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8
- 113
- 9
- 143
- 57
- 38
- 32
- 32
- 57
- 35
- 30
- 21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成国祥 蔡志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2年24卷2期 207-2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表面的微观和亚微观结构对细胞的粘附与生长有很重要的影响,表层具有纳米结构的支架材料可以改善细胞对材料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生物材料对组织工程发展的影响及纳米生物材料的一些制备方法,如自组装技术和模板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梅 徐维平 等 《中国药业》 2015年24卷23期 9-11页ISTICCA
【摘要】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 )定量检测痕量分析中均一、稳定、重复性好的活性基底膜至关重要.薄膜组装技术制备的纳米薄膜高度有序、厚度均一、可控,可增强分析物分子的拉曼信号,提高SERS的特异性和灵敏度.SERS技术制样简单、不受溶剂水的干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弘 岑莲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年11卷3期 121-1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使用叠层自组装技术在牙根面构建外源性蛋白缓释系统.方法 收集离体下颌第二前磨牙18颗,随机分为6组,a-e组为实验组,进行酸蚀处理;f组为对照组,不作酸蚀处理.各组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叠层自组装实验,于第1~9天收集样本液,检测吸光度并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星 刘耿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14年10期 1329-13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修饰组装技术治疗复拇畸形的疗效。方法:运用优势互补组合原理,对于复拇畸形中Ⅵ、Ⅶ型患者9例10侧,在手术设计中尽可能充分利用畸形组织,精心设计,优势组合,再造完美拇指。结果:术后9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年半,新拇指外观、功能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佩俊 黎振华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14年32卷8期 561-5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和准确的多通道电化学传感器分析方法(ECISA),用于人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检测,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基于抗体真空组装技术,将抗PSA抗体在16通道碳印刷电极阵列表面进行自组装,结合双抗体夹心免疫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静 林春丽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6年43卷8期 2032-2037页
【摘要】 试验旨在通过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 )改性,提高其稳定性。本试验采用了热变性提取方法从新生牛血中提取Cu/Zn‐SOD ,采用逐层自组装技术,以肝素与壳聚糖为材料,对从新生牛血中分离提纯的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善堂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4期 1-4页
【摘要】 随着扫描指针和分子组装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可以在固体表面构建纳米尺度的结构,而且也可以使表面的纳米结构进一步功能化,并且还能够更进一步制备出精确控制的复合功能材料及理想的原型器件.本文在简单介绍扫描探针加工技术和分子自组装膜制备的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龙 秦文华 等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32卷4期 75-78页
【摘要】 对最近发展的应力驱动的微结构的自组装技术进行了介绍,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把许多微型器件在同一衬底上进行组装,在微光机电系统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制作GaAs微镜面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自组装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模拟得到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建明 刘慰东 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33卷2期 160-165页
【摘要】 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目前国际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迄今实验室细胞模型(in vitro)研究和临床前动物模型(in vivo)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纳米生物技术将成为继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后治疗基因疾病的更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海湖 周灵德 等 《自然杂志》 2002年24卷4期 216-218页
【摘要】 纳米科技在本世纪将引导一轮新的技术革命,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重要分支,自组装技术在纳米科技、纳米材料的发展与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自组装技术开展有机薄膜及器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宫少达 谢文召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4年43卷6期 933-9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是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目前,大多数的参考基因组仍然是不完整的.随着长读长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完成端粒到端粒(telomere-to-telomere,T2T)基因组组装的物种越来越多.T2T基因组为深入研究着丝粒等复杂区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高凡 林祥德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23年42卷3期 370-3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优异的灵敏度、检测限、选择性和响应速度,被广泛用于各种生物化学物质的检测.电极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合理的表面改性涂层对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尤为重要.层层自组装技术是通过在电极基底上交替沉积具有相互作用的物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倩 邢伟杰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3年50卷10期 3869-3881页
【摘要】 [目的]汶上芦花鸡为中国唯一的芦花羽地方鸡品种资源,芦花基因可伴性遗传,芦花羽性状可用于雏鸡的自别雌雄.试验旨在丰富家鸡基因组信息,获取汶上芦花鸡全基因组序列,为鸡伴性芦花羽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材料.[方法]以汶上芦花鸡为试验动物,基于BGI ...
