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当前检索式: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
当前检索式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
展开
  • 排序
  • 筛选
66条结果
资源类型收起
  • 55
  • 5
  • 3
  • 3
中图分类展开
9
2
2
2
年份展开
关键词聚类展开
  • 37
  • 17
  • 6
  • 5
  • 4
更多...
关键词聚类
    加载更多选项
      定制检索筛选项
      中文期刊
      刊名
      作者
      作者单位
      收录源
      栏目名称
      语种
      主题词
      外文期刊
      文献类型
      刊名
      作者
      主题词
      收录源
      语种
      学位论文
      授予学位
      授予单位
      会议论文
      主办单位
      专      利
      专利分类
      专利类型
      国家/组织
      法律状态
      申请/专利权人
      发明/设计人
      成      果
      鉴定年份
      学科分类
      地域
      完成单位
      标      准
      强制性标准
      中标分类
      标准类型
      标准状态
      来源数据库
      法      规
      法规分类
      内容分类
      效力级别
      时效性
        加载更多选项
          定制检索筛选项
          当前检索式: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
          当前检索式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
          展开
          共66条结果
          排序方式
          出版时间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量
          清除 | 已选 0/200
          0

          【中文期刊】 叶辉 吕军  等 《昆虫学报》 2004年47卷2期 223-22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1nor(Hartig)是云南松Pinus yunnanensts Franchet的主要次期性害虫之一.1980年以来,该虫与纵坑切梢小蠹T.piniperda(L.)一起在中国西南部大量发生,导致数十万公...

          【关键词】 云南松

          浏览:266 被引:45 下载:4

          【中文期刊】 叶辉 母其爱  等 《昆虫知识》 2004年41卷6期 555-55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云南半帚孢(Leptogramph yunnanensis)是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重要的共生真菌,在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寄主树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揭示,纵坑切梢小蠹主要通过与受到感染云南半帚孢的韧皮组织的接触携...

          【关键词】 云南松云南半帚孢

          浏览:254 被引:5 下载:0

          【中文期刊】 叶辉  《昆虫知识》 2000年37卷6期 342-34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有明显的趋光性.在光照为1~400 lx范围内,趋光性随光照强度提高而增强.完全黑暗条件下,蠹虫起飞量极少.在光照1000 lx,温度25℃下,蠹虫起飞率达77.7%.研究认为,温度和光照是纵坑切梢小蠹起飞的重要环境因素.

          【关键词】 云南松趋光性

          浏览:131 被引:35 下载:0

          【中文期刊】 殷彩霞 朱光辉  等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4年11卷5期 58-60页 ISTICCA

          【摘要】 对云南松健康树和纵坑切梢小蠹蛀害树枝梢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在健康树和蛀害树松梢中分别检测出11种氨基酸和14种氨基酸.健康树松梢中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为Ca,Mg,Al,Mn,Fe,B,Zn,Sr,Ni,蛀害树松梢中无机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关键词】 云南松营养成分氨基酸

          浏览:210 被引:10 下载:0

          【中文期刊】 张红玉 张吉乾  等 《贵州科学》 2012年30卷6期 6-11页

          【摘要】 近年来,纵坑切梢小蠹在贵州省扎佐林场大面积健康马尾松人工林分时有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小蠹虫通过集群攻击零星健康木成功入侵,然后定殖并扩大为害。初期性侵害特性是小蠹虫对为害健康树木的适应性表现。7~9月是小蠹蛀梢和蛀干为害高峰的重叠时裳,尤其...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为害特点

          浏览:0 被引:2 下载:0

          【中文期刊】 许庆亮 金伟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22期 156-157页

          【摘要】 对纵坑切梢小蠹的虫情进行观测调查,提出了发生期虫情预报方法,即期距法、物候及温度指标法、回归预报法,以为辽阳地区该虫的发生期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发生期预报技术

          浏览:1 被引:0 下载:0

          【中文期刊】 牟文彬 张宏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5期 128-130页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树种的世界性蛀干害虫.对国内外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历史、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种类分化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继续研究的动向.

          【关键词】 生物生态学特性综合治理

          浏览:0 被引:8 下载:0

          【中文期刊】 金建 赵云川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10年29卷z1期 27-28页

          【摘要】 为有效控制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了解梢转梢、梢转干期化学药剂防治该虫效果,在白沙地做了化学药剂防治纵坑切梢小蠹药效试验.在施药剂量为15 kg/hm2条件下,纵坑切梢小蠹死亡率为:梢转梢期,灵秀1号14.81%、川宝47.13%、吡虫啉20%...

