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
- 15
- 4
- 2
- 1
- 31
- 3
- 3
- 2
- 2
- 26
- 11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穆军 焦炳华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5年26卷3期 77-80页
【摘要】 研究了严格厌氧的海洋硫酸盐还原细菌类群的抗菌活性,从大连海域的5个不同采样地共采集、分离获得70个纯硫酸盐还原菌菌株,其中10个菌株经抗菌模型筛选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活性菌株的比例占到了14%,表明硫酸盐还原菌这一严格厌氧的微生物类群具有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中云 闵航 等 《土壤学报》 2004年41卷1期 97-102页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施用杀虫剂(呋喃丹)、杀菌剂(多菌灵)和除草剂(丁草胺)后,对黄松稻田土壤、紫色稻田土壤和红壤稻田土的硫酸盐还原细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种群数量和硫酸盐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克强 朱文亭 等 《农业环境保护》 2000年19卷6期 347-349页
【摘要】 通过硫酸盐还原细菌(SRBS)的筛选、培养条件优化及在两相厌氧工艺中产酸相应用硫酸盐还原细菌(SRBS)试验,选出了一株耐富含硫酸盐高浓度酵母生产废水的脱硫弧菌,并强化两相厌氧工艺中产酸相硫酸盐还原细菌(SRBS)的活性.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细菌(SRBS);两相厌氧工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军 张肇铭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23卷1期 71-74页
【摘要】 从山西运城盐湖及太原市殷家堡污水处理厂等地采样,共分离到5株硫酸盐还原细菌纯菌株,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结合现代分子遗传学方法将其中一株鉴定到种,为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其余四株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海波 付世骞 等 《沉积学报》 2023年41卷3期 684-692页
【摘要】 为研究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因素,对东胜砂岩型铀矿直罗组不同地球化学蚀变带中岩石样品进行生物学分析,发现各亚带中分布着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它们在铀矿床中的分布呈现一定的地球化学分带性,硫酸盐还原菌为其中的优势菌群,其中过渡带和矿石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斯琴 李百广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8年z1期 362-365,3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比较了厌氧和曝气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采出水-聚丙烯酰胺体系)粘度及该体系中腐生菌,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曝气有利于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保持,粘度损失率明显低于厌氧采出水-聚合物体系.总体上,腐生菌或其代谢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义 梁小兵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11期 1898-19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了贵州阿哈湖深层水环境中总微生物、真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数量.结果表明:该湖水中微生物总量为1.6×107个·L-1,真细菌占微生物总量的52.9%,且微生物总量和真细菌数量垂直变化无明显差异.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活性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义 梁小兵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34卷4期 704-705,7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洱海沉积物硫循环相关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空闻分布特点. [方法]倾注平板计数法分析洱海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和硫氧化细菌数量;PCR分析硫酸盐还原菌类群.[结果]洱海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和硫氧化细菌数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一致;沉积物中检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梅 邵泽宇 等 《分析化学》 2020年48卷12期 1674-1680页
【摘要】 以AgNO3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利用紫外光照还原法制备了具有抗菌效应的银纳米簇水凝胶新型抗菌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厌氧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东 肖小兰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7年36卷3期 252-258页
【摘要】 采用两相厌氧耦合生物脱硫组合工艺处理糖蜜乙醇废水,在启动和运行过程对各处理单元的效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SO42-负荷提升至18~21 kg/(m3· d)和0.8~1.1 kg/(m3·d)时,组合工艺的COD和SO4...
