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5
- 73
- 43
- 228
- 37
- 25
- 22
- 9
- 105
- 34
- 33
- 27
- 2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娄莉 顾玉东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33卷1期 17-23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单侧肢体的外周神经损伤通常导致对侧体感皮层的功能重组.然而,接受了对侧颈7(C7)外周神经移位手术治疗单侧手臂臂丛全撕脱的病人,在术后早期当其患手被触摸时,只在其健手产生感觉.在术后晚期,病人才逐渐恢复其患手和健手的正常、独立的功能.我们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卫 刘彬 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5年21卷1期 6-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健侧C7神经移位术前后执行运动想象任务时激活脑区的特点,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影响运动想象的神经机制.方法:14例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及7例健康对照接受磁共振检查,其中7名患者接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明忠 张文明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9期 1064-10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运动神经移位寄养提高二期神经修复术疗效的可行性,为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SD大鼠16只,体重200~250 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n=8):肌皮神经延期修复组(A组),单纯剪断左侧肌皮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许辉 张咏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7年25卷2期 184-18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大鼠副神经及其分支和膈神经主干起始部的运动纤维数量,为副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16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双侧副神经及其分支和膈神经主干起始部,用亚铁氰化铜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加祥 王华龙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年13卷24期 1876-18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小间隙副神经移位修复C5、上干后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和图像分析以了解其移位效果及节省动力神经源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自体颈静脉桥接行副神经小间隙(2 mm)移位于C5神经根,B组:自体颈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贵新 孙华平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45期 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左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健侧颈7(C7)神经移位后与健康对照组的上肢运动比较,探讨其功能康复与大脑可塑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09/2003-06在华山医院手外科手术或复诊的左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8例.同期选取健康自愿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加祥 王华龙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25期 37-3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应用小间隙的方法行副神经移位修复C5、臂丛神经上干,以了解副神经移位后的效果及节省动力神经源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吉林省外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只:A组:自体颈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明杰 史其林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19卷11期 902-9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新进展. 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种手术方法优、缺点及最新进展做全面讨论和分析. 结果经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已有很大发展,不仅供体神经增多,而且能更有效的利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士兵 陈德松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年12卷3期 182-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副神经移位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最佳受区神经选择.方法:随访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54例,观察、比较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随访9~34个月(平均16.6个月),副神经移位到肩胛上神经肩外展≥30°恢复率75%,移位到腋神经肩外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许辉 贾连顺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年11卷5期 325-3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副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A、B 2组.经颈前路显露两侧膈神经干,于C6水平切断.A组原位缝接;B组游离副神经,在其主干进入斜方肌前切断,并与膈神经干缝接.术前;术后5min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振伟 廖坚文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3年21卷6期 583-5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胸背神经移位与肱二头肌肌支吻接重建屈肘功能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5具(30侧)成人尸体,对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和胸背神经及其伴行动脉进行解剖,观测其走行、可应用长度、横径及分支情况,并取神经标本经石蜡切片、HE染色,对有髓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铭博 鲍远 等 《骨科》 2016年7卷3期 145-1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多组神经移位治疗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患者16例,采用副神经斜方肌肌支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支移位修复腋神经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志娟 贺玉英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26卷4期 395-3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5例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采用闭孔神经移位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清洁灌肠,术后生命体征以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5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春红 蒙少风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27卷2期 185-186页ISTICCSCD
【摘要】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临床常见的损失,致残严重,治疗困难,神经移位是目前早期治疗的重要方法[1].我科2008年2月~2010年4月电视胸腔镜下切取膈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 黄先功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6卷25期 156-1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神经移位克服近端血管神经缺损在再植断拇中的应用.方法:对17例近端血管、神经缺损的离断拇指再植病例回顾总结.结果:术后成活16例,成活率为94.1%.结论:利用血管神经移位进行再植,能克服近端血管、神经的缺损,对供指影响不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文杰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10卷4期 518-51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的臂从神经损伤情况下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针对不同臂丛神经损伤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各组随访显示,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的臂丛神经损伤,采取不同的神经移位组合,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晓旭 李崇杰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5卷10期 14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臂丛神经损伤是常见严重损伤,尤其根性撕脱伤预后较差,以往认为是不可逆损伤,无手术指征.1987年顾玉东等[1]报道采用多组神经移位的方法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取得良好疗效.我院自2002年起,采用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铭 戴冀斌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21卷1期 46-48页CA
【摘要】 从解剖角度上阐述临床上对臂丛神经根的应用研究的进展:臂丛神经根在麻醉术及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脑性上肢痉挛,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移位和移植治疗.随着臂丛神经根的显微解剖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对麻醉学、上肢的神经源性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凌 刘羽阳 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25年19卷1期 110-114页ISTICCA
【摘要】 中枢神经损伤后的上肢功能障碍是医学界面临的挑战,颈7神经移位术通过建立神经交叉,促进大脑皮层重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手术操作的精准性、术后护理及规范化的康复方案对于上肢功能改善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该术式已显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但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小兵 吴智娟 等 《骨科》 2024年15卷1期 41-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西省级顾玉东院士工作站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西省级顾玉东院士工作站诊治的全部新发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病例,建立标准的数据采集表,采集病人性别、年龄、致伤原因、诊断、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生 韩宇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22卷2期 220-22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MSCT结合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先天性镫骨畸形及其分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诊断为先天性单纯中耳畸形的94例患者(125耳),均行听小骨MPR及听骨链CPR,分析镫骨畸形的类型.结果:125耳中,镫骨畸形107耳(85....
