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1
- 38
- 8
- 6
- 2
- 2
- 5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广欣 肖万军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25卷18期 1396-140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比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钢板系统在促进老年患者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愈合 、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2月 ~2018年2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Robinson 2B型移位锁骨中段骨折老年患者44例,根据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朝忠 金海兵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54卷10期 735页ISTIC
【摘要】 儿童桡骨远端干骺端背向移位型骨折,是指发生于桡骨远端干骺端部位,骨折远折端掌侧面与近折端背侧面相互重叠、绞锁的短螺旋形骨折,骨折线走形方向由近端掌侧斜向远端背侧,其命名较为混乱,手法整复治疗难度较大,且维持困难.临床常发生由于对此类骨折认识...
【关键词】 折顶回旋组合手法;儿童桡骨远端干骺端背向移位型骨折;临床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学海 邱武安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9年23卷3期 187-188页ISTIC
【摘要】 <篇首> 手指先天性畸形较多见,复拇指畸形是先天多指畸形中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生率为0.08‰~0.18‰[15],复拇畸形有多种类型.我科自2003年以来收治8例特殊Ⅵ型复拇畸形患者.手术采取两指小同组织移位组合矫正复拇指,功能和外形得到改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文杰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10卷4期 518-51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的臂从神经损伤情况下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针对不同臂丛神经损伤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随访.结果:各组随访显示,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的臂丛神经损伤,采取不同的神经移位组合,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永武 夏剑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7年23卷3期 165-1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对传统的胸大肌代肱二头肌的手术方法加以改进,进行组合肌移位,寻找重建屈肘功能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切断胸大肌在肱骨的止点,在肱骨结节间沟顶端切断肱二头肌长头腱,然后向远端分离,显露至长头腱桡骨结节止点处,将前臂屈肌起点从肱骨内髁下方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锋 王晓 等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5年3期 253-2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目前锁骨中段不稳定骨折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为主,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报道较少。目的:比较分析组合外固定架和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组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架组)和重建接骨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利明 周大勇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6年15卷1期 32-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对于兔支气管最佳的螺圈加胶水封堵组合.方法分别以3 mm螺圈+生物蛋白胶(A组)、3 mm螺圈+NBCA胶(B组)、2 mm螺圈+NBCA胶(C组)及4 mm螺圈+NBCA胶(D组)封堵兔两肺前叶支气管,每组共8个部位.分别观察螺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士林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年22卷8期 921-9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51例均经MSCT横断面扫描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 髁突骨折仅有骨折线,未发生移位19例,髁突骨折移...
【关键词】 骨折;髁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毓汕 王家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26卷3期 277-2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细菌移位(BT)所致的肠源性感染与应激后发生的脓毒症、MODS密切相关,西医注重改善肠道供血供氧,黏膜保护及应用微生物制剂等方法防治BT;而中医使用大黄、丹参或组合方剂,亦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细菌移位;肠道屏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大军 江亿平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18期 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硬膜外隙注药与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两种疗法组合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02-02/2004-06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50例.注药组应用硬膜外隙注射利多卡因、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泗河 肖善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年8卷12期 1181-11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小腿三头肌瘫痪下垂足的新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4例患者应用新设计的手术方案,即在延长跟腱矫正下垂足的同时加肌移位代跟腱术,并根据足部畸形的性质和有无合并其它畸形再附加其它软组织或骨性手术.结果:术后病人平均随访25个月,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7卷1期 61-6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重症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的21例重症胫骨开放性骨折病人,并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结果:21例病人没有1例发生骨折再移位、伤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运华 严中亚 等 《山东医药》 2019年59卷30期 71-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个体化组合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均行改良个体化组合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全荣 芮永军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32卷2期 139-14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特殊类型Ⅵ~Ⅶ型复拇指畸形的显微外科组合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3月-2016年7月,釆用赘生拇指指血管神经蒂的指移位矫形主干拇指10例,其中9例赘生拇指掌骨一同切除,并重建拇内收肌止点.结果 10例术后均获3~24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震 李玉前 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7年6卷5期 386-3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影像学观察探讨腰段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和腰椎休门病(lumbar Scheuermann's disease,LSD)及休门样改变的内在联系以及LSD在LD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2...
