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80
- 87
- 49
- 5
- 3
- 813
- 152
- 121
- 58
- 56
- 146
- 126
- 123
- 114
- 9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丁越 徐海龙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6期 843-84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烈的趋化作用,且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促进组织创伤愈合,然而有关两者与皮肤创伤愈合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川 杨恬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3卷12期 1396-13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创伤修复中uPA/uPAR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细胞培养、ELISA等方法检测小鼠皮肤伤缘和培养的单层角质形成细胞创伤模型的uPA/uPAR的表达.结果创伤后uPA/uPAR的表达增高,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旻龙 朱良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39卷5期 23-27,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过表达趋化因子受体2 (CCR2)是否能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皮下移植对小鼠皮肤创伤修复的效率.方法 分离培养ADSCs,取3~5代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DSCs相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73、CD105、CD44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萌萌 刘浩男 等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16卷5期 316-320页ISTIC
【摘要】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理机能衰退,机体组织修复过程也受到一定的干扰.创伤长期无法愈合,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研究衰老与皮肤创伤修复的关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来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卓 周聪 等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7年7卷6期 364-368页ISTIC
【摘要】 毛囊干细胞介导毛囊再生,近年研究发现毛囊干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以毛囊干细胞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实验总结,揭示了毛囊干细胞可以促进毛囊再生,参与血管形成,皮肤浅表神经修复再生,皮肤附属器官重建以及皮肤表皮重建等过程,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尚兵 金昊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26卷12期 48-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对大鼠皮肤创伤修复效果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6只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每组18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杏晔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23期 238页
【摘要】 近年来,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皮肤创伤修复研究从形态学向分子机制方向迈进,其中中医药治疗皮肤创伤的应用历史比较悠久,且理论体制也比较完善,在皮肤创伤修复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受到了行业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春丽 李晓康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15卷1期 62-65页ISTICCA
【摘要】 急、慢性创伤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因此也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皮肤作为人体最大最外部的器官极易遭受创伤.近年来,关于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迅速,但是,目前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现有的治疗水平下,越来越多的各种急、慢性难愈性创面让医患难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媛媛 潘慧婕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50卷9期 72-76,8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三七花总皂苷水凝胶对皮肤创伤修复作用.方法 切除大鼠全层皮肤,形成急性机械损伤动物模型.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做为阳性对照组,三七花总皂苷水凝胶(10 g/L、25 g/L、50g/L)涂布创伤表面,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忠人 王迪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4期 70-72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艾灸对大鼠创伤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 KGF)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对大鼠皮肤创伤修复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背部皮肤创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又将每组分为1天、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娜 《养生保健指南》 2018年3期 126页
【摘要】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预防皮肤创伤修复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接受皮肤创伤修复术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术后,分别给予常规组和试验组基础护理和精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宪娣 杨键 《医学信息》 2006年19卷2期 306-307页
【摘要】 目的采用自制含细胞生长因子的外用软膏对兔子皮肤创伤的实验,观察其对皮肤创伤部位修复的作用.方法用自制的以bFGF为主要成分的外用软膏"生肌乳",经给截瘫褥疮严重病人试用,发现具有较好的促进褥疮愈合作用,之后我们将表皮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益军 杨恬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2卷5期 18-21页
【摘要】 观察uPA在小鼠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以及外源性应用uPA对损伤表皮创伤修复的超微结构变化.在创伤部位外源性应用uPA后,利用光镜及扫描电镜等方法,比较观察了不同时间及浓度的uPA对损伤表皮组织修复,尤其是基底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uPA...
【关键词】 扫描电镜;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皮肤创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楠 李萌萌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年38卷2期 7-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探索自组装短肽R2I4R2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三维培养的应用效果与对创伤修复过程的作用.通过圆二色谱仪分析不同时间、温度和离子条件对其二级结构的影响;刚果红染色宏观检测短肽自组装情况;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探索细胞在R2I4R2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沈力 谭秋雯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31卷6期 745-7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综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将ADSCs应用于皮肤创伤修复的相关文献,对ADSCs进行皮肤创伤修复的体外、体内及临床研究治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显杰 董琛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年45卷8期 841-846页
【摘要】 皮肤扩张术能够提供与受区颜色、质地、感觉等相近的组织,且供区损伤小,用于创伤后体表畸形修复,不但可使患者恢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美学效果.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及笔者经验,阐述了皮肤扩张术在创伤后遗留畸形修复中的技术要点,并详细探讨了在全身不同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艳丽 皮龙泉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3年37卷7期 844-8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叉头框(forkhead box,Fox)转录因子中的 FoxO 亚家族(FoxO1、FoxO3a、FoxO4 和FoxO6)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细胞增殖、凋亡、代谢、衰老、氧化应激和自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FoxO转录因子通过参与调控...
