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
- 54
- 67
- 8
- 7
- 6
- 5
- 29
- 10
- 10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光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27卷11期 72-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伴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神经功能、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ACI伴SMI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莉 覃晓波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年32卷7期 820-8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放疗剂量对鼻咽癌患者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指标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接受放疗的73例鼻咽癌患者逐步进行15~25、35 ~ 45、55~65 Gy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放疗前后QT离散度(QTd)、校正后QT离散度(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志超 徐冰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4期 1194-12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离散元法模拟中药桂枝茯苓胶囊(Guizhi Fuling Capsules,GFC)制备中的混合过程,以增进对中药固体制剂制备混合过程的理解.方法 以GFC浸膏粉与辅料糊精的混合过程为研究对象,创新提出将 2 种粉体混合比例置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志超 唐雪芳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21期 7279-72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休止角和流动能作为响应值进行仿真参数的联合标定,以提高离散元法模拟桂枝茯苓胶囊(GuizhiFuling Capsules,GFC)制药过程的可靠性.方法 以GFC浸膏粉和辅料糊精为研究对象,通过休止角试验和旋转剪切试验分别测量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柳 肖凤林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4年24卷14期 2709-2713,27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联合25-羟维生素D[25-(OH)D]、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正五聚蛋白3(PTX3)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玉娇 鲁豫 等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45卷21期 2335-23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压力-应变环定量技术(pressure strain loops,PSLs)测得左心室心肌做功,探讨其与峰值应变离散度(peak strain dispersion,PSD)之间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雯沁 任敏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31卷5期 991-9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与校正QT间期离散度在预测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不良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住院分娩的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77例,根据LOSP患者是否存在预后不良分为预后不良组(n=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思念 叶继伦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1年38卷5期 838-84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全身麻醉是外科手术中保证患者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脑电图(EEG)能反映大脑活动状况,包含丰富的信息,因此已广泛应用于监测麻醉深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变换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的方法来估计麻醉深度.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将脑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洁 王新康 等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1年29卷4期 349-3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P波离散度及QT间期离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的患者213例,设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HDCP组),健康产妇248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P波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永红 王朋飞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1年38卷2期 333-34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能提供脑白质信息,可用于探究脑区组织结构变化,但缺乏对脑组织微结构信息的特异性描述.神经突起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模型弥补了其不足,但获取脑组织微结构的准确估计参数需要大量的扩散梯度,同时通过最大似然拟合,整个过程计算复杂、消...
【关键词】 神经突起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神经网络;组织微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正学 蒋世月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年38卷7期 60-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氧化苦参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新宇 吴新丽 等 《生理学报》 2020年72卷5期 643-6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人手指振动触觉感知的短时记忆特性.采用自制振动触觉表达装置,在20名20~30岁被试(10男,10女)首先进行了一项回忆性实验,确定了手指振动强度触觉感知的记忆容量,然后在该范围内进行了再认性实验,对人手指振动强度触觉感知的再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孝萧 吕文明 《新中医》 2021年53卷11期 77-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电图的关系.方法:首先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纳入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直到满足6个组且每组不少于20例为止停止分型,再参考抽签法获得每组20例,并以12导联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立凡 陈科奇 等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29卷5期 27-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QT间期离散度(QTd)联合心脏超声对酒精依赖患者潜在心脏事件的评价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有心脏事件的酒精依赖患者20例作为有心脏事件组.另取同期该院收治的无心脏事件酒精依赖患者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丽 卢永义 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5年30卷12期 934-9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单纯室间隔缺损(VSD)患儿介入封堵缺损前后心电图左室电压和QT间期、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心脏介入治疗中心接受以对称型VSD封堵器介入封堵的VSD患儿作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玉慧 卫世强 等 《心脏杂志》 2020年32卷4期 365-3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盐酸索他洛尔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易颤期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通过严格筛选同期50例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作为阵发性房颇组,50例无房颤发作史的心慌待查患者作为非房颤组,使用经食管心房调搏仪对两组患者心房易颤期进行测量,并对房颤患者的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玲玲 《新中医》 2020年52卷1期 60-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电图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冠心痛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24h动态导联心电图检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痛患者与心电图相关性.结果:100例研究对象,5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居正 夏艳斐 《新中医》 2019年51卷4期 120-1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黄苦清心合剂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用常规西医加黄苦清心合剂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Myerburg评分、...
