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563
- 1972
- 1017
- 680
- 93
- 3
- 10910
- 4478
- 4434
- 4149
- 2978
- 1895
- 1568
- 1174
- 1167
- 83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立 俞鹏飞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39卷4期 460-4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issue-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是免疫感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控制和调节局部免疫稳态的能力.近年来皮肤病领域内的多项研究证实,TRM在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加重、复发等方面均发挥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翮 周庆红 等 《联勤军事医学》 2025年39卷5期 449-453页ISTIC
【摘要】 自体皮肤移植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和难愈性创面的重要手段.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皮肤的大量变性坏死导致其失去了正常的屏障及保护功能,必须及时施行焦痂切除和创面封闭手术,降低如代谢异常和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但是,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皮供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宏涛 俞鹏飞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22卷7期 45-48,58页ISTICCA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皮肤病,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负担.其发病机制是研究热点,涉及多种细胞与信号通路的影响.T淋巴细胞异常激活是银屑病发病的关键,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尤其是皮肤TRM在其中起重要作用.TRM有不同的起源模型,在皮肤中分...
【关键词】 皮肤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银屑病;激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娟 肖春梅 等 《免疫学杂志》 2025年41卷5期 362-368页ISTICCSCDCA
【摘要】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是导致诸多皮肤病复发的关键免疫记忆细胞类型.TRM细胞可在感染或损伤后留在皮肤组织中并通过形成记忆库来维持免疫记忆.当相同或相似的外界刺激再次出现时,TRM细胞可以快速被激活并释放炎症因子和细胞毒性物质,导致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雅麟 刘一洲 等 《上海医药》 2024年45卷11期 37-41,56页CA
【摘要】 目的:观察UVB照射引起的基底膜屏障损伤的特征.方法:使用 4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通过RNA-seq数据分析研究基底膜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在 3 组离体皮肤组织中观察50 mJ/c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刚 刘兵 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3年40卷4期 401-406页
【摘要】 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研究皮肤癌组织皮下结构变化与动态监测皮肤癌发生过程对皮肤结构的影响,采用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技术...
【关键词】 肿瘤学;激光生物学;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军 李亚萍 等 《实验生物学报》 2004年37卷2期 91-9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与阳离子聚合物聚乙亚胺(PEI)结合,用肝癌细胞株(M7221实验,研究其转染效率及可能引起的细胞毒性;进一步用此PEI/DNA复合物转染小鼠皮肤组织,通过报告基因检测,研究转染基因的表达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春明 杨晓 等 《遗传学报》 2003年30卷5期 407-41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构建了含有角质细胞特异性角质素5启动子、Cre重组酶基因和人生长激素基因polyA的转基因载体pK5-Cre-hGH.以显微注射的方法将4.2 kb的转基因片段K5-Cre-hGH引入小鼠基因组,共注射720枚受精卵,其中695枚移植至2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鹏 李跃民 等 《生物学杂志》 2017年34卷2期 99-1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比较6种方法和5个部位分离成纤维细胞的效率,旨在优化广西巴马小型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结果表明:1)采用酶消化法Ⅰ所得成纤维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死亡率与方法Ⅳ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红 张雯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37卷4期 825-82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对小鼠皮肤组织衰老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LAS低、中、高剂量组(LAS 150、300、600 mg/L)及D-半乳糖衰老模型组.正常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琦 王文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年20卷37期 5524-552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研究显示,血竭治疗皮肤压疮、烧烫伤、溃疡等具有显著疗效。
目的:观察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和羟脯氨酸的影响,验证血竭促进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创面的作用。
方法:制备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民 张福民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年1期 40-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有效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医院感染的发生,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200例皮肤组织感染患儿,通过鼻拭子或感染部位标本进行培养,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明 胡志刚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29期 4662-466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研究认为当生物组织的温度高于44℃时会发生热损伤,准确地预测烧伤范围,可以为烧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很大帮助。目的:建立皮肤组织热烧伤的数学模型,分析烧伤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预测其烧伤范围。方法:建立皮肤有限元模型,对皮肤组织在烧伤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青 杨浩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50卷12期 1847-1850页ISTICPKUCA
【摘要】 辐射旁效应( RIBE)可以被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所诱发. 在各种体外培养细胞模型和活体动物及人体中,均检测到RIBE的存在. RIBE导致低剂量辐射的健康风险高于理论预期值,导致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外原发性(辐射诱导)"二次"癌症的发生. 相...
