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2
- 4
- 3
- 2
- 9
- 8
- 8
- 2
- 2
- 84
- 21
- 20
- 13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正 周侃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1期 8664-86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科学认知区域碳排放是开展碳减排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主体功能区诸多政策都直接或间接与碳中和相关,分析不同功能定位的地域单元碳排放特征,有利于制定符合各地区功能定位的碳减排政策.选取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比较典型的四川省,核算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琦 张宏光 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30卷2期 250-255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碳排放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碳排放量和空气质量数据分别从全球碳排放网格数据(GID)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获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碳排放与早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美 王立刚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9期 6379-63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黑土作为承担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土壤资源,其碳排放特征与碳库组分变化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施肥是影响黑土有机碳输入、输出的重要因素,而这需要长时间尺度的探究.为明确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土壤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始于1990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殿君 吴波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7期 5396-54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极端干旱区(敦煌)泡泡刺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气室法(Li-8100,USA)于2010年5月至9月测定分析了生长季内增雨对泡泡刺群落土壤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和灌丛在09:00-11:00的碳排放量与全天碳排放量具有线性正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川 吴勇 等 《环境科学导刊》 2012年31卷1期 6-9页
【摘要】 以过程分析法为基础,对华德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生产要素及各个工艺过程进行了碳排放量计量。结果表明:在生产要素中,机器设备运作过程中电力耗能折算的CO2排放量最大,整修环节是各个工艺环节中碳排放比例最大的,为94.242%。本次计量量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阳 蔡宴朋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3期 1303-13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济增长伴随着碳排放的不断增加,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严重程度.分析净碳排放量时空演变特征和鉴别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效应及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发展低碳化绿色可持续战略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对市级尺度的碳排放量,碳汇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兵强 姚小萌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8期 3887-38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结皮是旱地土壤碳排放的重要参与者,但不同盖度的生物结皮土壤呼吸特征可能存在明显差异.针对黄土高原风沙土发育的藓结皮,以裸土为对照,分别设置了 5%、25%、50%、75%和100%的生物结皮盖度,通过测定不同盖度下的生物结皮土壤呼吸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伟平 刘雨宁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1期 5229-5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数字经济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推动碳排放双控正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深度探讨.为精准识别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性地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系统探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的净效应与条件依赖性.结果表明:①数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文杰 关梦茜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293-3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风力发电减碳效益评估有助于从减碳角度更好制定能源发展相关政策.以风力资源总体丰富且亟需发展风力发电以实现能源系统脱碳的新疆为研究区,将生命周期方法与风力发电模型结合,在省、市级尺度分别评估了风力发电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水平及发电效益,核算了风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田田 陈果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3期 915-9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贵州省是我国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典型分布区,生态敏感且脆弱,同时其也曾是我国的连片特困区,经济发展愿望迫切.对区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土壤碳储量、岩溶碳通量三方面计算了贵州省陆地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建军 冯君怡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期 637-6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碳减排效应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用中国2003-2019年中国214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熵权法量化中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城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芊舟 吴雁资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22期 160-171页
【摘要】 该研究使用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全面计算 5 种植物基人造肉制品[牛肉饼(artificial beef patties,BPa)、熏牛肉片(artificial pastrami slice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先超 彭竞霄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1期 91-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对指导制定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在估算湖南省各县区碳排放量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统计、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地理加权回归、GIS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县域碳排放的空间分异、时空格局特征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瑞新 胡松伯 等 《化工设计通讯》 2023年49卷3期 167-169页
【摘要】 首先利用国际能源研究所提出的计算工具,定义了中国各电厂的碳排放计算范围,然后分别说明了不同的电厂在工业分析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两个不同的机组进行了比较.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大容量、高参数的火力发电机组与小型火力发电机组相比,既可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宫丽斌 《山西化工》 2022年42卷1期 115-116,119页