【关键词】 两相厌氧耦合生物脱硫;糖蜜乙醇废水;硫酸盐还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慧明 张颖 等 《环境工程学报》 2008年2卷1期 130-134页
【摘要】 以从大庆油田采出水中筛选到的硫酸盐还原菌SRB-2和反硝化细菌DNB-1为目的菌,考察两者之间的竞争抑制关系,以及添加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对SRB-2数量及产H2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中硝酸盐浓度为0.5 g/L或亚硝酸盐浓度为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建新 马艳玲 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26卷2期 66-69,72页
【摘要】 对长庆油田101站和马岭42#井注入水、原油及油水混合样品中可引起金属管材腐蚀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中都含有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铁细菌(Iron Bacter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恒林 仓一华 等 《湖泊科学》 2000年12卷4期 379-384页
【摘要】 采用多管发酵培养法检测水样中致腐蚀菌并富集出测试菌群.设置杀菌剂浓度梯度,筛选出有效的杀菌剂.对不同配比及含不同杀菌剂的树脂涂层进行耐腐蚀及杀菌效果检测.并对其中效果最好的22号杀菌剂涂层进行了长效性实验和耐菌性实验.结果表明含22号杀菌剂...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杀菌剂好氧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抑菌圈;microbiological corruption;germicid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秀云 冯杰 等 《微生物学报》 2022年62卷6期 2104-21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背景]含硫煤矿开采后,地表水/地下水回流至采空区形成酸性老窑水,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和硫酸盐,严重危害生态系统健康.利用微生物自身生长处理老窑水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的硫酸盐还原菌大多只在适宜温度和中性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镭 王月莹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2年49卷5期 1853-18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硫酸盐还原细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形成的生物被膜是微生物导致金属锈蚀行为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重金属污水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因子.生物被膜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对SRB的防治和利用均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小兵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3期 755-76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汞甲基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将无机汞(Hg)转化成最高毒性的甲基汞(MeHg),通过生物富集以及在食物链中的生物放大造成人类甲基汞暴露.本文综述了水环境中汞甲基化细菌的种类、系统发生、甲基化机理、甲基汞生成的空间位置和影响因素.水环境中汞甲基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亚文 导师:张朝晖 浙江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硫酸盐还原细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是一类兼性厌氧菌,在全球硫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湖泊和海洋有机物矿化过程和生物源性黄铁矿的生成过程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环境溶解氧浓度对硫酸盐还原过程影响较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林宝 导师:李铁刚 党宏月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为研究鄂霍次克海天然气水合物区沉积物古菌、甲烷厌氧氧化古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多样性分布,我们以PCR技术为基础构建mcrA、dsrAB和古菌16SrRNA基因文库。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和统计学分析发现:鄂霍次克海古菌类群主要为Mar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穆军 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第三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2005年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严格厌氧的海洋硫酸盐还原细菌类群的抗菌活性,从大连海域的5个不同采样地共采集、分离获得70个纯硫酸盐还原菌菌株,其中10个菌株经抗菌模型筛选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活性菌株的比例占到了14﹪,表明硫酸盐还原菌这一严格厌氧的微生物类群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学端 导师:罗宽 湖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植物病理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在该研究中,我们以nirS、nirK和dsrAB作分子标记,应用PCR扩增、克隆文库构建与RFLP筛选以及基因测序与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海底和核污染地下水环境中反硝化细菌与硫酸盐还原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并进一步构建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Purdy KJ ; Embley TM ; 等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serology》 2002年81卷1/4期 181-187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Stahl DA ; Fishbain S ; 等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serology》 2002年81卷1/4期 189-195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立巍 张启波 等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6年27卷5期 68-70页
【摘要】 硫酸盐还原细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是指能把硫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硫氧化物或元素硫还原成硫化氢的一类细菌的统称[1]。SRB按其生理特性主要分为四类: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嗜热古菌和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鹏 胡万婷 等 《湖泊科学》 2015年27卷4期 567-574页
【摘要】 “湖泛”是指湖泊水体中(包括沉积物)富含大量藻源性(或草源性)的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大量消耗氧气,出现厌氧分解,微生物在还原条件下,促进许多“黑臭”物质的形成,进而影响水质和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乃至造成环境灾难.与湖泛发生时的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建友 朱佳静 等 《昆明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63-68页
