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3
- 53
- 40
- 5
- 1
- 320
- 68
- 28
- 24
- 13
- 255
- 49
- 46
- 38
- 3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莹鑫 袁景林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5年20卷7期 408-41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和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ENoG)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nerve palsy,IFP)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磊 陈彬 等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33卷3期 176-180页ISTIC
【摘要】 海绵窦综合征(CSS)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常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本文报告1例以右侧面部麻木、右眼胀痛及复视为主要表现的CSS.患者除影像学检查外,还进行了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面神经传导测定、瞬目反射及咬肌的针极肌电图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兰 张燕 等 《中外医疗》 2022年41卷34期 33-36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周围性面瘫应用面部功能锻炼同时按揉合谷穴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针灸与面部功能锻炼,对照组后按揉合谷穴,治疗组同时按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立科 周玲 等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29卷4期 201-20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经颅电刺激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TceFNMEP)、瞬目反射(BR)和电流刺激等电生理监测指标对预测术后面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应黎 王文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年45卷3期 178-1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瞬目反射(blink reflex, BF)是一种脑干反射,它的传导通路涉及三叉神经感觉传入、脑干中间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以及面神经的运动传出.任何影响其传导环路的病变,特别是累及三叉神经、面神经和脑干的病变均可出现 BF异常.疾病的不同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瑞迪 王恒东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18年36卷8期 602-6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R1潜伏期在遗传性周围神经病(CMT)分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确诊为CMT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常规神经传导和瞬目反射的检查结果,记录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波幅和R1的潜伏期;并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脱髓鞘型组和轴突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颖 李晓裔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年23卷10期 1176-11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瞬目反射(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变化特征,探讨其对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 2015年1月至12月,31例意识障碍患者行BR、BAEP检查,同时进行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建慧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11期 837-8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潜伏期在由颈椎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病例中的特点及该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对20例由颈椎病变引发的三叉神经痛病人进行BR检测,记录BR潜伏期的变化并与10例正常人群比较,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 马秀丽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年14卷4期 495-4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联合前庭肌诱发反应在眩晕病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后循环缺血(3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0例)、梅尼埃病(15例)的共67例眩晕患者的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组合(BR)、前庭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绍芳 左欣鹭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34期 4206-42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 CEH)患者瞬目反射( BR)特点,为CEH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确诊的单侧CEH患者30例作为CEH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9例作为对照组。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青云 洪铭范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年7期 663-6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贝尔麻痹患者早期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的改变及其与面神经功能损害相关性。方法对25例贝尔麻痹早期患者进行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检测,比较其阳性率,并分别根据其检测结果分为轻-中度损害、重度损害;同时按House-Blackmann(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晶玉 李海平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2卷20期 4503-4504页ISTICPKUCA
【摘要】 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所致的神经本身的脱髓鞘改变[1].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周围方面,而糖尿病患者的颅神经及脑干损害易被忽略.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神经纤维会丢失及阶段性脱髓鞘[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婉挥 黄华品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30卷10期 1335-133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B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后循环缺血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电生理室2004至2009年207例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BR、BAEP检查结果.结果 87例BR检查结果异常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庞蕾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0年26卷2期 267-2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蕾 李娜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5期 733-7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电刺激所诱发的瞬目反射(BR)的不同检测方法和波形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其实验室参考值.方法:采用神经肌电图仪对30 例(60 侧)健康年轻志愿者进行眶上神经及颏神经刺激,分别于眼轮匝肌及提上唇肌处记录瞬目反射波形,统计4 组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沛 包敏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7期 318-3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面部行为、功能学的恢复变化,为面神经损伤修复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性功能评估手段.方法:建立大鼠面神经断伤吻合模型,术后每周观察触须拂动与瞬目等面部运动,记录健患两侧面神经电图(ENoG)与瞬目反射(BR)的变化.结果:术后患侧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洁 赵燕玲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22期 1013-10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正常人瞬目反射(BR)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在耳鼻咽喉科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edtronic Keypoint神经电生理仪,检测60例止常人瞬目反射的各项指标.