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23
- 28
- 12
- 6
- 3
- 2
- 115
- 115
- 111
- 98
- 48
- 124
- 123
- 50
- 48
- 2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金石 陈晓锋 等 《中国药业》 2024年33卷24期 51-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提高厚朴酚(MAG)的抑菌活性.方法 应用研磨法分别制备厚朴酚-L-脯氨酸(MAG-PRO)和厚朴酚-甜菜碱(MAG-BET)共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法、热失重分析(TG)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傅里叶红外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巧楠 王鹏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7期 332-341页
【摘要】 为提高油茶饼粕的附加值,采用复合蛋白酶酶解油茶饼粕蛋白,酶解产物通过超滤、凝胶层析分离纯化,LC-MS/MS序列鉴定结合PeptideRanker数据库筛选,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肽段.探究不同温度、pH值、金属离子以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韵 唐倩雯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4期 765-7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优化八仙花花色苷提取条件,探究具有不同花色可调性的八仙花花色苷组分和理化稳定性差异,初步解释八仙花花色可调性存在差异的原因,该文以花色不可调的'蒂亚娜(Tijana)'和花色可调的'拉维布兰(Ravi Brent)'八仙花(Hydra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征 陈雪伊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10期 1659-16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线粒体基因COI、核基因ITS序列数据,结合成虫、稚虫相互匹配的方法,文章对蜻蜓目广布种长尾黄蟌Ceriagrion fallax Ris和翠胸黄蟌Ceriagrion auranticum Fraser稚虫的尾鳃和上颚这两个传统的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军 陈忠兰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2年31卷7期 699-7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杂质B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将盐酸氨溴索杂质B分别溶解于流动相[pH 7.0磷酸盐缓冲液-乙腈(50:50)]、水、乙腈-水(50:50)和甲醇中,采用HPLC法测定,考察其色谱纯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利用HP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雅娜 张海娟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3年23卷6期 212-221页
【摘要】 目的:为火龙果源甜菜红素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首先以红肉火龙果果皮为原料,探究浸提液、料液比、浸提液pH值、温度和时间对甜菜红素得率的影响,以优化其提取条件,进而采用UPLC-MS分析纯化后提取物中甜菜红素的含量和结构,最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黎明 栾志慧 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4卷2期 49-57页
【摘要】 花青素作为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和天然着色剂,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食品补充剂和营养产品的成分.广泛的应用增加了研究人员对植物花青素成分及其影响的兴趣.然而花青素颜色易受pH、光、植物激素、转录因子、温度和金属离子的影响.花青素通过羟基化、甲基化、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蕊 余萌 等 《中国药事》 2022年36卷7期 723-7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现有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手段,对《中国药典》拟收载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检查法中所选用的标准菌株进行冻存及传代稳定性考察.方法:选取美国药典USP43-NF38Bcc检查法中的一株Bcc标准菌株ATCC25416为对照菌株.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珊 刘瑶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24期 117-128页
【摘要】 对南极磷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进行提取纯化与质谱鉴定,并对其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消化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空间结构同源建模及过敏原模拟表位肽识别.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鑫珏 张涛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10期 1346-134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盐酸乐卡地平Ⅰ、Ⅱ晶型及无定型对制剂制备的影响,为其制剂开发及一致性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分光光度(IR)和差式扫描量热(DSC)法鉴定盐酸乐卡地平的3种晶型;采用XRD法比较粉粹、研磨、加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缑三虎 刘杰 等 《中成药》 2016年38卷5期 1184-11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从红曲中分离洛伐他汀以及稳定性评价的方法.方法 乙醇提取干燥红曲后经硅胶分离,得到单体结晶,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洛伐他汀).然后,在相对湿度75%、温度60℃和光照4 500 lx的条件下,峰面积归一化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朝 顾伟桢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6年30卷11期 1225-1229页ISTICPKUCA
【摘要】 药物靶标是指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与药物相互作用,并赋予药物效应的特定分子,>98%药物靶标为蛋白质。药物与细胞内靶标相互作用,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基础。如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发现和确证药物作用新靶标是目前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挑战。药物亲和反应的靶点稳...
