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9
- 31
- 17
- 312
- 218
- 53
- 21
- 20
- 291
- 263
- 187
- 122
- 7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波 唐天勇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3年29卷5期 426-4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掌握大竹县城区蝇类密度、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变化趋势,为制定蝇类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捕蝇笼诱捕法,每年 3-11 月在城区开展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0 年共捕获成蝇 607 只,经鉴定为 3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纯玉 白玉银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3年29卷6期 526-5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 2021 年辽宁省蝇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变化趋势,为蝇类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 年 5-10 月选择居民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公园)、露天农贸市场 4 类场所,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密度监测.结果 202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峰 保佳和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25卷5期 313-314,330页
【摘要】 目的 了解 2022 年通州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笼诱法、夹夜法、粘捕法,对蚊、蝇、鼠、蟑螂进行监测.结果 2022 年 3-11 月蚊类监测平均密度为24.88 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茂荣 陈锦钟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年28卷4期 405-4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漳州古雷半岛病媒生物种类及鼠传疾病本底基线水平,为港区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媒介生物及鼠传疾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类采用人工小时法; 蠓类在日落后采用紫外灯诱蠓法;蝇类采用诱蝇笼捕集法;蜚蠊采用广口瓶诱捕法;鼠类采用鼠笼诱捕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佘建军 孙养信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8年14卷3期 187-1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宝鸡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为有效控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所采蚊虫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计数.结果 宝鸡市区采获蚊虫4属7种,按蚊属2种、伊蚊属1种、库蚊属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跃明 梁文俭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8年31卷6期 403-4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新沙口岸2006-2007年鼠形动物及寄生蚤监测结果,掌握鼠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妊娠变化等情况,为口岸开展卫生检疫工作、建立预防机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7年在新沙口岸范围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淑姮 李述杨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年19卷6期 546-54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笼日法捕鼠,检获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结果 共检获革螨6769只,分属4科8属13种,恙螨31580只,分属1科2属6种.体外革螨密度最高的鼠种为针毛鼠,以土尔克厉螨、福建厉螨为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东辉 杨丽炜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7年13卷2期 132-1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黑龙江东部7个口岸鼠形动物及体表寄生蚤的种群分布,为卫生检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绥芬河、东宁、密山、虎林、饶河、抚远、同江7口岸及周边地区布鼠夹,将7个口岸按地理景观分为4类生态环境,采用夹夜法捕鼠,梳刷法采集鼠体表寄生虫.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红 姜洪方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年12卷2期 103-1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镇江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控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帐诱法、诱蚊灯法,蚊幼调查采用勺捞法,所捕获的蚊虫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计数.结果共捕获蚊虫2 313只,由4属7种构成,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军 关承春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6年29卷6期 350-3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摸清逊克口岸鼠类本底,掌握鼠类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防止外来媒介侵入.为今后继续开展媒介监测及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1~12月在逊克口岸对小型鼠类每月进行1次野外调查.野外小型鼠类采用Elton夹日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浩风 何涌波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年12卷2期 99-1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清远市区蚊、蝇、蟑螂、鼠季节消长规律及种群构成,为制定防制对策,控制其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密度监测用诱蚊笼法,蝇密度监测用诱蝇笼法,蟑螂密度监测用粘捕法,鼠密度监测用粉迹法.结果蚊、蝇密度高峰在第二季度,蟑螂密度高峰在第三季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春青 周日辉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5年11卷4期 243-2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城乡蚊虫密度的消长及种群构成,为制定蚊类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小时法和帐诱法诱捕,蚊虫做成标本后进行分类、鉴定、计数.结果人房蚊虫密度高峰期在6~10月,6月为最高,室外蚊虫密度高峰期在8~10月,9月为最高.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裘剑飞 韦悦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5年16卷4期 281-28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掌握绍兴市区蝇类的构成及分布.方法笼诱法.结果共捕获蝇类5科10属16种255 032只,其中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家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蝇总数的57.27%、11.11%和10.13%;捕蝇数量新城区(162 948只)明显高于老城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旭豪 何涌波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5年11卷1期 37-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清远市市区各蟑螂种群的消长规律及种群构成,为制定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性蟑螂类防治措施和降低蟑螂的侵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02~2004年,通过粘捕方式,将捕获的蟑螂类进行分类,统计数量.结果清远市市区蟑螂类以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海魁 刘宝录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5年16卷6期 465-46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天水市蜚蠊密度及其带菌情况,为预防控制相关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粘捕法调查蜚蠊密度,瓶诱法捕蠊制作标本鉴定,并进行细菌、寄生虫、甲、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共调查15个点,蜚蠊平均密度为9.48只/张,种类有日本大蠊和德国小蠊.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海中 李永强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4年27卷1期 43-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掌握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鼠类的本底情况.