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3
- 1
- 39
- 29
- 12
- 6
- 4
- 22
- 10
- 9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健 赵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4年39卷3期 355-3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矫配合手法矫正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将6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传统矫正手法治疗基础上采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手法矫正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飞凤 陈志太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24年33卷2期 13-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治疗的100例(120耳)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均采用EarWell耳廓矫形器治疗,最长佩戴8周.比较不同性别、...
【关键词】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EarWell耳廓矫形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志凡 熊玮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24卷12期 68-70,11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无托槽隐形矫形器在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 84 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2 例.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正器治疗,试验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形器治疗,两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军宁 于慧柠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29卷6期 676-6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个性化定制耳甲腔矫形器和标准耳甲腔塞矫正先天性耳甲腔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6例3~90天龄耳甲腔畸形患儿进行矫正治疗,其中1组66耳(其中外耳道口变形16耳)采用定制耳甲腔矫形器(专利号:ZL201810303720.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庆 《石河子科技》 2021年2期 66-67页
【摘要】 脑瘫手术为无数脑瘫儿童创造了恢复正常生活的条件,但是此病后遗症影响大,康复训练是手术后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康复阶段,踝足矫形器是重要的手段与工具,能够帮儿童快速正确的进行康复训练,使康复效果更佳.本文从脑瘫患者的康复与脑瘫儿童穿戴踝足矫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妍 熊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42期 7475-748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的矫形器,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矫形器对矫治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矫形器在偏瘫患者中的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英俊 李善春 等 《现代康复》 2001年05卷1期 110-111页ISTICPKUCA
【摘要】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中约2/3为痉挛性脑瘫[1],表现为锥体束障碍的体征。我院从1995年6月~2000年6月收治5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采用以训练为主,选择部分合适病例辅以手术治疗的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娆 赵宇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28卷8期 134-1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非手术矫正法在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护理工作经验,提出护理体会.方法:分别采用自制简易硅胶管耳廓矫形器和“益耳”耳廓矫形器对22例年龄小于2个月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进行非手术矫正,治疗前对治疗过程和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碧云 曹勇 等 《临床医学》 2020年40卷9期 59-6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耳廓矫形器治疗小于6个月小儿耳廓畸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于中山市博爱医院治疗的单侧或双侧先天耳廓畸形患儿30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6周,n=11),B组(≥6周,<3个月,n=9),C组(≥3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伟 李乐 等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10卷4期 81-8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耳廓矫形器非手术矫正新生儿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护理重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佩戴自制简易耳廓矫形器和"靓耳"专业耳廓矫形器对58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进行非手术耳廓矫形治疗;给予患儿家长心理评估及护理、做好患儿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云明 冯尚武 《中国康复》 2013年28卷5期 341页ISTIC
【摘要】 2005年5月~2012年8月我院矫形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36例,均符合1998年全国脑性瘫痪座谈会诊断标准[1].男21例,女15例;年龄(6.75±2.43)岁;入选条件:①患儿双下肢一年内无矫形手术史;②双下肢瘫痪,因肌张力降低或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亚蓓 王彤 等 《中国康复》 2007年22卷5期 334-33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矫形器配合矫正体操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均每天穿戴矫形支具时间23h并配合脊柱矫正体操练习,要求达到凸侧肌肉收缩,凹侧肌肉牵伸,每次30min,每天1-2次.穿戴期间定期X线片检查脊柱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孝超 杨文兵 等 《中国康复》 2004年19卷3期 178-178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模塑式颈椎矫形器(MCO)在颈部烧伤患者临床应用的形式.方法:19例颈部烧伤植皮术后患者采用MCO全天配戴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随访3~11个月,19例患者均达有效以上.结论:MCO重量轻,透气性好,穿戴舒适,便于训练,应用于颈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端阳 周华荣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20卷10期 1197-1199页
【摘要】 目的 探求利用脊柱矫形器在矫治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针对不同的脊柱侧弯,对26例患者根据其侧弯分型,设计不同的矫形器,并辅以康复训练,分别在患者穿戴3个月、6个月及更长时间定期复查或随访,结合患者的主诉、激光测力平台检测、X光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银燕 张伟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20卷18期 2141,2148页
【摘要】 目的:为了观察可逆性足内翻的手法矫正配合配戴过枉矫正矫形器的疗效.方法:对12例足内翻患儿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12例足内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矫正.结论:对于可逆性足内翻运用手法矫正配合过枉矫正矫形器的配戴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朝阳 吴成亮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4年43卷1期 65-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足底压力检测无创、用时短、成本低,它不仅能反映足部问题,还能表明个体姿势、平衡能力等,本文系统阐述正常、肥胖和负重背包儿童青少年的足底压力特征,以及常见形态异常足的足底压力特征与矫正预防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健康儿童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宝良 段钰瑾 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21卷6期 162-1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调查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矫正治疗后近期疗效,并对其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接受EARWELL耳廓矫形器矫正治疗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226例,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怡涵 徐静宜 等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37卷4期 457-459页
