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18
- 3
- 2
- 45
- 7
- 3
- 1
- 1
- 45
- 12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董莉娜 刘演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1期 16-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有1 800余种,是世界第六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嵘梅 陈文红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8年30卷6期 665-67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中国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7组52种2变种的叶表皮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秋海棠属植物叶表皮形态在属内组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近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弓形,大多数种类表皮细胞内具有晶体,气孔器仅分布于下表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志丹 税玉民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7年45卷1期 86-8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描述了中国云南秋海棠科Begoniaceae秋海棠属Begonia扁果组sect.Platycentrum的一新种--假侧膜秋海棠Begonia coelocentroides Y.M.Shui & Z.D.Wei.该种与山地秋海棠B.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哲 管开云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5年27卷1期 92-9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5种中国秋海棠属(Begonia L.)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了报道,分别为:小叶秋海棠B.parvula Lévl. et Vant. 2n=28;石生秋海棠B.lithophila C.Y. Wu 2n=24;木里秋海棠B.mu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税玉民 陈文红 《云南植物研究》 2005年27卷4期 355-37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记述了秋海棠属侧膜组11新种,即星果草叶秋海棠(Begonia asteropyrifolia Y.M.Shui et W.H.Chen)、耳托秋海棠(B.auritistipula Y.M.Shui et W.H.Chen)、桂南秋海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税玉民 陈文红 《云南植物研究》 2004年26卷5期 482-48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根据海南秋海棠(Begonia hainanensis Chun et F.Chun)、多花秋海棠(B.sinofloribunda L.J.Dorr)及一新种--长柄秋海棠(B.sublongipes Y.M.Shui)的特征比较,订正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鼎 韦毅刚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4年42卷2期 170-17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描述了广西秋海棠属(秋海棠科) 的侧膜胎座组和秋海棠组4新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开云 田代科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2期 245-24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8种(变种)中国秋海棠属(Begonia L.)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了报道,分别为:盾叶秋海棠Begonia cavaleriei Lévl.2n=30; 角果秋海棠B.ceratocarpa S.H.Huang et Shui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税玉民 《植物分类学报》 2002年40卷4期 374-37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吴氏秋海棠新种(侧膜组) 图1Begonia zhengyiana Y. M. Shui, sp. nov. (sect. Coloecentrum Irmsch.), Fig. 1Species similis B. luzhai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税玉民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3期 307-30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树生秋海棠新种 (秋海棠组) 图1Begonia arboreta Y.M.Shui,sp.nov.[Sect.Diploclium(Wight)A.D C.]Fig.1Habitu B.garretii Craib.simil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建英 管开云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4期 455-46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以侧膜组(Sect.Coeloecentrum)的Begonia cirrosa和单裂组(Sect.Reichenheimia)的B.henryi为外类群,对秋海棠属(Begonia L.)无翅组(Sect.Sphenanthera)9种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秀 管开云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1年23卷4期 509-51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杂交育种提高秋海棠属植物抗病性等抗逆能力.采用抗病亲本与具观赏性的易感病亲本杂交,F1自交两代使抗病性状纯合稳定,获得具观赏性、抗病的类型.连续回交将抗病性转移到具可看性而易感病的亲本中,培育出目的新品种;根据亲本性状互补的原则,结合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义咏 《植物分类学报》 2001年39卷5期 461-46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Begonia menglianensis Y. Y. Qian, sp. nov. (Sect. Platycentrum Ser. Cathayanae). Fig. 1Habitu B. versicolori lrmsch.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开云 田代科 《云南植物研究》 2000年22卷2期 129-13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Begonia acutitepala Guan et Tian, sp.nov.(Sect.Begonia)Species B.asperifoliae Irmscher et B.labordei Lévl. affinis,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税玉民 李启任 等 《云南植物研究》 1999年21卷3期 309-31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首次报道滇产秋海棠属46种3变种叶表皮及毛被的扫描电镜特征.研究表明所有种的特征组合均有明显区别,因而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作为分种和变种的依据.在每个组内难以找到一致的特征,因而在组的划分上意义不大,但秋海棠组内毛被和表皮特征的分化却为探讨一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秀 管开云 等 《广西植物》 2013年6期 727-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属下5个系统分类组的种类及外来园艺品种共109个组合的有性杂交试验,以系统分类组合、园艺分类组合(不同茎的形态类型组合)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属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组内、组间的有性杂交,以及不同茎的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菲 宣继萍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3期 471-4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ISSR标记方法对秋海棠属(Begonia L.)