[方法]从2000年12月~2001年11月采用EL-TON夹日法,对郑州新国际机场口岸鼠类的密度及季节消长、种群构成、繁殖力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鼠类353只,隶属3目4科7属8种,即褐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长宏 李哲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4年27卷2期 85-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传传染病在珲春口岸传入、传出.[方法]于2002年5月~2003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珲春口岸辖区内4个出入境口岸区域的鼠情及鼠体寄生虫进行了调查.[结果]经过1年的调查,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进 刘建国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3年26卷2期 91-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泰州口岸的鼠类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制定有效的长期防制措施.[方法]于2001年5月~2002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泰州港高港港区和杨湾港区进行鼠情调查.[结果]经过1年的调查,共捕获啮齿动物127只,经过鉴定种群构成有2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亮 谭志曾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3年26卷3期 158-1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摸清阳江港口岸鼠类本底情况,为适时开展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江港口岸鼠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178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鼠总数的3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民 冯呈瑞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3年26卷4期 217-2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和蚊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厦门口岸的蚊类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蚊类的种群构成为2亚科4属9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占捕蚊总数的90.47%,年平均蚊虫密度为11.90只/人工小时,季节消长的高峰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军 陈煜 《医学动物防制》 2003年19卷1期 45-48页ISTIC
【摘要】 本文报告了扬州市区近十年嫜螂、苍蝇密度滥测结果,提示了其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其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扬州市区主要蟑螂为: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国小蠊,其构成分别为61.41%、21.82%、16.75%,5~9月处于活动相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清松 陈志刚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2年25卷1期 49-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掌握石湖口岸蚊类的本底情况,为灭蚊防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00年5月~2001年4月对石湖口岸的蚊类进行了蚊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的调查.[结果] 共捕获蚊类4属8种,骚扰阿蚊及致倦库蚊为当地优势种;蚊密度最高季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茂森 王运波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1年24卷4期 212-2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掌握鸭绿江中上游地区蝇类种群及区域分布情况,防止外来蝇种借交通工具、货物传入,为消、杀、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蝇笼诱捕、网捕的方法捕获蝇类,查找该区域文献资料有关蝇类的记载.[结果]经对捕获蝇类进行分类鉴定及整理文献记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勇 牟柏宇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1年24卷6期 365-3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掌握绥芬河口岸鼠类的本底情况,为控制检疫传染病和人鼠共患疾病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从1999年6月~2000年6月对绥芬河口岸的鼠类进行了本底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282只,隶属1目3科7属8种;鼠类种群构成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立晶 田源 等 《医学信息》 2015年33期 138-138,139页
【摘要】 目的掌握德阳市城区蝇类种群构成、密度动态,建立德阳市本地蝇类种群标本基础资料,为病媒生物性疾病风险评估提供可靠依据,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保护灾区人民健康。方法根据《四川省2014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要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周梅 《当代医学》 2014年21期 160-161页
【摘要】 目的:了解2009~2012年广西梧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种群构成、数量分布,掌握鼠疫动物监测动态状况,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对固定和流动监测点进行科学监测。结果2009~2012年中所捕获的鼠形动物共742只,分属2目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长宏 李哲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12年17卷3期 11-14页
【摘要】 目的 调查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类传播传染病在珲春口岸传入、传出,加强检验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珲春口岸辖区四个出入境口岸区域的鼠情及体外寄生虫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靖 赵增强 《口岸卫生控制》 2009年14卷3期 34-38页
【摘要】 目的为天津机场口岸的媒介生物防治、传染病监测及创建国际卫生机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5月~2008年4月对天津机场界内的鼠、蚊、蝇、蜚蠊等媒介生物进行了全年监测.结果本次调查中发现鼠类2目2科3属3种,年平均鼠密度0.26%,优势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娟 丁伟华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08年13卷1期 39-41页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福田保税区蚊类种群构成、密度分布、季节消长等本底资料,为防控蚊类媒介传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SN/1300-2003)制定调查方案,采用人工诱蚊法.结果 此次调查共捕获成蚊1462只,2属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华 王世松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06年11卷3期 28-30页
【摘要】 目的了解龙口口岸蚊、蜚蠊的种类及季节消长情况,分析其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性,为制定口岸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类采用人工小时法、诱蚊灯诱捕法和勺取法;蜚蠊采用瓶诱法.结果捕获蚊类3属6种;以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全年蚊类活动呈单峰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华 王世松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06年11卷2期 21-23页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龙口口岸鼠类及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采用夹夜法和笼诱法、蝇类采用诱蝇笼捕法.结果共扑获鼠类38只,隶属1目1科3属3种,平均鼠密度1.21%;蝇类3科8属10种,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丽琼 张晋萍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04年9卷3期 23-26页
【摘要】 目的为了解梧州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蚊类防制、传染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人工诱捕法和紫外灯诱捕法,同时采用蚊媒集卵器进行蚊幼监测.结果捕获蚊类1科4属24种,白纹伊蚊为优势种,其次为致倦库蚊,再次为中华按蚊,5月和8月为蚊类活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民 冯呈瑞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03年8卷4期 30-33页