【摘要】 目的:明确矫形器辅助姿态训练对青少年脊柱侧弯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90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分组;对照组(n=45)实施姿态训练康复,观察组(n=45)给予矫形器辅助姿态训练康复;对两组患者的脊柱侧弯角度(Cobb角)、椎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晓晗 张铭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3年21卷3期 350-3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索超指南适应证(3月龄内、耳廓形态畸形)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矫形器矫治的效果,尝试拓展耳廓矫形器适应证.方法 先天性耳廓畸形26例(35耳),年龄3月~8岁,男12例(18耳),女14例(17耳),形态畸形24例(33耳),结构畸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薇 导师:胡钰娟 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耳鼻咽喉科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耳廓矫形器矫正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的初始矫正年龄、治疗周期、畸形类型、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患儿的矫正有效率,探索最佳矫正时机和影响疗效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武汉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静 《西藏医药》 2023年44卷2期 31-33页
【摘要】 目的 探究耳廓矫形器矫正新生儿耳廓外形畸形的效果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022年1月~6月收治的耳廓畸形新生儿 37例(51耳),根据患儿年龄将患儿进行分组,A组:10天及以下,16例(21耳);B组:11~42天,8例(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梦琦 余青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35卷24期 4297-4299页
【摘要】 目的:探究脑瘫马蹄内翻足患儿实施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步态时空参数、踝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3例脑瘫马蹄内翻足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掷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除给予石膏固定和足外展矫形器干预外,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翠萍 郜帅 等 《石河子科技》 2022年4期 74-75页
【摘要】 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提升,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性.本文结合3D打印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方向,综述了其在上下肢矫形器、脊柱矫形器以及假肢上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3D打印矫正器相比传统的矫形器在适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阳 宋毓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年33卷7期 874-8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矫形器(orthosis)是根据生物力学原理来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机能特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是用来预防、矫正畸形,治疗和补偿功能缺陷的器械[1].最早由Vernon Nickel在1953年提出.三维步态分析技术(three-dime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长青 熊宝林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年31卷12期 1359-13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地面反射型踝足矫形器(floor reaction ankle foot orthosis,FRAFO)对学龄期痉挛脑性瘫痪(脑瘫)儿童下肢异常姿势的影响.方法:对呈屈膝蹲行步态痉挛型脑瘫28例儿童穿戴FRAFO前、后下肢关节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东 武继祥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年27卷6期 554-5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扩大色努矫形器凹侧的释放空间,引导生长、呼吸、运动对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意义.方法:对168例Risser征0度一Ⅲ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通过设置扩大色努矫形器凹侧的释放空间,引导生长,呼吸,运动进行治疗随访,观察并比较患儿治疗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文清 许琼芳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年25卷2期 177-1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随着年龄的增加,侧弯畸形逐渐加重,肋骨发育不良,导致胸廓变形,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心肺功能,更严重的可发生脊髓压迫及瘫痪.在骨骼发育期及时发现和治疗能有效得到控制和矫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红 石井博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年15卷4期 382-3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验证自制简易弹力矫形器是否具有实用性.方法 测定不同材质简易弹力矫形器的矫正力、穿戴矫形器后的和裸足情况下的10 m步行速度、步频,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结果 不同材质简易弹力矫形器的矫正力不同,穿戴矫形器与否的步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容国安 廖明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年24卷6期 558-5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矫形外科的常见畸形,以往对于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多采用出生8个月后手术治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05年起应用理疗、手法矫正、塑料踝足矫形器等方法治疗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共25例,取得了良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枝 秦泗河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年16卷5期 337-3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器械改良、术后管理方法的改进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根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应用秦泗河改良的外固定矫形器,遵循Ilizarov穿针固定的基本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年23卷4期 384-3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矫形器是装配于人体外部,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功能和辅助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的体外使用装置的总称.矫形器(orthosis)一词最早由美国VernonNickel在1953年提出.是希腊语中"ortho"和"sta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联阳 唐占英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17期 3317-3320页ISTICPKUCA
