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3
- 14
- 5
- 4
- 1
- 8
- 7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润桐 李登平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32卷6期 924-927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MR结构成像及图像分析软件探究人脑衰老过程中皮质下核团偏侧性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286例健康志愿者行薄层3D-T1WI扫描,利用Freesurfer软件计算大脑皮质下核团(丘脑、尾状核、壳核、苍白球、海马、杏仁体和伏隔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秀玲 刘任远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年36卷5期 529-5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量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症(AD)的病变与大脑皮质下核团的萎缩息息相关,某些核团的萎缩(如海马)可能成为AD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志,而皮质下核团的分割是研究核团萎缩模式的重要前提.基于AD患者和正常人各30例3DT1W-MR图像,先结合直方图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钱 张雯 等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 2019年2卷4期 523-530页
【摘要】 目的:探索皮质下核团的形状在轻度认知障碍(MCI)中的改变特征,及其在无创性预测AD源性MCI上的临床意义.方法:搜集AD神经影像学项目(ADNI)数据库中MCI组112例及正常对照组(NC)140例,采用顶点分析法比较组间海马,丘脑、杏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鸿 王经泰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40卷8期 1055-10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海马萎缩与皮质下核团体积变化关系及皮质下核团体积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DNI)数据库选取MCI患者和健康老年人磁共振成像资料。对7个皮质下结构进行分割并计算其体积,结果显示...
【关键词】 认知障碍;皮质下核团;Cognition disorder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 吴明祥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8年98卷31期 2471-24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和卒中后无抑郁、单纯抑郁、健康受试者的15个皮质下核团体积及其3D形状改变进行成组比较,探讨早期PSD变化规律及机制.方法 收集2015-2017年深圳市人民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28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PS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朝阳 张久全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6年32卷5期 701-70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采用MRI体积分析技术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皮质下核团的体积改变.方法 采集25例ALS患者(ALS组)和25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MRI高分辨率图像,对皮质下核团的体积通过脑磁共振成像处理软件库(FSL)软件进行自动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静秋 刘鹤 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11期 781-788页ISTICCA
【摘要】 脑和脊髓凭借室管膜上皮构成的脑—脑脊液屏障与脑脊液分隔.但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一些神经元胞体、树突或轴突直接与脑脊液相接触,被称为"接触脑脊液的神经元系统".张励才教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应用CB-HRP特异性地标记出特殊的触液神经元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帘青 导师:黄晓琦 四川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
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病理模型中,皮质下核团作为重要的信息交通节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既往针对皮质下核团的结构研究中,多将单个核团作为整体进行体积计算,无视了其在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卫萍 导师:张冰 南京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空间导航能力相关的脑白质完整性改变
目的:采用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探索轻度认知障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朝阳 导师:王健 第三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ALS是一种少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征是上和下运动神经元的损失。研究表明ALS进展性的损害并不局限在上、下运动神经元,还累及包括前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底节区等多个脑区,存在诸多的非运动系统症状。近年来,ALS锥体外系症状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萍 张冰 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7卷5期 364-36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皮质下核团体积与空间导航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计算机空间导航障碍测试系统测试30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8例正常对照者空间导航能力,FreeSurfer 5.3.0软件对三维T1W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进 谢昌林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年22卷6期 662-663,6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脑灰质异位症(GMH)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10例GMH患者均行MR回波序列扫描,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7~32岁,平均15岁.1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10例共发现病灶14个,分为3种类型:室管膜下型5例、皮质下型3例、带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平荣 蒋元模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4期 112-113页ISTIC
【摘要】 丘脑是大脑皮质下辨识感觉性质、定位和对感觉刺激作出情感反应的一个重要神经结构,是大脑的重要交通枢纽,也参与对运动平衡的调节。临床上丘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梗死的3.1%,而丘脑出血发病率较高,约占脑出血的20%~25%,受损时感觉障碍是其最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泽熙 孙丽楠 等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35卷3期 245-248页
【摘要】 认知过程是大脑高级的功能活动,由大脑皮质、大脑白质、边缘系统、间质神经核团、脑干核团及小脑等共同参与,不同认知活动激活相应的脑区及皮质下结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脑血管病后常见后遗症之一,不仅造成患者肢体活动、语言及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躯体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伟 王晓莉 等 《疑难病杂志》 2011年10卷1期 53-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R)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6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资料.结果 DEACM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智能、人格改变;头颅MRI表现可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真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4卷19期 71-72页ISTIC
【摘要】 <篇首> 癫(痫)是一组疾病和综合征,以在病程中反复发作性的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可表现为运动、感觉 、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障碍,灶部位最常见于脑皮质下的神经核团、脑皮质及脑干网状结构,大多数患者的智商和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凤月 徐俊玲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12卷15期 20-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11例患者MRI表现均显示多叶受累的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异常信号,病变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且具有多变性,增...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磁共振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国锋 毛诗贤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21卷4期 341-3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杏仁核点燃癫痫鼠模型脑内不同核团FOS蛋白表达顺序及强度以探讨癫痫的传播途径.方法选择健康Wistar大鼠60只制作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分别在点燃后0.5h、1h、2h、4h及24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癫痫大鼠脑内梨状皮质、杏仁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涛 王晓峰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15卷4期 221-222页ISTIC
【摘要】 <篇首> 杏仁核簇是边缘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与脑干、皮质下核团以及皮层联合区有广泛纤维联系,参与行为的活动、内分泌调节,也是将不同物理性质的刺激信号转变为与之密切相关的感受,从而形成情绪的神经核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涛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2年29卷5期 424-427页ISTIC
【摘要】 杏仁核簇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与皮质、皮质下核团以及脑干诸结构有着广泛的联系,其联系纤维主要有终纹和腹侧通路,杏仁核簇由众多亚核团组成,各亚核团间联系及其复杂;杏仁核簇参与边缘系统大多数的生理活动,能将各种感觉形成情绪化倾向。杏仁核解剖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晔 何祥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1年14卷4期 247-24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进行性皮质下胶质增生(PSG)为一种罕见的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类似于Pick病 (PiD),但又与PiD的病理特征截然不同.1949年Neumann等[1、2]报告3例皮质下白质和灰质核团明显的胶质细胞增生患者并称为PiD Ⅱ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娟 王书平 等 《滨州学院学报》 2009年25卷6期 61-63页
【摘要】 杏仁核是边缘系统中重要的皮质下核团,其结构复杂,功能广泛,本文对杏仁核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健 熊克仁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3年11卷4期 38-41页
【摘要】 <篇首> 杏仁核是边缘系统中重要的皮质下核团,其结构复杂,纤维联系和功能十分广泛,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使我们对杏仁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综述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晶 彭斌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1年91卷39期 2776-27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1-2011年收治住院的6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患者,以及文献报道的13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急性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金龙 舒斯云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年18卷8期 763-7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学习记忆是脑的高级认知功能之一,它的神经基础研究普遍集中于大脑皮质,而对脑纹状体等皮质下结构是否参与学习记忆功能却较少关注,即使关注也集中于非陈述性记忆.纹状体是人大脑皮质下最大的神经核团,它和杏仁复合体一起来自胚胎时的纹状体嵴,鸟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晖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3年28卷z1期 59-60页ISTICCSCD
【摘要】 法医学鉴定中,对颅脑损伤进行明确的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具有独特的优势.MRI可以清晰显示脑的三种基本组织,即灰质、白质与脑脊液,能分辨出脑干内的灰质核团,不受骨质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清楚显示幕下和脑干的损伤.随着MRI技术的进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