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7
- 2
- 1
- 1
- 1
- 48
- 15
- 13
- 11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芳芳 周峰 等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7期 75-77,80页
【摘要】 科学建模作为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学策略,其课堂实践样态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效.本文基于科学建模理论,结合国内外科学建模理论及实践研究,聚焦"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这一核心概念,采用多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了三种典型建模教学案例的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玮宁 熊永华 《生物学教学》 2024年49卷1期 5-7页PKU
【摘要】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实施中出现了忽视科学概念学习的现象,"社会性科学议题与建模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本文对这一模式的缘起和内涵进行了解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 李云霞 《生物学通报》 2024年59卷8期 66-70页ISTICCA
【摘要】 引导学生对植物育种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并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其正确性后进行基于模型的探究.探索了全面达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本教学探究是增强学科渗透意识、促进学生探究性体验式学习的有益尝试,有利于面向未来的高中教育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露莹 朱夏媛 等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17期 51-53页
【摘要】 "眼和视觉"一课涉及的概念和生理过程比较抽象微观,利用建模思想,通过"构建模型—模型提炼与完善升级—模型识别与应用"的过程,开展生物学跨物理学的可视化融合教学,调动学生多元的心智活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促进其分析、评价、应用乃至创造等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岳锋 阎晓飞 等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2期 7-10页PKU
【摘要】 科学认知过程与模型建构过程之间存在内在一致性.本研究从科学认知的视角探索出了一条模型建构的路径,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通过多种科学实践活动获取对同一事物多个侧面的科学认识,并构建出多个局部模型作为基本元件,进而组合形成复杂的全局模型,以实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雷 《生物学通报》 2023年58卷10期 56-62页ISTICCA
【摘要】 模拟仿真的主要教育价值在于支撑师生开展模型构建和科学探究,进而更完整地反映科学的全貌.模拟仿真实验的认知科学基础包括:有助于教师对学习任务认知负荷进行调控;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应用提供更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基于问题的广泛社会化学习提供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岳锋 《中学生物教学》 2023年4期 45-48页
【摘要】 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开展论证式建模教学,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建模思维.以东非蝗灾为情境主线,通过蝗虫繁殖特点等事实证据,引发学生对初始模型Nn=2n适用性的质疑,驱动学生自主修订、完善模型,实现从理想模型到真实增长模型的转化,并迁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玲 《生物学通报》 2022年57卷1期 44-46页ISTICCA
【摘要】 初中生物学课程包含较多的抽象知识,增加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对教师实施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生物学课堂不同课型,运用建模策略进行教学实践,旨在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杰 《生物学教学》 2021年46卷10期 29-31页PKU
【摘要】 本节课基于NetLogo仿真模型创设探究情境,利用模型与建模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锻炼科学思维,进行深度学习;通过仿真模型实时呈现的数据再建构数学模型,形成概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希沃授课助手及时反馈学习过程,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伟云 《中学生物教学》 2022年19期 51-54页
【摘要】 模型与建模是生物学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基础.结合教学实例说明,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史、动手制作模型、设计模拟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建新 《中学生物学》 2022年38卷3期 43-45页
【摘要】 以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中的"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为例,构建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的数学模型,在STEM视角下开展探究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敏 《中学生物学》 2022年38卷3期 29-31页
【摘要】 以"DNA的结构"为例,采用论证式教学模式,对相关科学史资源进行论证,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并完善DNA的双螺旋结构,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家友 王舒婧 《生物学通报》 2021年56卷8期 28-29页ISTICCA
【摘要】 建模教学涉及模型的构建、模型的评价与修正.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教学中,分3个步骤:模型的准备及建模问题的提出、建模活动的完成、模型的评价与修正进行建模教学,帮助学生生成概念,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磊 《中学生物学》 2021年37卷11期 13-16页
【摘要】 在"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教学中,将高中生物科学哲学史融入到建模教学中,以科学家的研究背景为起点来确定研究方法,再聚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来逐步推进研究进程,最后再比较分享研究成果来归纳成功哲学,从而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和假设与质疑的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美华 范添标 《中学生物学》 2018年34卷4期 3-5页
【摘要】 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的教学片段,提出高中生物学教学使用建模教学法的一般流程和方法,重点介绍了“过程-概念模型”的建构方法和注意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达 李秋石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4期 5-8页PKU
【摘要】 SNP模式(science negotiation pedagogy)是美国学者提出的一种整合建模和论证过程的渗透式教学模式.将SNP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学教学,并以"听觉"一节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以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建模与论证能力的同步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淑芳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2期 25-28页PKU
【摘要】 基于"寒冷条件下生命活动调节"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构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型;运用相关知识原理、生活经验,研析完善模型,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运用模型解决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臧镇锋 王澍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7期 19-23页PKU