【关键词】 汶上芦花鸡;基因组组装;PacBio三代测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龙 李珂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3年50卷10期 4085-4095页
【摘要】 第一、二代测序技术曾广泛应用于物种基因组组装,但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已无法满足全面检测基因组变异和完整解析基因组未知区域的需求.第三代测序技术使基因组测序迈入了长读长时代,基于三代测序数据的基因组组装已经成为各物种基因组学研究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一 孙禹凡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12期 58-65页
【摘要】 针对紫苏油在贮藏过程中极易氧化的特点,以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乳化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紫苏油进行包封,使紫苏油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并能达到油脂缓释的目的.分别对紫苏油单层乳液、双层乳液和三层乳液微观形态和稳定性进行考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琼华 盛依伦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2年41卷4期 618-624页
【摘要】 采用简单的组装-裂变法和透析后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超小尺寸聚焦的荧光硫量子点(S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EDX)、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SQD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雯佳 王剑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年23卷2期 278-28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单细胞纳米包裹技术是用极薄(<100 nm)纳米膜包裹单个细胞的一项新技术.被纳米包裹的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目的:综述单细胞纳米包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胜寒 禹海英 等 《遗传》 2018年40卷11期 944-9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复杂基因组指的是无法使用常规测序和组装手段直接解析的一类基因组,通常指包含高比例重复序列、高杂合度、极端GC含量、存在难消除异源DNA污染的基因组.为了解决复杂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问题,需要分别从基因组测序实验方法、测序技术平台、组装算法与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晨 陈维毅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8期 1301-130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贴壁生长的细胞通过肌动-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外基质或基底施加一定的牵张力,该过程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目的:综述了目前几种主要的细胞牵张力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方法:第一作者以"细胞牵张力、细胞力学"检索CNKI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宝琦 孙怀远 等 《工程塑料应用》 2021年49卷1期 20-24,29页
【摘要】 改变以传统浸涂法为基础的层层自组装成膜,进一步结合规模化、可控性和均匀性超声雾化微喷技术,在柔性聚酰亚胺基底表面成功制备以静电相互作用力为驱动力的氧化石墨烯基层层自组装(GO–NH2/GO–COOH)n电极涂层,进而通过加热还原处理获取(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欣瑞 刘彦君 等 《化工进展》 2021年40卷z1期 344-349页
【摘要】 DNA分子具有自我识别的特殊能力,DNA折纸术就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核酸纳米材料精准设计和组装的一种新技术.研究者可以利用与DNA脚手架链互补的订书钉链,将长链核酸折叠成与预设模型一致的纳米结构.DNA折纸术最早是2006年由Rothemu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伟 王雯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20年38卷1期 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自组装核酸适配子探针技术以实现深部真菌感染中外周血(1,3)-β-D-葡聚糖的可视化检测.方法 用碱酶解法提取白念珠菌(1,3)-β-D-葡聚糖并使用葡聚糖酶体外消化处理,获得的水溶性葡聚糖作为靶标,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适配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大勇 石磊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6期 1415-141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我们首先采用Frens法制备纳米金胶体液,然后以氯金酸/羟胺法铺制二维纳米金单膜层,进行单分子自组装层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固定探针,从而制备出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超 郑启新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33期 42-4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合成神经活性多肽IKVAV(isoleucine-lysine-valine-alanine-valine,异亮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多肽两亲性分子,在体外进行自组装成为纳米纤维,并且初步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辉 王桦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4年12卷4期 508-5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将压电免疫传感器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免疫分型,首次研制了一种以等离子体聚合膜和金纳米粒子自组装技术为基础的新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用于吸附固定多种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急性白血病人血样中的相应分化抗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欣娅 胡雪峰 《实验室科学》 2020年23卷4期 1-4页