植物33个种的种质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70条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引物,并通过POPgen 32软件以UPGMA法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33份秋海棠属植物的遗传距离在0.188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佳雯 徐文芬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1期 40-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秋海棠属药材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秋海棠属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Diamonail(钻石)-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秀 管开云 等 《广西植物》 2007年27卷4期 543-5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道30种主产于云南的秋海棠属植物叶片的横切面解剖构造特征.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叶片薄、横切面均为异面叶、呈典型的阴叶结构,叶肉组织虽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但栅栏组织不发达,占叶肉组织的比例较小.表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雯 肖凌 等 《中国药师》 2018年21卷8期 1331-1334,13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常用秋海棠属中药材水八角及红白二丸质量评价方法,为该属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水八角和红白二丸的芦丁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芦丁含量在水八角中范围为0.022% ~0.207%,在红白二丸中范围为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亮 何顺志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12期 2979-2981页PKUCSCDCA
【摘要】 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中国秋海棠属的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和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认为应该对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系统特征等方面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和总结,建立相对完善的发育系统,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亮 何顺志 《贵州科学》 2015年33卷2期 1-6页
【摘要】 据《贵州植物志》记载,贵州秋海棠属有19个种(2个栽培品种).通过腊叶标本考证,结合野外考察,对贵州秋海棠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形态描述进行了增补、修订:增补10种;修订6种、1原亚种、1亚种,编制了新的分组、分种检索表.拟定了2新种遵义秋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静 杨成华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30卷4期 21-26页CSCD
【摘要】 经过2年的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列出产于贵州省的秋海棠共32种(包括1个变种)主要分布地与叶花特征.认为它们具有奇特的叶形和多彩的叶色,花色素雅而且花形美观,是有待开发的极好花卉.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园林配置分析,对园林开发应用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立波 杨德奎 《山东科学》 2009年22卷2期 19-21页
【摘要】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秋海棠属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花粉粒均为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条纹状雕纹.花粉粒大小和外壁雕纹种间差异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税玉民 黄素华 《云南植物研究》 1999年21卷1期 11-2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描写了云南产秋海棠属6个新种1个新变种,它们是澜沧秋海棠、角果秋海棠、盈江秋海棠、粉叶秋海棠、蔓耗秋海棠、斜叶秋海棠、红毛香花秋海棠,补充描述了8个种及新命名1种,即四棱秋海棠、不显秋海棠、薄叶秋海棠、截裂秋海棠、长柔毛秋海棠、光叶秋海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大燕 关世凯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5年26卷1期 27-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为全球秋海棠属植物重要分布区域之一,桂西喀斯特山区为秋海棠特别是侧膜组秋海棠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整体呈现种类多、种群小、分布散、生境脆弱等分布特征,且近年来人为活动日渐频繁地影响秋海棠属植物野生种群生境.为进一步了解桂西地区秋海棠属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代科 刘克明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25年29卷2期 156-165页ISTICCA
【摘要】 秋海棠属(Begonia)是多样性极为丰富的植物类群之一,也是近20年来种类增加最快的属.尽管《中国植物志》的中英文版相继出版,但我国的秋海棠资源还远未调查清楚,《湖南植物志》秋海棠科的内容至今也尚未出版.通过文献和标本查阅以及近10年的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丽慧 夏俊锋 等 《中国药事》 2024年38卷4期 439-4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综合评价秋海棠、中华秋海棠、掌裂叶秋海棠、长柄秋海棠和柔毛秋海棠的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18(2.1 mm × 100 mm,1.8μm)色谱柱,...
【关键词】 秋海棠属药材;UPLC/Q-TOF-MS特征图谱;共有特征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开云 山口裕文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7年29卷1期 58-6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秋海棠属植物除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在中国还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被利用.本文应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文献和标本收集整理和研究,共记载了中国产26种秋海棠属植物被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加以利用.在所记载的26种国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开云 Fershalova T D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5年27卷4期 437-44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云南产的16种秋海棠属(Begonia L.)植物进行了挥发物抗微生物活性实验,其中14种秋海棠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6种秋海棠中,有8种秋海棠具有抗葡萄球菌(Staphyllococcus epidermidis)活性.而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嘉胜 郝秀东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5年42卷1期 71-83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0种秋海棠属植物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态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P/E为(1.61±0.13)-(2.18±0.11);花粉大小(P×E)为(15.09±0.81)μm×(9.06±0.32)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莉娜 刘演 等 《广西植物》 2016年1期 7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秋海棠属是世界有花植物第六大属,是被子植物分类困难的类群之一,亟需增加形态性状的比较研究,以便于今后对该属开展分类学修订。该研究选取国产秋海棠属中较为常见的侧膜组、秋海棠组、单座组和二室组共21种,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微形态,探讨花粉形态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志芳 章炜中 等 《中成药》 2007年29卷2期 274-2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燥、止咳化痰、消炎散瘀、消肿等药效[1].