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
- 2
- 1
- 17
- 1
- 1
- 1
- 13
- 6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国强 方志祥 等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30卷4期 656-65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撑类型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抽样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本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 100 例,根据内侧皮质复位支撑类型分为阳性支撑 35 例(A组)、中性支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旭 张世民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44卷6期 829-8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沿股骨转子间线环周皮质在CT三维影像上的形态学特征,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30例年龄>60岁的无股骨骨折既往史的老年人股骨近端CT影像学资料,将数据导入Mimics软件,经三维重建后,沿股骨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波 孙清国 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2年34卷4期 262-2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内侧皮质不同复位等级对股骨转子间骨折(FIF)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正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FI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即刻正位X线片显示的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健祺 蔡仲斌 等 《健康之友》 2021年7期 162页
【摘要】 目的:对不同组合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力学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正、侧位x线片检测后根据患者的前内侧皮质对位的正性、中性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守超 王欣 等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4年10卷1期 4-9页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术后皮质支撑砥住的形态特征,为皮质支撑复位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采用头髓钉治疗的顺向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收集术后3D-CT影像学资料完整、获得皮质支撑砥住的病例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茆玮 张世民 等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09卷3期 182-187页
【摘要】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身体条件可耐受的患者应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实现早期康复并预防卧床相关的并发症。骨折复位质量决定了手术效果,因而复位技术的进展受到骨科医生的持续关注。目前,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技术经过近8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禛 熊文峰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0年38卷6期 639-6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转子间骨折中股骨干近侧断面环周皮质在CT三维影像上的形态学特征,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皮质支撑复位提供结构基础和解剖学依据.方法 收集80例AO/OTA分类31-A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通过CT扫描和三维重建,导入Mimics软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世民 胡孙君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33卷10期 1203-12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总结近年来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稳定性重建方面的概念演化与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解剖特点、稳定型骨折与不稳定型骨折分类、稳定性复位与不稳定性复位、术中加压初始稳定与术后滑动二次稳定、内固定术后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守超 熊文峰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33卷10期 1228-12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三维CT成像测量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固定术后头颈骨块的旋转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0月采用头髓钉固定治疗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 31-A2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禛 陈时益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33卷10期 1216-12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理念,总结其历史、特征、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研究方向.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正性皮质支撑复位的相关研究,结合临床应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欣 张英琪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33卷10期 1260-12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用股骨转子间骨折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前内侧角骨皮质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皮质支撑复位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5例影像资料完整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CT数据,其中男32例,女4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路宽 宋驰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36卷12期 1289-129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内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19-09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术后X线片观察内侧皮质复位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守超 张世民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年26卷18期 1633-16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31A2型)均伴有分离的后内侧小转子骨块,获得前内侧皮质复位是重建骨折稳定性的关键.本研究比较前内侧皮质对位关系的术中透视影像与术后三维CT (3D-CT)立体影像,探讨二者的一致性和变化因素.[方法]回顾性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世民 张英琪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年22卷14期 1256-12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股骨干内侧皮质在外下方承托头颈骨块内侧皮质)的概念,并探讨其对内固定影像学与功能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 2013年6月采用头髓钉(PFNA-Ⅱ或gamma-3)治疗的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鲁成军 导师:孟纯阳 青岛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目前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多数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但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固定失败率,这与骨折力学稳定性直接相关。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其中充分可靠的骨折复位是保证固定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前提,为此内侧皮质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汉阳 导师:刘涛 新乡医学院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硕士) 2020年
