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0
- 96
- 75
- 7
- 365
- 56
- 50
- 31
- 13
- 244
- 104
- 59
- 55
- 4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娄莉 顾玉东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33卷1期 17-23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单侧肢体的外周神经损伤通常导致对侧体感皮层的功能重组.然而,接受了对侧颈7(C7)外周神经移位手术治疗单侧手臂臂丛全撕脱的病人,在术后早期当其患手被触摸时,只在其健手产生感觉.在术后晚期,病人才逐渐恢复其患手和健手的正常、独立的功能.我们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卫 刘彬 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5年21卷1期 6-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健侧C7神经移位术前后执行运动想象任务时激活脑区的特点,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影响运动想象的神经机制.方法:14例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及7例健康对照接受磁共振检查,其中7名患者接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明忠 张文明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9期 1064-10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运动神经移位寄养提高二期神经修复术疗效的可行性,为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SD大鼠16只,体重200~250 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n=8):肌皮神经延期修复组(A组),单纯剪断左侧肌皮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许辉 张咏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7年25卷2期 184-18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大鼠副神经及其分支和膈神经主干起始部的运动纤维数量,为副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16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双侧副神经及其分支和膈神经主干起始部,用亚铁氰化铜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加祥 王华龙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年13卷24期 1876-18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小间隙副神经移位修复C5、上干后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和图像分析以了解其移位效果及节省动力神经源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自体颈静脉桥接行副神经小间隙(2 mm)移位于C5神经根,B组:自体颈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贵新 孙华平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45期 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左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健侧颈7(C7)神经移位后与健康对照组的上肢运动比较,探讨其功能康复与大脑可塑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09/2003-06在华山医院手外科手术或复诊的左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8例.同期选取健康自愿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加祥 王华龙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25期 37-3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应用小间隙的方法行副神经移位修复C5、臂丛神经上干,以了解副神经移位后的效果及节省动力神经源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吉林省外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只:A组:自体颈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明杰 史其林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19卷11期 902-9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新进展. 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种手术方法优、缺点及最新进展做全面讨论和分析. 结果经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已有很大发展,不仅供体神经增多,而且能更有效的利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士兵 陈德松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年12卷3期 182-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副神经移位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最佳受区神经选择.方法:随访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54例,观察、比较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随访9~34个月(平均16.6个月),副神经移位到肩胛上神经肩外展≥30°恢复率75%,移位到腋神经肩外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许辉 贾连顺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年11卷5期 325-3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副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A、B 2组.经颈前路显露两侧膈神经干,于C6水平切断.A组原位缝接;B组游离副神经,在其主干进入斜方肌前切断,并与膈神经干缝接.术前;术后5min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振伟 廖坚文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3年21卷6期 583-5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胸背神经移位与肱二头肌肌支吻接重建屈肘功能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5具(30侧)成人尸体,对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和胸背神经及其伴行动脉进行解剖,观测其走行、可应用长度、横径及分支情况,并取神经标本经石蜡切片、HE染色,对有髓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铭博 鲍远 等 《骨科》 2016年7卷3期 145-1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多组神经移位治疗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患者16例,采用副神经斜方肌肌支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支移位修复腋神经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志娟 贺玉英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26卷4期 395-3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5例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采用闭孔神经移位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清洁灌肠,术后生命体征以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5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春红 蒙少风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27卷2期 185-186页ISTICCSCD
【摘要】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临床常见的损失,致残严重,治疗困难,神经移位是目前早期治疗的重要方法[1].我科2008年2月~2010年4月电视胸腔镜下切取膈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 黄先功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6卷25期 156-1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神经移位克服近端血管神经缺损在再植断拇中的应用.方法:对17例近端血管、神经缺损的离断拇指再植病例回顾总结.结果:术后成活16例,成活率为94.1%.结论:利用血管神经移位进行再植,能克服近端血管、神经的缺损,对供指影响不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文杰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10卷4期 518-51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的臂从神经损伤情况下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针对不同臂丛神经损伤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各组随访显示,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的臂丛神经损伤,采取不同的神经移位组合,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晓旭 李崇杰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5卷10期 14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臂丛神经损伤是常见严重损伤,尤其根性撕脱伤预后较差,以往认为是不可逆损伤,无手术指征.1987年顾玉东等[1]报道采用多组神经移位的方法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取得良好疗效.我院自2002年起,采用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铭 戴冀斌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21卷1期 46-48页CA