【关键词】 叉头框O转录因子(FoxO);皮肤创伤修复;瘢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阿雪 鲁晓红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年27卷8期 919-9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对于维持人正常的身体功能至关重要.皮肤创伤后的修复再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细胞增殖和迁移、细胞外基质合成和沉积、血管生成和重塑等生物学进程.近来,外泌体miRNA越来越被认为是可用于治疗皮肤创伤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艳 王庆苗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32卷10期 24-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牡蛎酶解液对2型糖尿病小鼠皮肤软组织创伤愈合修复的作用,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 将50只成功复制的2型糖尿病皮肤软组织创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牡蛎酶解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其中牡蛎酶解液低、中、高剂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丁传波 等 《人参研究》 2022年4期 37-39页
【摘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皮肤的完整性受到伤害时可能会导致机体功能受损,甚至死亡.各种急、慢性皮肤损伤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药单体治疗皮肤创伤修复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其中人参皂苷的瘢痕修复作用逐渐被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满秋 毕宏政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25卷22期 109-1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四肢创伤修复皮肤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换药治疗)和VSD组47例(VSD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伤面积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SD组治疗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耀华 张铁慧 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3卷1期 49-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小腿梨形皮瓣在修复和治疗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2019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就诊的小腿远端及足部皮肤软组织大面积损伤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车祸伤1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青 全仁夫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年22卷14期 2157-216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抗感染能力对于皮肤移植物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将抗菌材料复合于支架上得到复合材料,是目前常用的增强移植物抗感染能力的方法之一.目的:研究负载纳米氧化锌丝素胶原蛋白支架的抗感染与抗炎作用潜能,以及其对创面修复再生的作用.方法:取32只S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琦 王文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年20卷37期 5524-552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研究显示,血竭治疗皮肤压疮、烧烫伤、溃疡等具有显著疗效。
目的:观察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和羟脯氨酸的影响,验证血竭促进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创面的作用。
方法:制备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修春 庞争取 《当代医学》 2021年27卷3期 168-170页
【摘要】 目的 比较研究采用不同的轴性皮瓣,在修复和治疗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过程中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手外科就诊的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37例,根据患者的损伤部位、面积和软组织受损程度,采用不同类型的轴型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鹏远 郭海霞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年19卷2期 193-195页ISTICCA
【摘要】 皮肤瘢痕引发的原因较多,多见于创伤、烧伤等,瘢痕对四肢形态、躯干形态以及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会引发瘢痕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现阶段,在治疗瘢痕方面的效果还并不理想,如何能达到达到无瘢痕愈合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析.无瘢痕愈合(Scarles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玉莹 钟燕南 等 《广西医学》 2020年42卷13期 1669-16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并探讨其修复大鼠皮肤创伤的效果.方法 (1)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结构,乙醇渗透法检测其孔隙率,高相液相法检测药物体外释放量.(2)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仁颖 何威 等 《医学综述》 2020年26卷3期 448-452页ISTICCA
【摘要】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是抵御外界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皮肤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在皮肤的生长发育和功能维持方面,甲状腺激素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此外,甲状腺激素及其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素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33期 6216-622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皮肤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对于创伤和创伤后感染等引起皮肤难愈合的研究一直是临床创面修复的难题,对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多,临床应用研究较少.目的: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研究的...