【摘要】 目的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和蚊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对厦门口岸的蚊类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蚊类的种群构成为2亚科4属9种,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分别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进 刘建国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03年8卷1期 21-22页
【摘要】 目的了解泰州口岸的鼠类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 ,指导制定有效的长期的鼠类防制措施.方法于2001年5月1日起采用夹日法对泰州港高港港区和杨湾港区进行鼠情调查.结果经过一年的调查,共捕啮齿动物131只.经过鉴定啮齿动物种群构成有2目2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敬辉 郭永强 《口岸卫生控制》 2002年7卷1期 8-9,13页
【摘要】 于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对横琴口岸地区鼠形动物进行调查,就两生境鼠形的种群构成、鼠密度、季节消长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了两生境鼠形动物基本情况,为以后防鼠灭鼠提供科学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锡龙 林红 等 《口岸卫生控制》 2001年6卷6期 19-24页
【摘要】 目的为漳州港招银港区的媒介生物防制、传染病监测及创建卫生港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对漳州港招银港区的蚊、蝇、蜚蠊、鼠及蚤、革螨等媒介生物进行了全年监测.结果本次调查发现:蚊类有2属3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其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军 张健骍 等 《旅行医学科学》 1999年5卷2期 8-9页
【摘要】 1998年对珠海白石集装箱查验场鼠类进行了调查,应用ELTiON夹夜法共捕鼠41只,隶属2目2科2属3种,鼠类种群构成有褐家鼠、臭鼩鼱和黄胸鼠,其中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年平均鼠密度为5.19%,1月、5月和9月鼠密度较高,此时期为集中灭鼠的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技钢 胡雅劫 等 《医学动物防制》 2024年40卷9期 866-8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调查四川省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鼠形动物(以下简称"鼠")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密度情况,为指导鼠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选择四川省14个市作为监测点,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每月1次,每个监测点包括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两种生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彦利 吴一峰 等 《实用预防医学》 2023年30卷5期 611-6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北区成蚊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蚊媒疾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0年每年4-11月,采用诱蚊灯法对江北区15处监测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蚊密度与气象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文毅 冯米佳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2年28卷4期 339-3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常州国境口岸吸血蠓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方法 2021年4-11月采用紫外灯诱法在常州港、常州机场选择不同生境进行吸血蠓监测.结果 共捕获吸血蠓2属5种125只,原野库蠓、荒川库蠓、尖喙库蠓为常州国境口岸吸血蠓的优势种,呈现单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金星 岳思宁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2年28卷2期 161-1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2020年河南省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蚊虫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采用诱蝇笼法,蟑螂采用粘捕法.结果 2020年河南省鼠类捕获率为0.57%,小家鼠为优势种,居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静 田俊华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2年28卷5期 413-4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2021年武汉地区鼠类、蚊类、蝇类、蟑螂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全年单月对鼠类、蟑螂分别采用夹夜法和粘捕法监测;4-11月每月对蚊类、蝇类分别采用诱蚊灯法和笼诱法监测.结果 20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慈兆亮 吕海波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2年45卷2期 113-1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掌握潍坊口岸蝇密度、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口岸卫生监督.方法 2019和2020年,每年4-10月在潍坊港的办公区、生活区、码头作业区、货物堆场共4种生境,采用诱笼法监测蝇类,共布设112笼次.结果 累计捕获蝇类49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威 廖姗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1年27卷6期 529-5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安市蝇类种群构成、密度变化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结果 2020年共捕获蝇类870只,平均蝇密度为1.86只/笼;蝇种构成以家蝇和市蝇为主,其构成比分别为59.77%和33.22%;居民区的蝇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增军 王志强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10年10卷1期 19-2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掌握邯郸市蚊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诱蚊灯法.2007年5~10月,2008年5~10月,每月调查2次,从日落20min后开始,连续诱捕6h,对诱捕成蚊分类鉴定.结果 共发现1科4属5种蚊种,淡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剑锋 侯秀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8年34卷7期 894-8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梅州市城区2014-2016年成蚊种类构成、密度动态及季节消长趋势,为指导当地蚊虫综合防制和虫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在梅州市城区进行成蚊密度监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捕获蚊虫29 055只,隶属于2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小兰 魏超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年29卷4期 383-38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两个国家级病媒生物监测点鼠、蚊、蝇、蜚蠊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运玲 王福才 等 《职业与健康》 2018年34卷8期 1105-11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掌握唐山市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和周边区域主要病媒生物蚊、蝇、鼠和蜚蠊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虫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蜚蠊监测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琼琼 段琛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年28卷2期 138-14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贵州省绥阳县吸血蠓的种类分布、种群构成及其吸血率.方法 于2016年5月6-9日,采用灯诱法(光触媒紫外诱虫灯)在牲畜厩舍采集吸血蠓,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采集吸血蠓31 167只,经鉴定为2属18种,其中库蠓属15种,蠛蠓属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莱 何俊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年28卷5期 496-49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掌握长沙市蝇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15年在辖区内随机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店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4种生境进行监测.采用笼诱法,每年的4-12月每月监测1次,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