【关键词】 辐射风险;辐射旁效应;活体动物和人工构建皮肤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璐 吴民华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5年7期 827-828页ISTICPKUCA
【摘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身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构成,与皮下组织相连。由于皮肤层次丰富,结构复杂,质地坚韧,各层组织间的致密度不同,在制作教学切片中常出现皱褶、网状层松散、浅层出现碎裂等现象。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光荣 陈清元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28期 4573-457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表皮干细胞作为皮肤组织的特异性干细胞,不仅是维持皮肤新陈代谢的主要功能细胞,而且与创面修复紧密相关,是皮肤及其附属器发生、修复的基础。现在表皮干细胞凭借其特有的生物学优势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对表皮干细胞的特性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喜杨 孙宁玲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5卷3期 232-2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皮肤组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的变化特点及与血管弹性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57例,依据合并疾病分为高血压组6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合并1组)4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冠心病组(合并2组)5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淑怡 殷国前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17卷53期 9107-911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随意皮瓣移植后易发生瘀血,甚至缺血坏死,临床与动物实验已经证明水蛭素能够提高皮瓣的存活率.目的:探讨天然水蛭素凝胶对大鼠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制备天然水蛭素凝胶,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经皮渗透实验,使用Markwardt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甜 张端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2卷2期 176-180,1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量子点技术检测Bcl-2和P53在增生期、退化期皮肤血管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阐明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7年至2010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38例(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 夏永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27卷1期 16-18,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Notch1,NF-κB 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8例皮肤鳞癌组织及58例正常皮肤组织中Notch1及NF-κB p65 m...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Notch1;核因子-κB p6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金翠 李灵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26卷8期 674-678,6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PTEN,Ki-67和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法检测PTEN,Ki-67和CyclinD1在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组织、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璐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18卷10期 1496-149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改善皮肤组织教学切片质量的方法.方法:取大鼠的皮肤,用Bouin液固定、脱水、氯仿透明、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封片,最后在光镜下观察.结果:新方法制作的皮肤组织切片结构完整,厚薄均匀,染色恰当,形态清晰无断裂破碎现象.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玉宝 杨建军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12期 2153-215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氧化锆陶瓷具有优良的生物学性能,但作为牙种植基台的研究在国内还鲜见报道,将其应用于种植牙基台上的生物学性能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目的:评价牙种植基台制作材料氧化锆陶瓷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氧化锆陶瓷圆形试件固定在W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凤云 兰建云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年27卷10期 1120-1121,11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瘢痕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生性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桢 曹海鹏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31卷3期 402-40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erbB4及Endogli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erbB4及Endoglin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39例皮肤鳞癌的erbB4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有淋巴结转移的皮肤鳞癌组织中erbB4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洪霞 李治坤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30卷23期 3468-34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皮肤鳞癌(SS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SSCC标本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蛋白在皮肤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2.5%,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宝祥 樊华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2期 337-34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尽管组织工程皮肤已应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治疗,但远未达到完全代替永久性皮肤的程度.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组织工程皮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5-12),检索词为"tiss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燕 刘德伍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37期 6869-687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异体异种皮肤移植局部免疫与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移植过程中局部皮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情况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并移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久玲 马征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11期 1927-19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与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少见报道.检测病理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学术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11期 211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1 组织工程皮肤的生物学特点?组织工程皮肤是用组织工程方法对所取组织进行消化、分离成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并对其分别培养和扩增,达到一定细胞数量后重组成的皮肤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伏生 陆树良 《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4期 524-5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ansglutaminase,tTG)在皮肤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检测来自整形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tTG的底物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积顺 吴建华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年25卷10期 1338-13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在寻常型银屑病和健康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