【关键词】 皮肤创面愈合;烧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瑞 许零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47期 9329-933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新型三维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组织工程皮肤中的应用前景.资料来源:检索人为第一作者,检索文献时限为1992/2009.检索数据库为CNKI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强勇 朱志国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7年23卷2期 200-2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早期处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口腔颌面部皮肤软组织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清创,根据创面情况、部位等选择适当的处理.不伴组织缺损的普通裂伤应精细缝合或"Z"形缝合,关闭伤口;伴有组织器官缺损的创面应用组织移植等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谷 付小兵 《现代康复》 2001年25卷18期 52-53页ISTICPKUCA
【摘要】 现介绍近 10年国外烧伤皮肤代用品的研究动态 , 对暂时性和永久性皮肤替代用品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尼玛欧珠 平措罗布 等 《西部医学》 2019年31卷4期 575-57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皮肤修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对创面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进行治疗的四肢创伤修复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海 王望舒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28卷8期 10-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一期修复头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7年9月-2018年8月共收治20例因外伤导致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约3.0cm×4.0cm ~7.0cm×8.0cm,缺损深度为皮肤全层至骨质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洪湖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7卷10期 54-5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股前外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研究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集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以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软组织缺损修复治疗...
【关键词】 股前外游离皮瓣修复术;四肢创伤;皮肤软组织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厚敏 霍华春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9卷16期 2923-2924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与健侧小腿皮瓣修复创伤后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128例创伤后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龙辉 范少勇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20卷16期 122-124,140页
【摘要】 目的:探讨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八医院骨科的18例创伤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联合自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 梁志林 等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0年12卷4期 197-203页
【摘要】 目的 总结10年高能量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保肢手术经验,探讨其显微修复治疗方法 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20年1月35例高能量四肢严重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毁损肢体严重程度评分(MESS)标准:6分16例、7分19例.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建莉 国丽 等 《糖尿病天地》 2020年17卷8期 28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手足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使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配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两年内,选取122例我院收治的手足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将其用数字法进行随机的抽取,各抽61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燕莎 陈建霞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27卷12期 50-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美容修复治疗急诊科小面积皮肤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医院接收的60例小面积皮肤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手法治疗,观察组采取美容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昭会 付强 等 《解剖学杂志》 2017年40卷4期 444-4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无定形水凝胶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及创伤模型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制备大鼠深Ⅱ度烫伤及创伤模型,给予无定形水凝胶创面涂抹治疗,观察2类创面的完全脱痂时间、完全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同时采用康惠尔水凝胶敷料(简称清创胶)作为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 苑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卷20期 209-210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足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 100例手足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皮瓣修复手术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术及综合...
【关键词】 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术;手足严重创伤;皮肤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忠福 陈华荣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23卷35期 5093-509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创伤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皮肤缺损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创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少华 祝君 等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24卷1期 115-11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前足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62例创伤性前足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均行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记录修复效果.结果 6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I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丽 石达友 等 《兽医导刊》 2019年20期 201-203页
【摘要】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且容易受到创伤的器官,由于皮肤的易损性,临床上皮肤创伤的病例比较常见.在皮肤创伤治疗中常用消炎药、止痛药和抗生素等控制感染和促进皮肤愈合.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创伤的皮肤创口恢复变慢,伤口持久未见愈合,甚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利华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25卷9期 11-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15年1月收治的92例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为创面坏死组织溶解、肉芽组织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毅 刘萍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5年26卷4期 203-2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尖部及其邻近部位创伤缺损的急诊处理与美容修复方法.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对收治的9例创伤后鼻尖部及其邻近部位缺损患者,在清创后采用上臂内侧带蒂皮瓣Ⅰ期修复创面,3周后断蒂,实施缺损的鼻部各美学亚单位的修复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甫寰 宋慧锋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5年24卷19期 73-77页ISTICCA
【摘要】 汗腺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重要的附属器,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面积重度烧创伤患者因其皮肤均为增生性瘢痕修复,大部分汗腺结构被破坏且无法再生,失去了通过汗液蒸发来调控体温这一基本功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学建 杨富强 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3年8卷3期 280-2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应用改良跨脐中线的胸脐皮瓣修复肢体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创面,探讨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5年至2012年,对肢体大面积缺损、外露创面35例患者(下肢29例,上肢6例),依据腹壁皮肤血供研究新进展,设计跨越脐中线切取改良的超大胸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华 李霞 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3年8卷5期 522-524页ISTICCA
【摘要】 皮肤感觉神经对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炎性介质反应、新血管形成、肉芽增生和愈合后重塑均有重要调控作用,同时创面的组织细胞又能反作用于皮肤感觉神经.对皮肤感觉神经的合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创面的转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