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21
- 14
- 13
- 12
- 5
- 3
- 10
- 6
- 6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邓永萍 王文威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年33卷8期 602-60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足底脱敏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足底脱敏的运动训练。2组...
【中文期刊】 陈谦 孟殿怀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7年39卷6期 418-42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青年人静态站立时双足间的距离对平衡功能的影响,为平衡功能训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健康青年受试者30例,其中男7例,女23例,分别在睁眼和闭眼两种方式下,采用平衡评估训练仪评估双足并拢站立、双足分开(50 cm)站立和双足最...
【中文期刊】 刘郑 倪朝民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年38卷4期 250-25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功能与步行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可独立步行10 m以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并将其纳入患者组,同时选取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AL-600型步态与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对2组受试对象进行站立平衡功能...
【中文期刊】 楚佳梅 包烨华 等 《针刺研究》 2015年40卷6期 474-47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天柱傍针刺结合平衡区电针对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传统针刺组和傍针刺组.康复组采用平衡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传统针刺组采用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及体针结合平衡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傍针刺组...
【中文期刊】 王洪瑞 郑辉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5年32卷1期 59-66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针对人体站立平衡姿态保持过程中,下肢主要肌肉的肌力变化分布的最优求解问题.本研究将人体下肢运动肌肉骨骼简化为具有3关节和9块肌肉的平面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冗余肌力优化求解的数学模型.分别利用粒子群优化(POS)单目标和多目标算法...
【中文期刊】 王洪瑞 刘琨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4年31卷6期 1243-1249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为了使被动平衡康复训练系统可以制定安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方式,本论文采用T-S模糊辨识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人体站立平衡系统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多维运动平台的运动加速度为模型输入,人体关节角度为模型输出.采用人工蜂群寻优算法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中文期刊】 李奎 窦祖林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年29卷10期 670-67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进的感觉运动训练(SMT)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站立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改进SMT治疗组(观察组)和神经肌肉促进技术(NDT)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改进的SMT法...
【中文期刊】 于军 岑洁 等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8年20卷4期 248-24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儿,男,2岁4个月.因“自出生6个月起视物时伴随头部摆动”于2017年5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患儿足月顺产,否认吸氧史,否认心脑血管疾病史.眼部检查:患儿双眼角膜明,瞳孔等大等圆,晶状体透明,视网膜正常;眼压正常;角膜映...
【中文期刊】 叶正茂 万新炉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年33卷6期 440-44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51例Pusher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躯干强化训练.选用躯干控制试验、Fugl-Meyer量...
【中文期刊】 徐开寿 李金玲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8年30卷9期 608-61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索(BTX-A)注射下肢痉挛肌群联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站立姿势平衡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 67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BTX-A组35例,对照组32例.BTX-A组患儿采用BTX-A注射下肢痉挛肌群和康复训练,...
【中文期刊】 何静杰 张通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年36卷2期 122-12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nkle foot orthoses, AFO)能否减轻偏瘫患者异常的步态模式.方法 106例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52例)和不使用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科常规的治疗及康复训练,并在康复训练前及...
【中文期刊】 王玉霞 孙瑞芳 《中国医疗前沿》 2011年06卷14期 83-83,64页
【摘要】 目的 对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超早期生物电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研究,探讨对脑梗死超早期复训练的治疗对策.方法 观察组(51例)采用BUT-610型生物反馈治疗仪,电极电源为50-60Hz,1次/d,每次30min,10d为1疗程,共2疗程,康...
【会议论文】于小明 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太极拳步法训练对脑卒中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在训练后另外采用太极拳基本步法的训练.治疗前后...
【会议论文】蔡涵 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立位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其心理的影响.方法: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立位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应用Berg平...
【会议论文】毛利 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正>目的:探讨动式站立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康复医学与理疗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和普通站立床训练,常规康复...
【中文期刊】 尹宏伟 李海峰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年41卷10期 752-75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痉挛型双瘫患儿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全身振动疗法,治疗频率为每周5次,每次15 min,...
【中文期刊】 华晶 何彦璐 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年27卷1期 110-1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Tetrax静态平衡仪与儿童运动评估成套工具(MABC-2)在评定7~10岁儿童平衡功能中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儿童平衡评估方法的合理运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共选取61例7~10岁门诊儿童,由专人采用Te...
【中文期刊】 李梅 张江伟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7年38卷10期 1555-1557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了解12周武术课堂教学训练对和田市维吾尔族小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为促进维吾尔族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和田市第一小学的四、五年级中随机抽取60名维吾尔族小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进行12周武术课程训练)和对照组(仅完成正...