结果:止常人瞬目反射的各波潜伏期分别为R1(10.27±0.91)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玉玲 白静平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年21卷10期 910-9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HFS)的效果,探讨治疗前后瞬目反射(BR)检测的意义.方法:用BTXA对35例HFS患者行面部肌肉多点注射,其中28例在治疗前后行BR检测.结果:35例接受治疗者完全缓解16例;明显缓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翠萍 马建军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34期 13-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视神经脊髓炎型和经典多发性硬化型患者电刺激诱发瞬目反射的差异.方法:多发性硬化患者为河南省人民医院1996-01/2005-06门诊随诊及住院的临床确诊病例49例.健康对照组为河南省肿瘤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员及部分工作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宇 傅求真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4年10卷6期 324-326 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偏头痛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42例偏头痛发作期和32例间歇期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瞬目反射(BR)检测.结果:偏头痛发作期和间歇期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静 王俊宏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25卷2期 142-143,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患者瞬目反射(BR)的变化,了解BR对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于眶上切迹处以方波脉冲电刺激眶上神经,记录双侧眼轮匝肌的反应,测定刺激同侧所记录的R1、R2波和对侧R′2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变化.结果DM患者的R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静 李迺丽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4年24卷5期 455-45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目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仍以临床症状为主.但其临床表现消失快,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发作的间歇期,确诊需要有脑干损害的证据.瞬目反射(BR)作为脑干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是诊断VBI较为可靠的方法[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刘莉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24卷2期 187-189页ISTICPKUCA
【摘要】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瞬目反射(BR)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用肌电图仪测定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两侧的R1、R2、R2′波的潜伏期、波幅,将其均值分别与正常值做对比;并将病人分为BR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两侧R1、R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革胜 井晓荣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18期 2740-274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间歇期偏头痛脑血管功能障碍及脑干功能改变.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患者首先进行经颅多谱勒超声(TCD)筛选,对TCD异常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瞬目反射(BR)检查.并以同期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偏头痛间歇期存在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巧俊 向丽 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23卷2期 162-163,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多发性硬化(MS)时瞬目反射(BR)的变化,了解BR对于MS诊断价值.方法于眶上切迹处以方波脉冲电刺激眶上神经,双侧眼轮匝肌记录,测定刺激同侧所记录的R1、R2和对侧R′2的潜伏期及波幅的改变.结果 MS的BR异常率高达 64.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红敏 曾莲意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23期 351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面神经炎患者瞬目反射(BR)、双侧面神经传导速度(NCV)、额肌和口轮匝肌肌电图(EMG)表现,评价3项联合检测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损害诊断、定位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对33例面神经炎患者的BR、双侧面神经NCV、额肌和口轮匝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福 罗宇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9期 1284-12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脑干功能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临床诊断(VBI)的患者进行瞬目反射(B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TCD检测.结果VBI组脑干功能损害84.6%,TCD异常率为8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保凡 《现代康复》 2001年5卷7期 54,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对糖尿病患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糖尿病患者及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瞬目反射检查。结果 检查200人,400侧次,总的阳性率为45.3%,远远高于单纯症状体征的阳性率(6%)。其中R2、R2'潜伏期和R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保凡 《现代康复》 2001年5卷4期 54,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讨瞬目反射对糖尿病患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糖尿病患者及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瞬目反射检查。结果 检查200人,400侧次,总的阳性率为45.3%,远远高于单纯症状体征的阳性率(6%)。其中R2、R2'潜伏期和R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巧俊 向丽 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21卷6期 595-5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在面神经麻痹患者恢复期出现瞬目反射(BR)对侧的R1电位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患侧刺激,健侧出现R1波的面神经麻痹病人进行详细BR检查,测定各自潜伏时及波幅,并与健侧相比。结果患侧刺激健侧记录所得R1波与健侧刺激同侧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宇 井晓蓉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22卷11期 1100-11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脑干功能与经颅多普勒(TCD)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临床诊断VBI的患者及30例非VBI患者进行BR、BAEP和TCD检测.结果 VBI组脑干功能损害84.6%,TCD异常率为83.1%,χ2检验差异不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彬艳 万意佳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38卷12期 1399-140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粗针神道穴平刺对不同损伤节段面神经炎患者瞬目反射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的方法,将面神经损伤在3个不同节段的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粗针平刺组、传统针刺组及单纯西药组,各组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冬丽 周哲屹 等 《吉林中医药》 2019年39卷8期 1044-104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大秦艽汤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面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针灸科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大秦艽汤配合西药组,每组40例.