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4
- 130
- 2
- 1
- 431
- 105
- 92
- 67
- 11
- 192
- 149
- 144
- 118
- 7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亚爽 苏智先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5年27卷4期 395-40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采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Poisson分布的x2拟合检验及Morisita指数的F检验来研究珙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用负二项参数(K)、Green指数(GI)和Lloyd的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标(PAI)来研究珙桐的聚集强度.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明昊 刘刚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8期 5931-59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种群扩散格局是研究种群扩散规律和机制的关键信息,也是制定物种保护对策的重要基础.大型动物种群扩散格局研究方法为扩散生态学研究的薄弱领域,并制约扩散生态学的发展.以秦岭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年以来的种群调查数据,基于大熊猫领域的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招辉 张建亮 等 《广西植物》 2011年31卷5期 614-6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资源冷杉是极度濒危的我国特有植物,其中的湖南省炎陵县大院资源冷杉种群是种群规模最大的种 群.该研究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该种群的种群分布格局,用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研究了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大院资源冷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杰 赵文智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4期 1383-13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祁连山主要森林类型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空间格局进行的研究表明:青海云杉种群格局计盒维数在0.992~1.938之间,平均值为1.716,信息维数在0.996~1.860之间,平...
【关键词】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格局;分形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晓东 韩有志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年26卷5期 489-4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寒温性针叶林依据优势树种可分为华北落叶松纯林、青杆纯林和华北落叶松青杆混交林.分别以纯林与混交林研究了其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种群结构特征差异明显.混交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少或缺失,为衰退型种群;青杆幼苗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勇 李慧卿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4期 741-7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绿洲边缘早期营造的人工固沙花棒林、沙拐枣林和梭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附近天然植被为对照,采用连续小样方组成的样带法调查,分析了已进入衰老期的3种人工固沙林的多种群多尺度格局特点及种间关联.结果表明:对照区的天然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洪晓 张金屯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1901-19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半方差分析和九项轨迹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比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优良固沙小灌木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在不同沙地条件下的小尺度种群格局.结果表明:在半固定沙地上油蒿种群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较强,同时斑块与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华靖 陈子林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期 389-3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大盘山自然保护区设置了4个有代表性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对香果树种群进行统计,绘制径级结构图和高度结构图、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种群结构呈纺锤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鑫厅 王炜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30卷4期 571-5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取样方法至关重要.受点格局分析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的启示,该文论述了一种新的测定方法:摄影定位法,即在典型草原恢复样地中选取10 m×10 m的群落片段,用竹签将其分成400个50 cm×50 cm的亚样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屯 孟东平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8期 1682-16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由连续小样方(2 m× 2 m)组成的样带取样,并用双项轨迹方差分析法对芦芽山油松-辽东栎林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和辽东栎的小斑块规模在8~16 m之间,大斑块规模在60~70 m之间.乔木种联合格局的小斑块规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萍 洪伟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年23卷1期 32-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关联维数对屏南和寿宁不同群落的天然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天然黄山松种群格局关联维数值在1.077~1.563之间,不同群落间的大小次序为Q2>Q8>Q5>Q3>Q1>Q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本洋 余世孝 《植物生态学报》 2005年29卷2期 235-2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种群分布格局的分析对于了解种群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种内与种间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邻体分析方法(Nearest neighbor analysis,NNA)作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分析方法,仅局限于种群格局的单尺度分析.改进NNA方法以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屯 孟东平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1期 3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华北落叶松林是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林型.对其建群种华北落叶松不同龄级个体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有着密切关系,这里采用能够分析各种尺度下格局的分析方法--点格局分析法,其是以种群个体空间分布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胜友 成明昊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7期 1179-11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桫椤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分形特征,信息维数适用于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分布格局分形特征的定量描述.6个不同植物群落中桫椤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桫椤+毛叶木姜子(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春 韩士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7期 781-7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长白山岳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相关关系,首先通过样方调查数据计算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拟合半变异函数模型,然后根据拟合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进行空间数据插值、绘制岳桦材积的克立格图. 最后对所得到的不同海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建军 廖文波 等 《广西植物》 2002年22卷1期 6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用样方法取样的基础上,分析粤北南方红豆杉生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调查地南方红豆杉出现于5种类型的群落中;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来看,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大于乔木层,但乔木层和灌木层之间的Shannon指数和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克明 祖元刚 《生态学报》 2000年20卷2期 187-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种群格局信息维数能够刻划格局强度的尺度变化程度,揭示出种群个体分布的非均匀性状况.采用信息维数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研究显示,各类兴安落叶松林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越桔-兴安落叶松林(1.480)>杜香-兴安落叶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登亮 刘钟龄 等 《草业学报》 2010年19卷3期 6-13页