【中文期刊】 何彦璐 杨蕾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年30卷2期 153-15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南京市3~6岁儿童单脚站立常模,为评价儿童静态平衡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儿童体能测评的内容之一,应用于儿童体能测评.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南京市11个区县中随机抽取5个区,每个区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按随机...
【中文期刊】 帅浪 冯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年34卷8期 612-61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截瘫行走支具对胸腰椎脊髓损伤(SCI)患者运动、感觉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8例胸腰椎SCI患者分为支具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关节活动度训练、残存肌力训练、站立训练、平衡功能...
【中文期刊】 宋凯 张永刚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12年32卷5期 404-4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进行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前后影像学参数与主观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3月,对收治的38例无脊髓神经症状与体征、双髋活动良好的AS僵硬性胸腰...
【中文期刊】 朱琳 戴霞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0年27卷1期 38-4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比较广州市中青年脑力和体力劳动职业女性的身体素质,探讨不同劳动类型对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各区1 332名20~39岁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特点分为体力劳动组和脑力劳动组.观察肌肉力量、柔韧性...
【中文期刊】 刘波 孔维佳 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年42卷3期 165-168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单侧前庭功能低下(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function,UVH)患者的计时平衡试验和静态姿势描记,探讨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UVH患者和9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如下静态直立试验:①标准Ro...
【中文期刊】 孔维佳 刘波 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年42卷10期 721-725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人直立于不同厚度海绵垫时姿势特征的变化,探讨本体觉受到不同程度干扰时的姿势平衡改变.方法 30例健康人分别站立于坚硬平板和不同厚度的海绵垫,海绵厚度依次从1到5块,每块厚度4.7 cm.每种站立平面下,均睁眼和闭眼各站立30 ...
【中文期刊】 梁国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年29卷8期 556-55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及对照组.综合康复组患者采用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Bobath疗法、PNF疗法、双乳突法低频电刺激及电动床站立训练等)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药...
【中文期刊】 陈勤 邵勇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06年22卷11期 829-83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保留关节囊的重要性及手术方法,以恢复THA术后髋关节软组织平衡.方法 2003年2月-2005年8月,采用保留关节囊的THA(R组)41例43髋,男1...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关节囊; 股骨颈骨折;
【中文期刊】 姚波 金建明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年28卷7期 466-46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检测老年人下肢伸膝肌力是否对平衡功能有影响.方法180名老年人根据性别和下肢伸膝肌力的不同分为6组,男性和女性均分为较小肌力组、中等肌力组和较大肌力组,每组30名.采用国产PH-A型平衡功能检测系统为受试者进行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双脚站立...
【中文期刊】 张盘德 刘翠华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年27卷9期 530-53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PH-A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疗效. 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PH-A型平衡功能...
【中文期刊】 迟放鲁 郭丽敏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3年83卷23期 2064-206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人体倾角姿势图仪,评价平衡功能.方法采用了倾角测量技术,通过球底平台使人体与地面形成点接触,由位于腰部的倾角传感器提取人体摇动角度信息,以4种姿态进行测量:(1)地面站立睁眼;(2)地面站立闭眼;(3) 球台站立睁眼;(4...
【中文期刊】 魏青 黄强民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年25卷8期 500-50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我们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脑卒中患者都合并有程度不一的平衡功能障碍,易引起患者运动功能失协调,站立、行走及平衡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我们根据生物神经反馈机理,于2002年1月~2002年10月期间采用自制秤...
【中文期刊】 陈旗 王彤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年25卷4期 236-23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电动站立床对偏瘫患者下肢及平衡功能恢复的作用及站立训练时心血管反应的安全性.方法将60例Barthel指数评分小于40分的3个月内以卧床为主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站立床训练组(治疗组,n=30)和口服药物组(对照组,n=30),采用自...
【中文期刊】 赵正全 黄杰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年25卷3期 172-17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截瘫患者装配互动式行走器(Walkabout)后行走训练的意义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 方法为6例脊髓完全性损伤后截瘫患者配戴行走器后,逐步进行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助行架及拐杖训练;训练前、后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
【中文期刊】 杨明 恽晓平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年25卷5期 298-30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定量分析穿戴下肢假肢者的站立平衡功能.方法采用人体重心动摇检测仪测试正常对照组21例,穿戴假肢者22例.根据穿戴假肢者的截肢平面将其分为单侧小腿假肢组、单侧大腿假肢组及双侧大腿假肢组,共3组,并对各组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穿戴假...
【中文期刊】 张莉 安秀丽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22卷12期 1683-1686,1687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 BMI)、下肢长度、骨密度(BMD)与平衡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初次诊断并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测定,包括年龄、BMI、BMD、闭目单脚...
【中文期刊】 张瑞娟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45卷13期 99-10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5 例.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比较两组患儿下...
