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1
- 28
- 7
- 67
- 6
- 5
- 2
- 1
- 11
- 7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士伟 项珊 《中国妇幼保健》 2018年33卷24期 5862-58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捏脊联合保和丸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小儿积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保和丸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口服保和丸基础上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树霞 陈伟斌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年18卷3期 500-503,4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董氏指压法治疗积滞患儿临床疗效及对血清Ghrelin水平和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收治的积滞乳食内积证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传彬 《中医学报》 2009年24卷5期 67-68页ISTICCA
【摘要】 刘学勤主任医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以荡涤积滞、气血两调,温肾运脾、补火助阳,健脾益气、培补后天为法,临床效果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冬波 徐薇薇 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02卷1期 99页MEDLINE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消积汤治疗小儿积滞脾虚夹积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积滞脾虚夹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消积汤,对照组用康儿灵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晟辉 刘雯霞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6期 1478-148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阿魏的诸多功效在漫漫历史中不断丰富和逐步完善,包括消积、化癥、散痞、杀虫;用于肉食积滞、瘀血癥瘕、腹中痞块、虫积腹痛,孕妇忌用.该文对阿魏功效的记载进行本草学、方书及医籍考证,为后续阿魏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程 李江山 等 《中国针灸》 2016年36卷3期 267-2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定位向心推脾经穴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积滞患儿60例随机分为螺纹面组、桡侧缘组,每组30例.螺纹面组采用向心推拇指螺纹面脾经穴,桡侧缘组采用向心推拇指桡侧缘脾经穴,两组均配合推三关、运内八卦等传统推拿治疗手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方洲 毛竹君 等 《中医杂志》 2014年55卷10期 896-89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属于中医学消渴及兼症范畴.从高血糖状态与中医病机“饮食积滞”的相关性,对糖尿病病因病机进行再认识,并将消法作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淳 胡思源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4年41卷12期 2621-26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小儿七星茶口服液治疗小儿积滞乳食内积证(消化功能紊乱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双侧差异性检验临床研究方法.结果:小儿七星茶口服液治疗小儿积滞乳食内积证(消化功能紊乱症),对主症不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梅森 林汉卿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年20卷5期 118-1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积滞化热模型大鼠机体代谢表型的变化及清伙灵发挥干预作用的相关代谢途径.方法: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和清伙灵组.模型组和清伙灵组给予特制饲料并ip阿托品(0.25 mg·kg-1),每日2次,连续造模7d,从造模第4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剑 谢美燕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20年35卷13期 2451-24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罗马Ⅳ功能性腹痛标准及中医辨证脾胃不和、脾虚夹痛、饮食积滞型腹痛患儿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西咪替丁抑酸联合吗丁啉促胃肠动力对症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大铭 王新月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24期 2156-21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认为脾肾亏虚是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关键,加上大肠湿热留恋,瘀血、积滞之邪,病势缠绵难愈,激素为纯阳之品,易致阴阳失衡,因此,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当祛邪扶正,在激素使用的不同阶段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素勉 桑文淑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年29卷3期 207-2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急性乳腺炎是产褥期产妇常见并发症之一,是降低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孕期对产妇乳房护理不到位,哺乳初期产妇未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局部乳腺管不通,乳汁积滞;血液淋巴循环不畅等均可导致乳腺炎.我们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步云 罗燕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年14卷11期 847-8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汁淤积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哺乳期和哺乳期后的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穿刺、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对不同阶段的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结果乳汁淤积的类型包括导管扩张、积乳囊肿、感染和实变,超声检查可以通过声像图特征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汉华 李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年19卷8期 51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大黄为一常用中药,具有荡涤肠胃实热、消除燥结积滞、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多种作用.大黄入汤药时的煎煮方法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在有些医院中,有些含有大黄的处方没有注明其煎煮方法是另包、先煎或后下,以致影响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要冬梅 《护理学杂志》 1999年14卷5期 2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利用光敏剂够够选择性地聚积滞留于肿瘤组织,产生光动力杀伤效应,达到局部抗肿瘤作用[1].本科1995~1998年对41例进展期食管贲门癌病人进行治疗,护理体会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辉 刘兴兴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7期 1125-1128页ISTIC