【关键词】 Scheuermann病;椎间盘移位;腰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梅刃 蒋际钊 《中国骨伤》 2017年30卷7期 638-642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家荣 李媛媛 等 《安徽医学》 2016年37卷11期 1434-14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固定器在经口置管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7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性中毒就诊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口垫+胶布组合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置管方法.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绍锋 秦泗河 等 《中国骨伤》 2012年25卷3期 237-240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裂后遗踝足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以及不同踝足的畸形手术组合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07例脊柱裂后遗踝足部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4例,女63例;年龄1.3~52岁,平均17.7岁;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丽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31期 88页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6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使用正畸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合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朋朋 宗治国 等 《山东医药》 2011年51卷10期 11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2009年10月~2010年3月,我们对12例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疗效较好.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36~71岁.骨折位于左侧4例,右侧8例.损伤原因:车祸10例,坠落伤1例,摔伤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耀斌 田光磊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4卷2期 263-271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腕部损伤,发生率约为全身骨折的2%,腕部骨折的51%~62%.治疗舟骨骨折,愈合仅是基本要求,重点还在矫正折块移位、恢复舟骨正常形态,否则腕关节不稳定、疼痛、创伤性关节炎的危险依然存在.临床上分析舟骨位移、形变,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佩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18卷6期 1019-1020页ISTIC
【摘要】 对14例不同术式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进行总结发现:不同术式组合,术后护理也有所区别.术前宜做好心理护理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预防内固定松动和植骨块移位,注重饮食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经过平均17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达准 杜刚 等 《广西医学》 2009年31卷1期 119-12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上升,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随之也越来越高,其中摩托车事故已占据首位,这与发达国家的臂丛神经损伤相一致[1].臂丛神经撕脱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多组神经移位.神经移位的种类已有最初的肋间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荣洲 《河北中医》 2008年30卷1期 65-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寰枢节段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寰枢节段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正骨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对照组63例采用理筋手法与牵引中药组合治疗方案.2组均2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成洪 龙亨国 等 《中医正骨》 2008年20卷12期 32-33页ISTIC
【摘要】 <篇首> Pilon骨折的治疗结果依赖于关节重建的质量和软组织覆盖的状况.所以了解损伤机理是非常重要的,Pilon骨折是胫骨下端的高能量损伤,其作用力是距骨到达胫距关节顶部轴向挤压力和旋转引起的剪切力共同组合而成,产生不同的骨折分离、胫距关节面...
【关键词】 开放性Pilon骨折/治疗;骨折固定术;临床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晋才 王志为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8卷2期 88-89页ISTIC
【摘要】 目的:报告应用DHS组合式TSP钢板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DHS组合式TSP钢板治疗26例伴大粗隆破坏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术后嵌插和肢体短缩的程度,采用Merle 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家勇 《医药产业资讯》 2006年3卷20期 150-152页ISTICCA
【摘要】 现代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向是有限切开、直接或间接复位、生物学固定.治疗方法包括关节镜辅助手术、经皮螺钉接骨板微创固定、环状和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临时跨越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内固定与外固定器的联合使用或上述方法分期进行治疗.注重骨折治疗的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台中惠 邱淑琼 等 《中国骨伤》 2006年19卷6期 36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以后关节突移位为主的跟骨骨折25例,其中19例(21足)施行手术切开、撬拨复位植骨加可调式组合三角形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民 莫文梅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6年13卷3期 172-17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脑内脏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方法: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37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24例脑梗死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变化,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分析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宝明 杨博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12卷3期 282-283页ISTIC