【关键词】 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银屑病;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丹 胡志奇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29卷6期 1144-11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可移植假发的组织相容性.方法 应用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丙烯的理化特性,制作成一种可移植假发的基座.实验动物选择5只新西兰白兔,在每只白兔颈部皮下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植入40束假发移植物,并分别于移植后第1周、第1~6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毅 郭栋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2041-20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对比肢体正常皮肤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皮移植术后中远期病理及电镜结构,为复合皮移植远期疗效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3年3月~2006年8月17例行四肢挛缩瘢痕切除,缺损皮肤创面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头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峰 卢天健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9卷4期 365-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检验关于胶原蛋白是皮肤黏弹件主要决定因素的假设,重点考察皮肤组织在动态载荷下的热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不同的热加载实现皮肤组织中胶原质不同程度的热变性;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检测胶原质的热变性及其热稳定性,并通过热损伤积分方程分析了胶原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天健 徐峰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9卷3期 247-2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重点研究在不同温度下猪皮肤组织的拉压行为,探讨温度和真皮层胶原质热变性对皮肤组织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新鲜猪皮,在特殊设计的温控制拉伸系统和压缩系统条件下观察猪皮肤在不同温度下的拉压行为.结果 在拉伸实验中,皮肤的刚度随着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金涛 葛蓓蕾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年18卷3期 81-82,插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日龄SD大鼠皮肤组织学结构.方法 10%甲醛固定,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 新生大鼠皮肤较薄,透明层缺乏,皮脂腺发育良好.6月龄时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明显增厚,毛囊增粗,生长旺盛,毛囊深入皮下脂肪层.24月龄时,大鼠皮脂腺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唤玲 韩德民 等 《动物学杂志》 2007年42卷1期 84-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非损伤性取样的方法,收集鸟类剥制标本的皮肤组织和羽毛,用无水乙醇、浸泡液预处理的方法抽提DNA,结果两者都可提取DNA供PCR扩增.将PCR产物经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证明提取的DNA为目的DNA,表明本试验方法可行.鸟类剥制标本的皮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军 张爱宁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7年23卷1期 166-1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低分子量的聚乙亚胺(PEI)开发一种新的非病毒基因转染系统,为基因在皮肤组织中的有效转染提供一种可靠、廉价的方法.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的真核表达质粒与阳离子聚合物聚乙亚胺结合,用肝癌细胞株CM7721试验,研究其转染效率及...
【关键词】 聚乙亚胺(PEI);绿色荧光蛋白(GFP);皮肤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锋 王喜梅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41卷6期 1036-103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增生性瘢痕、20例非病理性瘢痕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磷酸化ERK(p-ER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非病理性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莲香 《中国癌症杂志》 2006年16卷10期 867-8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与目的:转录激活蛋白AP-1与细胞的分化、增生、调亡以及肿瘤转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AP-1亚单位在皮肤肿瘤及邻近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这些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卵蛋白-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法对皮肤基底细胞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锐 官大威 等 《法医学杂志》 2005年21卷3期 161-164,封三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iNOS和eNOS在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内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小鼠背部制作全层切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伤后切创组织中iNOS和eNOS的表达,并和无切创的小鼠作为对照.结果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细胞,伤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宇 官大威 等 《法医学杂志》 2004年20卷1期 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切创损伤愈合过程中,caspase-3在损伤区内的表达以及不同损伤时间caspase-3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3例不同损伤时间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进行研究.同时以3例非切创小鼠皮肤组织做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维惠 谭升顺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18卷9期 523-5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皮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82例皮肤肿瘤组织(21例Bowen病、26例基底细胞癌、35例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皮肤肿瘤组织中C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伟 付小兵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年29卷8期 655-6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瘢痕疙瘩发生相关基因,并对部分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按微阵列排列,将8 400种人类基因PCR产物制成微阵矩表达谱芯片;提取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的总RNA,并纯化mRNA.将等量的两种组织的mRNA分别进行逆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国荣 韩希望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24卷5期 491-492,4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HB-EGF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鳞状细胞癌皮损中HB-EGF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HB-EGF表达于基底层(100.0%),基底上层仅有少量表达(12.5%);在癌旁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学义 屈雷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年23卷9期 1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易受到内外异常因素的损害而导致各种创伤.组织工程化皮肤为促进皮肤创伤修复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组织工程化皮肤只具备生理皮肤的相似结构,不具备其正常生物学功能,不能实现患者对皮肤创伤实现"完美愈合"的理想,难以广泛应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谦 梁志为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4期 582-583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兴起和发展,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究有可能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自从Rheinwald和Green成功建立表皮细胞培养方法以来,表皮培养的技术方法有了很大改进;胶原海绵、无细胞异体或异种真皮基质等真皮替代物的研究使复合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珺 肖仕初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年28卷5期 394-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以海绵状胶原膜作为真皮支架体外构建复合皮的可能性.由新鲜猪皮提取胶原后与硫酸软骨素混合,经真空干燥制成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膜片;取正常人包皮环切后的废弃皮肤组织,常规方法分离表皮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滴加于海绵状胶原膜上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伟 付小兵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2年27卷7期 580-5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Fas、Fas-L和Caspase-3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这三种蛋白在8例增生性瘢痕和8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在正常皮肤中,Fas和Fas-L主要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