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急诊科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另招募1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倩 罗毅沣 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24卷5期 411-414,430页
【摘要】 目的:从转录组学角度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及抗凋亡基因表达变化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用CCK8试剂盒检测百草枯中毒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测定半数有效剂量的浓度.实验组使用一定浓度百草枯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彧 雷亚莉 等 《当代医学》 2019年25卷11期 6-8页
【摘要】 目的 通过评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中毒模型血清中百草枯浓度的可靠性,探讨其在临床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用于测定百草枯血药浓度的含量.方法 血清600μL与20%三氯乙酸100μL混匀,以12000 r/min离心1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龙 舒维 等 《江西医药》 2019年54卷12期 1501-1503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在百草枯(PQ)中毒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PQ中毒患者(29例),自入院后随访30d,记录死亡病例,分为中毒死亡组(17例)、中毒生存组(12例);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2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莉 胡大军 《海南医学》 2015年26卷9期 1313-13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择我院肾内科收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喆 魏芳 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20卷5期 392-39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6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随机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或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P-CVVH)治疗,分析性别、年龄、服毒量、血浆百草枯浓度、服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文霞 吉艳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年17期 3209-32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的百草枯,观察百草枯浓度与病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区带电泳模式下,建立测定血清和尿液中百草枯含量方法。检测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5例百草枯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莉 李浩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4年11期 1029-103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 DG)对百草枯中毒( PQ)致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肺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DG);百草枯(PQ);Toll样受体4(TLR-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良慧 张泓 等 《安徽医药》 2013年17卷2期 249-2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因素,研究改善患者预后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期间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共49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根据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severity inde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姿如 陈礼明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3年34卷8期 71-72,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临床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建立血清中百草枯定性定量检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血清经2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20℃冰箱放置10 min,12 000 r/min高速离心,取上清液,采用50 μL微量比色池,紫外分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高飞 宋祖军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3年33卷3期 257-260,后插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百草枯(PQ)致兔急性肺损伤(ALI)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百草枯组.百草枯组以35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百草枯,建立ALI模型,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实验各组分别于建模2、4、6...
【关键词】 百草枯(PQ);急性肺损伤(ALI);早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臻 许树云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2卷7期 1094-10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服毒量对于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预后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5例APP患者的年龄、服毒量、血清百草枯浓度及中毒时间,计算服毒量和APP严重指数(SIP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通过服毒量的cuto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云 范川鹏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年34卷11期 1421-14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百草枯定性定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 血清经2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20℃冰箱放置10 min,12000 r/min高速离心,取上清液,采用50μL微量比色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血清中百草枯浓度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晋 王方莉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39卷1期 41-4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SIPP)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服毒后21天的转归分为存活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树芝 《医学美学美容》 2018年27卷23期 16页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上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经检查,患有急性百草枯110例,采用中心自动分组系统将其划分为2个组别,例数均等.其中一组分为存活组,另外一组分为死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晶晶 董化江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06卷4期 363-364页ISTIC
【摘要】 <篇首> 百草枯(Paraquat,PQ)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对草快、克芜踪,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几乎分布于所有的组织器官,肺中浓度最高,肺纤维化常在第5-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兴国 谷燕 等 《河北医学》 2010年16卷11期 1319-13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01例, 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住院期间死亡为观察终点,两组患者分别于中毒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春水 黄亮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0年30卷10期 927-93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百草枯中毒呼吸衰竭时对自由基产生的影响.方法 观察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氧疗、非氧疗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气变化,将吸入氧浓度(FiO2)及动脉血氧分压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红 张虎芳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0年22卷5期 391-3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除草剂百草枯(paraquat)对金鱼(Carassius auratus)血清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酯酶(esterase,EST)表达的影响.方法:依据百草枯的24 h半数致死剂量设置0.5、1.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闯 郝同琴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0年30卷8期 739-74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监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百草枯浓度变化,从而探讨百草枯致机体多器官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监测1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在中毒4、24及96 h后血清...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33卷5期 428-43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定颤饮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7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预防1、预防2、预防3、预防4共六组,每组12只.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予以同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h.各预防组每天以不同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广建 宋志善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9年29卷6期 545-54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动态变化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肾损伤的意义.方法 对8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测定,中毒组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血清胱抑素C的动态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动态检...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胱抑素-C(Cy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飞 扈琳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年16卷24期 3733-3735,374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褪黑素(MT)治疗前后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变化,探讨它们在百草枯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染毒组、MT治疗组和对照组.3 d后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虎 《华西医学》 2005年20卷4期 7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测定94例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的浓度,根据短期死亡情况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短期死亡组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伍元 邓柳霞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22卷3期 203-204,244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 A sulfonate,STS)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