【摘要】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依据,但只有实现指标化才能高质量地服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本文利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正,共确定了五项一级指标和十五项二级指标.五项一级指标是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兵 李梓涵 等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3期 34-36页PKU
【摘要】 以"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为例,探讨培养科学思维、技术思维和工程思维的教学案例.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工程思维;通过自主阅读、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模型与建模、批判质疑,提升科学思维;通过探寻重组DNA技术所需基本工具,发展技术思维;通过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茂花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3期 55-58页PKU
【摘要】 通过与数学学科融合,利用优化后的教具,深入挖掘"标记重捕法"模拟实验的育人价值,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归纳与概括、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潇 薛松 等 《生物学教学》 2025年50卷4期 66-68页PKU
【摘要】 结合布卢姆认知过程维度对科学思维及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进行解读,并以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5题和第31题为例,进行科学思维的考查分析.分析发现,试题考查了"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能区分处于不同科学思维水平的学生,同时注重"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倩 刘晓昕 等 《生物学通报》 2025年60卷1期 35-38页ISTICCA
【摘要】 选取前沿研究成果为素材,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背景下,逐步分析低温激活TOR激酶进而调控植物体开花的机制;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方法,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能力进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康 毕诗秀 《生物学通报》 2025年60卷5期 12-15页ISTICCA
【摘要】 通过科学史资料探究、模型构建和核心问题驱动 3 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分析出mRNA作为遗传信息表达中间媒介的原因和DNA将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演绎与推理、归纳与概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生命观念、科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炜雯 邹舒琪 等 《生物学通报》 2025年60卷3期 90-94页ISTICCA
【摘要】 厘清DNA的结构要点,梳理DNA双螺旋结构的平面和立体模型常见误区,从知识内容、建模环节、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4个层面由浅入深挖掘背后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教师需要完备知识系统并明确模型构建框架,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关键能力出发对构建DNA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继衡 李霞 等 《生物学通报》 2025年60卷2期 5-10页ISTICCA
【摘要】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加大了人们对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关注,教师应思考如何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机器学习中的LDA模型对CSSCI期刊的人工智能教育论文进行文本挖掘分析,找出其潜在热点话题和分析热点话题之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思琪 王晓燕 《中学生物教学》 2025年8期 43-45页
【摘要】 应用SIMBL模型,以"是否必须接种HPV疫苗"为例,使用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将HPV疫苗系列情境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中,通过探索潜在科学现象、参与科学建模、采用媒体和信息素养策略、考虑议题系统动态、比较和对比多种观点以及阐明自己的立场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桂珊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1期 20-22页
【摘要】 本文在跨学科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生物学、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内容和思维,结合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模型与建模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帮助其构建"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这一概念,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英波 房克难 《中学生物教学》 2025年12期 64-66页
【摘要】 PCR技术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难度较大.在高考二轮复习中通过专题复习汇总和介绍PCR技术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现重点介绍二轮专题复习中汇总的PCR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红凤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9期 78-79页
【摘要】 本文举例说明了如何有效运用"寻找证据"栏目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海侠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4期 77-79页
【摘要】 本文以"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为例,探索以情境为主线、以构建模型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动手合作等能力,发展学生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能力,以期促使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观,理解核酸相关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香华 《中学生物学》 2025年41卷5期 53-55,59页
【摘要】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以探寻事物结构为目标,构建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并得出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思维方法.本文尝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结构化学习过程并理解结构化知识,旨在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形成、发展与强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玲 张英欣 《生物学通报》 2024年59卷3期 29-33,封3页ISTICCA
【摘要】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阵地.以"细胞的增殖"中细胞分裂的主要事实为主线,优化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推理、还原细胞增殖的过程,构建细胞增殖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茜 《生物学通报》 2024年59卷3期 14-17页ISTICCA
【摘要】 以脂质体治疗癌症的真实情境为主线,以细胞膜结构探索的科学史为载体,设计引领性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并完善细胞膜结构模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的情境问题,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假说-演绎的科学思维,实现"教-学-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琪芳 《生物学通报》 2024年59卷7期 11-15页ISTICCA