【摘要】
背景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自内侧皮质正性支撑理念提出后,经过大量的影像学、生物力学数据研究和临床实践分析,证实了内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能够极大降低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但影像学研究发现,在术中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世民 第六届全国创伤骨科会议 2014年
【摘要】 [目的] 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股骨干内侧皮质在外下方承托头颈骨块内侧皮质)的概念,并探讨其对内固定影像学与功能效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6月采用头髓钉(PFNA 或gamma-3)治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睿 卢乐年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年27卷10期 865-8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侧块关节内皮质骨块植入结合侧块-椎弓根钉棒内固定(Goel技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侧块关节内皮质骨块植入辅助Goel技术复位固定的16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关键词】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颅颈交界区畸形;侧块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华 夏虹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年22卷9期 786-7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口咽寰枢椎侧块关节牵开复位、三面皮质块状骨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33例合并寰枢椎脱位的颅底凹陷症患者,均有脊髓压迫症状.术前寰齿间隙(ADI)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文亮 丁真奇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3年21卷6期 624-6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压力侧骨皮质缺损时钢板内固定的即刻稳定程度,明确压力侧皮质骨块复位的重要性.方法:6具新鲜股骨标本,于中段造成蝶形皮质缺损,测定正常股骨,单纯钢板内固定及对侧皮质骨块复位钢板内固定的垂直压缩、三点弯曲及抗扭转能力,比较不同固定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冼树强 李学良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20卷10期 770-773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阳性支撑、阴性支撑、中性支撑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6年1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男性31例,女性49例;年龄54~88岁,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修先伦 吴银松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24卷16期 19-2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及锁定重建钢板单皮质固定技术治疗 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复杂的Pilon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并放置锁定重建钢板行单皮质固定支撑。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并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23例患者在术后得到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琦 王文革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年16卷7期 1061-1062页ISTICCA
【摘要】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5%[1]。移位及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相比其他传统治疗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具有许多优点,如成角固定,固定更加牢固,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2]。但近年来发现,肱骨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斌 赵敏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5期 299-30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齿槽嵴裂植骨时对唇鼻畸形行同期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齿槽嵴裂植骨的同时,对唇部畸形进行解剖功能复位,在鼻翼软骨内侧脚之间,鼻翼外侧基底部植入皮质骨,同时行鼻翼软骨悬吊,对鼻部畸形进行整复.结果:28例同期整复病例术后随访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军华 黄志远 等 《医药前沿》 2014年24期 218-2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单侧皮质固定治疗青少年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青少年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单侧皮质固定并进行早期前臂旋转功能锻炼,3—12月后取出内固定,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9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思化 安来昱 等 《健康研究》 2014年34卷6期 697-698页CA
【摘要】 文章回顾分析9例应用开窗顶推复位塌陷骨块并用三面皮质骨支撑固定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开窗嵌压植骨治疗胫骨平台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应用开窗复位三画皮质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Ⅲ型骨折,损伤小、感染风险低、复位丢失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文学 李雪红 《吉林医学》 2012年33卷35期 7719-7720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按Vancouver分型,其中,B1型3例,B2型1例.1例B1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2例B1型骨折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8卷9期 109-110页
【摘要】 <篇首> 股骨远端骨折是关节内或近关节部位骨折,多为高能量直接暴力致伤.股骨远端由于骨髓腔大、皮质薄、骨量少,远端后侧有腓肠肌牵拉,各型骨折均为不稳定型骨折,大多需手术治疗.手术常因骨折碎裂严重,骨缺损等不稳定因素,复位固定较为困难.各种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劳劬 吴强初 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2年24卷4期 555-556页
【摘要】 目的探讨SF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髂骨块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方法对15例腰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患者的椎管及神经根管行彻底减压,应用SF系统对滑脱椎体行复位固定,自髂嵴后部取带三面皮质髂骨块嵌入椎间植骨融合.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诊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双 张世民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年21卷1期 57-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组合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力学稳定性. 方法 采用27个Synbone人造股骨,先按照AO/OTA分类制作成不稳定型(31-A2.1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再在正、侧位X线片上,按照前内侧皮质对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阳阳 常宝生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年17卷6期 1156-11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固定术后内侧柱的支撑能力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10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内侧柱支撑重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其中A组患者48例,均接受肱骨近端内侧骨皮质解剖复位以重建内侧柱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