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
- 13
- 6
- 3
- 2
- 1
- 9
- 6
- 6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潘寅辉 胡建军 等 《华东森林经理》 2012年2期 19-22页
【摘要】 通过对竹杉混交林、粗放经营毛竹林和集约经营毛竹林中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上述三种不同经营竹林类型中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的丰富度上,竹杉混交林显著高于其他二种毛竹纯林,集约经营毛竹林高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燕星 刘昭 等 《江西科学》 2022年40卷6期 1096-1101页
【摘要】 选取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毛竹林、杉木林、檫木林和柳杉林典型林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并以保护区周边裸地、茶园、水田等3片人类活动扰动样地作为参照,分析土壤水力特性差异,发现各典型林地类型样方的土壤比人类活动扰动土壤的持水性更好.考虑各样方...
【关键词】 土壤水力特性;土壤水分;Richards方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秀 杜虎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6期 2043-20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广西森林面积和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和区域碳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评价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国碳循环及碳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阐明广西森林植被碳储量分布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广西10类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云 靳亚丽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6期 2195-22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尾虫是土壤动物的重要类群之一,然而目前对其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特征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岛屿生态系统中原尾虫的研究尤为欠缺.为深入探讨原尾虫的栖息地选择、空间分布、种群密度、繁殖策略及其与土壤真菌的相互作用等生态特征,于2015年秋季在大金山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翀 周国模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8期 2243-22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毛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类型,在森林固碳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毛竹林的持续采伐与自我更新特性,在竹林经营过程中,新竹的发育数量和质量成为评价竹林固碳功能变化的决定性因子.利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排除地形因子等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小燕 吴甘霖 等 《广西植物》 2013年33卷2期 258-2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安徽省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实验选取样地Ⅰ(落叶阔叶林)、样地Ⅱ(针阔混交林)、样地Ⅲ(黄山松林)、样地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Ⅴ(竹林)5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作为实验样地,共鉴定出228种大型真菌,隶属于47科9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少杰 李正才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8期 2603-26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起始于1984年的长期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秋季毛竹林集约经营后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结果表明:(1)集约经营后0-10 cm土层毛竹林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水溶性有机碳和轻组有机质含量分别下降了8.64%,14.1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麻应太 蔺俊武 等 《四川动物》 2012年31卷6期 970-975页ISTICPKU
【摘要】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血雉栖息地选择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血雉Ithaginis cruentus sinensis David栖息分布于秦岭主脊以南海拔2000~2500 m中山地带、乔木高度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杰 任远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期 641-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挥发性有机复合物( VOC)对大气的化学组成有重要的影响.植物排放的VOC( BVOC)比人为源VOC (AVOC)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通过实地调查台州地区的植被构成和分布,综合BVOC排放速率的测定值和文献数值、当地气象资料等,研究了台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仲 王露雨 等 《四川动物》 2011年30卷6期 972-976页ISTICPKU
【摘要】 2008年5-10月,采用随机捕捉法、扫网法和扣管法相结合,对贵州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内的灌丛、竹林、稻田等生境的蜘蛛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蜘蛛标本1937头,隶属于24科81属159种,其中以跳蛛科(38种)、园蛛科(29种)和球蛛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子武 陈双林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9期 1587-15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浙江省主要产竹区竹笋进行多点取样,对主要有机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残留的有机农药种类主要为3种有机氯农药,即HCH、DDT、五氯硝基苯,HCH、DDT检出率均100%,五氯硝基苯(PNCB)检出率75%,残留量均值均低于国家食品中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先刚 张一平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5218-52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竹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植被类型.中国是世界竹林分布中心,有39个属500多个竹种,竹林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2453900hm2增长到本世纪初的4842600hm2(未计入台湾数据),增加了97.34%.调研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池 李海东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2199-22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邓下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EPIC模型中土壤可蚀性K值算法,研究了小流域尺度下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变异特征及不同植被类型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K值的变化范围为0.1498 ~0.4981,均值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伯荪 彭少麟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5期 1690-16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按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异,以带、域、省、区、类型为5个基本单位及亚、组等为辅助单位,组建海南岛热带森林景观类型分类体系.把海南岛热带森林景观作为省级单位,它隶属于全球热带林景观带、亚洲(东方)热带林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慧 王希华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7期 1021-10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浙江天童地区的栲树群落为参照,选择了木荷林、灌丛、马尾松林、杉木林、金钱松林、竹林、茶园和裸地等土地利用类型,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在25 ℃和60%饱和含水量条件下培养33 d的有机碳矿化速率.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矿化速率均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元河 唐绍清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年14卷6期 499-5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金钟山自然保护区计有种子植物101科273属514种,落叶栎林分布面积最广.随海拔升高,植被依次呈现出4个分布带:沟谷落叶阔叶林、沟谷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山地苔藓矮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该区主要有4个分布区类型:世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 黄乘明 等 《四川动物》 2006年25卷2期 364-366页ISTICPKU
