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
- 10
- 3
- 15
- 12
- 8
- 3
- 3
- 17
- 7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毓 许诺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0年36卷4期 622-6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已被用于各种皮肤病的治疗.然而,由于siRNA具有电负性、极性强、易被核酸酶降解以及难以突破皮肤表皮屏障等缺陷,使其应用受限.因此,安全高效的siRNA递送载体是si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霞 李沃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年37卷12期 2282-22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新型氨基修饰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跨膜转运能力,并观察该纳米颗粒的体内代谢分布,以此评价该纳米颗粒在基因或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制备新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以20 nm Fe 3O ...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基因载体;RNA干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桂铮 于耀宇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年35卷4期 687-6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纳米磁性药物载体2,2'-联吡啶(2,2'-dipyridyl)磁性白蛋白纳米粒(MNA-DPD)的制备工艺并分析其物理性能.方法 应用化学反应制备纳米级的磁流体(Fe3O4),用热处理法将人血浆蛋白质和2,2'-联吡啶分散在磁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若愚 李云涛 等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7年40卷4期 286-290页ISTICCA
【摘要】 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超顺磁性使其广泛用于疾病的靶向治疗.相比于其他纳米药物载体,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s)因其内在属性如固有磁性...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靶向治疗;纳米药物载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丹丹 蒋革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4年31卷10期 829-835,84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综述经不同种表面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用作载体传递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参考国内外30余篇相关文献,将该领域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 阐述了经有机配体和生物分子两类修饰后,金纳米颗粒在载体传递方面的应用.结论 表面修饰的金纳米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河 赵春燕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年22卷1期 27-30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构建用于检测细菌、病毒等病原体DNA的生物素-亲和素纳米颗粒信号放大载体.方法 设计并合成两端和一端标记生物素的寡核苷酸探针(2B/1B-DNA),与抗生蛋白链菌素葡聚糖(Poly-STV)通过生物素与亲和素作用,偶联形成大分子纳米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泽明 张明宇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13期 1169-11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Fe3O4磁性纳米颗粒(Fe3O4,MNP)/胞嘧啶脱氨酶(CD)/5-氟胞嘧啶(5-FC)系统为基础的神经系统胶质瘤治疗方法.方法:利用高温分解铁有机物法以2-吡咯烷酮和乙酰丙酮铁为原料制备出Fe3O4MNP,用γ-氨丙基三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剑 李晓眠 等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8年31卷1期 63-1-3页ISTICCA
【摘要】 基因治疗正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载体问题是制约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后者以其无病毒毒性和免疫原性等优越性而倍受瞩目.随着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多种纳米材料的涌现,以纳米颗粒为基础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习东 宁琴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4年27卷3期 170-173页ISTICCA
【摘要】 基因治疗是将DNA转染进入目的细胞,修复遗传错误或产生治疗因子.反义寡核苷酸的应用是基因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利用纳米颗粒作为特异性基因的载体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纳米控释系统使转染基因的胞内摄入量增高,增强其稳定性、靶向性及细胞定位.本文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宾 导师:夏兵 南京林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多孔硅纳米颗粒(PSi NPs)具有荧光可调、表面易于修饰以及生物可降解等多种特性,使其在生物成像、药物载体、肿瘤治疗等科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PSi NPs进行不同的功能化修饰,并进一步系统研究其在生物成像、抗癌药物分子装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琳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2015年
【摘要】 金纳米颗粒由于其良好的荧光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常常被用于生物标记等方面.本研究利用PEI的转染功能和金纳米粒子的荧光性能,将它们键合到一起,得到一种既有较高转染效率,较低细胞毒性又具有荧光性能的基因载体.首先通过硫金键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芳 导师:黄静 华东师范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犬类饲养量日益增多,但是犬病,特别是病毒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常常导致犬的死亡,给人类造成精神和经济上的损失.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细胞因子,其中干扰素α的抗病毒作用广谱而强效,犬干扰素a (CaIFNa)在治疗多种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夏兵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多孔硅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荧光特性、纳米多孔结构、生物可降解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细胞成像、肿瘤成像、生物传感、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为此,我们首先通过电化学腐蚀、超声粉碎、离心沉降、透析等多种手段制备了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文一 导师:施季森 南京林业大学 林学 林木遗传育种(硕士) 2014年
【摘要】 多孔硅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荧光特性、高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使其在细胞成像、肿瘤成像、生物传感、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制备具有良好稳定荧光性质的多孔硅纳米颗粒的基础上,结合通过微波加热对多孔硅纳米颗粒表面进行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萍 导师:杨桦 吉林大学 化学 物理化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而且癌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癌症的常用治疗手段除手术切除外主要是化疗和放疗,但是这两种方法不仅仅会杀死癌症细胞,同时也还会杀死好细胞,正常的组织、器官也会遭到损害,化疗和放疗的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珊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三届年会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新进展第四次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介绍无机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安全性.理想的基因载体应具有无毒、高效、靶向性好、容易制备、价格低廉等优点,目前常用的基因载体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类.一种新型的非病毒载体-无机纳米载体有望发展成理想的基因载体.