【摘要】 建模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本文基于心智模型列举沪科版高中《生物学》中的内容进行进阶的导引式建模教学,注重教学的起点与学生前科学模型的接轨,关注学生的心智模型与建模过程的双线交叉,从学生身上寻找着力点,以此为突破形成简易可循的模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文静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7期 44-47页
【摘要】 基于论证式教学进行初高中课堂教学衔接,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建构概念后上升为生命观念.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例,说明开展初高中生物学衔接教学过程中,选择可延伸的整体化情境,创设初高中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美玲 海珍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29期 52-56页
【摘要】 借助CER二次论证模型探究光合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引导学生运用论证推理、模型与建模、分析比较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并从物质与能量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过程,培养物质与能量观,提升科学思维品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卫东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36期 67-70页
【摘要】 章节复习课教学中,师生共同梳理知识,通过绘制多种类型的思维导图,实现知识的层层递进与多向变式,构建脉络化、系统化且立体化的知识体系.通过构画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欢 李淑彬 《中学生物学》 2024年10期 39-42页
【摘要】 本文以高中生物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内容为例,基于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学业要求,利用"假说-演绎"法和SNP教学模式开展"遗传信息的翻译"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并进行模型构建,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海旸 《中学生物学》 2024年4期 90-92页
【摘要】 本文旨在理清模型与建模的概念,梳理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关于模型与建模的表述,针对生物学教学中模型与建模的教学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实施科学的建模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静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23期 69-71页
【摘要】 利用中药药丸球、汤圆承托板、不同材质的颗粒、磁铁等材料,构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诱导细胞融合、第一次筛选、第二次筛选的物理模型,从微观到宏观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单克隆抗体概念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医学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巧明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16期 30-33页
【摘要】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标志与关键,但是生命观念的教学实践存在概念教学策略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具体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与指导,以及程式化的科学探究等问题.探讨将建模教学与探究教学相结合的MBI教学模式,并以"生物进化的原因"为例,对如何围绕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璇 《中学生物学》 2024年11期 8-10页
【摘要】 本文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内容为例,引导学生在探究"车陂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贯穿情境中,完成"预学—共学—研学—拓学"的学习环节,实现"认识动机—认识行为—认识方式—认识品质"的科学思维发展.以期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流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飞飞 李跃国 等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12期 23-25页
【摘要】 以"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节为例,探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史经典案例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串任务驱动学生构建光合作用过程模型,利用生物科学史渗透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演绎与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素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葳 王伟庆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12期 35-38页PKU
【摘要】 本文基于教材的材料背景构建了数学模型,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形成进化与适应辩证统一的生命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艳艳 卢秀杭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10期 60-61页PKU
【摘要】 通过分析 2023 年全国高考甲卷理综 29 题试题的特点,提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建议,包括推进生物学实验教学多样化设计,实行"情境—问题"命题及教学,提升学生科学论证技能,熟练使用归纳概括和科学建模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晓燕 陈琼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1期 38-40页PKU
【摘要】 以萨顿的假说为出发点,以磁性纸片为材料制作染色体模型,利用贴纸将基因标注在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由此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同时,基于磁性纸模型演绎摩尔根的杂交实验,论证假说,分析遗传学三大定律,诠释"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的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绪山 张萍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11期 36-38页PKU
【摘要】 科学思维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生物的变异"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生活情境,类比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运用真实的数据建模验证假设,归纳推理得出结论.注重科学统筹,优化探究路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菊香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5期 32-34页PKU
【摘要】 概念模型建构是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激素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对概念进行深度分析,课堂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和资料分析,运用磁力片等材料选择、建构概念模型并修正完善,发展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概念模型,形成生命观念,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修全 叶绵雪 《生物学通报》 2023年58卷1期 58-62页ISTICCA
【摘要】 在"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某昆虫种群基因频率等数据变化,构建种群基因频率数学模型;开展种群自由交配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计算某地区人群α-地中海贫血症患病概率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班晓双 《生物学通报》 2023年58卷4期 24-27页ISTICCA
【摘要】 在"血液循环途径"一节的教学中,围绕体循环与肺循环过程构建模型,关注对模型的评价与改进,在逐步完善模型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及迁移创新等学科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