【摘要】 DNA自组装是利用DNA自身的可编程性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DNA分子组装成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纳米材料的一种技术,通过自组装产生的DNA纳米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生物及非生物等领域.DNA折纸技术(DNA Origami)是DNA自组装的一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星星 罗小龙 等 《武警医学》 2016年27卷8期 814-818,8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 (1-34)、多聚赖氨酸应用于种植体表面的促成骨作用.方法 将PTH(1-34)和多聚赖氨酸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式涂层到种植体表面.按照涂层制备方法和PTH(1-3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畅 刘婷 等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6年32卷3期 362-3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外源TCR分子结构域的定向改造,对嵌合型TCR双链分子的表达与组装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其对TCR基因修饰T细胞(TCR-T)内外源TCR分子与内源TCR分子错配减少的贡献,为改善TCR基因修饰的T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赟颖 李岩 等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24期 131-132页
【摘要】 本篇综述简单总结了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在研究蛋白吸附、生物识别、细胞粘附以及制备图案化和动力学表面等方面的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玉伟 于爱华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5年46卷6期 639-646页ISTICCSCDCA
【摘要】 空心微球有特殊的空心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通过物理包覆、化学键合等方式实现对药物的包载.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空心微球给药系统在制备技术(喷雾干燥法、模板法、自组装法和水热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不同的载药方式,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彩霞 刘越 等 《应用化工》 2018年47卷9期 2001-2004,2009页
【摘要】 石墨烯气凝胶(GA)是由二维石墨烯构建形成的、具有互联多孔网络结构的三维宏观体材料,在能量存储、环保、催化和抗电磁干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A的性能和结构因制备方法不同差异较大,综述了原位组装、模板法、化学交联和3D打印技术制备GA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建庆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8年19卷12期 72-75页
【摘要】 文章介绍了医疗场所内各专业净化工程的特点;阐述了净化系统的调试、验收及维护的主要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萌 杨延莲 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0卷1期 228-240页ISTICCA
【摘要】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Aβ单体在体内会聚集形成各种尺寸和形貌的聚集体,沉淀在神经细胞表面,形成淀粉样斑块,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义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0年37卷3期 165-169,186页ISTICCA
【摘要】 自组装药物传递系统(SADDS)是基于药质体提出的新概念和新给药系统,融合了前药、分子自组装和纳米技术,是两亲前药形成的自组装纳米体系.其突出的特点是自组装体几乎没有辅料的参与,载药量大,稳定性好,在体内可获得靶向、控释效果,特别适合于抗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溦 王亚东 等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15卷2期 113-117,1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组装癌症治疗药物五氟尿嘧啶,构成功能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药物栽体.方法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颗粒,经优化胶体化学反应技术采用壳聚糖改性.经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形貌与粒度研究分析.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园园 李娜 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28卷5期 286-287页
【摘要】 研究合成生物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工程学的研究思路来设计出新的生物系统,或者是改造之前的存在缺陷的生物系统.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其在生物医药、农业以及环保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而在合成生物学当中,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毅 罗文兴 《信息通信》 2016年10期 283-284页
【摘要】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与战略性产业,成为先进电子制造国家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重要战略目标,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先进电子制造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首先对电子制造业进行了概述,并探究了其重要技术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文亮 严文静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年33卷10期 1009-1017页