【摘要】 为解决焦炉煤气制备甲醇传统工艺氢资源浪费和碳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在对传统工艺流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增加驰放气辅助制备甲醇工艺流程的思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并对氢循环率、冷区器反应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重新设定,并通过实践验证改进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汉初 樊杰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2期 8357-8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耗能产业是当前中国CO2排放的重要来源,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实现中国2030年减排目标的主要抓手之一.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区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刻画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特征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蕾 聂文丽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4期 5178-51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中国即将实行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背景下,围绕碳排放的影子价格展开研究,首先将二氧化碳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超效率SBM模型(Super-SBM),对中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影子价格进行度量,为中国推行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提供定价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博杰 逯非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4期 4266-42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一期(2000-2010年)营造林过程工程边界内碳排放和边界外碳泄漏的计算,分析了天保工程及各区域碳排放和碳泄漏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对比了天保工程及各区域碳排放和碳泄漏的组成特征,研究了天保工程及各区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健 肖荣波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8期 5865-58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森林及其管理相关政策作为减少CO2排放的有效策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方程与净初级生产力方法来定量分析了广州市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固定量,根据化石能源使用量及其碳排放因子核算了广州城市能源碳排放,最后评估了城市森林碳抵消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建辉 黄培新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48卷11期 62-69页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氮肥对麦田碳汇能力的影响,研究玉米秸秆全量直接还田配施氮肥(0、260 kg/hm2)和全量过牛腹还田配施氮肥(260、220、190 kg/hm2)条件下麦田土壤呼吸速率、小麦植株固碳量,分析麦田碳平衡状况.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伟 孙佳欣 等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3卷6期 550-555页
【摘要】 基于改进的Kaya恒等式和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模型,对2009-2016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和贡献率计算.结果 表明:排放强度效应是促进碳排放的主导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化贡献率可达到96.72%;能源强度效应对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千晟 宋书巧 《钦州学院学报》 2017年32卷10期 53-58页
【摘要】 采用“自上而下”法对2005-2014年广西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运用Tapio脱钩理论探讨其与旅游经济间脱钩关系.结果显示:2005-2014年广西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为8.40%,而旅游业人均碳排放量年均下降4.02%;广西旅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玉明 王术尧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6年6卷3期 112-116页
【摘要】 以北京铁路局为研究对象,依据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方法学和中国自愿减排方法学原理,在收集有关全国铁路运输企业节能降耗的资料与国内外碳排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走访和调研北京铁路局所属单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巍巍 潘丹丹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2卷5期 21-24页
【摘要】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化手段,有助于实现我国的自愿减排目标.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作为排放权交易的起点,存在诸多利益分化.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如果初始分配不合理,将导致利益失衡,从而降低污染治理效率.因此在实践中应采取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天成 高俊卿 等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4卷1期 7-9页
【摘要】 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碳减排项目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碳排放权具有一定价值,因此可以利用碳减排项目预期节余排放配额为其融资.在分析现有融资模式的基础上,阐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排放配额和碳减排交易的关系,通过分析我国利用节余排放配额为合同能源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索奥丽 杜建华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2期 325-3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林区典型易燃针叶树,研究林火对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火烧后碳排放量的影响,对可燃物管理及区域碳平衡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四川省西昌市2020年3月30日云南松林火烧迹地为对象,设置不同火烧强度(轻度、中度、重度)和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晓改 童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7期 2233-22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掌握土壤呼吸及其敏感性对干旱的响应规律有助于评价土壤在碳收支过程中的源汇角色.本研究用顶棚法野外模拟毛竹林干旱下凋落物不变(LU)、添加(LA)、移除(LR)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彩云 陈兴鹏 等 《生态科学》 2016年35卷1期 109-1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旅游的低碳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因此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准确估算,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采用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社会调查数据,初步估算了敦煌市2003-2012年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阳瑞 牟长城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9期 2296-23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采伐试验与碳通量测定方法,研究透光抚育对长白山中期“栽针保阔”红松林碳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透光抚育与上层皆伐使土壤呼吸、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速率分别降低34.1%~39.2%、37.2%~42.4%和31.5% ~37.3% (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海清 魏书精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5期 1423-14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减少的重要途径之一.森林火灾含碳气体排放对大气碳平衡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计量,对了解森林火灾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3个方面阐述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雨静 于大炮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1期 66-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有关林业管理对森林碳库的影响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日益关注.目前国内大多数文献都将森林采伐木碳库视为当年排放,而实际上采伐木能长时间储存碳.本文根据利用方式和采伐习惯,将采伐木按使用方式分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萍 陈荣清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1期 232-2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种植业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为促进区域种植业的净碳汇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发展,揭示一定区域内种植业净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及其耦合程度是精准调控农业发展的必要之举.综合考虑种植业碳吸收与碳排放双效应,借助Ar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子康 黄甘霖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3期 1261-12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工业化和人口增长导致人类活动大规模扩张,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城市是我国碳排放的主体区域,而城市家庭则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城市家庭碳排放的研究对于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研究大多忽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强 薛启隆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59卷9期 1-8页ISTICCSCDCA