【摘要】 从解剖角度上阐述临床上对臂丛神经根的应用研究的进展:臂丛神经根在麻醉术及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脑性上肢痉挛,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移位和移植治疗.随着臂丛神经根的显微解剖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对麻醉学、上肢的神经源性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猛 徐文东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2年28卷1期 5-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健侧颈7(C7)神经移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一侧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行性.方法 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即健康对照组(n=8);脑外伤模型组(n=8);脑外伤+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至瘫痪侧颈7神经根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启朝 张双喜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1年13卷4期 388-3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拇小指指背神经移位修复指固有神经的疗效.方法 2002年8月至2008年2月治疗58例拇小指指固有神经撕脱离断伤患者,男39例,女19例;年龄15~64岁,平均38岁.采用同指指背神经移位,修复指固有神经,恢复指腹感觉.结果 5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策 袁文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10年48卷16期 1252-12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副神经及膈神经的解剖特点、位置关系及内部运动神经纤维含量,为副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后患者呼吸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20具(38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并观察副神经、膈神经的走形特点,测量副神经及膈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佳勇 王树锋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08年28卷11期 927-9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健侧C7神经根移位后再取臂丛下干前股束支进行移位的安伞件和可行性.方法 (1)解剖学研究:取40侧成人上肢标本,测量臂丛下干前股的直径及其至对侧上干的距离;分离下干前股的自然分柬,观察各束支在横断面上的分布特点和关系;计数重要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钢 沈燕国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8年31卷6期 420-4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索利用颈,神经移位同时修复两根受损神经的可行性. 方法 建立大鼠颈,移位同时修复两根受损神经的动物模型,并与传统C7单组移位术进行神经再生疗效的比较. 结果 各项指标显示:术后早期(2~6周)颈,修复两根神经组神经再生效果劣于同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明 柳明忠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7年23卷6期 373-3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臂丛损伤后神经移位端侧缝合寄养法是否有预防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肌萎缩的作用.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切断肌皮神经,造成肱二头肌失神经支配.实验组:切断肌皮神经后,胸内侧神经分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远端作端侧缝合寄养失神经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钢 沈燕国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3期 177-1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颈7移位术修复二组受损神经的电生理变化.方法建立大鼠颈7改良移位术模型(同侧颈7神经根后股,经同侧尺神经作为桥接神经分为两股与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头缝合),并与传统单组移位组进行神经电生理测定和比较.结果移位神经的各项电生理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5年21卷5期 307-3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利用C7神经同时修复2组受损神经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建立大鼠C7改良移位术(同时修复2组受损神经)动物模型,并与传统单组移位术后神经再支配肌的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早期(2~6周)C7改良移位组肌肉功能劣于同时间段单组移位组,但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士兵 陈德松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4年20卷1期 55-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副神经移位到肩胛上神经以恢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肩外展功能的后进路术式.方法选用陈旧尸体10具20侧,新鲜尸体4具8侧,解剖观测在肩胛冈上缘水平副神经和肩胛上神经的关系.设计后进路副神经移位到肩胛上神经的新术式,并试用于临床.结果肩胛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军 裴连魁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3年19卷4期 247-2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临床提供端侧缝合与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损伤疗效优劣的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 大鼠36只,按术后取材时间分为1、2、3个月组,每组12只. 按手术方法分为2 组.(1) 端侧缝合组(前肢右侧):于臂丛内侧束远端外侧外膜上开窗,将桡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佩琴 顾玉东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2年18卷2期 73-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臂丛上干撕脱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998年2月至2000年9月,对4例颈5、6神经根节前损伤患者,采用同侧颈7神经根移位修复上干,其中2例同时将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结果术后随访1 ~ 2年半,4例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锋 蔡佩琴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1年17卷3期 133-1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C7神经移位后对C7神经根所支配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 1996年2月至2000年2月,对7例臂丛上干或C5,6神经根损伤患者,均采用同侧C7神经根(全部)移位修复;并观察手术前、后背阔肌、肱三头肌及指总伸肌肌力及肌电的变化。术后1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国栋 李长虎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1年17卷2期 88-8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阐明神经移位治疗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的疗效。方法 1990年3月至1998年2月, 对14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患者, 将同侧胸前外侧神经直接移位于腋神经,胸背神经直接移位于肌皮神经,以重建三角肌、肱二头肌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三角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剑平 张高孟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1年17卷3期 179-18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经胸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大鼠经口气管插管,运用动物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开胸切取左侧膈神经远端,然后从左侧第2肋间抽出,再与左侧正中神经指深屈肌肌支作直接缝合。结果 10只大鼠全部存活,于术后21 ~ 35 d起都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建顺 徐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20卷1期 25-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神经松解术与神经移植术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保守治疗组、神经松解组、神经移位或移植组患儿各10例,随访后对比其疗效.结果 保守组10例与神经松解组10例肩肘功能均停滞在MalletⅡ~Ⅲ级,神经移位移植组术后肩肘功能完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浩 杨俊涛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12卷11期 2054-20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为临床上开展健侧C7神经移位经椎体前通路治疗臂丛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10具20侧正常成人尸体颈段标本,将双侧臂丛充分显露,远端向C7神经根前后股进行干支分离,在前后股加入外侧束及后束前将其切断,近端向椎间孔处游离,测量C7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守东 陈山林 等 《解剖与临床》 2011年16卷3期 255-25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在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早期及时采用神经移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3例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患者经颈椎CTM 诊断后1周内应用神经移位方法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均获5~48个月的随访,患者不同程度地恢复了上肢大部分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正村 顾加祥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41卷1期 73-77页