【关键词】 黄苦清心合剂;室性早搏;Myerburg积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远 李纲 等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39卷6期 138-140页ISTIC
【摘要】 冠心病 (CHD) 高发于中老年人群, 且易并发心律失常等疾病, CHD患者在并发心律失常后, 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则可诱发恶性心血管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然而传统西药治疗心律失常在抑制早搏时具有一定负性传导反应, 长期治疗效果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安 秦牧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32卷2期 103-105页ISTIC
【摘要】 近年研究表明,于发作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患者心房内能记录到转子,并确认转子是螺旋波,具有移动性,且周长是不稳定的,针对性消融转子不仅能即刻终止房颤,还能提高远期消融成功率.相近部位电位不一致的标测方法即离散度标测表明离散度能反映房颤维持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宪沛 吴莎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33卷7期 657-6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T波峰点到末端的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间期)和其他心电图参数对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E)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60例单纯VA患者(无MVAE组)和18例VA合并MVAE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小华 郇霞 等 《心脏杂志》 2017年29卷4期 448-4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和P波振幅(P wave amplitude,Pa)在高原性心脏病(high ahitude heart disease,HAHD)患者的变化及对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判断价值.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文军 包明威 《临床急诊杂志》 2017年18卷7期 526-5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OTBT)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收集82例急性STEMI行直接PCI治疗患者,根据SOTBT分为<3 h组、3~6 h组、>6 h组,测量各组PC...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急性心肌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薛小临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31卷3期 251-25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在正常及晚钠电流(INa-L)增大的情况下对离体兔左室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建立经冠状动脉灌注兔左室楔形组织块标本.实验分为两部分:正常情况组:以自身空白作对照,依次给予10、30、100nmol/L浓度的辛伐他汀;I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卫 常新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32卷8期 769-7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9例行CABG成功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测量分析其术前7d、术后1~7 d以及14 d的QTd及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同时观察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琼颖 何晓丹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37卷9期 27-28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特点.方法 选择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Ⅰ组,其中单纯糖尿病者78例(A组),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者85例(B组);1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Ⅱ组,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辉 陈谦谦 等 《心脏杂志》 2016年28卷5期 538-5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心力衰竭(HF)患者P波离散度(Pd)和心房高频事件(AHR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49例行CRT的HF患者,于术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行12导联心电图、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24卷5期 133-1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溶栓治疗,掌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伟明 孙丹 等 《癫痫杂志》 2018年4卷5期 406-410页
【摘要】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一部分患者难以找到病因.核磁共振成像(MRI)是癫痫诊断,尤其在癫痫灶定位方面的一项重要的影像学技术.随着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的不断进步,在癫痫的诊治中日益突出,可以从生化微结构水平及脑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慧 温丽萍 等 《福建中医药》 2018年49卷4期 21-22,25页
【摘要】 目的 评价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对气阴两虚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气阴两虚型老年阵发性房颤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进义 李建平 等 《中国保健》 2008年16卷20期 887-88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Q-T间期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40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焦虑抑郁障碍而口服文拉法辛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2w末分别记录同步标准12导联心电图,用Bazett公式计算校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松岩 导师:曲秀芬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重组人脑钠利肽(新活素)具有扩血管,利钠利尿和神经激素样良好作用,静脉给药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及临床状态。应用新活素后,研究其对心衰患者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和T波峰末间期(Tpeak-end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冬冬 导师:江洪 武汉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压力超负荷对兔左室跨壁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 方法:24只兔随机平均分为压力超负荷组和假手术组,压力超负荷组用开胸缩窄升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心室压力超负荷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行开胸术。5个月后对所有动物行在体电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国英 导师:张麟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系)(硕士) 2005年
