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13
- 396
- 60
- 1
- 2178
- 657
- 588
- 553
- 416
- 478
- 234
- 217
- 185
- 18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韦秀芳 朱冬承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年27卷4期 381-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外固定支架所配套的皮肤牵引器在治疗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0月,利用该外固定支架配套皮肤牵引器治疗9例污染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生 陆思锭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年35卷1期 45-4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颞浅血管蒂头皮扩张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皮肤病变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采用颞浅血管蒂头皮扩张皮瓣移植联合激光脱毛,治疗10例不同程度大面积面部病变缺损患者,男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晶晶 王慧 等 《针刺研究》 2019年44卷10期 735-7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清素在大鼠后肢不同穴区局部组织中特定细胞上的表达,探讨腧穴之间组织学上的差异.方法:以6只正常SD大鼠为实验对象,选取其后肢"内庭""足三里"和"伏兔"为代表穴区.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每个穴区局部组织进行染色,所选用的抗体和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云芬 许庆芳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51卷7期 500-5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组织蛋白酶D(CatD)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在不同年龄、不同曝光程度皮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初步探讨CatD在光老化皮肤AGE降解和堆积中的作用.方法 15~20岁、35~40岁、55~ 60岁及75~80岁患者曝光和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湑泽 彭飞 等 《动物学杂志》 2018年53卷4期 582-5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两栖类动物,已适应青藏高原高海拔低温、缺氧、强紫外线的自然环境.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及扫描电镜技术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高原林蛙头部、背部、腹部、侧部皮肤结构进行观察.高原林蛙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娟 陈旻静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年34卷10期 1002-10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检测Cath-D和MMP-9和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交界痣及正常皮肤中表达情况,及其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分别检测Cath-D和MMP-9在44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22例皮肤交界痣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励 朱平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年24卷5期 533-5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和MMP-9/TIMP-1比值在糖尿病组和正常组大鼠皮肤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6周后采用HE染色、免疫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正根 吴军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年30卷22期 2072-20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模型及移植后发育过程.方法 取精确胎龄为56 d的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分组进行移植,①背部创面模型组:制备成微粒皮后移植到BALB/c裸鼠背部创面,以人尸体皮覆盖;背部皮下模型组:制备成小张邮票皮,植入裸鼠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东 利天增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06年22卷1期 53-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正常人不同部位皮肤表皮干细胞分布的规律,分析用P63、CD29单标记和双标记法鉴定表皮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5例正常人头顶部、足背、足底、阴阜(阴毛区)、阴囊等21个部位的全层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迪丽娜·马合木提 卫荣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年27卷7期 398-4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维医沙疗的生物组织热效应. 方法采用2700型多通道数据采集仪,采集沙疗过程中人体体表温度的动态变化数据,应用皮肤表层组织温度响应方程,计算人体皮肤浅层组织在不同时间段及温度场的热效应状况. 结果每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下午1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树良 青春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04年20卷8期 468-4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明确糖尿病皮肤的伤前病理改变是创面难愈的潜在机制. 方法体重200~220 g的SPF级SD大鼠14只,分为糖尿病组(8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8周与正常对照组同时采集背部皮肤,观察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江 鲁开化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18卷6期 365-366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持续恒压扩张(CPTE)和常规间断扩张(CITE)后皮肤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用白色小家猪制作CPTE和CITE动物模型,切取组织样本做电镜观察.结果 CPTE组与正常皮肤和CITE组皮肤比较,皮肤基底细胞和棘细胞间距明显增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伟 付小兵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年14卷2期 100-1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p53和cmyc两种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内的表达特征及其对增生性瘢痕内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方法:在16份被测标本中包括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8例和其对应的周围正常皮肤组织8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伟 付小兵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年14卷11期 654-6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 CNA)和P53蛋白在胎儿与成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病理技术确定这两种蛋白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8例)和成人皮肤(8例)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在妊娠早期和中期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晓明 纪晓峰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02年40卷2期 139-1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和灵敏的皮肤组织原位活力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活细胞核酸染色剂(SYTO 13)和溴化乙啶(EB)2种核酸染色剂对皮肤组织进行双重染色,荧光显微镜下通过颜色不同判断细胞的活力状态并计算出活力百分比.采用一种快速、灵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伟 付小兵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年14卷9期 515-5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两个亚基(A、B)和两种受体(PDGFR-α和PDGFR-β)在正常皮肤、溃疡边缘和溃疡组织中的分布、表达特征及其与溃疡形成的关系.方法:24份被测标本来自8例不同类型的溃疡患者,取其溃疡皮肤组织8...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难愈性皮肤溃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子慧 张江安 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33卷2期 152-1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镜在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 et varioliformis acuta,PLEVA)和点滴型银屑病(guttate psoriasis,GP)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行皮肤镜和皮肤...