【摘要】 目的 通过解剖学研究探讨实施单切口经颈椎后路硬膜外入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5具新鲜的头颈部标本,模拟单切口经颈椎后路硬膜外入路行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手术相关的解剖标志及其与周边结构的解剖关系,测量并分析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凌 刘羽阳 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25年19卷1期 110-114页ISTICCA
【摘要】 中枢神经损伤后的上肢功能障碍是医学界面临的挑战,颈7神经移位术通过建立神经交叉,促进大脑皮层重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手术操作的精准性、术后护理及规范化的康复方案对于上肢功能改善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该术式已显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但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小兵 吴智娟 等 《骨科》 2024年15卷1期 41-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西省级顾玉东院士工作站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西省级顾玉东院士工作站诊治的全部新发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病例,建立标准的数据采集表,采集病人性别、年龄、致伤原因、诊断、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生 韩宇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22卷2期 220-22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MSCT结合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先天性镫骨畸形及其分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诊断为先天性单纯中耳畸形的94例患者(125耳),均行听小骨MPR及听骨链CPR,分析镫骨畸形的类型.结果:125耳中,镫骨畸形107耳(85....
【关键词】 镫骨;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炳开 郑怡彬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年25卷18期 2902-290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呼吸系统并发症最为常见,因此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目的:介绍颈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后神经解剖及病理特点,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多重治疗方法及纤维支气管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植剑文 张少成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26卷4期 141-145页ISTICCA
【摘要】 神经移位术通过将原功能次要或能被代偿的自体周围神经移位,并与损伤的关键部位神经缝合,重建损伤部位神经功能,以恢复脊髓损伤性瘫痪患者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全面了解神经移位术治疗脊髓损伤性瘫痪的机制、发展、术式及适应症对临床治疗很有必要.本研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钰 何朝凯 等 《天津护理》 2022年30卷4期 482-484页
【摘要】 总结1例健侧颈7(C7)神经交叉移位术治疗脑出血后单侧上肢痉挛性瘫痪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术前心理咨询、手术间准备、麻醉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中患者体位管理以及术后管理.顺利完成健侧C7神经交叉移位手术,术后第1天患侧上肢肌张力较前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奥登苏日塔 赵杨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17卷4期 471-47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颞骨内段面神经移位对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总结颞骨内段面神经移位外科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单位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行侧颅底手术中未受肿瘤侵犯或轻度侵犯的患者面神经前移的临床资料,选择术前House-Brackman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林彬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27卷4期 370-3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定位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进行DTI扫描定位面神经,将结果 与术中所见面神经位置(分为肿瘤的上级、下级、前方和后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燕 李根娣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8卷5期 193-1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护理干预对于椎体前食管后通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简称"改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性肢体偏瘫的过程中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和苏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改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再兴 曹继华 等 《武警医学》 2021年32卷5期 434-436页ISTICCA
【摘要】 中枢神经损伤后导致肢体偏瘫是一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此类疾病尤其以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较为常见,此类患者统称为中枢瘫患者.在以往的以"恢复受损大脑半球的功能"为主导思想的各种传统治疗方法下,中枢瘫患者后遗症期肢体功能很难再进一步大幅度提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天奇 付丽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3期 416-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道1例右侧上前牙缺失、伴鼻腭神经管唇侧偏斜、导致种植位点三维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通过分离并移位鼻腭神经,以增加患者可用骨量,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最终充分应用了鼻腭神经管区的剩余骨质,并获得了较好的骨再生效果的病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娓 张弛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37卷1期 8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胸椎旁阻滞(TPVB)用于肋间神经移位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肋间神经移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椎旁阻滞镇痛组(T组)和静脉镇痛组(V组),各30例.T组患者麻醉前在超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雯 程晓光 等 《磁共振成像》 2017年8卷1期 72-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臂丛神经损伤影响上肢运动功能,主要治疗方法为神经移位术,恢复神经通路连续性,近年来健侧C7神经移位术的疗效显著.作者对近年国内外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位术治疗、特别是健侧C7神经移位术后任务态和静息态fMRI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大脑运动功能区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骋远 刘浩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41卷7期 704-7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健侧颈7(C 7)神经移位手术治疗上肢痉挛性偏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6例)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