【关键词】 药物亲和反应的靶点稳定性;药物筛选;靶标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钰婷 何洪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42卷19期 28-35页
【摘要】 以柘荣太子参为原料,研究不同浓度乙醇的提取物及初步纯化物的抗氧化能力,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明确主要抗氧化成分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并对主要成分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70%乙醇粗提物抗氧化性较好,其经大孔树脂D101富集纯化后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巾凌 孟令缘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1年21卷4期 267-276页
【摘要】 目的:对分离自陕西、广东、福建、上海、北京、河南和四川等7省(市)的118株沙门氏菌进行染色镜检、生化和16S rDNA鉴定,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遗传稳定性和药敏性测定,为制备适于携带β-内酰胺酶类编码基因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用参考菌株奠定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虹 蒲小明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2年33卷1期 76-80页ISTICPKUCA
【摘要】 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琼脂块法进行初筛和发酵液纸片法进行复筛,得到抗真菌活性较强的放线菌8株,对其中一株活性放线菌菌株205-10经16S rDNA方法初步鉴定为阿南德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anandii),并用不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燕荣 丁黎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0年41卷6期 548-5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研究奥替溴铵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鉴定其降解产物的结构以阐述其降解特征,建立奥替溴铵的质量标准及体内样本测定与处理的的方法,为奥替溴铵的原料及制剂含量测定奠定理论基础.试验中采用HPLC法考察奥替溴铵在醇、水、乙腈及血浆中的稳定性,并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涛 覃拥灵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年27卷4期 5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卤虫初步筛选及家蚕复筛,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高杀虫活性物质菌株GX-29.根据其理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认该菌株为极暗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ulvissimus).利用卤虫活性追踪对其活性物质稳定性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霜 徐娴 等 《微生物学报》 2007年47卷6期 1032-10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自油污土样等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有产胞外溶剂稳定性蛋白酶的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经BIOLOG系统鉴定及16S rDNA序列(GenBank,EF105377)分析,该菌株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 YP1.该菌株能耐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立超 黄雪峰 等 《微生物学报》 2005年45卷5期 772-7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水塘污泥中富集分离的13株光合细菌产生的CoQ10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筛出CoQ10含量较高的菌株2c并对其进行系统鉴定.菌株2c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杆状,菌体大小0.6μm~0.9μm×1.2μm~2.0μm,单极生鞭毛,片层状光合内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 王彬 等 《西北农业学报》 2019年28卷2期 305-314页
【摘要】 采用平板纸片法测定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放线菌菌株13-12发酵液抑菌活性及稳定性;PCR扩增、克隆并测序分析菌株活性物质合成相关功能基因;并通过生理生化、培养特征及16S rRNA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3-12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小禹 梁宗锁 等 《食用菌》 2019年41卷2期 28-33,39页
【摘要】 目的:对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进行鉴定,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猪苓菌核发育过程中黑色素的关键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并纯化猪苓菌核表皮黑色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鉴定表皮黑色素,并对其溶解性、结构特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进行进一步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影 徐海燕 等 《药学研究》 2014年10期 567-570,577页ISTICCA
【摘要】 通过组织分离法从野生地黄组织中分离得到24株内生菌,采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产梓醇性能的测定,筛选得到一株产梓醇性能较好的菌株 BLCC1-0148,研究其10代内培养物产梓醇性能的遗传稳定性,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及菌株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维宝 杨洋 等 《食品科学》 2018年39卷24期 108-115页
【摘要】 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1株产类胡萝卜素的菌株K-1,采用比色法测定其生长和所产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借助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K-1菌株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K-1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子模 滕云 等 《生物技术》 2002年12卷4期 34-36页ISTICCA
【摘要】 以新疆地产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的花为实验材料,从光、温度、pH值、还原介质、氧化介质、防腐剂、金属离子等影响因子方面对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属于花青苷类色素;对光、温度等比较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长姣 于徊萍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5年11期 141-145页
【摘要】 黑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稻种资源,它的特殊颜色使其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功能.因此针对黑米色素的组成成分、鉴定方法、稳定性、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研究证明,黑米色素成分主要为花色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矢车菊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娜 徐玲 等 《食品科学》 2015年36卷9期 49-54页
【摘要】 以3种类型的龙陵紫皮石斛(Dendrobroium devonianum)茎为试材,用溶剂法提取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类型龙陵紫皮石斛色素溶液在可见光533.0 nm波长处有吸收峰,其色素的主要成分为花色苷.紫鞘型、紫条型和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会刚 高兆建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年32卷11期 1183-1187页
【摘要】 为获得新型抗菌活性物质并应用于食品防腐,用土壤溶液悬浮法从江苏徐州奎河边上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了一株链霉菌菌株,命名为HMJ-7.采用打孔法验证其产生的抗菌物质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文 张华伟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年32卷1期 22-29页
【摘要】 由于分子中存在大量共轭双键、具有高度不饱和性,番茄红素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构型转化和/或氧化降解.作者采用Cosmosil Cholester-HPLC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番茄红素微乳液在制备及贮藏过程中番茄红素质量分数及构型变化情况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道芳 林莹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年34卷18期 5-8页
【摘要】 从发酵泡菜汁和酸奶等传统乳酸发酵食品中筛选分离出8个菌株,根据培养物的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参考《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判定8株菌分别属于乳酸菌的3个属5个种.然后通过环境因素对不同来源的乳酸菌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东 楚敏 等 《食品科学》 2012年33卷19期 236-239页