【关键词】 镫骨;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炳开 郑怡彬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年25卷18期 2902-290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呼吸系统并发症最为常见,因此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目的:介绍颈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后神经解剖及病理特点,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多重治疗方法及纤维支气管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植剑文 张少成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26卷4期 141-145页ISTICCA
【摘要】 神经移位术通过将原功能次要或能被代偿的自体周围神经移位,并与损伤的关键部位神经缝合,重建损伤部位神经功能,以恢复脊髓损伤性瘫痪患者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全面了解神经移位术治疗脊髓损伤性瘫痪的机制、发展、术式及适应症对临床治疗很有必要.本研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钰 何朝凯 等 《天津护理》 2022年30卷4期 482-484页
【摘要】 总结1例健侧颈7(C7)神经交叉移位术治疗脑出血后单侧上肢痉挛性瘫痪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术前心理咨询、手术间准备、麻醉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中患者体位管理以及术后管理.顺利完成健侧C7神经交叉移位手术,术后第1天患侧上肢肌张力较前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奥登苏日塔 赵杨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17卷4期 471-47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颞骨内段面神经移位对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总结颞骨内段面神经移位外科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单位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行侧颅底手术中未受肿瘤侵犯或轻度侵犯的患者面神经前移的临床资料,选择术前House-Brackman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林彬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27卷4期 370-3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定位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进行DTI扫描定位面神经,将结果 与术中所见面神经位置(分为肿瘤的上级、下级、前方和后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燕 李根娣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8卷5期 193-1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护理干预对于椎体前食管后通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简称"改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性肢体偏瘫的过程中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和苏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改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再兴 曹继华 等 《武警医学》 2021年32卷5期 434-436页ISTICCA
【摘要】 中枢神经损伤后导致肢体偏瘫是一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此类疾病尤其以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较为常见,此类患者统称为中枢瘫患者.在以往的以"恢复受损大脑半球的功能"为主导思想的各种传统治疗方法下,中枢瘫患者后遗症期肢体功能很难再进一步大幅度提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天奇 付丽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3期 416-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道1例右侧上前牙缺失、伴鼻腭神经管唇侧偏斜、导致种植位点三维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通过分离并移位鼻腭神经,以增加患者可用骨量,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最终充分应用了鼻腭神经管区的剩余骨质,并获得了较好的骨再生效果的病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娓 张弛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37卷1期 8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胸椎旁阻滞(TPVB)用于肋间神经移位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肋间神经移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椎旁阻滞镇痛组(T组)和静脉镇痛组(V组),各30例.T组患者麻醉前在超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雯 程晓光 等 《磁共振成像》 2017年8卷1期 72-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臂丛神经损伤影响上肢运动功能,主要治疗方法为神经移位术,恢复神经通路连续性,近年来健侧C7神经移位术的疗效显著.作者对近年国内外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位术治疗、特别是健侧C7神经移位术后任务态和静息态fMRI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大脑运动功能区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阿不地合比尔·阿不拉 李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年20卷51期 7660-766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肋间神经移位和膈神经移位已是治疗肘关节屈曲功能的主要方法,而有些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两种术式均可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优选哪种修复方式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难题。
目的:观察膈神经移位至臂丛神经上干前股和肋间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华 张桂萍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5年31卷3期 215-2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采用多组神经部分束支就近移位至受区神经的方法,重建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后肩肘功能.方法 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6例臂丛神经上干损伤患者,分别行副神经到肩胛上神经、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肌支到腋神经前支及尺神经部分束支到肱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洪澎 李明远 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1年44卷6期 422-426页
【摘要】 目的 通过行为学检测评估成年大鼠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脑损伤后单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A组)(n=10);脑损伤组(B组)(n=10);脑损伤后健侧颈7神经移位组(C组)(n=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冉 王帅 《全科护理》 2021年19卷20期 2814-2817页