【摘要】 <篇首> 1 病例患儿,男,7 岁,主因左髋部被汽车压伤6 h入院.查体:患儿缺血貌,血压90/40 mmHg,脉搏150次/min,呼吸34次/min.左髋部及左大腿部肿胀,前侧波动、足背动脉博动好,足趾可屈伸、感觉良好.X线片示股骨粗隆间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岩丽 彭南海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年9卷10期 24-2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肠内营养(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支持方式,对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移位等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是肠瘘患者主要的营养支持方式之一,但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早期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诸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江涛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5年13卷4期 149-15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垂直性斜视的手术方式的选择,评价多种不同垂直性斜视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根据术前诊断和眼外肌功能的情况单独远用或不同组合运用下斜肌减弱术、下斜肌后徙移位术、上直肌减弱术、上直肌截除术、下直肌后徙术、下直肌截除术、上斜肌断腱术、上斜肌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英华 杨明富 等 《天津医药》 2005年33卷8期 495-496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新型手术固定方式.方法:采用经鹰嘴截骨入路、双克氏针张力带组合固定法治疗13例肱骨髁间骨折,并进行随访、总结.结果:本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移位、粉碎肱骨髁间骨折,随访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按Cas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江 田心义 等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4年10卷8期 30-3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方法:利用骨圆针和钢丝共同组合形成张力带,对抗髌骨骨折后因在直前方产生张压力作用所致的移位,并使复位后的骨折保持稳定,使之易于恢复.结果:43例病例中优3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9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向前 姚共和 《新中医》 2004年36卷1期 5-6页ISTICCA
【摘要】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病机和中医药治疗思路.认为肾虚腰惫是腰突症发病的病理基础,腰络痰瘀则是其病理核心;辨病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腰突症基本思路,复法组合治疗可以提高中医药疗法的治疗效果;补肾、化瘀是腰突症中医用药的基本大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恩 贾庆灵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7卷8期 747-747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经过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易发生骨折再移位,往往影响远期疗效,甚至造成畸形愈合.我院1998-2004年5月使用组合式单侧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共59例,其中55例获得平均16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清秀 付艳燕 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11期 132页
【摘要】 目前介入手术结束后,经治医生常规使用纱布及高弹性胶带对其进行加压包扎,患者返回病房后,再对其进行沙袋压迫止血,在临床中这种方法的使用在发生沙袋移位后易造成伤口渗血、血肿的现象,原因是血管介入手术后的穿刺口只有针眼大小,受穿刺口周围区域上其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开芳 陈艺新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9卷4期 372-374页ISTIC
【摘要】 <篇首> 由于桡骨头移位骨折复位固定后临床效果差,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桡骨头切除术,但桡骨头切除后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力学改变和继发症状、体征[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纯芳 张松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2年12卷8期 40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26岁,教师.于2001-10-10因上颌前牙唇侧移位就诊.患者诉自1996年来上颌前牙牙龈部多次有白色钙化物长出,可拨动.已自行剔除2~3枚,无疼痛、肿胀.检查:23腭侧低位萌出,63滞留,松动Ⅱ度,22、63间唇龈破溃,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宗圆 王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2年16卷4期 226-227页ISTIC
【摘要】 <篇首>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其治疗方式由最初单一的肋间神经、膈神经、副神经及颈丛神经移位等到后来的组合式神经移位,但施行这些神经移位术的病人中有25%~60.7%的病例[1]其患肢功能仍无任何改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义 叶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14卷19期 48-49页
【摘要】 目的: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在笔者所在科室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使用正畸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6期 800-80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多种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4例多层螺旋 CT 检查鼻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观察,分别用 MPR 冠状位、MPR 轴位和 M PR + V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炳才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21期 86-86,87页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0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后髋关节功能。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江明 蒋良俊 等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18卷1期 126-12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技术方法对鼻骨粉碎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62例经各种影像技术相互印证明确诊断为鼻骨粉碎性骨折的病例,应用MIP技术进行重建图像,并与30例正常鼻骨对照.结果 MIP技术能良好显示骨折线...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 射线计算机;鼻骨骨折;最大密度投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34卷8期 1150-1151页
【摘要】 目的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临床探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给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治愈率及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 ~10个月,优1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忠道 夏志宏 等 《医药前沿》 2013年27期 63-64页
【摘要】 目的探讨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髌韧带外侧半止点内移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11例病人(13膝),其中一男一女为双膝。年龄约5岁~16岁。均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髌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西营 梁慧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48卷17期 120-12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拇指缺损再造的简便方法.方法 对31例拇指Ⅱ、Ⅲ度缺损行食指背侧皮瓣移位组合再造术.结果 再造拇指成功30例,1例失败.28例得到1~3年的随访,再造拇指颜色正常,指端丰满,耐摩擦,均可正常使用.结论 应用食指背侧皮瓣移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德辉 张晓杰 等 《吉林医学》 2007年28卷2期 288-288页CA
【摘要】 <篇首> 我院2005年9月外科同手外科合作成功为1例肛管、肛周巨大面积皮肤癌患者进行肛管、肛周皮肤癌根治术.方法采用股薄肌填塞肛管残腔,腹股沟区转移皮瓣修复会阴部大面积皮肤、皮下组织及部分肌肉组织缺损,解决了因局部缺血、损失过多无法修补的难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明秀 张志宏 等 《科技导报》 2006年24卷4期 51-55页
【摘要】 用原子力显微镜(简称AFM)直接观察、体外表达和体外转录等实验技术组合,观察到了心肌和肝的核DNA片段的基因;用磷酸缓冲液稀释,并用开关蛋白质等活性因子使其部分解离,促使核基因在核DNA片段内或核DNA片段间静态或动态移位,得到了对应核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