          【关键词】 林间试验

          浏览:0 被引:0 下载:0

          【中文期刊】 DUAN Yan-qing 李青青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07年26卷1期 32-36页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是欧亚大陆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文章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扩增后电泳分析、PCR-RAPD、PCR-RFLP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等技术在纵坑切梢小蠹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重点介绍了纵坑切梢小蠹起源及与...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森林害虫

          浏览:1 被引:4 下载:0

          【中文期刊】 泽桑梓 周楠  等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32卷2期 138-142页

          【摘要】 针对云南重大森林害虫-纵坑切梢小蠹寄生真菌粉拟青霉的产业化关键问题,探讨该菌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步骤和相关的各项生产参数,以及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与之对应的质量检测内容、标准、方法;概述其林间应用技术,林间试验结果表明粉拟青霉对松...

          【关键词】 粉拟青霉生产技术林间应用技术

          浏览:0 被引:3 下载:0

          【中文期刊】 季梅 董谢琼  等 《西部林业科学》 2007年36卷1期 87-90,封3页

          【摘要】 以云南省曲靖市沾益、陆良县遭受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云南松林为样区,应用NOAA/AVHRR、Landsat TM、CBERS-1 CCD和EOS/MODIS 4种卫星遥感数据,对其受纵坑切梢小蠹的重度危害区和健康林分进行了光谱信息的分析.据此...

          【关键词】 云南松林灾害遥感监测

          浏览:1 被引:11 下载:0

          【中文期刊】 李丽莎 刘宏屏  等 《西部林业科学》 2006年35卷1期 1-5页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是中国主要的森林蛀干害虫.在云南,两虫经常在云南松等松类树种上共同危害,造成重大生态和经济损失.这两种小蠹的种群结构因地区而异,其性比、成虫在枝梢上聚集危害的时间及其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但在树干上的空间...

          【关键词】 生态学特性

          浏览:1 被引:33 下载:0

          【中文期刊】 叶辉 刘宏屏  《林业科学研究》 2006年19卷3期 289-294页

          【摘要】 研究了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捕食量及对纵坑切梢小蠹繁殖过程和繁殖率的影响.在室温为22~24 ℃条件下,繁殖期疑山郭公虫平均每天可捕食纵坑切梢小蠹成虫0.61±0.043头.在实验室内,先将纵坑切梢小蠹引入云南松新鲜木段,7 d后再引...

          【关键词】 疑山郭公虫捕食作用

          浏览:1 被引:15 下载:0

          【中文期刊】 戴兴祥 陈鹏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06年25卷6期 31-34页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初步摸清了纵坑切梢小蠹在砚山县的发生规律,对其年生活史、扬飞时间、转梢危害习性、危害与林分条件关系等做了较详尽的阐述.在掌握纵坑切梢小蠹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基本符合砚山县实际的治理模式及相应的配套治理技术.

          【关键词】 砚山县发生规律

          浏览:0 被引:1 下载:0

          【中文期刊】 殷彩霞 吕军  等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年23卷1期 18-20页

          【摘要】 以樟脑为原料,经KBH4还原、乙酸酐酯化,即得乙酸异冰片酯.中间产物和产物结构,均经过IR、1HNMR、13CNMR及MS波谱验证.用合成产物对纵坑切梢小蠹进行生物活性测定,未见明显的正负趋向,但经测试后的虫子,翌日有20%~30%的死亡率...

          【关键词】 乙酸异冰片酯生物活性

          浏览:1 被引:1 下载:0

          【中文期刊】 殷彩霞 高竹林  等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年23卷4期 35-37,46页

          【摘要】 分别采用以乙酰乙酸乙酯、三聚甲醛为原料和以壬二酸为原料的两条不同合成路线,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3-甲基环己-2-烯酮和(±)-3-甲基环己-2-烯醇.其结构均经过IR、1HNMR、13CNMR和MS谱图的验证.对两条不同合成路线进行比较,讨...

          【关键词】 3-甲基环己-2-烯酮(±)-3-甲基环己-2-烯醇信息素

          浏览:0 被引:3 下载:0

          【中文期刊】 李丽莎 刘宏屏  等 《西部林业科学》 2004年33卷1期 62-71页

          【摘要】 为达到持续控制纵坑切梢小蠹(简称松小蠹)危害的目的,进行了松小蠹与云南松林分之间的关系、抚育间伐控制蠹害效果、蠹害木清理技术、聚集信息化合物引诱剂筛选及林间引诱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系列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探明了云南松...