【关键词】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点滴型银屑病;皮肤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军 龙训 等 《热带医学杂志》 2019年19卷6期 704-706,7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适用于石蜡包埋皮肤组织的DNA提取方法,提高结核分支杆菌PCR检出率.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结核性肉芽肿或怀疑结核性肉芽肿的皮肤病理标本46例,分别以二甲苯脱蜡-试剂盒法和TES脱蜡-改良试剂盒法提取总DNA,荧光PCR扩增后分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恩 张毅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年18卷24期 4614-46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 (CMC) 促进小鼠皮肤毛囊再生修复的组织形态学结构变化, 并与新生小鼠皮肤毛囊的组织形态学结构对比.方法:通过切除皮肤组织建立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全层缺损模型, 随机分为4组:CMC组、清得佳组、生理盐水组与空白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祥 周滢波 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7年21卷10期 680-684,7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SLE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与SLE皮损的相关性,为研究SLE患者皮损形成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SLE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及皮肤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效应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比例变化;免疫荧光观察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雪莲 叶蓉 等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0年27卷6期 341-342,封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组织蛋白酶B(CB)、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和脂溢性角化病(SK)等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差异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B,Ki67在15例SCC,15例BCC...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B;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皮肤鳞状细胞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燕辉 于建斌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年26卷6期 560-5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蛋白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检测乙酰肝素酶蛋白在3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30例交界痣及15例正常皮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川 曹萍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年8卷11期 2079-20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PTEN和β-cat在尖锐湿疣、Bowen's病和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PTEN和β-cat在正常皮肤、尖锐湿疣、Bowen's病、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尖锐湿疣、Bo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燕宁 曾学思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33卷2期 110-112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黑素瘤,其组成细胞来源于成黑素细胞,却缺少黑素颗粒.其临床表现可模仿很多黑素来源及非黑素来源其他疾病的特点,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也缺少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免疫组化、电镜、皮肤镜、共焦扫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明 汪德文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3年18卷4期 199-20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实验大鼠不同损伤时间的生前伤(5min~7d)及死后伤(5~30min)皮肤组织中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陕声国 张端莲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2年19卷4期 373-3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联合性快速扩张法应用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在8头小猪脊柱两侧设计48块扩张区域,分为:联合组:耗时1周.常规组:耗时3周.对照组分别测定扩张前囊内压;测量扩张毕皮肤表面积增加幅度、皮肤即时回缩率.结果联合组扩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兵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6年4期 18-20,32页ISTIC
【摘要】 实验动物S-D大白鼠背部置入20ml扩张器,常规扩张23-25天,于最后一次扩张(达20ml)前,扩张后,1h,6h,12h和24h分别测定扩张皮肤组织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同时观察自由基清除剂SOD对扩张面积,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锐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82-82,8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光子治疗仪对面部皮肤美容患者的皮肤组织氧饱和度产生的影响与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治疗的78例接受面部皮肤美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与临床治疗方案进行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卫 马芳 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年03卷5期 211-21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扩张器Ⅰ期置入形成"额外"皮肤,Ⅱ期采用扩张的全厚皮片移植于全手瘢痕切除、松解后的继发创面.方法 2009~2011年20例瘢痕手第一次手术行下肢或背部扩张器置入,预期扩张形成多余大块含皮下脂肪的皮肤组织,3-4个月后,第二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巍 刘旭 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5年20卷2期 169-173页ISTICCA
【摘要】 脱细胞细胞外基质(dECM)是指经过脱细胞处理的细胞外基质,即从组织或器官中去除细胞成分后得到的一种生物材料。 其因独特的物理属性和生化线索,在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中展示出重要潜力。 本文对不同来源dECM 的特点及其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顺欣 庞嘉越成 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5年20卷2期 174-178页ISTICCA
【摘要】 上皮嵴(RRs)是皮肤真皮与表皮结合部位的结构单元,由基部、斜坡和尖端3 个部分组成。 RRs 通过增加表皮与真皮的接触面积,促进二者机械连接,增强皮肤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RRs还在优化皮肤营养供应、促进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 程微 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3年18卷3期 270-273页ISTICCA