【摘要】 大黄能攻十积:一攻燥屎之积;二攻宿之食积;三攻血积;四攻饮邪之积;五攻痰积;六攻毒邪积;七攻湿邪之积;八攻热邪之积;九攻癥瘕聚积;十攻石积.大黄补敛正气,安和五脏:一保肝利胆;二健脾和胃气;三强心;四护肾利膀胱;五止血;六推陈致新.大黄是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璞 《中华养生保健》 2019年3期 74-75页
【摘要】 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是说人们想要健康长寿,一定要保持肠道通畅.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前提是正确认识什么是“滓”.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指出,正常人的肠道里不可能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穗平 《大众健康》 2019年5期 70-71页
【摘要】 食积、积食,原来不一样食积,也叫积滞、饮食积滞,是由饮食不节等导致食物停滞、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腹胀、食欲下降、嗳腐吞酸、恶心甚至呕吐、大便酸臭、便秘等症状.小儿患者还会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甚至发热等表现.食积可发生在各年龄段的人身上,不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银敏 王明明 《中医药导报》 2015年21卷9期 92-94页ISTIC
【摘要】 总结了积滞“乳食内积、脾虚夹积、食积化热”证型的治疗概况,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内治法为主,充分体现“同病异治”的特点,总体上以消导为主,佐以扶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雪飞 《河南中医》 2013年33卷4期 572-57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抱肚法治疗小儿厌食和积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3例厌食、积滞患儿,均给予抱肚法治疗.结果:120例厌食、积滞患儿中,显效80例,有效3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93.4%.结论:抱肚法治疗小儿厌食、积滞疗效显著,患儿乐于接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志友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12期 166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辨证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儿辨证分为3型:①乳食积滞;②脾胃虚寒;③肝旺脾虚,分别给予对症治疗,日1剂,水煎服.结果:随访6个月,痊愈58例,占74.4%,好转16例,占20.5%,无效4例,占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敬生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6期 693页ISTIC
【摘要】 《黄帝内经》说:人体的肠胃就像市场.这是因为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其中谷物最多,所以叫做仓库,就像存谷物的屋子.所谓的倒,就是清除掉积存的旧物,打扫一遍,让它干净干净.胃在人体居于中部,在五行属土,善于容纳食物但不能自行运化.人在吃饭的时候,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治铌 《东方药膳》 2018年11期 35页
【摘要】 中医认为,荸荠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消积化痰、止血止痢之功.本品性味多汁、性寒清热,适用于热病伤阴、津伤口渴、阴虚肺热、肺燥咳嗽、食积不消、血痢及崩漏下血等.《本草纲目》言其“主血痢,下血,血崩”.《本草再新》言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栋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7期 628-629页ISTIC
【摘要】 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津液在人体组织、脉络中运行不利、积滞停运变为邪气所致.辨邪气,就是辨别停聚不运的津液郁滞在人体何部位,属何性质,从而"知何部不利"而利之,这就是<伤寒论>的证治精神所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鑫 盛凤 等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1期 90-91页ISTIC
【摘要】 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嗳气5个验案,提示医者,在临床治疗嗳气时,不仅要分析胃气上逆而导致嗳气的病机,更要探讨导致胃气上逆的不同病因病机,如此才能灵活遣方用药,取得较好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仝志启 《河南中医》 2009年29卷6期 569-570页ISTIC
【摘要】 五更泻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藜明之时腹泻.对于其病机,方书多责之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当今医者亦多遵此而用四神丸化裁治疗.验之古今临床,五更泻病机复杂,除肾阳虚衰外,各种原因导致人体脾肾阳气不升,或肝强脾弱者皆可引起五更泻.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三甫 《中国基层医药》 2008年15卷12期 2085-208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叶(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叶(cassia acus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能,性味甘、苦、寒,归大肠经,主治热结积滞、便秘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丹 温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7卷5期 48-49页
【摘要】 目的:运用中医小儿推拿手法改善社区乳食内积型积滞儿童的症状.方法:收集80例2015年和2016年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乳食内积型积滞儿童,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指导家长正确的小儿推拿手法在家中干预并纠正不良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刚 彭田芳 等 《国医论坛》 2017年2期 10-12页
【摘要】 目的:总结张秀华教授治疗小儿发热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分析门诊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经验进行整理.结果:小儿肺常虚,贼风一至,多受其害,营卫失和而发热;小儿脾常不足,饮食积滞亦可发热,而外感与积滞二者兼见之证尤为多见.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志云 张源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15年11卷4期 47-4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积滞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例积滞患儿及100例非积滞患儿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儿积滞主要发病年龄段在3~6岁,各年龄段中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积滞患儿男、女比例为1.7∶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储真真 《中华养生保健》 2015年12期 66页
【摘要】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癌症?寒性体质的人更易中招.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寒性体质的人通常免疫力低下,不能有效阻挡外部毒性物质的侵入,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对较差,为肿瘤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第二,寒性体质的人一般血液流动较慢,易形成瘀血和痰浊、气滞相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维新 《家庭&育儿》 2015年9期 74-76页