【摘要】 纳米材料及其组件由于其特殊的电学、光学和磁学等性质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作者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分子模板介导的纳米自组装方法、纳米自组装超结构的光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纳米材料作为光学传感器在生物超灵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鹏 尹庆水 等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2期 109-114页
【摘要】 自组装膜是有机分子反应活性头基与固体界面之间自发反应形成的稳定、有序、紧密堆积的超薄膜结构,在材料科学、分子化学、生物医学、工业耐磨防腐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就自组装膜技术在改进生物材料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设计生物传感器、发挥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身毅 《中国涂料》 2011年26卷5期 65-68页
【摘要】 介绍了分子自组装的基本知识以及与涂料涂膜性能的关系.以最近的研究报道为例,简介了基于溶胶-凝胶技术,利用原位聚合方法,通过无机粒子的自组装,得到可控的纳米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涂料,获得性能上的突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年06卷29期 8220-8221页
【摘要】 该文在明确构件组装技术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模型驱动的架构以及基于模型驱动的构件组装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模型驱动架构下的构件组装实例,有效提高了开发的抽象级别、开发效率以及可复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丽 王会才 等 《分析化学》 2010年38卷3期 337-341页
【摘要】 以PDDA分散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得PDDA-MWCNTs悬浮液,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PDDA-MWCNTs与胆碱氧化酶(ChOx)交替组装在铂(Pt)电极上,最后滴加Nafion制备抗干扰膜,构建了电流型胆碱生物传感器.实验结...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胆碱生物传感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海楠 《福建电脑》 2010年26卷4期 56,61页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T技术的发展,对电路元器件的封装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期中SMT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MT封装对在高密度、高引出端数和高性能方面要求的提高,发展了陶瓷焊球阵列(CBGA)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陶瓷焊球(CBGA)的工艺以及封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衍明 张钊 等 《应用化学》 2010年27卷2期 125-131页
【摘要】 DNA折纸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DNA自组装的方法,是DNA纳米技术与DNA自组装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与传统的DNA自组装技术不同,DNA折纸术通过将一条长的DNA单链(通常为基因组DNA)与一系列经过设计的短DNA片段进行碱基互补,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颖 冯金朝 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年29卷8期 2217-2221页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溶剂毛细流效应的微波加热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并应用于内蒙古乳都乳中抗生素残留量检测.在六氢吡啶反应介质和聚乙烯醇-124(PVA-124)存在下,将米诺环素液滴滴在疏水性玻璃表面上,当液滴受热挥发时,形成直径约为1.5...
【关键词】 米诺环素;内蒙古乳都乳;自组装成环(SOR)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霞 王艳艳 等 《分析化学》 2008年36卷6期 827-830页
【摘要】 以经混酸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铂(Pt)电极,在此基础上固定(PAA/PVS),复合膜,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高分子聚电解质PDDA与胆碱氧化酶交替组装在已修饰的电极上,构建了电流型胆碱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MWCNTs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干宁 李天华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08年27卷3期 235-239页
【摘要】 将四羧基钌(Ⅱ)酞菁(RuPc)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Au电极表面的巯基丁二胺单分子层上,获得了自组装修饰电极(RuPc-CME).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仪(X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澄 潘家荣 等 《核农学报》 2008年22卷3期 334-337页
【摘要】 分别利用蛋白A法和巯基自组装膜法将抗体固定在压电石英晶体金电极上,结果表明巯基自组装膜法效果更好.在利用巯基自组装膜法固定甲基对硫磷抗体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基于直接法和竞争法的甲基对硫磷压电免疫传感技术并对两种技术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欣 胡燕 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31卷1期 93-96页
【摘要】 运用层层自装(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技术,在聚乳酸表面形成半乳糖苷化的壳聚糖(galactosylated chitosan, GC)/DNA多层膜结构,构建基因活化的生物材料.用接触角测试仪及紫外吸收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昭 黄加栋 等 《高技术通讯》 2007年17卷1期 49-53页
【摘要】 基于层层累积自组装法将PDDA高分子材料和胆碱氧化酶逐层固定在高分子聚合膜PVS/PDDA修饰的电极表面,制备了电流型胆碱检测生物传感器.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分别分析了PDDA和胆碱氧化酶的固定过程,结果表明酶的固定量可以得到有效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