【摘要】 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中药制药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碳排放,然而针对这一行业的碳排放核算研究相对较少,面对中药制药行业现存的生产阶段高耗能高排放和核算方法不统一两大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灿云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5年15卷3期 1-6页
【摘要】 铁路工程材料运输包括铁路运输、道路运输2种主要方式.运输过程和中转节点装卸会产生较多的碳排放量并伴随较高的经济成本.针对不同的材料类型构建相应的货流运输模型,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为实现碳排放量与货币成本的降低引入碳交易机制,并对碳排放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勇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5年15卷2期 7-14页
【摘要】 探讨双碳目标背景下区域高铁运营的碳排放特征与节能降碳策略.以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分析2014-2023年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揭示运营碳排放的趋势和主要特点,即直接碳排放量有所减少,但总碳排放量每年仍在增加.进一步研究探讨导致该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镇 董正宝 等 《现代食品》 2025年16期 55-60页
【摘要】 低温储粮工艺作为保持粮情稳定、减缓粮食品质劣变的重要手段,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通风降温设备运行能耗费用逐年上升,碳排放量也大幅增加."双碳"背景下,储粮仓房节能改造、提升保温隔热性能,进一步降低储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林 林嘉仪 等 《西藏科技》 2025年47卷6期 72-80页
【摘要】 为揭示西藏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首先采用"自下而上法"测算西藏交通运输业2004-2023年的碳排放量,然后基于STIRPAT模型和LMDI分解法分析其碳排放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和贡献情况.结果表明:货运和公路运输是西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一豆 赵先超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期 129-1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长沙、株洲、湘潭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重点建设目标之一.因此以长株潭城市群中用地变化和碳排放最为剧烈的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关键词】 Markov-PLUS模型;多情景模拟;建设用地扩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也璐 赵娜娜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574-45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农作物生产过程既是碳源,也是碳汇.研究作物生产过程中碳吸收、碳排放特征对区域农业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区域为例,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GEE遥感云平台和随机森林算法,获取了作物种植分布信息,并建立碳吸收排放测算模型,分析了陕北地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晓伟 王金胜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783-97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将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山东作为碳排放大省,在碳排放"双控"背景下探讨其碳中和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山东省16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构建"双碳"指数模型,科学划定降碳区、低碳区和固碳区等3个管控分区.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亚丽 贾俊松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3期 903-9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收缩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当前从多维度收缩视角来探究碳排放量驱动因素的研究鲜有.据此,从人口、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构建城市收缩评价体系,利用黄河中游四省 50 个城市 2012-2020 年面板数据,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璟 廖莎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490-75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绿地中园林树木的光合固碳能力对中和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调节城市碳平衡具重要意义,但园林树木的栽植及养管等过程也会产生碳排放,因此全面科学地评价园林树木的净固碳能力必须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碳的收支两个方面.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通过生物量方程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鹏 王锦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4年14卷3期 24-30页
【摘要】 采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建立铁路隧道工程物化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对隧道全生命周期进行数据收集和清单整理,实现碳排放量核算.对铁路隧道施工中的钻爆法和盾构法进行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比较,结果表明钻爆法施工碳排放强度为16785 tC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建军 张梦琪 等 《粮油食品科技》 2024年32卷3期 211-218页
【摘要】 为降低粮食运输的碳排放量,提高粮食运输效率,保障粮食运输安全,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构建低碳驱动下粮食转运枢纽选址-路径优化模型,并设计改进遗传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对中国现有粮食运输网络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并选取粮食物流重点线路上的部分省会城市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伟 卢俊琛 等 《实验室检测》 2024年2卷2期 78-83页
【摘要】 为探索建设零碳实验室方案,开发低碳技术和寻求相关难题解决方案,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来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先进的技术及实践探索,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体系,扩大相关产业规模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本文所研究的检测实验室建设方案中运行阶段自主减排、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岩梅 赵一帆 等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4年14卷1期 1-9页
【摘要】 桥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废水由于高悬浮物(SS)和高pH值较难处理达标,钻孔桩基产生的钻渣可用来生产砂石骨料,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本研究设计了8种近零排放泥浆废水处理与砂石骨料生产组合工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组合工艺碳排放核算模型和综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 叶春明 等 《运筹与管理》 2024年33卷2期 78-85页
【摘要】 针对考虑患者、医院、社会多方利益下的可重入层流手术绿色调度问题,提出了混合优化算法INSGAII-LS以同时最小化三个目标:平均患者术前等待感知时长、层流手术中心使用时长和层流手术中心碳排放.首先,算法创新设计了合作搜索策略、种群初始化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汉志 贾俊松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0期 8390-8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查明县域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对于推进县域低碳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为例,基于 2000-2020 年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法,对其县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凯 王奕文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2期 193-2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碳排放效应问题,为区域土地结构优化、制定低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碳排放测算模型,分析了15年间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采用LMDI模型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