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5
- 28
- 2
- 25
- 24
- 22
- 16
- 13
- 71
- 25
- 23
- 21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项小燕 张中信 等 《广西植物》 2012年32卷2期 264-2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先对不同产地采集的竹黄菌进行筛选,得到优产竹红菌素的菌株,然后采用单因子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对竹红菌素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培养基的基础上,选用不同浓度的Cr3+、Fe3+、Cu2+和Ca2+对竹红菌素进行离子调控研究.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小燕 吴甘霖 等 《生物学杂志》 2009年26卷4期 73-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首次对安徽省三种产地的竹黄菌进行了组织分离培养和液体发酵,比较了该菌固体生长状况和液体发酵形成的竹红菌素产量.结果显示,广德卢村的菌种平皿生长速度为0.31cm/d,液体发酵产生的竹红菌素吸光度为0.21;宁国板桥菌种平皿生长速度为0.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学兵 王志刚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年24卷10期 1508-151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制备一种载光动力药物的脂质超声微泡,测定物理特性,并观察其对兔VX2肝肿瘤的显影效果及过程.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的方法 制备载竹红菌素脂质微泡,并测定其粒径大小、分布、Zeta电位和包封率、稳定性及超声辐照后药物释放情况.采用不同超声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飞 李瑞雪 等 《生物学杂志》 2008年25卷2期 44-47,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野生竹黄子座中分离获得能产生竹红菌素的无性型菌株ZH-5-1,经液态发酵培养及摇瓶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葡萄糖30g/L,蛋白胨5g/L,NaNO3 10g/L,KCl 1.5g/L,MgSO4 1.5g/L,KH2PO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佳佳 李兆兰 等 《中草药》 2006年37卷1期 48-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获得能稳定产生竹红菌素的竹黄无性型菌株,通过人工培育获得其活性成分竹红菌甲素.方法通过组织分离,从野生竹黄子座中分离筛选出无性型菌株0258,进行人工条件下的发酵培养.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和波谱(UV/V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小明 徐晓红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6年33卷3期 147-1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药用真菌竹黄菌的分类学地位,竹黄菌的寄主及生态学,竹红菌素、竹黄菌多糖、竹黄菌的抗菌谱等生物活性物质,竹黄人工培养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自然界是否存在着竹黄新种属和寄主专一性目前竹黄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子座尚未能人工培养,不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佳佳 李兆兰 等 《中药材》 2005年28卷12期 1049-105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从野生竹黄子实体分离获得能产生竹红菌素的无性株,经液态发酵培养及摇瓶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蔗糖20 g/L,酵母膏8 g/L,玉米浆2 g/L,pH 6.0,摇瓶装量50/250 ml(V/V),接种量10%(V/V),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乃康 尚立群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年29卷12期 1076-10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竹红菌素-光动力疗法(HB-PDT)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并与第一代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进行比较.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竹红菌乙素(HB)及HpD孵育细胞,然后分别在铜蒸汽激光混合光饱和光剂量条件下进行照光处理,照光后置于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树荣 赵海 等 《中草药》 2002年33卷4期 372-3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竹黄是中国传统的中药之一.从生态学、药物化学、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竹黄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初步探讨了竹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微生物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尚待深入.并且认为光敏色素--竹红菌素有望发展成为新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萍 岳文胜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6卷19期 16-19,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制备一种可载竹红菌素(H)并具有叶酸(FA)分子靶向性的纳米级超声分子探针,探讨其基本特性及体外寻靶能力.方法 按一定比例将H、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采用双乳化法制备载有H的纳米级超声造影剂(PLGA/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明晔 马燕军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1期 74-80页ISTICCABP
【摘要】 竹黄作为名贵中药,其主要成分竹红菌素是优良的天然光敏药物.由于天然竹黄资源有限,通过竹黄无性型菌株发酵生产竹红菌素因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介绍竹黄无性型菌株的固态、液态发酵,分析了竹红菌素发酵生产的各种影响因子,并对竹红菌素合成诱导物质及高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延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期 195-196页
【摘要】 目的:对比竹红菌素与聚焦超声治疗妇科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竹红菌素组46例及聚焦超声组28例,分析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晓辉 蔡宇杰 等 《工业微生物》 2010年40卷4期 1-7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对竹黄菌株SUPER-H168产竹红菌素及不产竹红菌素时生理特征的研究,发现MDA、胞内及胞外的总抗氧化力、过氧化氢、维生素C的含量均比对照组高;CAT的活力上升,而SOD活力总体稍有下降.实验结果表明,菌体产竹红菌素初期伴随着其自身氧...