【摘要】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昆明滇池水葫芦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和功能进行研究.约占水葫芦根系微生物总细胞数的30%与采用的 FISH 基因探针杂化,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占14.0%~18.2%,拟杆菌门(Ba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文骅 张灵芝 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26卷1期 81-84页
【摘要】 报道了处理制药综合有机废水的活性污泥特性及组成活性污泥的主要微生物生理群:淀粉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丙酸分解菌、丁酸分解菌、硫酸盐还原细菌、硝酸盐还原细菌、乙酸裂解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苗苗 导师:卢萍 邱广亮 内蒙古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研究对污水处理厂厌氧池、曝气池、巴盟铜矿等废水样品进行脱硫菌的分离纯化,共得到7株脱硫菌。分别对7株脱硫菌做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考察了环境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从而得出最适生活环境。实验结果如下:
1.采用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晓亮 导师:穆军 张翼 大连交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新药物的不断开发,陆栖微生物这一传统的抗生素、酶抑制剂等生物活性物质资源库已接近枯竭.新药物的发现速率明显减慢,科技投入产出率不断下降,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药源.海洋微生物是海洋里类群最庞大的生物,已发现的海洋微生物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冯晓异 导师:黄建新 西北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砂岩型铀矿是当前开采成本较低的铀矿床类型,也是世界铀产品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研究新疆十红滩铀矿床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及与成矿作用之间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铀矿的成矿理论研究及铀矿床的勘探和开采和提供生物学方法和手段。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蒙 导师:李博 复旦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常常反映其所处生态系统的特点,如植被类型,所以植被类型的变化可能引起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为研究湿地生态系统植物快速演替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评价植物入侵对土著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论文利用变性梯度电泳(de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艳玲 导师:黄建新 西北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通过对长庆油田各种样品中存在腐蚀性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其中存在的腐蚀细菌主要是好氧腐蚀菌IB、硫杆菌和厌氧腐蚀菌SRB,并且SRB尤其是D.desulfuricans是微生物引起油田套管腐蚀的优势菌群;对其优势种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及生长条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启林 杨爱江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4年44卷3期 40-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矿山废水已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为探究废弃矿井排水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选取贵州省遵义市某废弃煤矿,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矿井巷道表层沉积物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瑜斌 章洁香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0期 3225-32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海水富营养化对海洋细菌影响的研究进展.随着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增加,海洋细菌数量或生物量增加:反硝化细菌、大肠菌群尤其是厌氧性的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典型细菌生理群数量增加;浮游细菌群落结构随富营养化递增趋于简单,物种多样性降低;富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文 初立业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期 575-5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是一些厌氧产硫化氢的细菌的统称,是以有机物为养料的厌氧菌.它们广泛分布于pH值6-9的土壤、海水、河水、淤泥、地下管道、油气井、港湾及锈层中,它们生存于好气性硫细菌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三青 薛燕芬 等 《微生物学报》 2008年48卷8期 1082-10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油藏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认识油藏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方法]利用3种油藏微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富集培养方法,对胜利油田单12区块S12-4油井产出水样品进行了选择性富集培养,运用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的方法分析了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铮铮 曾从盛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10期 1799-18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泥炭地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是温室气体的源或汇.有研究表明,酸沉降可以促使硫酸盐还原细菌活性增加,并与产甲烷菌争夺基质,从而抑制甲烷气体的产生.这种作用可能对北方泥炭地及全球甲烷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硫酸盐还原菌同产甲烷菌竞争主要受到硫酸根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竹 陈元彩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年14卷3期 416-4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微好氧的条件下培养出颗粒污泥并用含五氯酚(PCP)的废水对颗粒污泥进行驯化,研究了培养过程中颗粒污泥的MLSS、SVI、粒径以及对COD和PCP处理能力的变化.颗粒污泥培养成熟后, PC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3%和86.1%.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燕 程杰成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3期 390-3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油井采出液培养基和加入无机盐成分的改良油井采出液培养基,对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油井采出液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比较了两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具有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还原,以及/或反硝化能力菌群结构的差异.利用采出液培养基培养出一组新的...