          【关键词】 云南松综合控制

          浏览:0 被引:19 下载:0

          【中文期刊】 杨振学 许庆亮  等 《辽宁林业科技》 2004年6期 20-21,44页

          【摘要】 通过对纵坑切梢小蠹越冬成虫种群在树干根际分布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采用对各样地和不同方位的聚集指标测定、幂指数测定和平均拥挤度(m*)与均数(x)的回归检验,证明越冬成虫种群属聚集分布.应用对角线、"Z"字型、五点式、棋盘式、平行线式5种取样...

          【关键词】 空间分布抽样技术

          浏览:1 被引:4 下载:0

          【中文期刊】 张瑆  《中国森林病虫》 2003年22卷5期 23-25页

          【摘要】 在按照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蠹治理新思路成功防治2万hm2松林的基础上,总结出与纵坑切梢小蠹治理新思路相配套的新技术,对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蠹的治理提出了可行性技术要求.

          【关键词】 治理新技术

          浏览:1 被引:4 下载:0

          【中文期刊】 朱雨行 申富勇  等 《河南林业科技》 2003年23卷3期 15-17页

          【摘要】 本文参照国际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方法,从纵坑切梢小蠹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纵坑切梢小蠹的危险性作出了综...

          【关键词】 有害生物纵坑危险性分析

          浏览:1 被引:8 下载:0

          【中文期刊】 张瑆  《中国森林病虫》 2003年22卷2期 37-40页

          【摘要】 作者总结了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治理的历史经验,改变了以清理为主的传统治理模式,提出了治理新思路,并成功地组织了大面积的防治和药物筛选试验.文章叙述了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和危害规律,纵坑切梢小蠹治理新思路产生的背景,新...

          【关键词】 治理新思路

          浏览:1 被引:2 下载:0

          【中文期刊】 凌泽红 陈小平  等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24卷4期 63-66页

          【摘要】 2003年5月,在纵坑切梢小蠹姐代成虫转梢盛期,采用川保粉剂对该虫进行林间和室内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供试成虫裸露状态下,12小时内死亡率100%;枝梢内成虫15日后死亡率A、B、C依次为73.3%、93.3%和86.7%,校正死亡率依次...

          【关键词】 防治试验川保粉剂

          浏览:1 被引:1 下载:0

          【中文期刊】 许庆亮 杨振学  《辽宁林业科技》 2002年z1期 1-2,10页

          【摘要】 采用聚集指标法、幂指数法及m-x-回归检验的测定,探讨了纵坑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在林间树冠不同部位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该虫在林间的整株树冠上及不同方位、不同层次上均属聚集分布.用B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来测定聚集原因,当λ<2时,聚...

          【关键词】 空间分布型成虫

          浏览:0 被引:9 下载:0

          【中文期刊】 赵杰 宫淑琴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02年21卷4期 7-8页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 Tomicus piniperda Linn. 是我国近年来严重危害松属植物的害虫之一,尤其在云南省造成大面积云南松枯死,危害相当严重.根据其寄主林木的经济价值、危害的严重程度及进一步传播蔓延的可能性等,对其危险性进行了分析与...

          【关键词】 危险性分析有害生物

          浏览:0 被引:23 下载:0

          【中文期刊】 白慧敏 姜旭  等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3期 28-29,50页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是我国严重危害松树的蛀干害虫.采用波长365~375 nm、380~385 nm、405~408 nm、521~524 nm、603~605 nm及全光谱的6种改装的LED灯,19:30开灯,21:00关灯,对饵木上的纵坑切梢小...

          【关键词】 LED诱虫灯室内诱杀

          浏览:0 被引:4 下载:0

          【中文期刊】 廖周瑜 叶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0期 1747-175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温度对云南松的抗性以及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的生长和致病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温度变化将导致二者之间的对抗力量的变化:在温度低于10 ℃和高于30 ℃条件下,云南松的生理代谢、抗性以及伴生菌的生长都将受到抑制,但伴生菌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大,云南松的抗...

          【关键词】 云南松伴生菌

          浏览:135 被引:5 下载:0

          【中文期刊】 段焰青 陈善娜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年36卷4期 327-33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云南松树干接种纵坑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后,其韧皮部反应区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在水分状况差的条件下,PAL、PPO和SOD活性变化幅度大于水分状况好的...

          【关键词】 云南松伴生真菌苯丙氨酸解氨酶

          浏览:251 被引:13 下载:0

          【中文期刊】 王志明 曹玉忠  等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47卷3期 25-28页

          【摘要】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已知潜在分布的8种松材线虫病媒介甲虫松墨天牛、云杉花墨天牛、云杉墨天牛指名亚种、云杉墨天牛乌苏里亚种、樟子松墨天牛、褐梗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和纵坑切梢小蠹的相关信息,为吉林省境内监测松材线虫病侵入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天牛

          浏览:1 被引:4 下载:0

          【中文期刊】 孙守慧 原忠林  等 《昆虫知识》 2010年47卷1期 120-12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于2005~2006年在辽宁省千山利用信息化学物质野外诱捕黄色梢小蠹Gryphalus fulvus、红松根小蠹Hylastes plumbeus、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rtol‘及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成...