【摘要】 2004~2005年,通过野外调查和半自然条件下饲养的方法研究了鳄蜥的生活习性.鳄蜥主要栖息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荫、竹林4种植被类型的山冲溪沟之中.活动季节是4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对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选择性.卵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操国兴 钟章成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5年29卷3期 361-36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缙云山川鄂连蕊茶(Camellia rosthorniana)在3个群落类型中的生殖分配、生殖分配与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和座果率.结果表明:1)在地径1.0~3.5 cm范围内,种群间生殖分配差异显著,即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丽丹 石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8期 1405-14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岷江上游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为对象,研究了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林窗下箭竹林、高山栎4种植被土壤的团聚体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湿筛法得到的4种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几何平均直径与标准差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宜安 何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7期 1200-12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野外观测数据,研究了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在不同生境条件下自然种群开花物候变异以及生殖构件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中长柄双花木开花物候存在一定差异,在纯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成洋 何建源 等 《生态学杂志》 2003年22卷6期 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保护区不同经营强度下的毛竹林的物种组成、a多样性及β多样性进行研究,并与3个天然植被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随着经营强度加大,明显表现纯林化过程,这一过程以丧失大量壳斗科、樟科和松科等乔木树种为代价,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朝晖 孙建存 等 《四川动物》 2003年22卷4期 209-214页ISTICPKU
【摘要】 1998~2000年冬春季节,在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境内各种植被类型和不同海拔高度的197个样方中,分别调查了秦岭羚牛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在冬春两个季节中,羚牛平均利用过的样方分别为40个及27个.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因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操国兴 钟章成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8期 1583-15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对常绿阔叶林灌木层广布种川鄂连蕊茶(Camellia rosthorniana)在缙云山3个群落类型(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遗传结构和DNA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0个引物共扩增出138个产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祥 宋永昌 《生态学杂志》 2003年22卷4期 102-1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Landsat-TM多时相数据,采用非监督分类方法,对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进行分类,并利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数据进行检验和校正.结果表明,天童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的景观可分为常绿阔叶林、成熟常绿阔叶林、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林、山脊常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崇邦 金则新 等 《生物多样性》 2001年9卷4期 382-3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天台山8种土壤环境的微生物区系,细菌生理群分布、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黄山松林、竹林和云锦杜鹃林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多,而柳杉林土壤中较少.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以及土壤凋落物的关系较大.每种土壤环境的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仕吉 项文化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16年25卷6期 911-919页
【摘要】 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中亚热带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及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影响,采用KMnO4氧化法,对湘中丘陵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次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林 黄杰灵 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 74-79页
【摘要】 2009年5月,应用陷阱法对西湖山区5种典型森林群落类型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土壤节肢动物6891个,隶属于24个类群.不同林型间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存在显著差异.落叶阔叶林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最高,毛竹林最低.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毓佳 袁留斌 等 《浙江林业科技》 2014年3期 11-16页
【摘要】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45个样地的物种组成、alpha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地乔、灌、草3个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Js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波 葛萍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4年41卷14期 51-56页
【摘要】 以大别山低海拔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和毛竹林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含量和土壤酶含量大小.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SOM)、全碳(T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毓佳 袁留斌 等 《浙江林业科技》 2014年1期 52-57页
【摘要】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内的45个样地的物种组成、alpha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样地乔、灌、草3个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Jsw),以五岭坑保护站的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姜明 梁士楚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13年8期 1282-1287页
【摘要】 以桂北地区桉树(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盛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32卷4期 45-49页CSCD
【摘要】 采用路线踏查与典型样地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结果表明: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类型十分丰富,植被保存完整,共有8个植被型36个群系85个群丛;植被分布水平规律变化界限和植被类型的垂直带谱分布不明显,常绿阔叶林遍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伊力塔 严晓素 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6卷1期 145-148页
【摘要】 为了对浙江省森林健康状况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价,以浙江省不同森林类型(松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林分健康为切入点,选择代表林分质量、林分功能及林分抗逆性等15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林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林分健康指数,并分别对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萌 黄小波 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29卷4期 565-569页