【摘要】 在内蒙古草原区中部的克氏针茅草原,连续4年(2006-2009年)进行了夏秋季划区轮牧实验;利用摄影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和种群格局的生态作用效应.摄影图像和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实验小区形成了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玲 林乃铨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3期 13-16页
【摘要】 本文对福州地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进行系统调查,结合田间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以及周年的季节分割,采用Fisher分类法将福州地区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时间格局进行最优分割,各阶段其种群格局及发展均表现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为越冬状态,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冶 刘彤 等 《干旱区地理》 2008年31卷3期 365-372页
【摘要】 灌木是防风固沙的主要植被,其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研究是了解其分布格局、过程和功能,进而提出科学治理措施的基础.应用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两个200 m×200 m样地(A,B)的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性苑 李旭光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35卷33期 10660-10661页
【摘要】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秃杉种群的格局具有分形特征.5个样地的秃杉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Q5(1. 428 0)> Q4(1.002 7)>Q3(0.828 3)>Q2(0.772 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大千 张治国 等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5期 5-7页
【摘要】 从空间占据的角度入手,计算了研究区域内4种主要林分共6块样地的计盒维数.计算结果表明6块样地均存在贯穿于研究尺度的自相似规律,其中赤松林样地的计盒维数最大,而刺槐林样地的计盒维数差异较大.计盒维数的大小和不同植被的生态学特性和立地条件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本洋 余世孝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45卷2期 83-87页
【摘要】 由于缺少简洁有效的分析方法,目前对植被空间格局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的报道很少.该文提出基于数据重采样技术并结合Ripley' s L指数进行种群格局各向异性分析的新思路,并在ArcView GIS技术平台上,对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学礼 杨持 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34卷6期 630-635页
【摘要】 沙米种群的大小、密度和裸沙斑块占有率动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年度间变化中,沙米种群大小的持续性随种群的大小变化而变化,范围在24%~53%之间;种群密度的持续性随密度稠密的变化,在63%~79%之间波动.在季节变化中,沙米种群大小在15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贵峰 丁易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期 9-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新疆天山山脉不同经度的5个地点(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标对天山云杉种群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云杉种群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海拔高度对其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福元 赵成章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6期 1312-13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与点格局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上狼毒种群的组成特征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伴随狼毒分盖度的增加,狼毒植株数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规律;幼株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向聚集分布过渡,聚集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强 傅建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11期 2871-28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1996和2004年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因子专题图,通过建立生境适宜性模型和种群格局最邻近体模型,定量分析了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生境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适宜生境经历了面积丧失和功能丧失过程;2004年,研究区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成章 高福元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11期 1319-13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被斑块化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斑块的形成和变化对植物种群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在黑河上游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上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的种群密度、组成格局以及分布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克明 祖元刚 等 《生态学报》 1999年19卷3期 353-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种群格局关联维数揭示出个体空间关联的尺度变化规律,表明种群个体的空间相关程度.采用关联维数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研究表明,各类兴安落叶松林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具有较高的关联维数(接近2),个体空间关联程度较高,其次序为杜鹃-兴安落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凤 李媛媛 等 《广西植物》 2025年45卷1期 185-1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贵州红山茶(Camellia kweichowensis)系山茶属下接受物种名称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的异名,是贵州省自然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物种稀有濒危.为探究贵州红山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关联性特征,该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恩萍 邓华格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5年33卷3期 315-3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种质资源调查,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紫花红豆(Ormosia purpureiflora)的地理分布、野外生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方差均值比率等方法分析了其在罗浮山的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紫花红豆目前在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宏玖 杨瑞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年32卷1期 46-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普定杜鹃花(Rhododendron pudingense)是杜鹃花属一新种,在贵州省首次发现的4个分布区设置样方,采用匀滑技术和均值比率等方法分析其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普定杜鹃花在 4 个分布区共有 1113 株,其中晴隆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如龙 刘万龙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910-99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空间格局是植物种群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综合形成的结果.