无机纳米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卢艳敏 导师:崔海信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由于非病毒基因载体较低的转染效率,腺病毒受体依赖的宿主趋向性,逆转录病毒载体低的病毒滴度等限制了这些载体在基因转运上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研究以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性,低免疫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伟 导师:崔海信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在过去的30年当中,转基因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和新品种选育中的研究,已经在生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传统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方法主要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和显微注射法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缺陷,限制了其在今后动物遗传育种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雄辉 导师:孙虹 中南大学 临床医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构建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La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RT-PCR从人外周血中扩增SOD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采用TA克隆技术,将目的片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瑶 导师:崔海信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文用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进行了动植物细胞转基因的研究,选择了聚乙烯亚胺(PEI)磁性纳米颗粒、氨基硅烷磁性纳米颗粒和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三种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对它们的形貌特点,在动植物细胞中的转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瑜 导师:崔海信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纳米颗粒作为基因和药物载体在动物细胞的研究中已取得了初步进展,这是纳米生物技术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之一.但是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目前美国爱荷华州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将硅纳米颗粒运用于植物获得了成功的报道.该文以聚乙烯亚胺(p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薛志刚 导师:夏家辉 中南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在基因转染和基因治疗研究中提高DNA的转染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到目前为止,基因的转移和基因表达的效率在非病毒载体中一直是保持在低的水平,并且非病毒载体转染方法中DNA吞噬的机理尚不清楚.传统的基因转染方法在转染细胞时由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润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2年39卷5期 395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自20世纪末RNA干扰现象(RNA interference)及其作用机制被发现以来,外源性的小干扰RNA(siRNA)已广泛地用于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多个领域.但,如何有效地、特异地将siRNA输送进入靶细胞,始终是使用者关注的重点,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玉莹 刘青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9年35卷6期 998-10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癌症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均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或局限性.脂质体和纳米颗粒作为被广泛研究的药物递送载体,在人体临床试验中也出现了药物渗漏和装载功能不全等问题.目前而言,应用具有肿瘤靶向性的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晨燕 安艳丽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8年25卷9期 913-9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磁性纳米颗粒Fe3O4@PEI介导靶向自杀基因联合磁流体热疗对肝癌移植瘤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亚克隆基因重组法构建靶向肝癌的自杀基因p[HRE]AFP-HSVTK和肿瘤细胞成像报告基因载体p[HRE]AFP-Luc,并用限制性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杰 姚晓坤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年30卷8期 981-9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口服给药是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优选途径.然而, 在通过胃肠道时, 肠细胞的低渗透性经常会阻碍药物的有效递送.包囊药物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取决于其中的细胞侵袭性靶向基团包裹的纳米颗粒系统.这种药物递送系统的侵入特性是由细菌侵袭素的关键成分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辉 朱海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年29卷3期 302-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抗体与标记的磁性荧光纳米颗粒相结合的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产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DH)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方法 构建产TDH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片段并进行扩增,扩增产物与质粒载体(pET-28a)连接,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制...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热稳定直接溶血素;荧光纳米颗粒标记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友勋 王耀坤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33卷3期 205-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合成优良的漆酶固定化载体有利于其进一步应用.通过将磁性纳米颗粒包埋在苯胺的聚合物中形成磁性Fe3O4/聚苯胺纳米纤维,作为漆酶固定化载体.透射电镜和红外图谱分别显示了载体的形态结构特征.不同比例的Fe3O4与苯胺对载体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但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春 李丹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4年47期 3767-37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合成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RGD)修饰的具备MRI显像和基因传输功能的纳米载体,研究载体对肝细胞癌的靶向基因传输功能和MRI示踪能力。方法制备载体RGD-聚乙二醇( PEG)-聚乙烯亚胺( PEI)-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朝娟 刘爱菊 《中华医学杂志》 2011年91卷16期 11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据2011年2月28日发表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士新 李芳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年17卷13期 1031-103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纳米药物栽体在肿瘤治疗的应用.方法: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系统,以"纳米和肿瘤"为关键词,检索2000-2009年相关文献34篇;PubMed数据库中迄今包括"nano,cancer"的有关文献540篇.根据纳入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缨龙 蒋辉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0年37卷18期 3507-35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半乳糖基化壳聚糖(Galactosylated chitosan,GC)与质粒DNA混合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及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转染效率的体外实验.[方法]水溶性GC溶液与质粒pEGFP通过磁力搅拌(1 000rp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超 刘鹤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26卷6期 772-7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非病毒载体,能高效转染肿瘤细胞.小环DNA是一种去除质粒细菌骨架,只含有目的基因表达框的环状DNA分子.与普通质粒相比,小环DNA具有表达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使用PEI包裹携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言 翟永贞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0年30卷6期 5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安全无毒的阳离子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以纳米颗粒或微球形式与DNA结合后形成聚电解质复合体,后者可优化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证实壳聚糖是一种有效介导DNA疫苗进行皮肤及黏膜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高鹏 陈孝平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08年30卷2期 111-1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基因治疗的传统载体脂质体和病毒分别存在转染效率低和安全性差等缺点[1].而纳米颗粒具有小尺寸和表面黏附效应,其在基因治疗中有巨大优势[2].羟基磷灰石(HAP)作为动物与人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相容性.我们研究了纳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峰 陈刚 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07年6卷4期 299-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Na+-H+交换体1(Na+-H+ exchanger 1,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对SGC-7901胃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构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将NHE1反义基因转染至SGC...