【关键词】 Shiraia sp.;发酵;竹红菌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小燕 《生物技术》 2010年20卷4期 73-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筛选并优化竹黄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采用单因子和3因索3水平正交试验法,从生物量和竹红菌素两方面筛选碳源、氮源和pH,探讨该菌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最佳发酵碳源是葡萄糖,最佳发酵氮源是硝酸钠.竹红菌素生长的最佳配方为2%葡萄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晓辉 蔡宇杰 等 《工业微生物》 2009年39卷2期 13-17页ISTICCA
【摘要】 对产竹红菌素的菌株SUPER-H168的ITS-5.8S rDNA进行了序列测定和进化树聚类分析,表明其属于竹黄属;对该菌株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得到的初步优化条件为玉米渣25 g,麸皮5 g,葡萄糖1.5 g,NaNO3...
【关键词】 Shiraia;sp.;ITS-5.8S r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彩霞 刘同军 等 《食品与药品》 2008年10卷4期 55-58页ISTICCA
【摘要】 竹红菌素是竹红菌,竹黄菌等几种竹寄生菌的代谢产物,研究表明竹红菌素在可见光区具有优良的光敏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光疗药物,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现综述近年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慧颖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7年16卷5期 320-324页ISTICCA
【摘要】 竹红菌素由于其显著的光诱导抗肿瘤和抗病毒的作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竹红菌素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光动力学治疗皮肤等疾病.光动力学作用导致靶细胞损伤的机制中坏死和凋亡起重要作用.笔者总结了文献中一系列结构修饰的竹红菌素对产生活性氧物质(1O2,O2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乃艳 顾瑛 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7年16卷1期 8-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竹红菌素B(HB)微乳剂型和脂质体剂型对荷瘤小鼠的光动力效应,并比较两者作用是否相同.方法 昆明小鼠双侧胸皮下接种S180肉瘤腹水瘤液制成肿瘤模型.实验分为6组,每组6只小鼠.对照组(不作PDT处理);HMME组(10mg/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乃艳 刘凡光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07年16卷3期 359-3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竹红菌素B的脂肪乳剂型和脂质体剂型对鲜红斑痣动物模型的光动力作用是否有差异,并观察其光动力效应及副作用.方法:莱亨鸡32只,分为对照组;HMME组;脂质体0.5 mg/kg组和1.0 mg/kg组;脂肪乳0.5 mg/kg组和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东运 李华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年5卷1期 50-5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增生性疤痕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持续加压疗法、放射疗法、冰冻、皮损内注射药物等治疗措施,但疗效欠佳,部分患者于治疗数年后仍可复发.我科自1999年2月-2004年3月采用竹红菌素结合黑光灯照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立群 周乃康 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5年14卷4期 233-2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耐药及非耐药肺癌细胞株对竹红菌乙素(HB)-PDT的反应性,对比研究细胞耐药对光敏剂竹红菌素的吸收是否造成影响,探讨肿瘤细胞耐药的相关机制及HB-PDT对耐药肿瘤杀伤的可能性.方法 (1)以不同浓度的竹红菌乙素(HB)分别孵育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宇杰 丁彦蕊 等 《生物技术》 2004年14卷4期 46-47页ISTICCA
【摘要】 研究了竹黄菌固体发酵培养生成竹红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生成适宜的温度、pH分别为26℃、5.5~6.最佳的培养基物料厚度为5cm左右.固态发酵过程中最适的水份含量为50%.玉米粉是一种适宜的培养基基本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贵阳 张大兵 等 《药物生物技术》 2004年11卷5期 299-301页ISTICCA
【摘要】 研究了竹黄菌液体培养生成竹红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生成适宜的温度、pH值分别为26℃、5.5~6.0,并且整个过程需要充分的溶氧.液体培养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浓度为30 g/L.最适氮源为土豆汁,浓度为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灏 邓丹 等 《生物技术》 2002年12卷4期 19-20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多点采集、反复筛选,从野生竹黄子实体中筛选出1株产北醌类光敏色素的真菌.通过对菌株的个体形态特征、菌落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合其显微结构特征最终鉴定为竹黄菌(Shiraia bambusco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文玉 吕平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37卷6期 182-185页
【摘要】 竹红菌素是从竹黄菌或竹红菌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天然色素,在民间已有较广泛的使用。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竹黄中纯化一株竹黄菌PHP-89,在自然生境中就可以产生竹红菌素,但产率较低。采用单因子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方法,对竹红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大幅度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颖 陈安徽 等 《食品科学》 2016年37卷1期 139-144页