【关键词】 微生物可培养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硝酸盐还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慎侠 付昌斌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34卷16期 3094-3095,310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辽宁地区盐渍食用菌加工过程中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的污染情况,以便进一步研究消除和控制该类细菌污染的方法.[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对9家加工盐渍食用菌工厂的生产用原料级盐渍食用菌、加工用水、食盐、成品进行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抽样检测...
【关键词】 盐渍食用菌;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平板计数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叶思源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5期 691-6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技术和16S 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不同深度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研究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下降,而古菌群落多样性则有上升的趋势,且土壤的细菌和古...
【关键词】 滨海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晓异 黄建新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7年27卷3期 77-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概述了微生物成矿作用,并介绍了硫杆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各种细菌在与铀的生物成矿过程相关的地质元素循环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展望了今后矿床中微生物种群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铀矿;生物成矿;作用机制 微生物类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承磊 仇天雷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年12卷5期 740-7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地下深层油藏是独特的缺氧环境,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微生物学证据表明油藏中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本源微生物",但经注水开发后的油藏中确实蕴藏着复杂的微生物区系.油藏性质决定了油藏厌氧微生物特殊的群落结构,而油藏微生物的作用也可以改变油藏的理化及地质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培 王宝军 等 《微生物学报》 2006年46卷4期 608-6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讨了样品中磷化氢含量与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几种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品的磷化氢含量与厌氧微生物总量、有机磷细菌、反硝化细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脱氢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了0.93,0.90,0.69,0.79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正戟 谭凯旋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6年27卷5期 734-739页ISTICPKUCA
【摘要】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SRB)生物(还原)沉淀法消除地浸含铀废水中的放射性U污染,研究了pH值、SO42-和NO3-对混合SRB菌群对地浸废水中U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厌氧序批式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U生物沉淀存在显著影响,在pH=6.0时U...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铀废水;生物(还原)沉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悟 余龙江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年11卷6期 733-7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寻找极端微生物资源,将来自油田环境的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得到两株硫酸盐还原菌.菌株CW-02来自于油田联合污水处理站里的地面污水,兼性厌氧,能在pH为2.8的酸性培养基中生长,耐受最高矿化度为30.0g/L,最高生长温度为48℃,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虹 梅建凤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5年25卷2期 75-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近年来白蚁肠道微生物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主要强调白蚁肠道中存在的原生动物、发酵性细菌、固氮菌、螺旋体、同型产乙酸细菌、产甲烷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对白蚁消化木质纤维素类食物有着重要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宏芳 汪梅芳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3年30卷3期 4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自养型的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硫杆菌属,硫杆菌科,革兰氏阴性化能自养细菌),该菌株的最佳生长pH为7.0.将此菌株与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海清 苏仕军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年9卷5期 561-5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厌氧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培养基表面生长分离法与培养基内包埋生长分离法,这两类方法各有其优缺点[1,2].培养基表面生长分离法是用涂布或划线方法将培养分离菌接种于培养基的表面,特定部位长出清晰可见、易于筛选的分离菌菌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兴华 韩建荣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1年28卷2期 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调查了山西太原市集中供热循环水系统中主要造成管网腐蚀的有害微生物,包括粘液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真菌;测定了各菌群的数量分布、类型及与水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管网供热期间,循环水中有害菌菌数普遍低于管网腐蚀的菌数指标;停止供热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凯 张红宇 等 《职业与健康》 2003年19卷12期 41-4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一种速效、广谱、低毒和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的消毒剂,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IA级高效安全消毒剂[1].稳定性二氧化氯被活化后释放出游离二氧化氯,遇到各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产生很强的氧化作用,当遇到细菌等微生物时,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