【摘要】 宝宝内热需用清热药,但宝爸宝妈了解什么是清热药吗?应该怎样对症选药呢?清热药的5项说明No.1 什么是清热药?秉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药.No.2 清热药如何清热?发热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1.外感初起、热在肌表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庆 彭伟 《中医儿科杂志》 2014年10卷5期 4-7页
【摘要】 石效平教授总结出运脾法的3个基本要素:方药择其动,立法取其和,运脾常调肝.立法取其和是运脾法的核心要义,运脾法的准确把握重点在于对“和”字的正确理解.石教授提炼出“和”字的2个涵义:柔和,中和.立意中和是运脾法的灵魂,是指运脾法的实施须具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井泉 《大家健康(上旬版)》 2014年9期 67页
【摘要】 不少中老年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头痛症状.据统计,约有36%以上的人头痛反复发作,这与风邪入侵有关.头痛,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最好不要随便吃止痛药,而应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采用中医疗法,调理相应的脏腑经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前额疼痛表现为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玉 闫力 《国医论坛》 2014年29卷5期 65-67页
【摘要】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发育不完善,饮食不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食积,食积日久便会发热,再者儿童自我控制力和表达能力不够完善,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小儿食积导致的发热初期不易引起重视,日久可影响生长发育,或导致不良后果.提供见效快、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党仁源 马兰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3年11卷10期 150-151页
【摘要】 夜啼是小儿常见的睡眠障碍,中医对其论述较早,治疗方法多样.目前,临床上多将小儿夜啼分为脏寒气滞、心肝脾热盛、饮食积滞、瘀血阻滞几型,治疗有汤剂、单方等内服药,还有脐疗、针灸、推拿等外治法,均有较好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于胃动力发生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胃胀、烧心、嗳气等.患者常因胸闷、胃饱、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中医称消化不良为"积滞"或"食积".引起的原因很多,有实证,有虚证,还有虚实夹杂证,故中医治疗消化不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日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29卷12期 45-47页
【摘要】 目的:观察以清热化湿、通腑导滞法组方的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1例UC患者按愿服中药的依从性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服用清热化湿、通腑导滞中药,对照组服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疗程均为6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溪溪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年03卷4期 137-138页
【摘要】 痢疾系因感受湿热病毒,积滞肠腑,脂膜血络受伤,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粘冻或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现将该病的中医护理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清茶 《大家健康(上旬版)》 2012年12期 51页
【摘要】 经常腹胀、大便不通、放屁较臭的人,可考虑多吃萝卜,以帮助消化.萝卜具有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等功效.所谓下气,就是加强胃肠道运动,使胃肠道的气体从肛门排出,这样能缓解因胀气引起的胃胀及腹胀等不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孩子积滞是孩子由于饮食不节,致使食物不消化造成脾胃功能失常所出现的消化道及全身的病症.如果耽误下去,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引起或者诱发其他一些疾病.由于小孩子通常不能用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不舒服,这时候,作为家长,可以运用"望闻问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怀明 郭中华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1年02卷10期 183-183页
【摘要】 小儿疳疾,又称疳证,是儿科四大要证之一.其成因一是断乳过早,肠胃未坚,吃了食物,不能消化,耗伤了正气;二是调护失当,寒热不匀,或喜怒房劳之后乳哺;其三平素多食肥甘,积滞日久,湿热交蒸生虫所致;其四,吐、泻、疟、痢等大病之后,或病中攻伐太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尔安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1年3期 23页
【摘要】 <篇首> 小儿便秘可见大便干硬难解,或隔2~3天甚至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多因饮食不当、乳食积滞、燥热内结,或病后体弱不足所致,以饮食疗法治之,根据不同证型酌选方药,多可收到较好的效果.1、积热类便秘:乳食积滞或饮食不节引起的腑热便秘,可见大便干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向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32期 199页
【摘要】 <篇首> 传统医学认为,便秘系"太阴之厥,则腹胀满,后不利"(<内经>),便秘有"阴结"、"阳结"、"脾约"之称(<伤寒论>).应"以药滑之",而不可"妄以峻利药逐之"(朱丹溪).针对老年性、习惯性便秘者,通过中医辨证疗法,标本兼治解决了便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27卷38期 21页
【摘要】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本病病变主要在黄斑区.黄斑属脾,视网膜属肝,故黄斑病变涉及肝脾两经.常因劳瞻竭视、熬夜、劳倦等致肝肾亏损,精血不能上荣于目;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湿上泛,积滞目络,而致发病,故属太阴厥阴合病,多为虚中夹实之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世旺 武正权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03卷17期 303页MEDLINE
【摘要】 胃气不降见于消化系统多种疾病中,表现为暖气、呃递、上腹胀、便秘、反酸、口苦、胃脘痞闷、胀痛等.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消导理气,化积导滞等法.廖志峰名中医经数十年经验积累,总结了一些系统性的经验,汇总如下:1化滞降胃法:此法适用于饮食积滞引起的嗳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鹰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年09卷12期 88-88页
【摘要】 <篇首>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大黄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其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业芳 《求医问药》 2010年2期 52-53页
【摘要】 <篇首> 饮食积滞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人们若暴饮暴食、进食时隋绪不佳或进食了较多难以消化的食物,就可能出现饮食积滞的情况.该症患者可出现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嗳气、腹痛、恶心欲吐、烧心反酸、大便不实、便次增多等症状.此类患者若能根据自己的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