【摘要】 为了确定一株筛选自低温污水的产蓝色素细菌B9-8分类地位和其色素的特性,通过对菌株的形态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菌株B9-8归属为Janthinbacterium属菌,可能为新种。色素特性研究表明:该蓝色素在可见光区5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娟 吴海强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年31卷10期 39-42页
【摘要】 提取笔架茶色素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稳定性分析.以清远笔架茶为原料,用加热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取茶色素,分析提取时间(A)、料液比(B)对笔架茶色素提取率(α)的影响,采用三氯化铁试剂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分析酸碱、光和加热等外界因素对笔架茶色素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梅 牛世全 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6卷3期 89-93页
【摘要】 从天祝县抓喜秀龙乡境内采集的西藏沙棘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绿色素放线菌,初步鉴定其为链霉菌属绿色类群链霉菌,其所产色素为一种水溶性色素,该色素在低浓度H2O2存在时稳定性较好,葡萄糖浓度越高,色素的稳定性越差;蔗糖的存在可以增加色素的色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仔君 杨汝德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09年25卷3期 249-251页
【摘要】 从西藏雪莲发酵乳液中分离得到的细菌,经过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短乳杆菌. 以MRS为培养基,探讨短乳杆菌发酵液及其上清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腊样芽孢杆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五株指示菌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17. 8~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亮 肖仔君 《现代食品科技》 2009年25卷6期 608-609,649页
【摘要】 西藏雪莲发酵所产生的乳制品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本实验对从西藏雪莲发酵乳液中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进行了研究,经过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毕赤氏酵母属.以麦芽汁为培养基,探讨毕赤氏酵母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单核增生李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耀维 刘姝 等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7期 197-201页
【摘要】 为了筛选分泌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利用添加苯10%(V/V)的MLB培养液从油污染水样中分离获得有机溶剂耐受菌株56株.通过产蛋白酶筛选培养基(SMA 培养基)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从中筛选获得蛋白酶高产菌株DSI.通过...
【关键词】 耐有机溶剂微生物;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光华 李忠 等 《食品科学》 2003年24卷4期 59-62页
【摘要】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对枸杞子中酸浆果红素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枸杞子中酸浆果红素是由玉米黄素与两个棕榈酸分子酯化的产物,酸浆果红素对热、酸、氧化剂比较稳定,但对光、Cu2+极不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圣彦 李香银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3年39卷1期 2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明确转基因玉米2HVB5的目标性状及遗传稳定性,对回交转育郑58的BC5S1、BC5S2代转基因玉米2HVB5分别进行了Southern blot、ELISA、室内和田间生物活性测定、靶标除草剂草铵膦耐受性分析及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军 靳龙龙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23年58卷6期 523-5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对照品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采用甲醇和乙腈作为溶剂,考察NMBA对照品溶液在4℃下 24 h的稳定性以及25、40℃下 1、3、7和10 d的短期稳定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
【关键词】 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对照品;稳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宇航 李宏伟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年48卷1期 123-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细菌素是一类由细菌产生的抗菌肽活性物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肠道菌群资源最为丰富且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昆虫肠道很可能蕴含着丰富的产细菌素菌种资源.[目的]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艳 刘艳辉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年41卷8期 807-8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考察比阿培南在人肝微粒体、人肾S9和体外人空白血浆中的代谢稳定性,并推测代谢产物的结构及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HPLC-MS/MS)检测比阿培南分别与人肝微粒体、人肾S9和人空白血浆孵育后孵育液中剩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雒晓芳 许淑娟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年31卷5期 832-8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以铁皮石斛体内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橙红色色素的内生真菌X1为研究对象,为明确该菌株的种属及其所产天然色素的稳定性,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该菌株归属于Neurospora sp.一种.该菌株所产橙色素在40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洋 洑香香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1期 239-24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长久以来,我国依赖药用植物防治疾病.但随着人口激增、生境破坏,致使药用植物野生资源锐减、质量下降,缓解药用植物供需压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方面应用广泛,该文介绍了药用植物离体再生研究现状、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技术、组培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茜 梅芊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7年37卷3期 492-5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原料及其制剂的杂质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取10%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20 mL,加水880 mL,用10%磷酸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春平 侯惠民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6年25卷13期 1543-1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比丹酚酸B(SAB)和丹酚酸B二甲酯(DMB)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并鉴定DMB的代谢产物.方法:应用体外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采用HPLC-MS/MS法测定两者的剩余浓度,考察SAB和DMB的代谢稳定性,并鉴定代谢产物.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芳 陶晓霞 等 《疾病监测》 2016年31卷9期 734-7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肽质量指纹谱技术对多次传代细菌进行识别,分析细菌传代对细菌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幽门螺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连续传57、50、100代,金黄色葡萄球菌留取抗原.每一代新鲜培养菌和冻存抗原通过乙醇/甲酸法提取蛋白,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琴 符惠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5年35卷11期 1982-19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制兽药四环素的纯度标准物质并对其杂质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HRTOF/MS)对四环素及其杂质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四环素标准物质进行定值以及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对标准值的不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天怡 姚辉 等 《药学学报》 2012年47卷8期 1098-11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验证DNA条形码鉴定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本文选用羌活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对31份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