【摘要】 矫形器主要用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与康复,预防、矫正肢体畸形或代偿肢体丧失.下肢矫形器是用于整体或部分下肢的矫形器,是使用最早、最广泛的矫形器.本文应用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1-01/2007-12的相关文献5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泗河 郑学建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年15卷8期 566-568,插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根据Ilizarov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探讨矫正不同类别足踝畸形的器械构型、适应证扩展、手术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国患者马蹄足、高弓足、跟行足和前足内收或外翻畸形足的病理改变特点与矫形要求,在Ilizarov环形外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汝 赵海红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年22卷12期 1097-10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作缓释力足踝矫形器,探索伴有腓肠肌或跟腱挛缩的足下垂的非手术性矫治方法.方法:用半成品高分子纤维材料制作足托,楔形去除足托之踝关节转动中心处两侧的材料,以此为轴使之具有似折叶的活动性.用弹性牵引带于足托的足尖部自前面与足托的小腿部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枝 郭小伟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年15卷8期 621-6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矫正小腿内外翻畸形的疗效.开创一条微创治疗小腿内外翻畸形的新方法.[方法]本科自2002~2005年应用组合式矫形器矫正小腿内外翻畸形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0~25岁,...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小腿内外翻畸形;组合式矫形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孝超 杨文兵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30期 118-11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求矫形器在康复工程上的运用,分析脊柱矫形器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康复矫治作用.方法:以2003-04/2004-10福建省假肢中心收治的处于骨骼生长发育期的3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佩带矫形器治疗,应用了胸腰椎矫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书信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15期 35,4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鞋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双足尖畸形患儿的矫治作用.方法选取2001-01/2003-01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童脑性瘫痪康复门诊双足尖足畸形患儿18例,年龄9个月~4岁.根据患儿尖足畸形情况定模制作踝足矫形鞋,培训家长掌握使用的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泗河 李承鑫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年13卷21期 1629-16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用膝关节牵伸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缺如伴重度屈膝畸形的效果.[方法]1例先天性右胫骨完全缺如,股骨下端呈叉状,腓骨头与股骨下端形成不稳定的膝关节,伴屈膝畸形95°,于1岁半实施股骨下端修整术,5岁和8岁时分两期安装Ilizarov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孝超 杨文兵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27期 176-17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求矫形器在康复工程上矫治作用,分析踝足矫形器对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02-10/2004-06在福建省假肢中心治疗的下肢畸形的61例脑性瘫痪患儿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配戴矫形器治疗,应用了踝足矫形器95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光旭 顾绍钦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19期 238-24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15年前国内在江苏省与山东省交界地区大规模爆发脊髓灰质炎流行,15年后存活患儿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功能概况如何?目的:明确残存患儿的功能状态,提出适合的康复医学建议.设计:以患者为对象的横断面的调查.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英文 刘捷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28期 619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能否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方法 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观察组)和不使用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入院第 1天,发病第 3, 4周,第 10~ 12周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淑美 宋林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14期 2105页ISTICPKUCA
【摘要】 据统计,足下垂、足内翻及下肢外旋畸形等症状,在截瘫和偏瘫患者早期的发生率高.依靠传统,常规的徒手治疗方法,很难得到好的效果,现代康复治疗中,一般采用踝足矫形器( AFO)来预防和矫正其畸形.为了提高踝足矫形器的功效,对踝足矫形器进行改进,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珏 谢华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14期 2096-2097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渐渐加重,可以引起胸廓的变形和影响心肺功能,及时的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成年后骨骼不再发育,畸形渐趋稳定,矫正和治疗难度增大.应用色努式脊柱侧弯矫形器治疗脊柱侧弯 22例,效果理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维波 王爱英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年11卷7期 499-5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下肢矫形器在儿童足部术后的应用,方法:对64例足部畸形术后复发的儿童患者在不同时期穿用不同矫形器,进行随访.结果:不同病情、术位时间不同,需用矫形器时间不等,均无复发.结论:儿童足部畸形术后及时应用矫形器,可巩固手术效果,防止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欣 张艳娟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27期 3787-3787页ISTICPKUCA
【摘要】 在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过程中,矫形器对于减轻肢体,躯干功能障碍和保持合适肢位与姿势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方便于家庭中使用,解放军二五二医院自制一种直立矫正板,通过临床实践应用,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训练中,防止异常姿势和痉挛进一步加重,控制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里 王国新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20期 2872-287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明确矫形器在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70例肘关节骨折后致关节伸直功能障碍明显的患者分为两组,传统方法(包括热理疗、载荷牵引、主动运动、手法治疗)康复组患者36例(Ⅰ),传统方法结合配带肘关节伸直位矫形器患者34例(Ⅱ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开寿 麦坚凝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19期 290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小儿脑性瘫痪常因膝反张、足下垂、足跖屈内、外翻畸形等而致站立、行走等运动功能异常困难,这些问题应用常规康复手段很难奏效,采用低温热塑板制作踝足矫形器(ankle foot orthosis,AFO)矫正畸形[1]和配戴AFO应用于站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华 张惠佳 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2年1卷5期 335-3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高分子踝足矫形器(ankle-foot orthrosis,AFO)配合脑瘫(cerebral palsy,CP)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64例有踝足畸形的痉挛型CP患儿(双足畸形52例,单足畸形12例,共116足)经矫形外科会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佳进 梁鸿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15期 2222-22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下肢畸形患儿运用足底受力显示仪取得的静态足印图来评价矫形器的矫正效果,并用比利时的Footscan计算机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取得的动态足印图进行受力分析和提出进一步矫治方案的建议.方法先采用便携式足底受力显示仪对下肢畸形患儿采样获得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守林 朱林剑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年17卷4期 237-2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病例资料患者身高163cm,体重47kg.从背后目侧右肩略高约2cm,走路姿势略显不自然.从患者提供的脊柱X光照像可明显观察到从第二胸椎处向左倾斜约15°,且经与骨科医生咨询未见其他不正常之处.患者自称曾作过辅以按摩的牵引治疗,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