          【关键词】 信息化学物质黄色红松根

          OA
          浏览:142 被引:4 下载:0

          【中文期刊】 柴守权 于海英  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33卷1期 71-75页

          【摘要】 通过划分2002-2010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的干旱等级,并分析干旱等级与松墨天牛、马尾松毛虫、松纵坑切梢小蠹、蜀柏毒蛾4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松墨天牛发生面积与干旱等级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关键词】 干旱松墨天牛纵坑

          浏览:0 被引:9 下载:0

          【中文期刊】 邹平 叶辉  等 《遗传》 1999年21卷6期 27-3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4个自然种群的9个同工酶基因座.4个种群均在Es-1、Es-2、Es-4、Mdh-1、Mdh-2及AAT-1基因座上存在遗传多态现象.路南长湖、楚...

          【关键词】 同工酶等位基因频率

          LinkOut
          浏览:206 被引:11 下载:0

          【中文期刊】 许庆亮 金伟  等 《吉林林业科技》 2010年39卷3期 19-23页

          【摘要】 本文对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营林措施预防,平均梢被害减退率可达到73.5%;林间设置饵木诱杀,平均越冬虫口减退率可达到56.7%;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平均梢被害减退率可达到82.2%;根部喷施8...

          【关键词】 纵坑防治技术

          浏览:0 被引:2 下载:0

          【中文期刊】 许庆亮 杨振学  等 《吉林林业科技》 2009年38卷4期 26-31,56页

          【摘要】 对松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发生与为害同生态因子的关系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松纵坑切梢小蠹在辽阳地区1 a1代,为害长达240 d以上.20 a生以下中幼林的被害指数几乎是35 a生以上林龄的2倍;混交林的被害指数是油松纯...

          【关键词】 纵坑生态条件防治技术

          浏览:0 被引:3 下载:0

          【中文期刊】 余淼  《中国森林病虫》 2006年25卷5期 31-33页

          【摘要】 通过总结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经验和教训,客观评价了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背景下开展的化学防治和蠹害木清理防治策略的利弊,着力探索一条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基础,体现森林生态和林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小蠹治理模式.

          【关键词】 云南松化学防治

          浏览:1 被引:0 下载:0

          【中文期刊】 龙富荣 孙绍芳  等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30卷z1期 210-212页

          【摘要】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玉溪市新平县1a发生1代,成虫有二次产卵习性,世代重叠.5月中旬至6月上旬,2月上旬至3月中旬是成虫干转梢和梢转干的高峰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小蠹虫在树干上种群数量最多的时期,是蠹害木清理的安...

          【关键词】 云南松纵坑生活史

          浏览:2 被引:2 下载:0

          【中文期刊】 廖周瑜 叶辉  《中国森林病虫》 2004年23卷1期 20-22页

          【摘要】 用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m yunnanense的毒素处理后,云南松和华山松体内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都明显地下降,表明该毒素可以通过抑制寄主体内与抗性有关的酶的活性...

          【关键词】 云南半帚孢毒素

          浏览:0 被引:9 下载:0

          【中文期刊】 廖周瑜 叶辉  《林业科学研究》 2004年17卷1期 102-105页

          【摘要】 比较研究了不同生物检测材料及方法在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的生物活性检测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毒素不仅对云南松产生病害作用,对思茅松和华山松同样产生病害作用.用切根幼苗为材料对该毒素进行生测,所需时间虽较短,但幼苗所产生的症状较...

          【关键词】 云南半帚孢毒素

          浏览:0 被引:5 下载:0

          【中文期刊】 廖周瑜 叶辉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32卷9期 84-88页

          【摘要】 利用云南半帚孢测试了干季中云南松抗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松抗性的相对强弱与降雨量及环境温度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9 8和r=-0.462 7,|r0.05|=0.811,P>0.05.在干季前期,温...

          【关键词】 云南松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m yunnanense)

          浏览:1 被引:6 下载:0

          【中文期刊】 张瑆  《中国森林病虫》 2001年20卷6期 42-44页

          【摘要】 云南省松树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的危害十分严重,已经对全省533万hm2松林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该文回顾了云南省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历史和现状、危害的特点、成灾的原因、开展大规模治理的有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照...