【摘要】 第一部分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发生发展规律目的:应用缩窄大鼠主动脉弓方法建立大鼠后负荷加重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模型,并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心衰(heart failure,HF)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结论:本研究通过缩窄大鼠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杰尚 导师:张钲 兰州医学院 兰州大学医学院;兰州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回顾性研究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目、病变部位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和QTc离散度的影响.结论:冠脉病变血管数目、病变部位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和QTc离散度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付晗 导师:张艳 辽宁中医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本实验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定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室晚电位和QT离散度的作用机理及治疗作用,从而预防和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致大鼠心肌梗死的模型,筛选出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大鼠进行实验.观察中药定心胶囊和对照药异搏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红兰 导师:戴德哉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 药理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梗死后,连续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p),持续兴奋β-肾上腺素受体(βAR),通过PKA的过度磷酸化,能否使心脏处于易发生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同时研究钙调节系统RyR2、SERCA2、L-型钙通道、心肌Na+/Ca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阳 导师:邹丽萍 朱家莱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儿科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在研究总结正常儿童Q-T离散度(QTd)正常值范围的基础上,评估Q-T离散度在判断儿童心肌炎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同步描记12导心电图机采集共计健康儿童118例、心肌炎63例及疑似心肌炎45例的QTd和QTcd (校正Q-T离散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红丽 导师:刘仁光 锦州医学院 辽宁医学院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探讨QT间期校正方法及心率、QRS时间、纸速对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的影响。方法:80例行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CA)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祥雁 导师:张仁舜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硕士) 2002年
【摘要】 冠心病(CAD)在现今社会,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在我国,该病发病率虽低于欧美国家,但其死亡率占心脏病10-20﹪,近年更有增加趋势.在CAD无创性检查手段中,QT离散度(QTd)测量具备相对简单、无创性、可重复性的特点,并作为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丽昉 导师:王革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心血管内科(硕士) 2001年
【摘要】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日趋增加,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MAI发病率高.该文旨在找出UAP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离散度(QTd)的变化规律,及其对UAP预后的可能的判断作用.该课题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研究两部分.对住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娟 导师:徐学明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该实验将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合并高血压高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尿蛋白和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缬沙坦的治疗作用.结论:缬沙坦可治疗CRF合并高血压病人,有效降血压、降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雷长城 导师:朱立光 夏树楹 广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心血管(硕士) 2000年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简称负荷试验) 时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论:冠心病患者QTd高于冠脉正常者, 但它与冠脉造影所发现的冠脉受累支数无明显关系;食管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时,若结合QTd指标进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樊建备 导师:张克智 吴翔 南通医学院 南通大学医学院;南通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目的?研究QT离散度(QTd)与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6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同时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测量同步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计算QT离散度,比较QT离散度扩张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惠海鹏 导师:许顶立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目的:探讨六分钟步行运动实验在中国心衰患者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前后QTd的变化,探讨运动QTd的影响;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以TNF-α为中心的细胞因子机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重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晓红 导师:吴黎明 蓝玉福 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00年
【摘要】 通过观察超速超搏预适应的早期及延迟保护相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期电生理的影响,及同步观察其对缺血再灌注期SOD、MDA、NO等生物因子动态变化的影响,初步阐述超速起搏预适应的部分机制.该实验建立了超速起搏预适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冯梅 导师:刘卓敏 王陆建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心血管内科(硕士) 1999年
【摘要】 目的:为探讨QT散度(QTd)的临床意义,进一步评价其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及近期预的价值.结论:QTd或QTcd可作为判断AMI发生室性失常及近期预后的临床参考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秀华 导师:高长斌 白求恩医科大学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心血管内科(硕士) 1999年
【摘要】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心脏急症,减少早期病死率及提高 生存率是国际医学中所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以AMT患者的QT离散度(QTd)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镁对AMI患者QTd的研究却很少.该文为探讨镁对AMI患者QTd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