【关键词】 Na+-H+交换体1;磁性纳米微粒;反义基因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娟娟 聂新民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04年26卷2期 71-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氧化铁纳米颗粒(IONP)作为体外基因载体的可行性及其外加磁场对于其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碱沉淀法制成IONP,在其表面修饰多聚赖氨酸制成多聚赖氨酸-氧化铁纳米颗粒(IONP-PLL).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ONP-PL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俊 余兰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9年27卷4期 315-3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壳聚糖和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复合物(PEC)纳米颗粒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浓度和物理化学参数对靶向抗体CD47有效吸附的影响以及合成的纳米载体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靶向性.方法 壳聚糖(CS)作为聚阳离子与透明质酸(HA)(作为聚阴离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蓓蕾 李怡 等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9年28卷12期 881-88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聚多巴胺(PDA)纳米颗粒负载化疗药物血根碱(SAN)和二甲双胍(MET)以及放射性核素131 I对卵巢癌放化疗协同治疗的效果.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纳米颗粒的摄取情况.CCK-8法检测纳米颗粒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朴帆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8年31卷7期 792-796页ISTICCSCDCABP
【摘要】 金纳米颗粒是指一种直径在1 ~ 100nm范围内的微小金颗粒,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理化性质常常作为标记物、生物探针、载体、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检测中.本文综述了金纳米颗粒相较于其他标记物的优点,总结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金纳米颗粒生物检测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堃 明胜利 等 《解剖学报》 2017年48卷6期 726-731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本实验旨在表达出高可溶性的A型口蹄疫病毒1D蛋白,并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测,以期望形成纳米样颗粒.方法 根据A型口蹄疫病毒核酸序列,得到FMDV A/GDMM/CHA/2013株的1D蛋白基因,并进行截短和优化,共132个氨基酸;同时,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灵敏 蔡继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年11卷17期 3386-3389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磁性氧化铁靶向纳米载体作为载药系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磁性靶向载药系统和靶向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药物载体载药后,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直接靶向富集在肿瘤或病损组织,杀伤病损细胞,对人体无害或减少毒副作用.本文介绍了影响磁纳米颗粒在体内作用的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治中 段晓明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年11卷4期 672-676,6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HA纳米颗粒栽体介导转染hGM-CSF基因的HepG2细胞疫苗体外抗肿瘤效应,为hGM-CSF基因修饰的HepG2细胞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HA纳米颗粒栽体介导hGM-CSF基因转染HepG2细胞制备转GMCSF基因的H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刚 李玉民 等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0年37卷6期 417-419页ISTIC
【摘要】 肿瘤是近年来临床多发的难治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及放、化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但晚期转移者无法手术,传统放、化疗缺乏针对性,且多有严重不良反应,致使人们普遍关注靶向治疗,因此,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纳入大量相关中外文献,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玲丽 吴正茂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19期 3669-3672,36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聚乙烯亚胺(nHA-PEI 10KD)纳米颗粒的癌细胞基因转染效率.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HA-PEI(10KD)纳米颗粒的形态及粒径,Zeta电位仪测定nHA-PEI和HA在酸、碱、中性环境中的电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蕾 王士礼 等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年33卷4期 239-241页ISTIC
【摘要】 随着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纳米载体作为基因治疗载体逐渐显示出其安全、稳定、高效的优势.本文就纳米颗粒的特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以及纳米载体的种类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河 赵春燕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年22卷2期 185-187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杂交信号放大检测方法.方法 构建纳米颗粒信号放大载体,建立杂交信号放大方法,检测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的插入序列IS6110.应用该方法检测124份临床结核患者标本,并与细菌培养和生化鉴定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桂华 杜乐辉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08年35卷11期 863-866页ISTICCA
【摘要】 磁性纳米(MN)材料经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可形成均匀分散、悬浮在基液中的纳米磁性胶体溶液.MN材料因其能在交变磁场下产热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MN材料热疗、纳米载体靶向药物、磁控血管内磁性微球栓寨等给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春妮 冷希岗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7年30卷2期 115-118,Ⅲ页ISTICCA
【摘要】 基因治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医学治疗技术,然而目前尚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安全高效的基因输送载体的缺乏是其临床推广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阳离子多聚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与DNA通过快速混合形成纳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