【摘要】 皮肤移植是烧创伤、慢性创面修复的主要方法,特别在大面积烧伤创面治疗中,植皮扩展比例、供区愈合时间、供受区瘢痕形成及手术疼痛等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述微针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皮肤移植技术的新进展,并介绍一种硅基微针负压提取法进行自体表皮移植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海涛 曹玉珏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21年37卷2期 187-1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5月—2018年12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9例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此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16~65岁。本组患者清创后创面面积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晨 刘毅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37卷6期 656-65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采用单侧扇形蒂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40岁,平均25岁。在面部软组织缺损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桂艳 张学瑜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37卷6期 703-70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和真皮2层组成。真皮成纤维细胞起源于胚胎的不同位置,包含皮肤中的位置记忆信息。真皮成纤维细胞祖细胞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注定要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特定的功能。此外,皮肤的其他成分如脂肪和神经等,也在伤口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54卷5期 382-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甲氨蝶呤是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常用药物。为规范甲氨蝶呤在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病专业委员会以国内外甲氨蝶呤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组织国内皮肤病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裕平 林平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1年37卷3期 196-1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C形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们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C形缺损患者12例。缺损创面大小为1.8 cm×2.7 cm~3.3 cm×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召潮 胡珏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年50卷4期 376-3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在皮肤毛母细胞瘤(trichoblastoma,TB)与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集的5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锋 王爱武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37卷2期 187-191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联合植皮修复下肢大面积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多处骨关节、肌腱等深部组织及内置物外露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廉红云 赵晓曦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36卷7期 520-5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皮肤单器官受累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16例皮肤单器官受累LCH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共收治57...
【关键词】 儿童;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秀慧 范玉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年30卷16期 2498-25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oxic shock syndrometoxin-1,TSST-1)基因携带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12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作...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韡 姜祎群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53卷1期 45-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2006年9月至2018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确诊的22例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及随访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7岁(1~ 10岁),男女比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韬滔 刘亚林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29卷1期 76-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估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用于预测成人软组织感染致脓毒性休克的准确性,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多学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亚敏 李东明 《菌物学报》 2020年39卷8期 1451-1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镰刀菌主要为植物致病菌,但也可引起严重人类感染.镰刀菌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本文主要综述相关的皮肤感染,分为局限性皮肤感染及播散性感染,诊断多较困难.由于该属真菌对抗真菌药物存在天然耐药,播散性镰刀菌病死亡率可达80%-90%.本文对Med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浩 金光哲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0年36卷1期 28-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索单一微挤压一次性3D打印皮肤组织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从人皮肤真皮层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以成纤维细胞和HaCaT细胞为种子细胞,用明胶、透明质酸和纤维蛋白原组成支架材料,通过微挤压法打印真皮层和表皮层,凝血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青莲 刘业强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53卷3期 201-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皮肤纤维瘤(DF)的组织病理与临床特征,探讨两者的相互联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科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150例DF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150例患者中,男65例,女85例...
【关键词】 组织细胞瘤,良性纤维性;皮肤表现;病理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倩楠 晋红中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53卷2期 117-1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活检组织的疾病构成及临床和病理诊断情况.方法 回顾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10年6月至2018年11月采用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29 987例患者,分析组织病理和诊断情况.结果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确诊的皮肤疾病分为3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峰 郑晓枫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53卷3期 223-2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治疗眉间纹引起的皮肤及其下肌层的厚度改变.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26例中重度眉间纹受试者,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16周,采用50 MHz高频超声检测注射部位皮肤的真皮...
【关键词】 超声检查;肉毒杆菌毒素类,A型;真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倩 陈红英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53卷2期 133-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毛发上皮瘤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和皮肤镜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毛发上皮瘤患者23例,采集RCM、皮肤镜图像,对比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一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仕初 郑勇军 《中华烧伤杂志》 2020年36卷3期 166-1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体断层皮片移植仍是修复皮肤缺损的重要方法,但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供皮区损伤、皮源不足等。研发组织工程皮肤实现缺损皮肤的永久性替代是一个理想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多种组织工程皮肤已被投入市场使用,但要实现皮肤缺损的再生修复还有很长的路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换一批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