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4
- 2
- 1
- 1
- 9
- 8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彩丽 仇模升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7期 834-8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明确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对环境变异的生态响应规律.该研究以5种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土壤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石漠化对6种胞外酶(β-1,4-葡糖苷酶(BG)、β-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存璐 陈浒 等 《生物多样性》 2020年28卷4期 485-4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生境选择的调查,可为两栖动物的保护提供基础性资料.我们于2018年9-10月、2019年3-8月对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30个研究样方的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两栖动物5,688只,隶属2目6科9属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琪娟 盛茂银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0年44卷9期 962-9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适生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对贫瘠土壤养分环境的适应策略,及其细根、根际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等级的响应,该研究以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凤森 宋慧清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3期 227-2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桂西南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种多,同时也是石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由于该喀斯特地区土层浅薄、岩石裸露、表层储水能力差,植物在干旱季节经常会受到水分胁迫.植物水力学特征不仅是探讨喀斯特地区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的关键,还能够为石漠化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筱押 李玉辉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6期 663-6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喀斯特植物群落果实类型和种子散布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喀斯特植物群落更新与拓展特征,进而揭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恢复植被的自然扩展机制及制定植被恢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石林地质公园不同群落类型为对象,研究不同群落的果实类型谱与种子散布谱,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中峰 张金池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5期 1198-12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青冈栎幼苗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分别用内生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峰 贾少华 等 《生态科学》 2015年34卷1期 68-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12年7月对云南锅盖山喀斯特石漠化区进行野外调查,共采集样品100份,采用经典形态分类法进行鉴定,分析了该区苔藓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指标、β多样性指标、均匀度指数和石漠化过程中苔藓植物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晓永 王世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6期 1762-17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石漠化的发生发展和迅速扩张,是导致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碳流失的主要原因,而石漠化地区固碳潜力巨大,是国家固碳增汇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了增强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基于喀斯特小流域是石漠化治理的基本生态水文地质单元的科学认识,使用遥感和地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少华 李军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7期 1928-19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苔藓植物是喀斯特山区公路石漠化边坡的主要植物,其水分保持及重金属富集研究较少.选取黔S305省道石漠化边坡典型路段久长-开阳路段苔藓及其基质样品,研究苔藓对石漠化边坡水土保持能力及其对大气重金属(Pb、Zn、Cd)富集能力.结果显示:研究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冠尧 李森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6期 1629-16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粤北石漠化地区选取不同石漠化阶段的样地,运用面上调查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及构建其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随石漠化程度的加深,粤北石漠化土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越来越趋于简单,植被演替趋势为(黄连木、苎麻、黄荆、三裂叶野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生 任华东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2期 3174-31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量岩石出露于地表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典型的表观特征之一.为了揭示裸露岩石周围土壤水分对裸岩的响应,于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期间(2009年9月-2010年2月),研究了裸岩周围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干旱期间,岩石北方土壤表层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成刚 薛建辉 《植物生态学报》 2011年10期 1050-10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地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RP)、千香柏(Cupressus duc louxiana)人工林(CD)、刺槐千香柏混交林(RD)及未造林地(CK)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物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凡非得 罗俊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4期 804-8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对于明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的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选取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石漠化控制和产品提供5项服务功能,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盼盼 胡远满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9期 1860-18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生态地质灾害,已成为当今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借助于 Erdas 9.1和ArcGIS 9.0等软件,以存在较多岩溶洼地的贵州省普定县为例,对岩溶洼地地区的石漠化景观格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筱押 李玉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8期 889-8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喀斯特生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该文以云南石林为例对此进行研究.根据喀斯特溶痕与土壤、植物生长发育关系把石林的溶痕生境划分为溶蚀廊道、溶槽、裂隙溶沟、溶坑和溶蚀石堆等5种.依据石林的现有植被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秋 周梦维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8期 1613-16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3个典型的连续性白云岩为基底、不同地貌区域的小流域为对象,对其石漠化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漠化状况最严重的是斜坡区,其次为峡谷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以斜坡区最高,其次为峡谷区.景观形状指数和破碎度指数以峡谷区最高、其次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源 王世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10期 22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明喀斯特地区丛枝菌根真菌( AMF)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利用巢式PCR和DGGE相结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茂兰喀斯特多个植被类型下的AMF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AMF遗传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分别平均为3.50和41,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