为了解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分别在宁夏盐池县大水坑镇、青山乡、花马池镇和高沙窝镇选取以蒙古冰草为优势种的群落为研究样地(分别以D、Q、H和G样地表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德国 张子江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4年43卷9期 131-138页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庙台槭(Acer miaotaiense)生存现状、数量动态和分布格局,为保护庙台槭种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龄级数量与动态特征;采用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盘远方 卓文花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3期 527-5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研究种群特征、种间相互作用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是岩溶生态系统顶极群落的建种群,为进一步了解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该研究根据样地调查规范对面积为60m×60m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颖 何雪娜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2期 4903-49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桢楠是我国珍稀渐危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多散生于海拔1500 m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而喀斯特生境岩石裸露、土壤浅薄贫瘠、岩溶干旱频发,理论上并不适合喜湿耐荫且喜酸性土壤的桢楠生长及幼苗更新.因此重庆市大足区和永川区喀斯特生境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斌 张萍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2年30卷4期 461-4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珍稀濒危植物黄杉种群的生存现状和更新机制,对贵州省威宁县黄杉自然保护区内天然分布的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杉种群的中龄级个体数较多,幼龄级和老龄级个体相对较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家豪 叶钰倩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0期 4032-40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明晰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80年生的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的种群特征,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对南方铁杉种群的就地保护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保护区内6.4 h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蓉 牛力康 等 《昆虫学报》 2022年65卷2期 235-2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明确双斑乙蠊Sigmella biguttata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并揭示该种地理分布格局成因.[方法]PCR扩增双斑乙蠊19个地理种群284头个体的线粒体基因COⅠ,COⅡ和ND1以及核基因ITS的序列;使用MEGA v.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琳 田莹 等 《高原农业》 2023年7卷3期 291-297页
【摘要】 为研究岩白菜种群分布格局,对乔木林、高灌丛、矮灌丛、草甸四种不同生境中岩白菜种群进行调查,分析该种群在不同生境中的聚集程度以及坡向对生存的影响.选用传统方法和点格局分析进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分析发现岩白菜种群在高灌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皓 梁钰 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9卷4期 637-643页
【摘要】 为了研究极小种群物种黄花绿绒蒿的分布格局,从而为黄花绿绒蒿的保护制定针对性策略,在目前已知黄花绿绒蒿唯一分布区内设置了3块样方,记录了样方内所有黄花绿绒蒿个体,通过单样本与双变量统计函数对随机标签模型进行了点格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尺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巧萍 罗应华 等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52卷4期 461-467页
【摘要】 为了解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群生存现状及动态特征,基于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狭叶坡垒固定动态监测样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函数和存活曲线,分析2015年和2021年种群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通过Ripley'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大伟 胡灿实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8期 3238-32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贵州草海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东部种群越冬地之一.黑颈鹤在草海越冬期极其依赖农耕地觅食存活,但当地人鸟争地冲突严重、觅食地萎缩加剧.为此,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及缓冲区叠加分析,探究黑颈鹤觅食地与农耕地空间关联性,并精确确定出重点保护管理区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豪 骆漫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3期 5360-53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更好地保护闽楠天然种群,探究闽楠天然种群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联性,对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台江县登鲁村闽楠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设置60 mx60m固定样地,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苏 张定海 等 《生物资源》 2022年44卷1期 63-72页ISTICCA
【摘要】 以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两种不同沙丘上的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点格局方法研究了 0~20 m尺度上盐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半固定沙丘上盐蒿种群的数量远大于流动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爱丽 马凡强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3期 4445-44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珍稀濒危植物峨眉含笑是中国特有树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摸清其种群生存现状,了解其种群结构、动态及空间分布格局,首次对分布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沐川县国有林场和平武县宽坝林场3个现存地点的峨眉含笑天然种群进行野外调查.依据空间代替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韵 康宁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年28卷3期 301-3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保护博罗红豆(Ormosia boluoensis)资源,基于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0.6 hm2固定样地,研究了博罗红豆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径阶结构、空间格局、种内关联及其与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联.结果表明,样地内共调查到胸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浩栋 陈巧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9期 2985-29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陆均松(Dacrydium pectinatum)种群生存现状及分布格局,对BWL、DLS、JFL三种不同分布区域的陆均松天然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天然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组成、龄级结构及分布格局三个方面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富利 彭晓昶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3期 57-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建群种是植物群落优势层中的主要物种,对群落环境有显著控制作用.空间格局是植物种群的基本特征之一,探讨建群种的空间格局是理解生物与生境之间关系和认识群落生态过程的有效途径.空间格局特征包括种群空间关联性及其空间分布型.利用无人机技术,获取昆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 武亚楠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1期 51-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碱蓬群落内的种群相互关系、多样的生态策略,通过重复取样的调查方法,运用多种汇总统计函数分析了黄河入海口处以黄河河道为基轴向北延伸至海边的三个不同区域的芦苇和碱蓬混生种群的种群结构和空间点格局.结果 表明:黄河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