【摘要】 利用竹黄无性型菌株ZH-5-1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制备竹红菌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并使用萃取及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0 (m/V)、于30℃温度条件下超声浸提30 min时,菌株Z...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思露 杨慧林 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 430-434页
【摘要】 竹红菌素是我国特有的一类苝醌类光敏色素,在开发新型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光敏活性农药及新型光电转换材料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聚酮合酶( Polyketide synthase,PKS)是合成竹红菌素的一种关键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发现在S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文 田维毅 等 《食用菌学报》 2014年4期 23-26页
【摘要】 用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寄生的竹枝、叶、根为材料分离内生菌,再通过竹红菌素的抑菌效果和发酵试验初筛发现获得的4个内生细菌和2个内生真菌的粗多糖激发子都能一定程度提高竹黄菌丝中竹红菌素的含量,其中最有效的为TT1(T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艺瑶 高志 等 《激光杂志》 2013年34卷3期 65-66页
【摘要】 目的:本实验自制竹红菌素修饰的脂质微泡,联合LED光源对人舌癌细胞Tca8113进行光动力处理后观察细胞.方法:常规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舌癌细胞Tca8113,机械振荡法制备竹红菌素修饰的脂质微泡,联合LED光源对细胞进行光动力治疗,MT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腾飞 丁彦蕊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年32卷8期 832-837页
【摘要】 研究了竹黄菌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过程中,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色素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玉米10 g/dL(颗粒度为0.78~0.95 mm),麦秸秆10 g/dL(干重),外加碳、氮源及无机盐为葡萄糖5 g/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明锋 张月杰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4期 1942-1943页
【摘要】 以光敏剂竹红菌素作为杀菌剂,用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椰子油二乙醇酰胺(6501)及其 他助剂复配光敏杀菌型洗涤剂.采用均匀设计对洗涤剂中3种表面活性剂(LAS、AES和6501)的配比进行优化,采用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佳 高志 等 《激光杂志》 2012年33卷3期 44-45页
【摘要】 竹红菌素类光动力药物由于其显著的光诱导抗肿瘤作用而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其高度的选择性和安全性等诸多特性和优点使之成为光动力药物研发领域一类备受瞩目的光敏剂体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竹红菌素类光动力药物文献中关于其在各种疾病治疗研究特别足肿瘤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宏 余和平 等 《激光杂志》 2011年32卷1期 64-65页
【摘要】 目的:观察LED活化竹红菌素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人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和MTF法检测LED活化HB光动力作用后人卵巢癌细胞株H08910细胞的乍长状况.结果:LED活化HB介导的光动力作用显著抑制人卵巢癌细胞H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新蜀 白定群 等 《激光杂志》 2011年32卷6期 52-54页
【摘要】 竹红菌素(hypocrellins)是我国首先研究的一类天然光敏剂,具有结构明确、光敏化活性高、暗毒性低、体内代谢快等特性,在临床光动力治疗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仅就竹红菌素光动力疗法抗肿瘤的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与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和平 谭勇 等 《激光杂志》 2011年32卷1期 62-63页
【摘要】 目的:探讨LED活化竹红菌素介导的光动力作用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光化学生物学效应.方法:应用Hoechst33258细胞核荧光染色法观察LED活化竹红菌素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人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LED活化竹红菌素介导的光动力作用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鹏 运高谦 等 《应用激光》 2010年2期 157-159页
【摘要】 为了探讨光敏剂瘤内注射法在光动力治疗临床上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直接将竹红菌素光敏剂注入接种小鼠的肿瘤内,利用组织涂片法分析HA在动物体内浓度分布,在荧光显微镜下对吸收HA的组织细胞数进行观察和计数,同时在分光光度计下观察其光学特性.发现并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波 刘卫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15期 7839-7840页
【摘要】 [目的]初步研究天然光敏剂竹红菌素(Hypocrellins)光敏反应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晓辉 蔡宇杰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8年27卷5期 21-26页
【摘要】 竹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药用真菌,属于肉座菌科竹黄属,其主要药用成分为竹红菌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光疗药物.概述了竹黄菌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竹红菌素、多糖、11,11′-二去氧沃替西林和蒽醌类色素等)及其功能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岩岩 王雪松 等 《化学进展》 2008年20卷9期 1345-1352页