          【关键词】 防治工作建议

          浏览:0 被引:6 下载:0

          【中文期刊】 卢南 张星  等 《云南林业科技》 2000年2期 43-45页

          【摘要】 根据多年的综合防治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云南松蠹害林分蠹害木的清理技术.包括:(1)蠹害林分受害程度划分;(2)蠹害木分级标准;(3)蠹害木的清理技术.阐明了蠹害木清理的时间、次数、对象、顺序、方法及清理后的处理等技术措施.对于实施以营林措施...

          【关键词】 云南松害木清理

          浏览:9 被引:11 下载:0

          【中文期刊】 陈方 孙绍芳  等 《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 2001年8卷3期 258-264页 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经过对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种群密度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生长状况的长期、仔细的调查,加上改进的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为害云南松的纵坑切梢小蠹防治上的经济阈值:当林木枯...

          【关键词】 经济阈值云南松

          LinkOut
          浏览:5 被引:0 下载:0

          【会议论文】赵涛 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 2001年

          【摘要】 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测定了昆虫病原线虫Neoaplectana carpocasae对纵坑切梢小囊Tomicus piniperda的侵染致死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温度范围内,该线虫对纵坑切梢小蠹具有较强的侵染致死能力,并且可...

          【关键词】 昆虫病源线虫侵染

          浏览:0 被引:1 下载:0

          【会议论文】陈尚文 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 2000年

          【摘要】 中国广西部分地区的松林1988年至1999年发生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ta L.危害,导致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材积损失,促使森林由针叶松林演变为阔叶林(如桉树和马占相思等)。纵坑切梢小蠹在广西南宁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枝梢内...

          【关键词】 广西生物学特性

          浏览:0 被引:0 下载:0

          【学位论文】 作者: 母其爱 导师:叶辉  云南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该文通过对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蠢分布区内天敌昆虫系统调查,初步得出切梢小蠹的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类、数量、分布区、生活习性、及其与小蠹虫的寄生关系规律,为小蠹虫天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参考内容.在云南的石林、禄丰、祥云、弥渡、个旧、...

          【关键词】 蚁形郭公虫

          原文传递
          浏览:188 被引:1 下载:0

          【会议论文】李丽莎 第四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讨论会 1999年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在中国云南严重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造成大面积松林枯萎死亡1994-1996年,中国法两国对伴生真菌在云南松小蠹危害程中的作用开展合作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蠹...

          【关键词】 伴生真菌侵染性

          浏览:0 被引:0 下载:0

          【中文期刊】 武海卫 骆有庆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2期 599-60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2006年5月至9月,采用枝条套袋取样技术对浙江省舟山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内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龄林和老龄林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时空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树上冠层节肢动物的物种数显著高于老龄树,但老龄树冠层的节肢...

          【关键词】 松材线虫马尾松节肢动物

          浏览:170 被引:15 下载:0

          【中文期刊】 殷彩霞 高竹林  等 《昆虫知识》 2002年39卷5期 384-38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是松科树木的蛀食性害虫.在过去近20多年中,该虫已毁灭云南松林20余万hm2,成为目前云南森林的第一大虫害[1].

          浏览:97 被引:23 下载:0

          【中文期刊】 牟文彬 李玄春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11期 160-161页

          【摘要】 首次记述了巫山县危害华山松的5种小蠹虫:纵坑切梢小蠹、冷杉梢小蠹、小小蠹、油松四眼小蠹、月穴星坑小蠹,对其形态进行描述,且时5种小蠹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

          【关键词】 华山松重庆巫山

          浏览:0 被引:1 下载:0

          【中文期刊】 娄杰 张铁利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06年25卷4期 32-35页

          【摘要】 在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采到小蠹虫29种,隶属4亚科15属,其中红松根小蠹Hylastes plumbeus Blandford、东北四眼小蠹Polygraphus sachalinensis Eggers、中穴星坑小蠹Pityogen...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调查

          浏览:1 被引:6 下载:0

          【中文期刊】 杜芬芬 王小卫  等 《甘肃林业科技》 2006年31卷3期 60-63页

          【摘要】 子午岭林区油松主要害虫有微红梢斑螟、纵坑切梢小蠹、松大蚜、松针小卷蛾、松幽天牛、松六齿小蠹、油松球果小卷蛾、果梢斑螟8种.经过5年的观察,掌握了其发生发育规律.并通过不同方法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最佳防治方案,其中:黑光灯、强光灯诱杀对微红梢斑...

          【关键词】 油松害虫防治

          浏览:0 被引:6 下载:0
          • / 2
          收起侧边栏
          显示侧边栏
          更多> - 相关医事流 -
          • 加载中...
          - 相关学者 -
          • 加载中...
          - 相关机构 -
          •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