【摘要】 目的:总结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手术的术中护理干预经验,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5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病人行经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给予术前充分准备,积极予以心理支持,术中严格体温管理、空间管理、体位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婷婷 田晓玲 等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30卷3期 229-23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健侧C7神经根经食管后椎前路神经桥接移位术修复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术后重点做好患侧、健侧肢体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健康宣教,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手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雅 洪毅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年2期 148-1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是伤后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可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神经移位术、细胞移植等手段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修复。本文将颈髓损伤后呼吸肌功能障碍的解剖基础、临床表现、修复技术方法等做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起庭 王钰 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4卷9期 824-82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疗效.共30例患者(30指)分别接受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11例)、神经移植端-端吻合术(10例)或直接端-端吻合术(9例).参照Burchiel等疗效评价标准,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组疗效达优9例、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丹 周正宏 《护理研究》 2014年33期 4190-4191页ISTICPKU
【摘要】 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最严重的一种,常常造成病人上肢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是一种致残性的疾病,对于病人本人及其家属乃至全社会的心理、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损失[1]。对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在国际上尚不统一,包括了神经移位、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鹤鸣 唐勇 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17卷3期 347-35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4月行椎体后路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的1例脑出血后右侧肢体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后观察随访患者2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勇 陈山林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44卷6期 962-9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常见,因其功能重要,诊断和治疗历来受到重视.对于神经缺损而言,自体神经移植是治疗的"金标准",但存在供体神经来源有限、供区损伤及再生时需要跨过两个吻合口等缺点.如果是长段神经缺损,即使神经顺利再生,也还要面临靶器官变性、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彬 华续赟 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2年18卷2期 102-10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臂丛根性撕脱伤并行健侧C7神经移位术后大脑运动功能的远期变化.方法:8例经临床检查和手术证实一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男性患者(健侧C7术后两年以上)以及9名健康男性被试接受磁共振扫描.运动任务为单侧手的抓握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占辉 王树锋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年21卷11期 958-9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脊柱脊髓疾患导致的陈旧性、完全性截瘫,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医学界提出了挑战.针对陈旧性、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医学上尚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利用健康周围神经移植重建截瘫患者下肢部分运动功能仍是可行的手段.我们设计了C7神经移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明珠 李春雨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18期 3381-338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腋神经损伤后致三角肌麻痹,上肢外展功能受限,其手术治疗方案存在争议,采取后位入路的神经移位移植方法能否达到满意效果尚不明确.目的:探讨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支移位移植至腋神经前支恢复肩外展功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肇晖 李继峰 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9年36卷1期 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检测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术后脊髓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根移位术后脊髓可塑性形成的机制.方法 30只雄性C57BC/6小鼠,体重20g,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义分为3个哑组:损伤即刻修复3个月组,损伤3个月、修复3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晓辉 史其林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20期 3894-389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周围神经损伤后大脑皮质会出现功能可塑性变化;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在发育中神经系统的表达特征提示,它与神经发育中突起延伸和突触形成有关,参与突触重建过程.目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实验动物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前后,不...
【关键词】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大鼠;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来金 崔建礼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9期 1060-10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尺神经部分束支切取后主干功能变化,提出"周围神经功能储备"的概念,探讨其功能储备量.方法 取3月龄SD大鼠220只,雌雄各半,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10),再根据尺神经切取比例将实验组分为1/8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涛 路来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年28卷19期 1972-197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随着现代交通的日益发展,交通事故导致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在临床日渐增多,神经根丝从脊髓离断后,其相应脊髓节段前角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会发生一系列形态、生化、代谢及基因表达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元死亡,因此臂丛神经根撕脱伤致残率很高.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立 徐雷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9期 1036-10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中得出的臂丛神经各干对肱三头肌/指总伸肌的电生理支配权重,推断其对于同侧C7神经根移位术的影响,为探讨其安全性和适应证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07年8月-2007年10月15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占辉 王树锋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8年26卷5期 488-49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C7神经移位椎管内吻合腰神经前根重建截瘫患者屈髋伸膝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L1阶段椎管内L1~4神绛前根排列及纤维数、C7神经转移路径距离及坐骨神经可切取长度及远端纤维数.结果:一侧C7神经经椎体前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