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特产紫背天葵,民间用其作为代茶饮料,能消暑除热、助消化、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瑞娟 白金娟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年36卷6期 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名称球茎海棠(Begonia tuberhybri-da)。2 材料类别叶片。3 培养条件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不定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附加:(1)6-BA 3 mg·L-1(单位下同);(2)6-BA 1+IAA 0.1。愈伤组织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红 王明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9年1期 103-1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天葵秋海棠(Begonia fimbristpulata Hance)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别名紫背天葵,分布于江浙、福建、两广、四川和云南等地,以块茎和全草入药,称为散血子,具清热凉血、止咳化痰、散瘀消肿功效,可治中暑发烧、咳嗽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文娟 高昂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3卷2期 59-61页ISTICCA
【摘要】 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秋海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鉴别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系统研究与开发秋海棠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长江 杜勇 等 《种子》 2016年35卷7期 54-58,60页
【摘要】 经查阅文献,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省的草本种子植物有43科153属306种,黔南州70种>黔西南州49种>安顺市37种>贵阳市29种>铜仁市25种>遵义市18种>毕节市16种>黔东南州13种>六盘水市4种,产地不详的44种.种数较多的科依次是苦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春田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4期 31页
【摘要】 <篇首> 1 习性四季海棠原产于南美巴西,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须根类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花卉,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喜阳光稍耐荫,喜温湿忌寒冷,怕高温及水涝.株高15~20cm,花期较长,全年均可开花,是花叶俱佳的盆栽花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云峰 严胜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21卷4期 65-67页
【摘要】 球根秋海棠、蟆叶秋海棠、竹节秋海棠、柔毛秋海棠的幼叶采用悬浮培养法用于多芽体诱导,诱导培养基为MS+2、4-D0.02mg/L(单位下同)+NAA0.15+BA1.2,诱导率为100%。多芽体置于MS+BA0.5+NAA0.1的扩增培养基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麻买 李剑武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3年41卷4期 421-4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报道了发现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那邦镇的中国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一新记录组,独叶组(Bego-nia sect.Monophyllon A.DC.)及一新记录种,独叶秋海棠(Begonia prolifera A.DC.).本文对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广 申健勇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2年40卷5期 593-5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小花秋海棠(Begonia parvuliflora A.DC.)是一种罕见的球茎类草本植物,原记载分布于缅甸毛淡棉市,1869年以来从未有学者采集到,2019年该种在中国云南南部被重新发现.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星晨 导师:白新祥 田代科 贵州大学 风景园林学 风景园林(硕士) 2023年
【摘要】 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花叶兼赏、应用广泛,是21世纪最具园艺开发价值的类群之一。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1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非洲撒哈拉以南、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波利尼西亚除外)的热带及亚热带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珍珍 陈文红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5年37卷4期 376-38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和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对中国和越南产47种秋海棠属(Begonia Linn.)种子的结构和表皮纹饰进行了观察并赋值分析.种子形状为椭球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健 陈文红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5年37卷5期 563-56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报道了中国秋海棠属等翅组一新种,即赤车叶秋海棠(Begonia pellionioidesY.M.Shui&W.H.Chen).此新种特产于云南东南部的石灰岩山生境,与海南秋海棠(Begonia hainanensis Chun&F.Ch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卫华 管开云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年35卷2期 119-12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对野生和引种栽培植物的观察,结合文献和标本的查阅,对中国秋海棠属植物斑叶类资源及叶斑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分布的203种(含变种和亚种)秋海棠属植物中有斑纹的种类达84种,叶斑色彩多表现为淡绿色、银绿色、银白色、白色.从园艺学角度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丽娟 税玉民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年35卷6期 715-72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秋海棠属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变异多样,导致种类的系统放置混乱,近缘种类鉴定困难.利用DNA条形码实现物种快速准确的鉴定技术具有不受形态特征约束的优势,为秋海棠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研究选择4个DNA条形码候选片段(rbcL,m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Mya Bhone Maw 导师:郁文彬 谭运洪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缅甸是东南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相较于周边区域,缅甸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却相对滞后,因此,缅甸的动植物类群被严重的低估了。其中缅甸北部(缅北)又是整个缅甸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但是由于其地理条件和政治局势,人们对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AUNG AUNG 导师:税玉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缅甸是东南亚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报道,缅甸至今拥有秋海棠属植物90种(其中含8变种),这些秋海棠分属于8个组,其中22个秋海棠为缅甸特有。论文根据标本、文献和诸如Begonia Resource Centre、Nation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田代科 2016年自然杂交与生物多样性学术研讨会 2016年
【摘要】 自然杂交在植物界中十分普遍,一直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的热点.秋海棠属(Begonia)为世界最大植物属之一,其种类繁多,但关于自然杂交的相关报道很少.系统调查秋海棠属的自然杂交不仅有利于理解该属植物的多样性,也是弄清其资源和解决物种分类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