西药组给予常规治疗:维生素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倩娜 林诗映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9年39卷11期 1607-16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交感反射(SSR)、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和瞬目反射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估情况,将其分为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PD-NAS)组(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 陈春 等 《广东医学》 2019年40卷1期 152-1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BR)对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的预测作用.方法 前瞻性收集12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 取其中BR检查阳性的30例为观察组, BR阴性的97例为对照组, 研究4年前后, 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相关指标及神经传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光斌 翟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21卷5期 496-4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中患者瞬目反射的变化.方法 选择8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 m L加入5%葡萄糖250 m L中静滴,1次/d,总疗程21 d.对照组口服泼尼松30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丽梅 刘长春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17卷4期 422-4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治疗Bell's麻痹对面神经电图(ENOG)、瞬目反射(B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Bell's麻痹患者67例,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联合组(3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波 梁战华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8年27卷2期 81-8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对偏侧面肌痉挛(H FS)患者行经皮面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后瞬目反射(BR)的电生理变化.方法:对30例HFS患者行经皮面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行BR检测,比较分析双侧R1、R2潜伏期、波幅的变化.结果:30例HFS患者治疗...
【关键词】 偏侧面肌痉挛(HFS);电刺激;瞬目反射(B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莹 周夏俊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8年27卷1期 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米勒-费希尔综合征(Miller-Fisher syndrome,MF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方法:回顾36例MF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学表现,并且进一步将其与健康对照者上下肢感觉神经的传导波幅及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①MF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龙飞 汪飞 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5卷6期 353-3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与面神经运动传导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特发性面神麻痹患者101例,于发病3~7d内进行瞬目反射(BR)和面神经运动传导(FMC)检测,以评估其与临床表现、面瘫预后的关系.结果 101例患者BR检测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艳 李晶玉 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7年38卷2期 49-51,5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瞬日反射(BR)的改变.方法:选取2012年3月~ 2014年3月于我科住院脑卒中患者.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抑郁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庭阔 刘荣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26卷5期 334-3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早期颞骨外伤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1例早期颞骨段外伤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经乳突径路行面神经减压手术治疗前后面神经电图和瞬目反射值,按H-B分级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婕 丁俊丽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0卷13期 15-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BR)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后循环缺血(P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1例PCI患者为PCI组,包括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48例和后循环梗死2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兆爱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9年25卷2期 25-28页
【摘要】 目的:分析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3例单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研究,均行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检测,比较患者患侧与健侧检测结果.结果:患侧瞬目反射出波率较健侧低,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丽莉 赵莘瑜 《河南医学研究》 2019年28卷23期 4295-4297页CA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及注射用地塞米松对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醋酸泼尼松片及注射用地塞米松治疗,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丽嫦 聂玲辉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694-698,7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热敏灸与隔姜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55例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28例和隔姜灸组27例(其中隔姜灸组中途退出2例,最终纳入2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口服甲钴胺)和常规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同时接受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慧 蒋艳珍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24卷11期 2017-20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穴位埋线辨证施治对急性期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瞬目反射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中医内科就诊的90例急性期面神经麻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穴位埋线辨证施治,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进景 刘宏雨 等 《河北医药》 2015年6期 861-8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瞬目反射(BR)改变特点。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周围性面瘫的患者60例,其中单纯周围面瘫者3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面瘫者3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病后3~5 d、14~20 d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 陈春 等 《广东医学》 2015年20期 3157-3159,31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瞬目反射( BR )的特点及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2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BR检查,并对两组BR各波R1、R2、R′2潜伏期及R1侧间差、R2侧间差、R′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香葵 尚嫒媛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5年5期 274-275,28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图(ENoG)和瞬目反射(BR)在面神经麻痹患者损伤程度、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于发病10 d后进行健、患侧面神经ENoG和BR检测。结果: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ENoG患侧潜伏期延长、...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神经电图(ENoG);瞬目反射(B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