【摘要】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和画稿溪自然保护区为两个竹类集中种植区,通过调查发现,共有8目22科44种兽类分布于两地,其中啮齿类、食肉类及食虫类占优势.在生境类型中,常绿阔叶林及混交林分布的物种明显丰富于大面积人工竹林,后者的群落单一性造成了生物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鄢昕 程成 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24卷1期 87-91页
【摘要】 2008年4月至7月,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对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红嘴相思鸟的巢17个,其中88%(n=15)位于竹林中.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红嘴相思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乔木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楠 王玉杰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37卷12期 5588-5590页
【摘要】 通过对重庆缙云山暴雨雨水及5个样地 (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灌木林、农用地)的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质进行监测,检测了12个指标,对水质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得出11个样本在主成分上的标准得分,据此进行聚类分析,将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源月 江洪 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44卷4期 590-594页
【摘要】 为了解中国亚热带森林土壤碳释放CO2与区域气候环境的关系,在亚热带典型区域浙江西天目山选择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杉木林、毛竹林和常绿阔叶林,采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通量.结果表明:各林分的土壤呼吸日变化趋势多呈单峰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楠 吴春山 等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年30卷9期 51-54,59页
【摘要】 为研究福州市第二水源地--山仔水库天然降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物中氮流失特征,选取涵盖山仔水库库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4次降雨径流的全过程进行了氮浓度测定,对降雨过程中的径流量及氮浓度随径流量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吉红 张洪江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年6卷3期 71-75页
【摘要】 为探讨长江三峡地区的森林水文作用,并为长江三峡的植被建设提供依据,研究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典型林分的林冠截留作用.结果表明:3种林分截留率的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8.87%)>常绿阔叶林(11.76%)>楠竹林(10.6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先容 尚进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36卷5期 1837-1839,1847页
【摘要】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该区自然植被有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共8个植被型,计23个群系,均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光超 齐实 等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33卷2期 122-127页
【摘要】 在一定地形地貌基础上,植被与降水是决定坡面产流、产沙量的主要因素.2005~2006年对重庆缙云山4个天然林地径流场和农地径流场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①森林植被在一定范围内对坡面径流量有削减作用,前期降雨对坡面径流有影响;②坡面径流峰值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晨 王玉杰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07年14卷2期 215-217页
【摘要】 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次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4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内透雨量、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二元线性关系.林冠截留率为16.91%~67.84%,平均为38.19%,依次为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吉红 张洪江 等 《西部林业科学》 2007年36卷4期 26-33页
【摘要】 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林林地及农地(对照)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林地(农地)表层土壤容重的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农地>灌木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顺序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苟光前 丁雨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31卷5期 21-24页
【摘要】 分析了在黔北山区31个样地中6个立地因子对撑绿竹平均胸径、平均竹高及丛平均株数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拔、小地形部位、土层厚度及坡度对撑绿竹生长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而不同坡向和土壤类型对撑绿竹的生长则没有显著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兴亮 潘玉 等 《贵州科学》 2007年25卷4期 35-41页
【摘要】 本文报道了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特征.根据考察资料分析,可将雅长自然保护区中的大型真菌与森林类型的关系划分为针叶林中的大型真菌;针阔叶混交林中的大型真菌;阔叶林中的大型真菌;竹林中的大型真菌;灌丛中的大型真菌;草丛中的大型真菌.该地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方钢 张东旭 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29卷1期 85-91页
【摘要】 研究了黄岩长潭水库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结构、组成和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灌草丛和经济林,均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以暖性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体.植被种类组成和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生林 张洪江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年4卷4期 33-38页
【摘要】 为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植被类型对坡面产流的影响,在重庆四面山布设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灌丛和农耕地5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标准径流小区.对天然降雨过程和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林地地表径流量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云琦 王玉杰 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年14卷6期 775-780页
【摘要】 对三峡库区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抗蚀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农地土壤作对照,研究表明,可将衡量土壤抗蚀性的13个指标压缩为7个最佳指标.用抗蚀性指标主成分分析综合指数表明4种林分林地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吉容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4卷3期 19-21,29页
【摘要】 植被是森林公园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国家级森林公园仙女山植被的主要类型有:温性针叶林(植被型Ⅰ)、暖性针叶林(植被型Ⅱ)、竹林(植被型Ⅲ)、落叶阔叶灌丛(植被型Ⅳ)、草甸(植被型Ⅴ)、沼泽植被(植被型Ⅵ).根据植被的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光明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14卷2期 159-161页
【摘要】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两色绿刺蛾幼虫在毛竹林间的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色绿刺蛾幼虫在竹林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用零频率方法分析得,两色绿刺蛾幼虫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并确定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