【中文期刊】 李立新 周英杰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33期 8274-827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截骨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意义.方法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均在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接受后路三维内固定截骨矫形术.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将患者分型:A型:C7铅垂线偏距骶骨中垂线<3 cm;B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凹侧>3 ...
【中文期刊】 李瑞红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30卷6期 418页 ISTIC
【摘要】 <篇首> 眩晕多由平衡器官(内耳、听神经、脑干及小脑内前庭核及其联系通路、眼)病变或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异常的运动性幻觉,患者常感觉外界或自身在旋转、移动及摇晃,且常伴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偏向(肢体错定物位),人向一侧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
【中文期刊】 王瑞瑜 林美娜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5年22卷2期 211页 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篇首> 患儿男,15个月.第2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7 kg,出生时轻度窒息.患儿左眼内斜,双眼角下斜,眼距宽,上唇短厚,嘴角下弯,耳大,发际低,外生殖器发育不良,阴茎短小,双手呈贯通掌,双手第5指只有一指褶纹,语言发育延迟,不会走路,站立...
【中文期刊】 李莉 刘菊年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1年18卷6期 475页 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篇首>先证者女,2岁.第1胎,足月顺产.患儿智力低下,至今仍不会说话,只会傻笑.自出生后经常出现抽搐,发作时表现为面部抽动,双眼球上翻,身体呈角弓反张状,神智不清,持续约1~2分钟后能自行缓解,继而疲乏入睡.体格检查:神清,营养欠佳,发育迟缓...
【中文期刊】 董研 郭天文 等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0年6卷2期 111-113页 ISTIC
【摘要】 <篇首> 下颌骨相对颅骨正中矢状面出现不对称时称为下颌骨偏斜(Mandibular deviation) [1]。下颌骨偏斜不仅可导致错牙合、颜面部不对称、下颌运动异常、颅面部肌群间肌力平衡失调,还进一步影响躯干两侧肌群的平衡与协调,使头颈、肩...
【中文期刊】 邵继宝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年7期 35-36页
【摘要】 易筋功十八式是传统山西太极内家功法与中医相结合的一种医疗养生功法,以经筋论和平衡论为基本指导思想,通过抻筋拔骨,调息吐纳,达到对颈、肩、腰、腿痛的预防及康复治疗作用。一、一鹤冲天身体直立,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头正直,眼前视,身体放松,自...
【中文期刊】 余蕾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4期 186-186页
【摘要】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宇航员的飞行时间也日益延长。伴随而来的是宇航员肌肉萎缩,表现为肌张力和肌紧张降低、平衡能力减弱甚至出现不能站立等情况,这在下肢抗重力肌尤为明显。肌肉萎缩严重影响了宇航员的工作效率和活动能力,更使其飞行时间受到限制...
【中文期刊】 张居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28期 195-196页
【摘要】 <篇首> 梅尼埃综合征又称内耳眩晕病,是内耳膜迷路水肿引起自身或周围旋性平衡失常为主要突出病症,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临床表现主要以头晕眼花如坐船车、景物旋转、不能站立、耳鸣、恶心呕吐、腰膝酸软等伴随症状.由于病为慢性虚损疾病,常以反复发作,多以...
【中文期刊】 李立新 周英杰 等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12卷8期 896-896,90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截骨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意义.方法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均在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接受后路三维内固定截骨矫形术.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片将患者分型:A型,C7铅垂线偏距骶骨中垂线<3 cm;B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凹侧>3...
【中文期刊】 周细龙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08年11期 64页
【摘要】 <篇首> 高跟鞋鞋跟一般为4~10cm,此类鞋子配上女性修长的腿,使女性平添几分魅力.穿这类高跟鞋后,可使下肢的平衡受到影响,站立、行走都不能随心所欲,整个身体的反应、协调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急性腰扭伤.长期腰扭伤的后果,可加速骨质增生的形成,使...
【中文期刊】 张玲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23卷6期 41页
【摘要】 <篇首> 眩晕是因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自我感觉,是一种运动性错觉.临床上常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指物偏斜、站立不稳或倾倒)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
【摘要】 <篇首> 7~9个月的宝宝在游戏时,大多数会主动爬向感兴趣的玩具,伸手抓取,并尝试坐起把玩;当身边有支撑物,如墙壁、桌椅、人体等,宝贝们会不断地进行站立实验,而且乐此不疲;在旁人牵扶下,两只小脚会忙碌地蹒跚向前,双手向外伸展,认真体验迈步的感觉...
【中文期刊】 王泳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20卷8期 7-8页
【摘要】 <篇首> 眩晕(vertigo)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是多个系统病变导致的机体对空间定位和重力关系体查能力的障碍.患者感受外周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在眩晕症状出现的同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向、恶心呕吐、面色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