【摘要】 天然竹红菌素(包括竹红菌甲素和乙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动力抗肿瘤药物,与血卟啉衍生物(HpD)相比,具有单一和确定的化学组成、易纯化、暗毒性低、兼具Type Ⅰ和TypeⅡ双重敏化机制等优点.本文综述了竹红菌素类光敏剂在光动力疗法领域中近5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玉德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3卷11期 147-149页
【摘要】 <篇首> 竹红菌素(Hypocrellin)是在我国最早发现的一种新型光敏剂,它来自于自然界生物中,是目前已知的在可见光区内优良的光敏剂.这类化合物可经过普通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它们的结构具有立体化学的特征,表现出光动力学活性,具有显著的光疗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学兵 王志刚 等 《激光杂志》 2008年29卷5期 87-88页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包封率及载药量较高的载光敏剂微泡,并测定其物理参数.方法:制备加入大豆油载竹红菌素微泡,观察载微泡的形态、结构、观察苏丹黑对微泡的染色,以及超声辐照后苏丹黑的释放情况,测定微泡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电位分布,体外显影效果,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玄烨 赵跃伟 等 《中国科学B辑》 2004年34卷2期 94-98页
【摘要】 脂质体不但可以作为药物传输体系,而且还作为一种模拟生物膜的简单模型.近期报道竹红菌素的荧光性质决定于其分子内质子转移,而分子内质子转移环境敏感特性决定其分子的环境敏感荧光性质.文中以脂质体为模拟生物膜研究竹红菌乙素(HB)在膜上微环境敏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尚杰 张晓星 等 《科学通报》 2003年48卷10期 1005-1015页
【摘要】 竹红菌素作为一种新型光疗药物, 与临床已应用的血卟啉衍生物相比具有光敏剂三重态量子产率高、光毒性高、暗毒性低、易排泄等优点, 但其在光疗窗口吸收弱和水溶性差的缺点, 限制了它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为了改善其水溶性, 人们设计合成了磺酸化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仔君 陈惠音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3年4期 74-76,107页
【摘要】 竹红菌素是竹黄菌中的主要成分.本文概述了竹黄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自然分布、竹红菌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生产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喆 刘田 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43卷5期 5-13,22页
【摘要】 目的:设计并合成谷胱甘肽(GSH)响应型竹红菌乙素(HB)衍生物光敏剂HB-DNB,探索GSH响应后光动力治疗(PDT)效果.方法:以HB和 2,4-二硝基苯磺酰氯为原料反应得到HB-DNB,分别在溶液和细胞中探究HB-DNB对GSH的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博通 李洪亮 等 《山东科学》 2023年36卷2期 8-15页
【摘要】 为了研究竹红菌素的中试提纯工艺及抑菌效果,在中试生产中,通过不同溶剂、提取方法提取竹红菌素,研究盐析法、降温法和超滤法对竹红菌素的纯化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气流粉碎法竹红菌素提取量可达 21.4 mg/g,超滤法纯化后,竹红菌素的纯度达到 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彩华 王志强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年27卷6期 624-628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豆液泡膜V型H+-ATPase是ATPases中的一种,它在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中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竹红菌乙素(HB)和KI这两种分别猝灭蛋白质疏水区域内源荧光和亲水区域内源荧光的荧光猝灭剂,在不同pH值、温度条件下对纯化的大豆液泡膜V型A...
【关键词】 V型H+-ATPase;竹红菌乙素;荧光猝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信萍 张响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22年20卷3期 277-283,291页ISTICCABP
【摘要】 竹红菌素是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活性的光敏性苝醌类化合物,分离自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竹黄菌子实体和菌丝.竹红菌素作为非卟啉类新型光敏剂,已应用于肿瘤、真菌疾病的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中.近年来,微粒促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光明 杨海龙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年45卷7期 660-6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优化竹黄菌CGMCC 2201发酵培养基提高竹红菌素产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关键因素,利用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结合植物油添加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 葡萄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立真 刘吉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0年22卷6期 1021-1023,10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各种常规色谱分离技术对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干燥子实体的甲醇/氯仿(v:v=1:1)溶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竹红菌甲素(1)、竹红菌乙素(2)、竹红菌丙素(3)、竹红菌丁素(4)和macr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